尋找共同話題,讓溝通暢通無阻
和陌生人說話,最令人尷尬的問題就是不知說什麼好。合適的話題是你和陌生人之間交流的良好開端。話題找對了,事半功倍;話題沒選好,恐怕你們以後也不會有深交。但是如果我們需要這位陌生人的幫助,希望他能給自己的生活搭建一個方便,那麼我們就必須要懂得“說話”,畢竟我們有求於對方。這時就需要多思考一下什麼話題適合彼此之間談論,同時最好能讓彼此感覺到尊重和親近。
美國耶魯大學的威廉·費爾浦斯教授,是個有名的散文家。他在散文《人類的天性》中寫道:
在我8歲的時候,有一次到莉比姑媽家度周末。
傍晚時分,有個中年人慕名來訪,但姑媽好像對他很冷淡。他跟姑媽寒暄過一陣之後,便把注意力轉向我。
那時,我正在玩模型船,而且玩得很專注。他看出我對船隻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講了許多有關船隻的事,而且講得十分生動有趣。
等他離開之後,我仍意猶未盡,一直向姑媽提起他。姑媽告訴我,他是一位律師,根本不可能對船隻感興趣。
“但是,他為什麼一直跟我談船隻的事呢?”我問道。
“因為他是個有風度的紳士。他看你對船隻感興趣,為了讓你高興並贏取你的好感,他當然要這麼說了。”
是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講究技巧的,如果話不投機,怎麼可能有繼續溝通交往的意願呢?所以,談一些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能迅速讓彼此進入狀態,拉近彼此的距離,讓陌生感迅速消失。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要開口說話,與人溝通。對於那些做生意的人來說更是如此,而且多半是和陌生人交談,開口說話更是決定你的人緣。那麼,在與陌生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巧妙地搜尋共同話題呢?
1.要懂得察言觀色,找準交流的切入點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精神追求、生活愛好等,都會或多或少地在其表情、服飾、談吐、舉止等方麵有所表現,隻要你善於觀察,就會發現你們的共同點。
2.主動聯係,投石問路
與陌生人交談,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略有了解後再有目的地交談,便能談得更為自如。如在聚會時見到陌生的鄰座,便可先“投石”詢問:“您是某某的老同學還是同事?”不管對方與某某什麼關係,我們都可以依此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3.他人介紹,尋找共同點
如果中間人給我們牽線搭橋介紹新朋友,介紹完之後我們就要懂得如何跟對方進行接下來的溝通,如果你打個招呼之後就無話可說,那麼就極易陷入尷尬的氛圍,對方也會產生反感情緒。其實,從中間人的話中我們可以得知對方與主人的關係,各自的身份、工作單位,甚至個性特點、愛好等。我們要記住這些關鍵點並留意對方與自己有什麼共同之處。
4.即興引入
巧妙地借用彼時、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為題,借此引發交談。有人善於借助對方的姓名、籍貫、年齡、服飾、居室等,即興引出話題,常常會取得好的效果。“即興引入”法的優點是靈活自然,就地取材,但關鍵是要思維敏捷,能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
5.深入交流,創造共同話題
發現共同點是不太難的,但這並非隻是談話的初級階段所需要的,如果你想與對方進行深入地交流,同樣需要尋求雙方更多的共同點。隨著交談內容的深入,你會發現你們之間的共同點會越來越多。為了使交談更有益於對方,你必須一步步地挖掘深層次的共同點,才能如願以償。
溝通啟示
初次與人見麵,尋找一個合適的話題,不僅能消除彼此的緊張感和陌生感,還能給你帶來很多的收獲。尋找到與對方交談的共同話題,是引導對方進入情境同一性的過程,等於獲取了對方的認同,雙方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主動溝通,讓陌生變熟悉
韓強到上海旅遊,晚上住進了一家賓館。和韓強同住一個房間的是一個年輕人,二十多歲,看上去非常內向。韓強走進房間後,他一句話也不說,隻是低著頭看手機。韓強主動對他說:“兄弟,你是哪裏人啊?”那個年輕人說:“我是河北保定人。”韓強說:“保定是個好地方啊,我兩年前還去過白洋澱,風景非常好。”年輕人“嗯”了一聲,就再不說話了。韓強接著說:“我來上海是想考察考察市場,然後做點兒生意。兄弟,你到上海幹什麼來了?是來旅遊嗎?”年輕人說:“不是,是來找工作的。”韓強說:“來上海找工作挺好的,這裏城市繁華,發展機會也大。你學的是什麼專業啊?”年輕人說:“電子計算機。”韓強說:“這個專業可不錯,你電腦玩得一定很不錯了?”年輕人說:“還行吧。”韓強說:“我正想買一個筆記本呢,你說我該買一個什麼品牌的呢?你是懂電腦的人,指點指點我。”這個問題引起了年輕人的興趣,於是他和韓強攀談起來,兩個人談了很長時間,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初次見麵,彼此都不熟悉,如果不懂得“搭訕”,場麵就會非常尷尬。搭訕是指主動和陌生人交談,北京話叫“套瓷”。搭訕可以讓彼此不認識、不了解、不熟悉的人開始認識、開始了解、開始熟悉,搭訕是將陌生人變為朋友的敲門磚。
張誠是一家公司的業務代表,他為人熱情,性格開朗,不管熟人還是陌生人,張誠都能找到話題與人交談。不管他走到哪裏,總會很熱情地與人打招呼。
周一下班回家,路上突然下起了雨,張誠心想幸虧自己帶了雨傘,要不回到家就淋成落湯雞了。走著走著,他發現身旁有位因沒打傘而慌張走路的人。於是張誠主動邀請和他共用雨傘,他們邊走邊聊。張誠說:“這麼大的雨水,街上都可以釣魚了!”對方自然聊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張誠發現他與自己一樣,都很喜歡釣魚。之後的很多個周末,兩個人常常相約結伴釣魚。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張誠和對方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可以說成了稱兄道弟的哥們。
後來,張誠經過對方的介紹進入了一家知名企業工作,工資待遇特別豐厚,每個月的薪水是原來的好幾倍,而且發展前景非常好。因為偶然的搭訕,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鋪墊了美好的人生道路,每當談到這件事的時候張誠都感覺無比幸運。
素不相識的兩個人成為好朋友,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或許這就是緣分,但緣分也是靠自己主動爭取的。雖然不是每一次主動都會讓你擁有一個朋友,但是不主動,那就什麼可能性都沒有。如果你想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子,必須學會大膽地與陌生人搭訕。
1.大膽一點,不要羞怯
有些人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渾身不自在,不好意思與陌生人交談,甚至有人還會感到與陌生人無從談起。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和陌生人交談的勇氣。試想一下,一個沒有勇氣同陌生人交談,或者不會與陌生人交談的人,又怎麼能與人交際呢?
2.掃除內心的隔膜
雖然我們常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要想拓展你的人脈資源,首先就需要你把身邊的人當作朋友對待,但也需要懂得把握分寸。如果你一開始就有了成見和內心的陌生感,那麼你跟陌生人就隻能擦肩而過,而這個陌生人說不定就是你未來的貴人。
3.溝通成功,尋求深入聯係
隨著你對對方的了解,可以進行深入地交談,例如他喜歡的運動、他的家鄉及母校等。這樣做,既可以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引起對方談話的欲望。
溝通啟示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隨時都會遇到陌生人,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以沉默來對待。如果能夠積極主動地與這些人實現有效溝通,將會極大地擴展我們交際的範圍,同時也能增長人脈。與陌生人溝通,是一個人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
琢磨對方話語,讓彼此一見如故
嚴莉莉就職於一家外企的人力資源部門,她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雖工作僅有三年,卻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生活中的朋友很多,不乏有各行各業的精英。嚴莉莉有自己處事的良方,無論是與初次見麵的陌生人,還是與自己熟悉的同事、朋友,她都能主導交談的話題,從而營造出和諧活躍的交際氛圍。一天,嚴莉莉受邀參加同事的生日會。在會場中,嚴莉莉見到了之前有一麵之緣的陳總。於是,她主動走上前去,微笑地看著陳總說:“陳總您還記得我嗎?上次我們在公司門口有過一麵之緣。”陳總看著嚴莉莉,也彬彬有禮地回答:“您是咱們壽星的同事吧?”嚴莉莉微笑著點點頭,又問道:“您和壽星是老同學?”陳總說:“是啊,我們在大學一直是好哥們。後來經過輾轉,兩個人又先後來北京打拚。說來,也算是很有緣分啊!”嚴莉莉仔細品味著陳總說的每一句話,忽然眼光一亮,說道:“您是山東人吧?”陳總一笑,說道:“是啊,你怎麼知道?”嚴莉莉回答說:“其實,我爺爺奶奶都是從山東來北京的。我從您的口音中聽出來的,細算的話,咱們也算是老鄉了。您家在山東哪裏?”就這樣三言兩語,嚴莉莉和陳總慢慢地熟絡起來,生日會結束的時候,兩個人就像多年相識的好友一樣。就連壽星都感到奇怪,連連問陳總,怎麼你們早就相識了?兩個人也不回應,對視著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