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人交談,很容易遭遇“冷場”的尷尬。一旦陷入這樣的“僵局”,就必須要有善於溝通,打破“冰冷”的本事。冷場的出現,往往與“話題”有關。“曲高和寡”會導致冷場;“淡而無味”同樣會引起冷場。不希望出現冷場的交談者,應當事先做些準備,使自己有一點“庫存話題”,以備不時之需。其實,打破說話冷場的方法很多,關鍵是要看我們是否能夠隨機應變,本章為大家提供了幾個妙招,希望大家在以後的溝通中能靈活運用。
做個和事佬,巧妙打圓場
在溝通的過程中,有一項技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缺的,那就是“打圓場”。生活中,總會發生矛盾爭執,有時會把你夾在中間,滋味十分苦澀。此時,作為局外人的你,要學會“打圓場”,善於“打圓場”,讓矛盾及時化解。
劉複才為江夏縣知事,為人極為敏捷,常常在兩方爭執不下之際,他用一兩句話就給雙方打了圓場。都督張之洞和撫軍譚繼洵平時意見就不太一致。這天,劉複才在黃鶴樓設宴,二公及其他客人都在座。酒過三巡,諸位都有些許醉意了。忽然,一位客人不知怎麼談起了武漢江麵有多寬的問題。譚繼洵說有五裏三分寬,他的話音未落,張之洞就說道:“不對!我記得確實,是七裏三分寬。”
兩人頓時爭執起來,互不相讓,旁邊坐著的諸位客人怎麼勸說也無濟於事,隻好任由他倆爭執。
劉複才坐在末座,看見席間這番爭執,感到情況不好,繼續爭下去,搞得不歡而散可就糟了。他急中生智,徐徐舉起手來,說道:“江麵水漲,則寬七裏三分。水落,則五裏三分寬了。張公是就水漲時說的,譚公則是就水落時說的。兩位先生都沒有錯。”
張之洞和譚繼洵聽到這話,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席間頓時恢複了原有的輕鬆氣氛。
旁座的諸客都為劉複才的片語解紛的機敏而折服。
從劉複才隻言片語巧妙化解尷尬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在日常交際中遇到尷尬的場麵時,能夠準確地把握雙方的心理,用恰到好處的言辭打圓場,是十分重要的。圓場打得好,可以化解尷尬的局麵,讓交際活動正常地進行。
凡事都有訣竅。“打圓場”當然也有打圓場的學問。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1.保持冷靜的心態
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都保持高度的冷靜,使自己不失態。如果你不冷靜,情緒過分緊張或者激動,很可能應付不了這個局麵。接下來或者承認事實,或者憤怒爭辯,拚命否認,很可能當時就不歡而散。但是如果你很冷靜,可能會很快找出理由來“圓場”。
2.製造輕鬆話題
在工作中,當同事們在某個嚴肅或者敏感的問題上非常對立,以致已經影響到同事之間融洽關係的時候,我們可以暫時回避這個話題。借助一些輕鬆、愉快的語言來轉移話題,同時轉移雙方的注意力,從而達到緩和尷尬局麵的效果。
3.幫對方找台階
許多人在交際活動中陷入被動,許多時候都是因為他們在特定的場合做出了不恰當的行為,從而導致了尷尬的場麵。在這種情況下,最有效的打圓場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借口,用合情合理的解釋來說明對方的舉動是合理的,這樣對方的尷尬便會解除了。
4.情況緊急,迅速調虎離山
有的無原則的爭論發展下去就成了爭吵,甚至大動幹戈。如果雙方火氣正旺,大有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勢,我們應該當機立斷,借口有什麼急事把其中一人調走支開,讓他們暫時脫離接觸,等他們消了火氣,頭腦冷靜下來,爭端也就趨於平息了。
5.“打圓場”應“揚長避短”
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采取“揚長避短”策略,用巧妙的語言去作解釋,通過“揚長”,引領別人換個視角,對先前不滿意的事來一番變位思考,讓對方從一個新的角度去體會佳妙之處,從而高高興興地接受自己的觀點。
6.審時度勢,讓各方都滿意
作為調解者應該理解爭執雙方此時的心理和情緒,不要厚此薄彼,以免加深雙方的差異。要對雙方的優勢和價值都予以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們的自我實現心理,在這個基礎上,再拿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建設性意見,這樣就容易被雙方接受。
溝通啟示
值得注意的是,打圓場一定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隻有這樣才能讓雙方心悅誠服,接受你的勸解和解圍。否則,不但無法化解尷尬,甚至還可能引火燒身。
自嘲,讓尷尬快速消失
一般人受到責難或被人揭開隱私後都會覺得很尷尬。我們要避免這種尷尬,就要有能力化解,自嘲就是一種最好的方法。無論對方是故意揭開你過去做過的傻事,還是不小心說出你的隱私,如果動真氣隻能讓別人說你沒度量、沒涵養。
1915年,丘吉爾還是英國的海軍大臣。不知是心血來潮,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他突然要學開飛機。於是,他命令海軍航空兵的那些特級飛行員教他開飛機,軍官們隻好遵命。
丘吉爾還真有股韌勁兒,刻苦用功、拚命學習,把全部的業餘時間都搭上了,負責訓練他的軍官都快累壞了。丘吉爾雖稱得上是傑出的政治家,但操縱戰鬥機跟政治是沒什麼必然聯係的。也可能是隔行如隔山吧,總之他就是對那麼多的儀表搞不明白。
有一次,在飛行途中,天氣突然變壞,一段16英裏的航程竟然飛了3個小時。著陸後,丘吉爾剛從機艙裏跳出來,那架飛機竟然再次騰空,一頭撞到海裏去了。旁邊的軍官們都嚇得怔在那裏,一動不動。
原來,丘吉爾忘了操作規程,在慌亂之中又把引擎發動起來了,望著眼前的一切,丘吉爾也不知所措,好在,他並沒有驚慌,裝作茫然不知,自我解嘲道:“怎麼搞的,這架飛機這麼不夠意思。剛剛離開我,就又急著去和大海約會了。”
沒有完美的人生,每個人在經曆了各種各樣的不如意時,都需要用一種更加灑脫的狀態去麵對。自嘲就是這樣一種讓你能夠從容麵對人生,給自己一些寬容的方式。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拿自己開涮,會成為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尷尬的場麵,我們該如何自嘲呢?
1.要避免油腔滑調
具有積極意義的自嘲,包含著自嘲者強烈的自尊、自愛和責任感。自嘲者的心是熱的,自嘲不過是他們采取的一種貌似消極、實為積極的促使交易向好的方向轉化的手段。而玩世不恭,則是人們對世事表現出的冷漠、譏諷和不負責任的態度。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千萬不要走偏了道路。
2.學會察言觀色
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學會察言觀色,及時說一些不傷大雅的話來化解彼此的尷尬。舉例來說,言談中你無意間講了不得體的話,對方臉色一沉,你可以自嘲道:“哎,我真是個粗陋的人,肚子裏的不當之話總消滅不了,總是自己蹦出來,還請你多多原諒。”一句話,就可以使對方不再介意。
3.分清場合
自嘲要看好場合,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比如麵試、開研討會等盡量不要使用自嘲的方式,而應直白且誠懇地發表自己的觀點。
4.自嘲不是自貶
自嘲是在拿自己開玩笑,一種自我調侃。自嘲也是一種自娛自樂。但是,拿自己開玩笑絕不是不把自己當玩意兒。自貶,就是不把自己當玩意兒,它是自嘲的一種扭曲和變形。自貶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殘。自貶是在真正的糟蹋自己,真正的瞧不起自己。所以說我們要分清自嘲和自貶的界限。自嘲,但不要自貶,特別是不能對大家公認的優點自我貶低,這樣不但是在否定自己,也是在變相地否定他人的判斷,這會讓對方感到尷尬。
5.自嘲有時應當適可而止
自嘲具有“嘲人”的刺激作用,運用時應格外慎重。通常情況下,應是“點到為止”,讓人意會即可,不能一味放縱,喋喋不休。如同用過量的鹵水點豆腐,會使豆腐變得苦澀一樣,過分的自嘲,也會導致交際出現危機。
溝通啟示
嘲笑自己的缺點是一個人人生態度的最高境界,是一種良好的修養,是一種充滿魅力的交際技巧,使自己活得輕鬆灑脫,使別人感到你的可愛和人情味,有時還能更有效地維護麵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卡耐基有句名言:“關於溝通,除了詞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趣味’!”生活中離不開幽默,自嘲能夠增添情趣,融洽氣氛,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