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要有獨特的眼光(3 / 3)

我們也養鵪鶉!不知誰這麼說了一句,立即引起了四兄弟的響應。

說幹就幹。我們不僅在新津的老家養,在我們的陽台上,也搭上了飼養棚養了三百多隻鵪鶉。每天課間的休息時間,永好都要趕回家去,給鵪鶉清理糞便。

那時鄰居們都議論紛紛:一個教師、一個醫生,夫婦兩個日子也過得去,怎麼像農民一樣,為了一點兒蠅頭小利在單元樓上養鵪鶉呢,真是有辱斯文。

鵪鶉蛋越下越多了,可銷路卻成了問題。永好就跟著三哥劉永行去跑市場,沿街叫賣。結果不巧碰上了他教的一些學生。那時還不像現在這樣,一個教師沿街吆喝賣鵪鶉蛋,在學生的眼裏絕對是尷尬和恥辱的事。永好窘迫地把頭埋得低低的,晚上回到家裏也無精打采。

我知道後,就鼓勵他說:永好,抬起頭來!不要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經商並不下賤。在西方社會裏,衡量一個男人成功的標準,還得看你能掙多少錢……

永好抬起了頭,目光裏充滿了感激和感動。其實男人也很脆弱。那時他需要的就是這一點理解和信任,我的支持和鼓勵對他來說格外重要。

不久,永好就幹脆辭去教師工作,在成都青石橋附近開了一個鵪鶉蛋的批發門市部,每天早晨5點鍾就起床,騎著摩托車過去守著銷售,到了很晚才能回來,一天兩頭黑。終於,劉家兄弟的鵪鶉蛋生意越做越大,青石橋門市就搬到了城裏最大的一家集貿市場——東風市場。他們兄弟把目光投向了廣袤的巴山蜀水間。從1982年春節的1000元起家,到1988年,僅6年時間裏,他們四兄弟就已掙了1000萬元。”

就這樣,劉永好四兄弟逐漸走上了中國首富之路。

當初劉永好下海時,麵臨著許多問題,一個大學老師辭廠公職,去賣鵪鶉蛋,人們都說他瘋了。如果他愛人沒有豁達的心態,一味地埋怨他,他就不可能坦然麵對挫折和逆境,很可能就會走回頭路,返回學校去當老師,如果那樣,中國就少了一個億萬富翁。

如果我們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就需要在感情生活方麵平和安定。在攀登事業的高峰時,如果私人生活不愉快,陷入情感危機,就會對你產生很大的幹擾,甚至會逐漸令你對別的事物失去興趣。據統計,那些婚姻生活平和安定的人,一般都比生活動蕩不安的人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成功。

記住:你的家庭和婚姻是你追逐成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你追逐成功的途中,不要忘記,婚姻家庭成功了,事業的成功和你取得的一切才會有真正的價值。

智慧之源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婚姻則是構成家庭的前提條件。婚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是一個人發展事業的基礎和強有力的後盾。

從事一份職業而不是一份工作

從事一份職業而不是一份工作,很多人都會忽視這點,他們大多都覺得工作與職業是一回事,還有很多人往往忽視職業,隻是單純地找一份工作。有這樣想法的人都是錯誤的,其實工作與職業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英語中工作是“job”,而職業則是“career”,工作隻是我們職業生涯過程當中的某個點,而職業生涯則是站在職業的角度對一個人一生的工作經曆中的行為和活動的考查。工作是短期內對雇主負責,職業是在長期意義上對自己負責,需要規劃和有步驟地通過“工作”來實施。因此,我們應從事一份職業而不是一份工作。

因此,我們在工作時應該考慮職業規劃的問題。職業管理顧問張會亭認為,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可分作五個階段,隻有提前了解每個階段的特點,才能掌握主動權。

第一坎:“青黃不接”階段。一般是指工作1~3年。這個階段的主要疑問是:“我是誰?”“我能做什麼?”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會經驗。這個階段是最不適宜跳槽的,應該努力工作,積累經驗。

第二坎:“職業塑造”階段。一般是指工作3~5年後。這個階段你已逐漸熟悉組織文化,了解組織內情,建立初步的人際關係網。這時的你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於是開始對職業方向進行合理調整和矯正。張會亭建議,可以在你工作的相關領域先適當地換崗,這樣不僅能開闊視野,增添新鮮感,還能測試出你究竟最適合做什麼工種。如果發現你的性格和特長與現有工作偏差太大,那麼一定要當機立斷馬上改行,這時候千萬不要貪戀現有工作薪水有多高,環境有多好。

第三坎:“職業鎖定”階段。一般是指工作5~10年,這時的你對自身優劣勢及性格特點已經非常了解,開始認定“你是幹哪一行的”了。即使你已經暫時“鎖定”了你的職業種類,也千萬不要每天得過且過地混日子,而是應該更加勤奮地不斷尋求自我突破,逼迫自己不斷跨越新的高度。

第四坎:“事業開拓”階段。一般是指工作10~15年。這時的你開始從前期“職業階段”中的技能、經驗及資金積累走向人生事業的開拓曆程。這個階段可能考慮最多的是“接下來,我應怎樣做?”自己開始重新衡量事業和家庭生活的價值。

第五坎:“事業平穩”階段。一般是指工作15年以後。在這個階段,你所需要的是如何使你的事業能夠在平穩的過程中持續上升。這時的你可能會感覺很累、很辛苦,不過你見得多了,承受壓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於是你也就能遊刃有餘了。如果前四個階段,你表現得比較好,那麼這個階段你的事業很可能達到事業的頂峰。

如果你的職業和興趣正在發生衝突,或者你有這方麵的擔憂,你應當馬上嚐試以下的做法:

(1)改行

你要評估業餘愛好和能力之間的差距,如果你認為自己真的很喜歡,也能夠把職業和愛好聯係起來,那麼你就可以改行。

(2)先職業,後愛好

每個人尋找工作的難易程度不同。你可以先找工作,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具備了較強的實力之後,再轉換職業領域,和自己的愛好靠近。

由此可見,我們決不能馬馬虎虎地隻是找份工作解決吃飯就行了,一定要及早做好職業規劃問題,否則隻會讓你更加苦惱。

一些人往往就是稀裏糊塗地找了一份工作,但是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就發現這份工作不好,於是又換。但換了以後,沒多久又覺得不好,於是再換。

最後這麼一折騰,幾年就過去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如果你在此之前沒有考慮過這樣的事,那麼就請你放下手中的活兒,認真考慮一下。

智慧之源

工作隻是我們職業生涯過程當中的某個點,而職業生涯則是站在職業的角度對一個人一生的工作經曆中的行為和活動的考查。工作是短期內對雇主負責,職業是在長期意義上對自己負責,需要規劃和有步驟地通過“工作”來實施。因此,我們應從事一份職業而不是一份工作。

健康的身體才是根本

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當你擁有時,不知道珍惜;當你失去時,才追悔莫及”。因此,當你擁有健康時,很難感覺到它的珍貴和重要;但一旦失去,你就會發覺它是那麼珍稀,對它那樣渴望,哪怕是沾一點兒邊,也是一種幸運。

當你感冒時,你就會感歎無恙時的好;當你肥胖時,你就會想念清瘦時的美;當你躺在病床上時,你就會發覺連走路、散步都是那麼幸福。什麼是財富?也許有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金錢!”是,金錢是財富,朋友也是財富,還有許多重要的東西都是財富。但人生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財富卻並不是這些,而是健康。因為隻有擁有健康,你才有可能去創造財富,擁有財富;隻有擁有健康,你才有可能去利用財富,享受財富帶給你的快樂和幸福。一旦失去了健康,那麼你就等於失去了一切。所以,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

俗話說得好:什麼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什麼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錢。一個人所擁有的所有東西其實都是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的。如今,翻開每天的報紙,健康的信息已占了相當的分量;打開一本雜誌,健康的廣告隨處可見;電視台也有了專門的健康類節目……健康已經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人們需要健康、渴望健康、追求健康。麵對疾病的侵襲、環境的威脅和周圍每一例生命的事故,人們開始對健康有了更深的感悟:健康是金錢買不到的商品,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健康和人的內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密切相關。擁有健康,才能擁有幸福的生活;擁有健康,才能享受生命的美好;擁有健康,才能擁有成功的希望;擁有健康,才算真正擁有財富。

健康是一種活潑的狀態,它讓你的生命充滿活力;健康是一種美好的心態,它使你的個性透著平和;健康是一種和諧的文化,它讓你的心靈不斷淨化。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上也提到:健康是人全麵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戶的幸福。

因此,我們要關注健康,重視健康,以健康為本,熱愛生活,去創造更多的財富,去更好地享受財富給你帶來的美好的生活。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經過若幹年的艱苦奮鬥,才獲得了超出常人的成績。但在這漫長的歲月裏,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作為他奮鬥的基礎,恐怕就不是現在的結果了。

王先生早年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商場上小有成就。但由於在創業階段條件艱苦,他沒有顧及自己的身體,經常熬夜、加班,吃飯也不規律,有點兒小病他也“自己扛過去”,結果在他的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他忽然病倒了,被檢查出是胃癌晚期,還有三個月的生命。此時,所有榮耀都失去了價值,剛過不惑之年的他終於追悔莫及:我願意拿我所擁有的一切來換回我的健康,哪怕是十年、五年、三年的健康也行啊!

那我們應從哪些方麵來提高呢?

(1)適量的運動

中醫認為,運動可以修煉人的精神、髒腑、氣血,外練筋骨、肌肉、四肢,使內外和諧,氣血周流,感覺靈敏,整個肌體處於“陰平陽秘”的狀態,防治百病,老而不衰。但並不是隻要運動就能達到身心健康的效果,過量的運動輕則損傷身體,重則可能引發疾病。因此,隻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進行適量的運動,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2)營養均衡,飲食結構合理

俗語“民以食為天”,即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因此人人皆需仰賴均衡的營養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如果飲食結構不合理,就會影響人們的健康。

(3)養成良好的習慣

很多人放縱自己,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壞習慣。因其逐漸性,人們很難輕易改變;因其自然而然,人們也很難察覺這些壞習慣對我們健康的影響。因此,這類人是最容易生病的。所以,養成良好的習慣,會讓我們終生受益。

(4)一日三餐很重要

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品,因一夜的休眠已基本耗完晚餐的進食,早上起床不久胃腸興奮度不高,要滿足上午的工作學習,早餐必須量少質優。一份合理的早餐應有幹有稀,有主食又有副食。除主食外,最好配一兩種高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

午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而飲食的品質要高、量也要相對足。午餐主食分量要大些,副食花樣要多些。最好午後吃一個水果。

晚飯進食要適當少些,因為晚上活動量小,若進食過飽會影響睡眠,另一方麵會造成營養過剩。晚餐不能食後就睡。

(5)心理健康才能保證身體健壯

現代健康一般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性三個方麵。其中生理和心理的素質狀況決定社會適應性。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而引起疾病。身體狀況的改變可能帶來相應的心理問題,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別是痼疾,往往會使人產生煩惱、焦躁、憂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導致各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

毛澤東曾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就一定要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然後再去打拚,去奮鬥,去靠著自己比別人更健康的身體,靠著比別人更旺盛的精力去和別人爭奪成功的寶座。

智慧之源

50歲之前,如果你用健康換得財富;50歲之後,你就要用財富去換健康了。如果把人的一生所擁有的財富用一組數字來表示,那麼身體無疑就是最前麵的“1”,而財富隻是“1”後麵的眾多個“0”。“1”不存在,後麵跟再多的“0”也永遠隻是“0”。但如果這個“1”強壯有力,後麵跟著的眾多個“0”也就有了意義。所以,強健的身體才是我們每個人的財富之源,創業之本。有了它,我們才能擁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