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德森的成功經驗表明:別小瞧一張“名片”,這是小人物的進身之階,可能會讓你得到有些人一輩子努力也換不來的機會。當今社會,名校效應、名師效應、名企效應非常普遍,隻要你能和這些名頭沾上邊,立即身價倍增。當你與新顧客交談時,他們也會因你的名校身份而高看你一眼。
時下有這樣一句流行話:“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花未來的錢,辦今天的事。”委內瑞拉人圖德拉就是靠著這一法則輕鬆突破一窮二白的困境並一舉成為百萬富翁的。
時機成就英才
前麵我們講過時勢造英雄,委內瑞拉人圖德拉就是善於利用時勢,成就功業的人。圖德拉是個自學成才的工程師,一直過著受雇於人的生活。但他始終在尋找機會擺脫這種生活。他想做石油生意,但在石油領域,他既沒關係也沒資金,石油知識又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他發現了一個連環的商業機會。
他從一個朋友那裏了解到現在阿根廷需要購買2 000萬美元的丁烷,於是圖德拉立即飛往阿根廷,他想做個牽線人,把這筆生意介紹給別的公司,可以從中拿點提成。但是到了阿根廷他發現阿根廷正在鬧“牛肉災”,大量的牛肉造成庫存積壓,愁壞了牛肉商。
圖德拉想:中東有石油,阿根廷有牛肉,如果能夠給他們搭個橋,讓他們互取所需,這筆生意不就成了嗎?
經過實地調研,圖德拉找到了一家阿根廷貿易公司,告訴他們自己要購買2 000萬美元的牛肉,但是對方得從自己這裏購買2 000萬美元的丁烷。貿易公司的負責人樂得合不攏嘴,這對他們來說無異於天上掉陷餅,能賣出過剩的東西,又能買到急需的東西,於是,雙方就簽訂了意向書。
接著,圖德拉飛到西班牙,當時那裏的造船廠正在為沒有人訂貨而發愁。圖德拉向造船廠提出,自己打算購買一艘價值2 000萬美元的超大型油輪,前提是對方得從自己這裏購買2 000萬美元的阿根廷牛肉。西班牙人欣然接受了。西班牙是牛肉消費大國,他們在本國賣完這些牛肉相當容易,但是賣一艘2 000萬美元的油輪,那可難上加難。因此西班牙人稍加考慮就簽訂了意向書。
現在隻需要到中東購買2000萬美元的丁烷就行了。於是圖德拉飛往中東購買了一家大型石油公司2000萬美元丁烷,並讓石油公司租用他在西班牙建造的超級油輪。誰都知道,中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產地,石油價格自然相對便宜,就難在運輸上。石油公司想,用誰的船都得給錢,何況這是一筆大生意!當即答應了,圖德拉拿到了第三份意向書。
因為交易的幾方都是各取所求,所以圖德拉根本沒費周折就把三份意向書變成了事實。阿根廷賣了牛肉買了丁烷,西班牙賣了油輪買了牛肉,中東的產油國賣了丁烷,而圖德拉則在輾轉之間,拿到的石油運輸費抵了大半個油輪的造價。待三筆交易完成後,他又把自己的大半個油輪抵押給銀行,貸到了大筆資金,終於實現了他做石油生意的夢想。
圖德拉的聰明才智是他進入石油行業的敲門磚。商業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我們為什麼不試著去整合身邊的資源,為前程謀劃一番呢?
變通突破瓶頸
窮則變、變則通,當人在困境中,總能想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人並非被環境所困而往往是被自己的觀念和思想困住了。
幾年前,盛大與當時很多做網絡的企業一樣,產品來自韓國,銷售由育碧來負責。但是育碧沒有想到傳奇的在線人數增長速度那麼快,遊戲充值卡準備不足導致很多玩家買不到卡,全國許多省市都斷貨。育碧各地分銷商的回款期很長,現金回流太慢,因此盛大和育碧摩擦不斷。後來育碧發生人事變動幹脆不承認原先的合約,導致盛大同時麵臨著現金斷流和品牌受損的問題。
情況十分危急,陳天橋決定單幹。但在當時這無異於自殺。怎麼突破這種危機呢?陳天橋注意到了網吧——當時傳奇的玩家基本集中在網吧。另一方麵網吧也是實質的終端銷售商,用戶在網吧進行充值。經過一番籌劃,盛大確定以網吧為中心建立銷售渠道。各地網吧直接銷售點卡,設總代理商和分銷商,建立了自己的銷售中心。
結果僅在當年,盛大盈利就超過了6億元人民幣,純利潤超過1億!
無論在職場還是商場,年輕還是成熟,人與人的博弈一刻都不會停止。轉換思維,突然瓶頸,才有成功的可能。
3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
在國外,有人誇你要說:Thank you!但在中國,受傳統的熏陶,謙虛才會被認為是君子,當你誇讚一個人,他會擺著手說:“哪裏,哪裏,我還差得遠呢!過獎,過獎。”謙虛是美德,也要適度,謙虛得過了頭就不好了。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視驕傲、自負為洪水猛獸,這也是很多人與成功絕緣的原因。自信是一種對自己實力的肯定,那些堅信自己一定能行,並付出努力的人才會被成功青睞。
徐桂芝是一位從事服裝生意的女性,2000年的夏天,一位很胖、很矮的五十多歲的工程師請徐桂芝為自己改一套西裝。9天後,西裝改好了,工程師穿上後非常得體,他握著徐桂芝的手說:“真是太謝謝你了,衣服穿上非常舒服,看起來也很美觀!”徐桂芝從中得到了啟示,從此後徐桂芝開始做特體服裝。一套套不同規格的特體服裝完工,她摸索出了一套“量、摸、走”的做特體服裝技巧,使技藝更加爐火純青,並一躍成為大連服裝界的名人。
2003年9月,大連市政府為經濟文化促進會舉行了一次拓展國際市場項目洽談會,很多國際巨頭來大連尋找合作,徐桂芝也參加了這次洽談會。她來得很早,看到參會的大多是從事服裝的企業,都在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產品。但當時中國還沒有幾家世界型名牌服裝,所以無論展示台做得多麼好,外商也隻隨便看幾眼,少有詢問和交談的。
幾個來參展的美國商人不屑的神態深深刺痛了徐桂芝,她雖是列席代表沒有發言權,便她依然大膽地站起來說:“先生們,我是做特體服裝的,憑我的經驗,我覺得你們身上穿的服裝有些問題。”
幾個美國商人聞之無不驚訝,其中有中美貿易國際商會總裁拉賈·馬格斯偉倫、美國中美貿易國際商會國際合作部部長約翰·布亭。布亭是個黑而胖的美國人,拉賈的中文非常好,拉賈把徐桂芝的話翻譯給布亭聽,布亭傲慢地笑著說:“我的衣服怎麼會有問題?這是在意大利定做的,它價值10萬美元!”徐桂芝對對方的態度並不介意,接著說:“布亭先生您有沒有發現走起路來衣服就往後麵仰,會把大肚子露出來?”說完大家都看布亭的衣服,徐桂芝又接著說:“隻要2000元人民幣,就能做一身比這件更好的衣服。”
洽談會結束後,拉賈通過熟人找到徐桂芝,約她去北京給布亭做服裝。拉賈請徐女士給布亭和他的兩個朋友各做一套服裝,可徐桂芝沒帶皮尺,拉賈正想派人去街上買,徐桂芝說:“不用,我可以目測!”老外聞之皆被震住了。
半個月後,徐桂芝將做好的3套西裝送到了美國大使館,3個人穿上西裝後,再度震驚——衣服考究而合體,穿在身上非常舒適。
這件事很快傳得業內盡知,一些國家的大使紛紛托人請她為自己做衣服。
徐桂芝對自己的技術和眼力的自信,使她贏得了尊重。自信是充分展示實力的保證,隻有你相信自己能做好,別人才會相信你。
燃起信念火花
有位哲人說過:“生活是一個不斷遭受磨難的過程,成功則是一個不斷失敗但最終勝利的遊戲。”麵對冷酷的現實,人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別忘了告訴自己:“我一定能行?”
全球最大的收銀機銷售公司埃爾德集團陷入了空前的財務危機,為此,總裁查菲爾先生親自到業務代表中間探訪,以期找到原因,化解這場危機。
有位銷售代表認為自己的銷售成績下降,是因為他負責的那個區域今年大旱,人們的生意都受了影響,沒有人願意買收銀機……
聽到同事這樣說,其他員工也說出了心裏話,他們的言詞中充滿了茫然和頹廢,都感覺公司可能沒希望了,有一半左右的人在準備跳槽。
查菲爾聽了鎮定地說:“會議暫停,大家休息15分鍾,讓我來擦擦鞋子。”
工作人員把公司門口那個每天給員工們擦鞋的小鞋匠叫了進來。查菲爾把腳伸了過去,並和小鞋匠聊了起來:
“你多大了?在我們公司門口擦了多久鞋?”
“9歲,擦了6個月。”小鞋匠回答。
“你擦一次鞋賺多少錢?”
“一次5美分。”小鞋匠回答:“不過,我經常能收到小費。”
“以前誰在這裏擦過鞋?他為什麼走了?”
“比爾斯,他已經17歲了,他說擦鞋無法維持生活才離開的。”
“那你擦一次鞋也隻賺5美分,你能維持生活嗎?”
這時,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可以的,先生。我每個星期五交給媽媽10美元,留下7美元,5美元存到銀行,其餘2美元做零花錢——我媽媽並不知道這件事,我想給她一個驚喜。”小男孩認真地擦著鞋,臉上帶著微笑。
皮鞋擦好了,查菲爾掏出5美分給了小鞋匠,男孩高興地說:“謝謝您,先生。”然後查菲爾又掏出1美分小費遞給男孩,男孩依然微笑著對他說:“謝謝您,先生。”查菲爾感慨地握住他的手,說:“謝謝你,小家夥,你給我們做了一次很好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