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由蒲家花園改建的行宮瀕臨竣工,寄居在流求一年多的行朝也開始陸續向泉州搬遷。《臨時約法》規定,各部官員今後統一歸大都督府領導,一些在戰時用不到的部門和人員要盡快裁撤,以減少國庫支出。因此,很多官員,特別是禮部、兵部和工部,本來裏邊的職位就形同虛設,隻是跟在皇帝身後混飯吃。這下更是成為了裁撤的重點照顧對象,與丞相府相應部門合並後,多出了一堆沒了實際權力,隻剩下虛銜的官兒來。

大宋素來有養閑官的習慣,優厚的待遇和無所事事的虛位,讓很多人心懷感激,在危難難時刻,這些人亦不肯拋棄皇室獨自逃生。如今皇家大權旁落,丞相府不肯如和平時期一樣如數給閑官支付俸祿,很多人就萌生了出來做事的念頭。

最關鍵一點是,北元主力被陷在遼東無法拔足,大宋複興的前景看好。此刻當官,哪怕是小小縣令,亦是開國元勳。縱使不能淩煙閣上題名,青史上也能重重留下一筆。況且大都督府崇倡高薪養廉,對有實職的官員薪水支付得非常封厚,到了任上,即便做不得千古名臣,幾輩子得衣食亦有了著落。

《臨時約法》規定,知縣以上等級的官員,任命權在丞相,推薦權在吏部,所以,麵臨“失業”的官員紛紛找趙時俊走門路。但一直追隨在文天祥身邊的趙時俊卻清醒地知道,文丞相對屬下很信任,卻不會放棄監察。為了不讓劉子俊找上門來,他幹脆從泉州跑到福州,一方麵向文天祥訴苦,尋求解決方案。另一方麵避免收受賄賂,買官粥爵的嫌疑。

文天祥歎了口氣,沒立刻回答趙時俊。他又遺憾地想到了夭折的選舉製度。如果不是百官和部下全力阻撓,地方官員委派哪裏會生出這多麻煩。但時代局限就是時代局限,自己總不能拿著鋼刀來逼迫大夥接受選舉。這一步,既然已經退了,就隻能尊重現實。況且在一進一退之間大都督是最大的受益者,如今重整大宋各方勢力的機會已到,官員任命,是個難得的契機。

“要不,咱們丞相府擬一份名單,把那些冗官擇才而用!”趙時俊見文天祥不說話,試探著問道。

文天祥依然沒有說話,目光落在陳龍複送來的石碑紙樣上。這是丞相府專門撥款,準備在各大州、府衙門前,和交通要道口豎立的《臨時約法》碑。約法內容,將一字不落刻在石碑上,為了體現約法的鄭重,陸秀夫親自執筆書寫了每個字。

‘如果苗春當年少救幾個官員出來就好了,免得這幫白眼狼添亂。’趙時俊心中惡毒地想,對於找上門來的冗官,他很看不起。這夥人身上都有功名,文章寫得都如花團錦簌,但治理地方,不是寫寫文章就能做好的事情。官府的職責是維持地方治安,是給百姓創造賺錢養家的門路,是修路、建橋、整治水利,幹這些百姓力量做不起,亦不會去做的公益之事。以大宋目前的地方官製,真的把心思花在治國方麵的人,絕對沒時間去寫那些花樣文章。

但趙時俊不打算隻舉薦原大都督府的同僚出任地方官員,雖然大都督的同僚對官府職責的理解,比行朝冗官,和賦閑在家的進士們強得多。按他的理解,花了數月之功打造《臨時約法》,為的就是讓大宋各方勢力妥協,如果因為官員任命激化了矛盾,反而辜負了丞相大人對自己的信任。

怎麼辦?他望著文天祥,等待一個確定的答案。卻發現文天祥一直望著自己,目光裏充滿鼓勵與期待。

趙時俊心裏有些緊張,目光漂移到《臨時約法》上,突然,他的目光亮了一下,一個絕妙注意出現在心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