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reference_book_ids\":[7077856300104682504,6875174664776190989,7025500151082929182,6973970075241942024,6936055544910187557,7127730319574174756,695912274468851201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13.1 “謝謝,我現在不需要”
在電話行銷中,當客戶說:“目前不需要”或者“需要再聯係”時,無論是出於真實情況還是有意推托,電話行銷人員都要表現出信任,當然也一定不能放棄,仍要爭取成交的機會。例如:“我先給您發點相關資料您先了解一下,等您看了我再聯係您!”“我們的產品相比同行業,有很多優勢”……
電話行銷人員:“陳先生嗎?您好!我姓連,是××公司的業務代表。今天我想耽誤您這位成功人士幾分鍾時間……”
陳經理:“對不起,連先生,我正忙,對此不感興趣。”(說著就掛斷了電話)
小連放下電話,接著又打了幾個電話,基本都是剛開口,客人就掛斷了電話。
於是小連就想:為什麼客戶不肯聽我講下去呢?
於是小連就跟在很有經驗的小王後麵,看她是如何跟客戶溝通的。一天下來,小連總結了一下失敗經驗:首先,應該說明來意——是為什麼而打電話的。其次,捧場話不能講太誇張。和陌生人交談,不能讓客戶感到是在刻意向他推銷,對方會立刻產生一種抗拒感。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打電話的目的是推銷產品。隔著電話線,溝通要簡短到位。
第二天,小連嚐試著用新方式跟客戶交談。
小連:“陳先生,您好!我姓連。我們未曾謀麵,但可以和您談一分鍾嗎?”(備注:他有意停一停,等待對方理解了談話內容並作出反應)
陳經理:“我正在開會!”
小連:“不好意思,半個小時後我再給您打電話,好嗎?”
客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次客戶算是沒有主動掛斷電話,小連想,主動掛斷與被動掛斷電話的感受不一樣。
半個小時後,小連再次接通電話。
小連:“陳經理,您好!我姓連。您叫我半個小時後來電話……”(備注:他營造出一種熟悉的回電話的氣氛,縮短了距離感)
陳經理:“你是做什麼的?”
小連:“我是××公司的業務經理,為客戶設計一些理財投資計劃……”
陳經理:“買股票?買基金?”
小連:“當然不是!我先給您發點資料您看一下。看過資料印象深些,今後你們需要這方麵的服務,一定會想到我啊!”
陳經理笑了笑:“好的,你先發點資料我看看吧。”
行銷人員經常碰到的拒絕就是“不需要”或者“暫時不需要”。也許,客戶說得對,但事實上,大多數“不需要”僅僅是一個借口,或者是客戶在故意拖延時間。
統計數據表明,將近80%的顧客對他們現有的產品或者服務感到不滿意,但卻不想采取任何措施去改變現狀;85%的客戶實際上沒有非常明確的需求。
客戶對行銷人員作出“不需要”的拒絕可能是由於行銷人員喋喋不休地介紹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或者由於剛剛一個行銷人員惹惱了客戶,導致客戶把怨氣發在你的身上。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盡管“不需要”是客戶最經常采用的拒絕方式,但卻是最容易避免的拒絕。
良好的利益陳述能夠降低客戶的排斥心理,隻要你能夠講得使他略感興趣,那麼就有了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當然,客戶“不需要”的情況有時是真實的,那麼這種拒絕實際上是沒法避免的。作為一個行銷人員,盡量利用多種手段充分地了解客戶,才能有效地區分真“不需要”還是假“不需要”。
13.2 “對不起,我很忙,你先寄資料給我看看吧”
通常,電話行銷人員在遭到客戶拒絕的時候,有兩種反應:第一,很沮喪,很失落;第二,還想去努力,贏得客戶的好感。
如果被拒絕,作為電話行銷人員的你就一定要冷靜地去分析,客戶拒絕你的理由是什麼?也就是說,客戶的心理特征,或者他的潛意識行為表現出來的抗拒,你能否去把握這個特點,通過他的言行,通過他語言的一種特點,是否能把握他的心理變化。
其次,客戶拒絕你,肯定有他的道理。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他的道理在什麼地方?是因為你的產品本質的問題,還是說你在陳述過程當中,表達得不清楚,或是他本身就不需要這種服務。這些你必須搞清楚,否則你輸得不明不白。
因此,電話行銷人員在對待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客戶的拒絕。客戶拒絕的時候,不要馬上進行更多的解釋,而是要靜下來,去認真地想一想,然後找到更合適的機會,再去接觸同一個客戶,去分析原因,去調查一下是為什麼。這個現場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是非常重要的。
給客戶打電話是為了達到成交的目的,如果客戶為了搪塞隻是要求寄資料,通常表明他對電話行銷人員的產品不是非常感興趣。這時,行銷人員可以進一步爭取見麵的機會,根據實際情況找出合適的拒絕理由,告訴客戶隻有麵對麵的圖文解說,才能將產品介紹清楚,例如:“我們的產品資料都是經過專家研究後精心設計的方案,必須配合相應的說明,必要時需要針對不同客戶的不同情況加以修改,也就是說需要量體裁衣”。
如果客戶堅持要求寄資料,那麼在寄完資料後的較短時間內,一定要再次打電話給客戶提出約見請求。因為,不管客戶是在敷衍還是真的需要資料,都有可能因為工作繁忙而忘記產品的事情,而且客戶很少會主動打電話約行銷人員進行商談。
一位行銷人員打電話給客戶,試圖約見客戶,以便推銷軟件產品。
客戶:“我現在很忙,沒有時間和你談,就這樣好不好!”
電話行銷人員:“不好意思,王總,隻耽誤您幾分鍾時間!長話短說,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產品好不好?”
客戶:“你講吧!”
電話行銷人員:“我們是××公司,現在有兩千多家用戶,用戶遍布各行業,像××(對方行業中的知名企業)就是我們的用戶。現在我們又新推出了一種軟件係統,這一係列軟件都是針對製造業企業的,對企業的問題有一整套集成解決方案。(稍做停頓)我們正在××(當地名)搞推廣活動,希望能夠到你們這裏來做一個專業技術介紹。”
客戶:“要不這樣,你先寄資料來好了。”
電話行銷人員:“其實單憑資料是不能把我們產品的全部特點呈現出來的,我們最好還是約個時間,麵對麵地交流才會更加清晰,您看您明天還是後天比較方便呢?”
客戶:“對不起,最近兩天我真的沒有時間,你還是先把資料寄來,我看了之後再做打算。”
電話行銷人員:“好吧,那我把資料給您寄到公司,您看了之後,我再與您聯係。”
寄資料後的第三天……
電話行銷人員:“您好,王總,我是××,資料收到了吧!”
客戶:“哦,收到了。”
電話行銷人員:“您有沒有看一看呢?”
客戶:“太忙了,還沒有時間看!”
電話行銷人員:“其實您可以抽空看一看,我們的產品很好的。”
客戶:“好吧,你什麼時候過來好了。”
電話行銷人員:“明天上午您有空嗎?我們見麵聊一聊,時間不會很長的。”
客戶:“好吧,明天上午,就半個小時啊!”
電話行銷人員:“行,沒有問題,幾點鍾?”
客戶:“9點吧!”
電話行銷人員:“好的,我明天上午9點準時到,謝謝李總,明天見!”
13.3 “不好意思,我現在沒有資金”
很多電話行銷人員都有這樣的經曆,遭受“沒錢”的拒絕實在讓人惱火,行銷過程最終達成的最大難點就在這裏。
但是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如果你僅僅是擦破了一點兒皮,你絕對不會花很多的錢,找很好的大夫來給你治傷,但是如果你得了很嚴重的病,你絕對不會在乎花多少錢才能請到好大夫(當然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
生活中的這個小事例說明了一個道理,如果需求是強烈和必需的,以至於是一種緊迫的需求,“沒錢”的借口就不攻自破。
這則案例的啟示是不要被客戶“沒錢”的借口所迷惑,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隻能說明你在介紹你的產品或者服務的時候,忘記了啟發客戶的需求。
電話行銷人員在行銷洽談的過程中,最初的幾個階段最為重要,在幫助客戶作需求分析的時候,一定要讓你的產品和服務給予客戶強烈的需求印象,無論這個需求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隻要做到這一點,價格的問題就顯得不重要了,而且你的報價,在他們看來會變得相當合理。
電話行銷人員:“薛總,您好!我是高爾夫球場的小張,您現在方便接電話嗎?”
客戶:“有什麼事嗎?”
電話行銷人員:“是這樣的,我們的會員應當地企業界朋友的邀請,星期三下午將在T大酒店貴賓樓舉辦一個互動沙龍,主要是本市上層社會成功人士的交流,您看我們是為您預留一個還是兩個坐席呢?”
客戶:“哦,你先把資料傳過來我看看!”
電話行銷人員:“好的,薛總!我這裏有一份邀請函,稍後給您傳過去,上麵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以及其他一些簡單的內容介紹,到時我們的現場會有更詳細的資料。”
客戶:“都有什麼節目呢?”
電話行銷人員:“我們的互動主要是想通過一個party的形式,讓各界人士有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