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請人幫忙嘴要甜:嘴甜的人總會有人幫(2 / 3)

後來,這名官員的兒子設法解救父親,就找到管理疆界的官員子高,讓子高去替父親求情。子高被來人的孝心感動,答應了這件事。

一天,子高見了段喬後,並不直接提及放人的事,而是和段喬共同登上城牆,故意左右張望。然後由衷讚歎:“這牆修得太漂亮了,真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勞。規模這樣大,並且整個工程結束後還未曾處罰過一個人,這確實讓人敬佩不已。不過,我聽說大人將一個縣裏主管工程的官員叫來審查,我看大可不必,整個工程修建得這樣好,出現一點小小的紕漏是不足為奇的,又何必為一點小事影響您的功勞呢。”

段喬見子高如此評價他的工作,心中甚是高興,又覺得子高的話在情理之中,於是便把那個官員放了。

其實,大部分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和鼓舞,如果你想得到對方的幫助,那就在尋求幫助之前好好學習一下戴高帽的技術吧,這樣將會大大提高你辦事的成功率。給領導戴高帽,你會得到領導的賞識;給同事戴高帽,你會得到同事的真心,給下屬戴高帽,你會得到下屬盡職盡責的效力。給他人戴高帽,是一個成熟的領導者百試不爽、遊刃職場的靈丹妙藥,那麼,在溝通過程中,我們怎樣才能不露聲色,又能取悅他人,巧給他人戴高帽呢?

1.擺正自己的心態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恭維別人的行為是小人作為,是可恥的,會失了自己的麵子,委屈了自己,義正詞嚴地表示絕對不會給別人“戴高帽子”,殊不知人生在世,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沒有給身邊的人戴過高帽子。

2.要把握“戴高帽”的時機

一般來說,當對方不想幫忙時,拒絕的理由往往非常充分,要想改變他的想法,使其接受你的請求是十分困難的。但如果把握住說話的主動權,先給對方戴頂“高帽子”,不讓對方有機會說出拒絕的話,這樣的談話就很容易成功。

3.不要隨意“戴高帽”

在給上司戴高帽時,切莫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在給平級戴高帽時,切莫不切實際地誇大其詞、曲意逢迎;在給下屬戴高帽時,切莫交淺言深、有意討好。而且在送出高帽子時,要考慮場合、時機、對象,千萬別留有破綻,這樣才能贏得對方的好感。

4.“戴高帽”要真誠,切合實際

我們不要曲解了“戴高帽”的意思,說出的讚美之言要真誠,要切合對方的實際,有理有據,不要胡言亂語,脫離實際,否則你就成了“拍馬屁”,不但事情沒辦成還把對方得罪了。

5.背後稱頌比當麵讚揚效果更好

羅斯福的副官對這一點頗有心得,他說:“與當麵恭維相比,更為有效的則是背後頌揚別人的優點。”這是至高的技巧,在背後頌揚人,與各種恭維的方法比,看起來總是最誠懇真摯,也是最有效果的。當對方從他人口中得知你對他的稱讚時,他心裏也會記得你的好,即便有時候你不好意思開口尋求幫助,他也會對你伸出援助之手。

溝通啟示

懂得“戴高帽”是一種智慧,但是切記不可亂戴過重的“高帽子”。更多的時候不要輕易地正麵表態,保持一份矜持下的端莊和從容。在一種“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情況下,將“高帽子”巧妙與人戴上,既可以防止抹不開麵子,也讓對方心領神會,還不容易被他人識破,而產生不快的感覺。

求人幫忙,學會耐心等待

有句話說得好“好事多磨,水滴石穿”。求人辦事很多時候就是靠耐心,它既表現出毅力,又給對方增加壓力。人都是有感情的,不管朋友之間的距離有多大,隻要你善於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誠意,耐心地去跟對方溝通,時間就會促使對方去思索,進而理解你的苦心,從固執的框子裏跳出來,那時你就將得到希望,溝通也會有所成效。

春秋戰國時代,秦國大舉興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公子平原君多次寫信給魏王及魏公子信陵君,請求魏國援救。魏王派將軍晉鄙帶領10萬大軍援救趙國,但又懾於秦國的威脅,便讓晉鄙把軍隊駐紮在鄴地,名義上是援救趙國,實際上是執行兩麵政策,等待、觀望形勢的變化。

平原君向魏國派出使者催促出兵救援,但魏國仍按兵不動,平原君一氣之下又給信陵君寫了一封信,譴責信陵君見死不救。因為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所以平原君責罵信陵君說:“公子即使看不起我,要讓我投降秦國,難道也不同情公子的姐姐嗎?”

信陵君接到這封信感到非常憂慮,但無論他采取什麼辦法遊說,都無法說服魏王。信陵君此時真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昏了頭,一急之下他把自己手下的賓客集中起來,湊集了百餘輛車馬,想奔赴秦國與平原君一同戰死。

臨行時經過夷門,見到了信陵君最器重的賓客——看門人侯贏,侯贏聽了信陵君的慷慨陳詞後非但不加鼓勵,反而冷淡地說:“公子您自勉吧,老臣不能隨你一同去了。”信陵君走出數裏,心中很不是滋味,心想我對侯生可算得上周到了,如今我將要去送死,他憑什麼連一言半句送行的話都沒有呢?信陵君越想越氣,就叫賓客停下來等他,他又駕車返回去找侯贏。信陵君回來的時候,侯贏正站在門口等他,笑著說:“臣本來就知道公子會返回來的呀!”侯贏評價信陵君帶賓客赴死的舉動說:“公子喜愛士人,名聞天下。如今遇到難處,就想帶著賓客奔秦軍,這就如同把肥肉投給老虎,你本想達到救援趙國的目的,這下子可就什麼功勞也沒有了!”

信陵君恍然大悟,於是向侯贏求計,利用如姬竊得兵符,調走了晉鄙的10萬大軍,解除了秦國對邯鄲的包圍。力量是別人的,想要借得必然要攢點心思,沉不住氣的人成不了大事。如果你想求人幫忙,你就要學習信陵君,放下身段,耐心求助。如果連一點等待別人為你提供援助的耐心都沒有,那誰還肯幫助你呢?

在遭遇一些困境時,難免需要求人,求人就要低三下四,此時不要放不下自己的架子,風水畢竟輪流轉,該屈就屈,能屈能伸,屈中見伸方為英雄。但耐心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如何才能在溝通中做到耐心等待對方的回複呢?

1.充分相信對方

既然選擇了尋求對方的幫助,那就不要總是在別人做事的過程中疑神疑鬼,懷疑對方的能力,不要說一些“你行不行啊?”“你怎麼這麼墨跡?”之類的話,即便對方是你很好的朋友。

2.放下身段

能放下身段的人,他的思考必然富有高度的彈性,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自己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這就是最大的本錢。能放下身段的人會比別人早一步抓住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更好的機會。

3.學會忍耐

當求人過程中出現僵局時,你應理智地控製自己,采取忍耐態度。

4.要能抓住時機辦事

要找好辦事的最佳時機,看準時間、看清形勢,采取積極的行動影響對方、感化對方,促進事態向好的方向轉化。這是一種韌勁、一種謀略。在求人辦事時,誰最耐心,誰就是勝者。

溝通啟示

求人幫忙,要善於磨,但絕不是和對方耍無賴,而是要用積極的行動影響對方、感化對方,促進事態向好的方向轉化。人心都是肉長的,隻要我們真誠地付出、努力,相信對方總有一天會改變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