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語言富有感染力:溝通才能更順利(3 / 3)

漸漸地,程誌強發現,許多女同事都不願和他說話了。

性格豪爽的程誌強哪裏能忍受這種“尷尬”。他在和一幫男同事聊天時說出了自己的困惑。同事韓越說:“你啊,和辦公室的女同事說話,太有‘風度’了。”

“是啊,對女同事說話可不能太有‘風度’。小亞一定是沒想到你會在她婚禮上說出那樣的話。”另一位同事附和道。

“我說話有風度?”程誌強百思不得其解。“是啊,你好好反思一下吧。”

回到家的程誌強,仔細琢磨了同事的話,又聯想到自己對女同事的態度,猛然醒悟。從那以後,他在辦公室裏老實了很多。

所謂風度,是指美好的舉止、姿態及表情等。一個領導是否有風度,一多半兒來自他說話是否有魅力。說話的風度是一個人內在氣質的言語表現,是一個人涵養的外化。大家一定要注意下麵幾點。

1.耐心發話,不搶話爭話

你要給別人發言的機會,不能迫不及待,在他人侃侃而談時,硬是掐斷他的話頭,讓自己一吐為快。發表己見首先應具備的修養就是耐心,待別人充分發表了意見之後,或輪到你的次序時,你再發言不遲,這不僅不會減輕你發言的分量,還會調動大家的情緒。

2.動作要穩重,不要人身攻擊

說話要適當做些手勢,但不要過大,更不能手舞足蹈,或用手指指人。交談雙方距離不宜太遠,也不宜太近,要根據雙方的關係而定。此外,說話時尊重對方的人格是最大的禮貌。如果在語言上進行人身攻擊,不但有辱於對方的人格,自己的人格也會因此而降價。

3.說話要因人而異

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說話要有差異。文化水平低的人不習慣使用書麵語言,跟他們講話應該用家常口語;如果用接近書麵語言的話,或太過典雅的詞句,就難以與之交流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層次高的人更愛聽委婉的話,不愛聽質問或不客氣的話。

4.玩笑要適中

朋友之間相處的時間長了,總免不了開開玩笑。但在開玩笑時,應注意不要傷及他人的自尊。不管男女,尤其對一些較為敏感的話題,應該適可而止。千萬別“禍從口出”,因為一句玩笑斷送彼此之間的友誼。

5.尊重他人,切忌隨意否定他人

尊重對方是交際的一項基本原則。說活是人的思想的反映,尊重他人的意見,也就如尊重他這個人一樣。但有些人為使自己的意見突出,引起他人的充分認同,常自覺不自覺地對他人的意見加以貶低、否定,結果引發了對方的不滿和對抗。這樣下去,誰還願意與他做朋友呢?

溝通啟示

說話的風度是人的一種自然特色,是與時代相吻合的。我們反對脫離時代追求風度,也反對脫離自己的個性、身份去講究風度。任何東施效顰、搔首弄姿、沒有個性的言談舉止都毫無風度可言。

生動的語言更能感染對方

事實上,言不在多,達意則靈。生動的語言會給我們的魅力加分不少。生動是一種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枯燥泛味的談話誰會喜歡呢?如果彼此之間的談話生動而富有樂趣,誰不會被深深地吸引呢?

林肯出生在一個清貧的鞋匠家庭中。他的父母是英國移民的後裔,以種田和打獵為生。9歲時,林肯失去了母親,少年時做過擺渡工、種植園工人、店員和木工。1860年,林肯和民主黨派候選人道格拉斯競選美國總統。道格拉斯是一個大闊佬,非常富有。他為了推銷自己,租用了十分豪華的專列,車後安放著一尊大炮,每到一站就會鳴放30響禮炮。此外,他還雇傭了專門的樂隊,一路上,樂聲不斷,聲勢甚是浩大。道格拉斯還口出狂言:“要叫那個鄉下佬聞一聞貴族的氣味。”他嘴裏的鄉下佬自然就是指林肯。

出身貧寒的林肯與道格拉斯大不相同。他買票乘車,每到一站就會坐上朋友們為他提前準備好的馬車。麵對道格拉斯強勢的挑戰,林肯並沒有反唇相譏或者製造聲勢與其匹敵。林肯一直十分樸素,待人也平易近人,沒有一丁點兒道格拉斯那種貴族的傲氣。有一次他演講時說:“有人曾問我擁有多少財產。我擁有一個妻子,三個兒子,他們全都是無價之寶。我還租有一個辦公室,辦公室裏有一張辦公桌,三把椅子,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書架上所有的書都值得每一個美國人讀一讀。我自己不僅窮而且還很瘦,臉蛋也很長,不會發福的。我真的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你們!”

林肯在演講中並沒有空洞地抒發自己的豪情壯誌,也沒有炫耀自己的財產和業績,而是真誠而又平淡地說,他有一個妻子和三個兒子,誰家沒有妻室兒女呢?他這一句話就拉近了與選民們的距離。他接著說自己的辦公室是租來的,裏麵的陳設也很簡單,但是卻有值得每一個美國人讀的書。他用這種十分平淡但卻感人的話,表明了自己是一個勤奮、廉潔而又有學識的人。這樣便在選民心中樹立了一個完美的總統形象。說完這些,他又說,自己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廣大的選民們,這樣一來,又讓選民們感到了一種十分親近的認同感。於是,林肯以其情理交融的演講,一舉獲勝,成為了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

與他人溝通交流時,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頗有說服力,它可以把簡單的事情具體化,把枯燥無味的事說得生動活潑,可以化解尷尬的場麵。如果你具有這樣的說話本事,自然更容易讓別人接受你。那麼,如何讓自己的語言形象生動呢?

1.適當地運用修辭手法

大家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學過比喻、擬人、排比、誇張、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在談話或者是演講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運用這些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

2.言語中透露出你的感情

與人溝通的時候,要做到語言有感情,找準情感的訴求點。一要選用生動的例子,讓自己的感情從例子中流露出來。二要用誠心與堅定信念進行溝通,切忌三心二意地說話。三要組織語言,找準人的情感共鳴點在哪裏。

3.幽默一點,拉近距離

說話時,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把嚴肅的事情表達出來,這樣的效果往往比強硬的說服要好得多,最能夠達到勸導和說服別人的效果,這一點大家應該學會運用。

4.寓理於事

總是擺道理,不一會就讓人感到厭煩,因為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枯燥乏味,還激發不出別人的興趣,所以我們要將深刻的道理寓於具體事實之中。那種幹巴巴的說教,往往使聽者厭煩。要學會善於運用生動典型的事例闡明事理,增強語言的魅力。

溝通啟示

大家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掌握語言表述的藝術性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想把語言說得生動形象,就必須在溝通時飽含熱情,同時也要注意使用一些修辭方法,使語言鮮明活潑,富有形象性和幽默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