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玩轉幽默式溝通:做最受歡迎的人(3 / 3)

狠話一出,人人屏息。卻見丘吉爾頑皮地笑答:“假如你是我老婆,我一定一飲而盡!”結果,全場人士及那位女議員都哄堂大笑。寓諷於答,果然立刻化戾為祥。

丘吉爾不愧是偉人,懂得幽默是語言的絕佳潤滑劑。丘吉爾有個習慣,一天之中無論什麼時候隻要一停止工作,就到熱氣騰騰的浴缸中去泡一泡,然後光著身子在浴室裏踱步,一邊思考問題,一邊讓身體放鬆放鬆。

1941年聖誕節期間,丘吉爾訪問美國並被安排住在白宮。一天,丘吉爾又像往常一樣泡在浴缸裏,然後光著身子在浴室裏踱步。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丘吉爾在思考著戰場上的形勢,以及如何同美國聯手對付德國法西斯。想著想著,他已經忘了自己在什麼地方,而且還是光著身子。

碰巧,羅斯福有事來找丘吉爾,發現屋裏沒人。羅斯福剛欲轉身離去。聽見浴室裏有水響,便走過來敲浴室的門。

丘吉爾正在聚精會神地考慮問題,聽見有人敲門,本能地說了一句:

“進來吧。”

門打開了,美國總統羅斯福出現在門口。羅斯福看到丘吉爾一絲不掛,十分尷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索性一言不發地站在門口。

此時,丘吉爾也清醒了。

丘吉爾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羅斯福,急中生智地說道:

“進來吧!總統先生。大不列顛的首相是沒有什麼東西可對美國總統隱瞞的!”

說罷,這兩位世界名人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

本來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在這樣緊急的狀況下,我們一般會感到束手無策,可是丘吉爾卻用幽默的語言化解了這一切。他的溝通方式不僅能使自尊心通過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護,而且能體現出自己寬宏大度的胸懷。

朋友們,如果你遇到非常尷尬的場麵,除了幽默,你還知道其他方法嗎?

1.學會自我調侃

在公共場合或大庭廣眾之下,若一不留心地說錯了一句話或做錯了一件事,難免會出現令人尷尬的場麵。這時,闖了禍的你肯定會有些局促、緊張、惶恐。不過,你大可不必掩飾自己的過失,更用不著轉移目標,不妨放鬆心情調侃自己一番。通過對自己的善意攻擊來消除對方的敵意,轉移對方關注的焦點。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不露痕跡地照顧到對方的自尊心,同時巧妙地使緊張的氣氛得以緩和。

2.適當借題發揮

既然問題已經擺在了眼前,那就坦然麵對吧。在簡單的致歉之後立即轉移話題,有意借著錯處加以生發,以幽默風趣、機智靈活的話語改變場上的氣憤,使聽者隨之進入新的情境中去。

3.待人真誠,避免自挖陷阱

溝通交流中的尷尬,有些是因自身缺乏修養,待人虛偽所引起的。例如,有的人說話不雅、唾沫四濺,一旦影響他人且被雙方所知覺,就會使雙方感到尷尬。其實,這些場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抓住時機,巧妙轉移話題

當遇到較為敏感或不便回答的問題時,可以通過一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或借助對方的某一句話,自然而然地轉換到另一個話題上來,回避對方的問題。轉移話題的時候要抓住時機,轉移的話題也要有吸引力,這樣對方才會被快速地導向新的關注點,尷尬的氛圍也能快速消除。

溝通啟示

化解尷尬,幽默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它能迅速將現場的氣氛搞活,不僅遠離了尷尬,還能帶給大家新的樂趣。幽默是一種搞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手段,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幽默和個人的性格以及知識積累有關,要讓自己能夠在需要時幽默起來,平時就要多觀察生活中的細枝末節並多積累他人的幽默。

一語雙關,巧妙呈現你的機智

有這樣一則民間故事:

伍閻王是個心狠手辣的財主,方圓幾十裏的窮人都不願到他家裏當長工。有一個放牛娃,被伍閻王逼著幹這幹那,活活地累死了。於是,伍閻王到四鄉去雇放牛娃,找到了徐苟三。徐苟三隻有12歲,父母去世,家貧如洗。明知伍閻王家是火坑,還是睜眼往裏跳——活命要緊。

苟三來到伍閻王家,就提出要訂合同。苟三說:“依我五條,訂了合同,我就給你家當長工,否則,這長工我不幹。”

伍閻王問:“哪五條,你說說看。”

苟三說:“第一條,我不放黑牛。”

“這好辦,我家三頭牝牛都是黃的,這一條依你的。”伍閻笑著說。

“第二條,在你家裏做活不轉圈圈。”苟三認真地說。

伍閻王一聽心裏想,這不是光做活不偷懶嗎,於是連忙點頭。

“第三條,菩薩娃娃我不抱。”苟三說。

“恭敬神明,這當然好。”伍閻王忙說。

“第四條,打濕的木頭我不挑。”苟三又說。

“行,我家的木頭放在屋子裏,濕不了。”伍閻王笑著說。

“最後一條是,今後要叫我‘活長久’。”苟三說完,又問,“你看行不行?”

伍閻王聽後哈哈大笑,說道:“我家裏就是要圖個吉利,這個名字好。”

說罷一條一條都寫進了合同裏。第二天天沒亮,伍閻王就在床上喊徐苟三去放牛。苟三抬頭朝窗外看了一眼,又鑽進被窩睡了。伍閻王見苟三不起床,便燃上燈,對苟三住的房間罵道:“小雜種,早起放牛是我家的規矩,還不趕快起來!”

苟三眨了眨眼說:“合同上不是說我不放黑牛嗎?”

伍閻王說:“我家的牛是黃牛呀。”苟三指了指外麵說:“門外黑洞洞的;黃牛牽出去,不就變成黑牛了嗎?”伍閻王一時答不上話,隻好讓他等到天亮再去放牛。

中午苟三剛把牛放好牽回來,屁股還沒挨到板凳,伍閻王就叫他到磨坊裏去推磨,把驢子換下來歇息。

“合同裏不是寫得很清楚嗎,在你家做活不轉圈圈呀。”伍閻王隻得又幹瞪眼了。

到了晚上,苟三剛躺在床上,伍閻王的小老婆喊他去抱孩子。苟三說合同上寫了,菩薩、娃娃不抱。伍閻王在一旁聽了氣得直吹胡子,知道上了苟三的當,於是對徐苟三說:“好啦,明天你放牛回來,別的事都不要你做,就早挑吃水晚挑糞吧。”

苟三點頭答應:“我挑,我挑,隻要用竹篾給我編兩個桶。”

伍閻王氣得罵道:“小雜種盡嚼牙巴骨,篾編的桶怎能挑水呢,家裏不是有木桶嗎?”

苟三慢條斯理地說:“合同裏不是有‘打濕的木頭我不挑’這一條嗎?”

伍閻王這才知道訂的合同原來都是說的雙關語,占不到苟三的便宜了,隻好忍氣吞聲,想著到年底再換人,把苟三辭了。

到了大年三十,伍閻王讓賬房先生給苟三結了賬,趕他出去。苟三見滿天大雪,又無家可歸,便溜進了廂房躲了起來。待伍閻王一家在堂屋裏祭祖宗時,他也走了進去。伍閻王見了,心中老大不悅,但又不便發脾氣。祭祖後全家入席,苟三一把拉住伍閻王:“東家,你不要活長久了?”伍閻王翻了他一眼,想說不要,但大年三十太不吉利,苟三看他不回答,又大聲說:“你家明年要不要活長久,好歹說一句呀。”伍閻王一看不說不行了,於是忙說:“要活長久,要活長久。”

於是苟三從懷裏摸出那張合同遞上來,伍閻王隻好在上麵又簽了一年。

雙關是利用詞語的同音或同義的關係,發揮其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雙重意義,言此喻彼,巧妙地傳遞蘊藏在詞語底層潛在信息的修辭手法。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的雙關語,即人們常說的“話中有話”。說好雙關語可以讓我們的話語達到含蓄委婉、生動活潑、風趣詼諧的效果,給人以意外之感,能使人回味無窮。所以,將其恰當運用於口語表達中,可以增添言談話語的幽默感。那麼,我們怎樣做才能說好雙關語呢?

1.發揮聯想的作用

在辯論中,不僅要善於捕捉對方的隱衷、企圖,更要善於發現對方的破綻、矛盾,抓住要害,一擊即中,使之張口結舌、無言以對。同時更要充分發揮聯想、模擬的作用,加大辯論力度。

2.要簡單明了

使用雙關語是表達兩個意思,如果不是簡單明了,讓人一聽就懂,就不會起到應有的效果。所以,在使用雙關語的時候,一定要讓大家聽明白,否則不如不說。

3.了解雙關語的構成

雙關法作為辯論技巧,由“字麵直言意義體”和“深層含義意義體”構成。前者主要是借助語義或語音的聯係而產生;後者則要借助句子、環境、甚至全篇論述才能產生雙關效果。後者含義一般是隱含在前者之中,正是這種含而不露、饒有興趣的表達能給人以意外之感。

4.內容要高雅

在使用這一手法時,要堅持文明表達、以理服人的原則,格調高尚文雅,內容純淨正派,要以德勝人、以理服人,切忌粗俗低級。雖然醜陋不堪也有可能一時因口舌之利占到上風,但潑婦罵街式的所謂“雙關”是令人不齒、十分不可取的。

溝通啟示

一語雙關,可以產生讓入捧腹的效果。這種方法簡單易學,還可以隨時隨地地發揮作用。所以,在與人交談時,不妨開動腦筋,活學活用,隻要認真揣摩,你就能發現生活中隨處可以發揮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