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智與信心創造奇跡(3 / 3)

保持自我

卡耐基收到一封伊笛絲·阿雷德太太的信,這是一封從北卡羅來納州艾爾山寄來的信。她在信中說:

“我從小就特別敏感而靦腆,我的身體一直太胖,而我的臉使我看起來更顯得胖。我有一個十分死板的母親,她認為我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她總對我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她實際上也總是照著這句話來幫我穿衣服的。所以我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於不上體育課。我非常害羞,覺得我跟其他的人都不一樣,完全不一樣,簡直一點都不討人喜歡。

長大之後,我嫁給一個比我大好幾歲的男人,可是我並沒有改變。我丈夫一家人對我都挺好的,我也決定充滿自信,盡我最大的努力,要像他們對我一樣自然,可是我卻怎麼也做不到。他們為了使我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令我更退縮,直至退縮到我的殼裏去。我變得更加不安,躲開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我甚至怕聽到門鈴響。我知道我是一個失敗者,又怕我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我們同時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我都假裝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顯得特別假。我知道自己做得太過分,事後我會為這個難過好幾天。最後不開心到我覺得再也活不下去了,再活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了,我開始想自殺。”

那又是什麼改變了這個女人的自卑,從而改變了她的生活呢?想知道嗎?那就繼續讀她的信,你會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她說隻是因為一句隨口說出的話而已。

“隨口說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整個生活。有一天,我的婆婆正在講她怎麼教養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麼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自我。’……‘保持自我’……就是這樣一句話,在那一刹那間,我才發現我之所以那麼痛苦,就是因為我一直在試著讓自己適合於一個並不適合我的模式。

在一夜之間,我整個改變了,我開始恢複於自己,我試著研究我自己的個性,發現自己的優缺點,盡我所能去學色彩和服飾知識,盡量以適合我自己的風格穿衣服。主動地去結交朋友,我參加了一個社團組織,起先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把我嚇壞了。不過每一次發言之後,我都會增加一點勇氣。今天我的自信、我的快樂,是以前從來沒有想到的,是我以前認為不可能得到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也總是把我從痛苦的經驗中學到的教訓講給他們:‘不管事情怎麼樣,總是要保持自我。’”

保持自我的說法,像曆史一樣的古老,也像人生一樣的普遍。不願意保持自我,也是很多精神和心理問題的潛在原因。安吉羅·帕屈在幼兒教育方麵,曾寫過13本書和數以千計的文章,他說:“沒有比那些想做與自己的本色不符的事情的人更痛苦的了。”

這種希望能做跟自己不符的人的想法,在好萊塢特別流行。山姆·伍德是好萊塢最知名的導演之一,他在啟發一些年輕的演員時,所碰到的最頭疼的問題就是要拚命讓他們保持自我。他們都想做第二個英格麗·褒曼,或者是第三個克拉克·蓋博。山姆·伍德說:“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要盡快放棄那些裝腔作勢的人。”

有人向一家石油公司的人事處主任保羅·包延登請教,來求職的人常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保羅回答說:“來求職的人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懂得保持自我,他們不以真麵目示人。”

自卑感有使人前進的反彈力。由於自卑,人們會清楚甚至過分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就促使你努力糾正或者以別的成就來彌補這些不足。這些經曆將使人的性格受到磨煉,而堅強的性格正是獲取成功的心理基礎。稍微一點的自卑感往往會促使人走向成功,令人難堪的種種因素往往可以作為發展自我的跳板。所以,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於能否從自我的陷阱中超越出來,而真正能夠解救你的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要克服自卑,請記住這條規則:完全坦誠。因為沒有人要做偽君子,也從來沒有人願意收假鈔票。

有一個電車車長的女兒,想要成為一位歌唱家,可是她的臉長得並不好看。她的嘴很大,牙齒很暴露,每一次公開演唱的時候,她一直想把上嘴唇拉下來蓋住她的牙齒。她想要表演得很出色,可結果呢?她卻使自己大出洋相,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可是,聽過這個女孩子唱歌的一個人,卻認為她很有唱歌的天分。他很直率地說:“我一直在看你的表演,我知道你想掩藏的是什麼,你覺得你的牙長得很能難看。”這個女孩子窘得紅了臉,但是那個男人繼續說道:“難道說長了難看的牙齒就是犯了滔天大罪嗎?不要老想去遮掩,張開你的嘴,觀眾看到你不在乎自己的話,他們就會不在乎,甚至於會喜歡。再說,你想遮起來的牙齒,說不定什麼時候還會給你帶來好運呢?”

凱絲·達莉接受了他的忠告,以後每次演出時不再注意自己的牙齒。從那時候開始,她想到的隻有她的觀眾,她放開她的嘴巴,熱情而高興地盡情地唱著,她最終成為電影界和廣播界的一流紅星。

不但明星需要保持自我,藝術家也是一樣的。

這就像歐文·柏林給已故的喬治·蓋許文的忠告那樣。當柏林和蓋許文第一次見麵的時候,柏林已是有名的作家了,而蓋許文還是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作曲家,一周隻賺三十五美金。柏林很欣賞蓋許文的能力,就問蓋許文想不想當他的秘書,薪水大概是他當時收入的3倍。柏林雖然十分想要他來幫助他,但他對蓋許文說出了如下的忠告:“雖然薪水很高,但是你不要接受這個工作。如果你接受的話,你可能會變成一個二流的柏林,但是如果你堅持繼續做你自己的話,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一流的蓋許文。”

蓋許文把這個忠告放在心中,後來他慢慢地成為美國偉大的作曲家。

著名的威廉·詹姆斯說,一般的人隻發現了自己10%的潛能。他寫道:“我們等於隻醒了一半。對我們身心兩方麵的能力,我們隻使用了很小的一部分。人有各種各樣的能力,卻習慣性地不知道怎麼利用。”

你和我也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不該再浪費任何一秒鍾。你是這個世界上的新東西,以前從沒有過,從開天辟地一直到現在,從來沒有任何人和你完全一樣;而將來直到永遠永遠,也絕對不可能再有一個完完全全和你一樣的人。新的醫學告訴我們,你之所以會是你,是由於你父親的24個染色體有幾十個到幾百個遺傳因子,這些因子,在某些情況下,每一個都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我們就是這樣“既可怕而又奇妙地”被造就出來的。

即使在你母親和父親相遇結婚,生下的這個人正是你的機會,也僅僅是30億萬分之一。換句話說,即使你有30億萬個兄弟姐妹,也可能沒有跟你完全一樣的。這是科學的事實。

由此可見,我們本身就很優秀,我們從來就是與眾不同的。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持自我呢?還有什麼理由去羨慕別人而作踐自己呢?渴望致富的人們,請保持自我,無論在哪個領域,你都會無往而不勝的。

使收益和快樂倍增的想法

愛格豐在開始職業棒球生涯不久,就受到一次沉重的打擊。那是在1907年,他在賓州的約翰斯頓打球,參加三州聯賽。當時他正年輕,並渴望出人頭地,但卻無端地被解雇了。如果當時不去找解雇他的球隊老板問個究竟,他的整個人生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而且他後來也不會寫成《獲取成功的精神因素》這本書。

他問老板為什麼解雇他,老板說,因為他懶惰,打球時無精打采,像是一個打膩了的老球員了,還說如果不是懶惰,怎麼會像那個樣子呢?他爭辯著說,打球時他太緊張了,想在人群中躲起來,並保證自己會努力消除這種緊張的。可老板說,那沒有用,那隻能拖他的後腿。老板告訴他說:“愛格豐,離開這兒後,無論你去哪兒,都要振作起來,工作中要有信心。”

離開了每月掙175美元的約翰斯頓隊,他來到賓州的切斯特隊,參加了大西洋聯賽,每月隻掙25美元。這點薪水實在無法讓他再有熱情,但他還是努力地去做了。到切斯特隊3天後,隊裏的老球員丹尼對他說:“你幹嗎參加這麼低級別的聯賽呢?憑你的勁頭,你應該去參加更高的球隊。”

一周後,丹尼勸說康州的紐黑文隊暫時吸收了他,到該隊的第一天成為愛格豐記憶中永不磨滅的重大事件。聯賽中沒有人認識他,更沒有人會責怪他什麼。他下定決心,在這次比賽中一定要成為充滿自信的球員,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到。

從那一刻起,他在球場上就像一個充足了電的人。他擲球是那樣的快和有力,以至於差點震落內場接球同伴的手套。那次比賽中,烈日當空,溫度足有華氏100度。他與對手鬥智,抓住對手接球失誤的機會,奮力跑向主壘,贏得至關重要的一分。如果因怕自己不行而不去拚搏的話,恐怕就失去這一分,關鍵是不會有這麼出色的表現。

隊比賽時,他受了傷,而且相當嚴重。他當時在疾跑中接住了一個對方的短打球,他使勁將球擲出時,胳膊上突然產生了鑽心的疼痛,他的胳膊骨折了。這次事故使他放棄了棒球職業。在當時,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悲劇,可當他後來回想起來,這件事成了他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幸事。

退出職業棒球生涯之後,他回到費城老家,當上了一名分期付款賣家具的收款員,成天騎著自行車在街上轉,每天隻掙一美元的辛苦費。就這樣度過了沉悶的兩年之後,他決定受聘於一家人壽保險公司推銷人壽保險。以後的10個月,是他生活中最漫長和令人沮喪的10個月。經過10個月的沉悶的推銷,他認為自己根本就不適合做一名人壽保險的推銷員,於是他開始翻找招聘廣告,當時認為他自己當個船員也不錯。後來他意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被一種莫名其妙的、複雜的恐懼感控製著,於是他聽了戴爾·卡耐基先生所主持的演講。有一次。當他發言時,卡耐基先生打斷了他的話,對他說:“等一等,等一等,愛格豐先生,你的發言怎麼這樣沒有底氣呢?你毫無生氣的發言怎麼能令大家感興趣呢?”戴爾·卡耐基先生以鼓動的口氣給他講解人要充滿自信,並告訴他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這一夜,愛格豐睡覺之前坐在床上想了半個小時,思緒又回到了他在約翰斯頓隊和紐黑文隊打棒球的日子。他意識到毀了他棒球生涯的東西仍然在毀著他的推銷員生涯,那就是過於自卑。

他決定以加入紐黑文隊打球的激情來投入到推銷的工作中來。這一決定又成了他一生的轉折點。

他後來回憶說,他始終記得第二天打的第一個電話,他下定了決心要在工作中充滿自信,那真的是一次速戰速決的談話。接電話的人大概從未遇到過如此熱情的推銷員,他集聚起他全部熱情來說服他。在後來麵談時,那個人挺直了身子,睜大眼睛,向他詢問有關人壽險的事,但並沒有打斷他,最終也沒有拒絕他的推銷,他買了一份保險。

以充滿自信的狀態生活30天,結果會讓你意想不到,我相信那將使你沉悶的生活變得活躍起來。

神奇的自我暗示

人往往會在一種深切的期盼和深信不疑地狀態下,等來自己夢想的東西。信心或者信念決定著潛意識的活動。當通過自我暗示向潛意識下達命令時,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止你再“哄騙”自己的潛意識。

現在,有一種說法讓我們更好的了解,把欲望轉化為物質或者金錢對等物時,自我暗示能起重要的作用:信心是一種心理狀態,它產生於對潛意識的不斷肯定或反複暗示,也就是經常性的自我暗示能夠使你更加信心十足。證據也簡單明了,信心潛藏在自我暗示當中。因此,讓我們把焦點集中放在自我暗示上,看看它究竟能帶來什麼。

自信奇跡般地在他的身上發生了3種作用:

1.幾乎全部克服了他的恐懼心理與緊張情緒,他打得比想象中的還要好。

2.他的自信感染了其他的隊員,他們也變得富有激情了。

3.在烈日當空的酷熱中比賽,他的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更使他感到震驚的是,第二天早晨的報紙上赫然登著有關他的消息,上麵是這樣寫的:“這個新手充滿了自信,並感染了我們的小夥子們。他們不但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而且看來他們在隊員的氣勢上了也贏得了的勝利。”

這家報紙還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銳氣”,稱他是隊裏的“靈魂”。他剪了一份報紙給開除他的老板寄了過去。大家是否能夠想象到他看報紙時的表情?3周前他開除的一個被他稱為是懶惰的球員,現在竟然被人稱之為“銳氣”。

於是他的月薪從25美元漲到185美元,除了克服掉自卑充滿自信,還有什麼能使他的月薪在十天內上升700%呢?實際上,使他的薪水猛增700%的,並不隻是他球技出眾或有很強的能力,在投入熱情打球之前,他對棒球所知甚少。從月薪25美元的切斯特隊到紐黑文隊,完全是憑著激情,他的月薪才漲了30倍。除了充滿自信心,沒有什麼能令人有這麼大的收獲!

又過了兩年,一次在芝加哥隊與當地的“出租車”為我們帶來什麼。

舉個例子說吧,如果一個人不斷地重複一句話,無論這句話是真的或者是假的,時間不長,你會搞不清它是真是假,再長點,你就會相信這應該是真的了。再換個角度,一句謊話,當每個人都這麼說,時間一長,人們也就都信以為真了。不斷反複而確定地對潛意識發號施令,是自發培養信心的唯一方法。一位犯罪心理學家說:“第一次接觸罪惡行為時,人們通常會感到憎惡。但是假設一個人在一段時間裏不斷地接觸犯罪行為的話,人們就會覺得是習以為常了。如果,再持續更長的時間的話,人們甚至會為它所左右。”

仔細想想,你讀本書是出於什麼目的?當然,你的回答可能是,要獲得一定的能力,然後將這種能力加上欲望轉化為物質或者金錢。那麼,你就遵循“潛意識”這一章中所指示的去做,你的潛意識將會深信自己將會獲得一切,這樣,潛意識和信心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動,潛意識也會傳達給你一種“信心”,產生實現一切欲望所需的明確計劃。

信心是一種心理狀態,當你對本書所闡述的思想十分熟悉以後,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培養起這種良好的心態。

同理,當一個人把自己致富的願望不斷地傳達給潛意識,這種意念終會被接受,並且通過潛意識轉化為實際性的行動,化衝動為現實。

我們腦海裏的強烈願望是和我們的生命同樣重要的因素。信心、愛和性如果能和這種強烈願望結合起來的話,將會比任何情感的作用都要來得大。

正是基於此,我們也可以意識到,潛意識是和積極向上或者消極有害的意念衝動相結合,它的幫助或者破壞力也是相當大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很多人才會經曆“不幸”、“倒黴”、“失敗”……

但是可悲的是,很多人相信自己是“注定”要貧窮失敗的,因為他們的腦海裏總是認定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自己根本無法控製的東西在左右著的人生。其實他們不明白,這所謂的“自己根本無法控製的東西”,正是他們自己。因為正是他們的這種消極有害的想法,使信心減弱,並且傳達給了潛意識,然後在現實生活中就轉化為了實質的對等物。

我再提一次,隻有不斷將任何一點的希望轉化為對金錢對財富的欲望,然後傳達給潛意識,這樣你才能真正受益。因為人往往會在一種深切的期盼和深信不疑的狀態下,等來自己夢想著的東西。信心或者信念決定著潛意識的活動。當通過自我暗示向潛意識下達命令時,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止你再“哄騙”自己的潛意識,而我正是按照這個思想哄騙了自己的兒子的潛意識。

如果你想讓這種“哄騙”變得更加真實,在你尋求潛意識時,不妨讓自己先扮演得似乎已經擁有了那個夢想已久的東西一樣。

當潛意識接收到命令以後,它會立刻執行,並且會最大限度地轉化為實際物質——隻要這種命令是你在自信的情況下傳達的。

現在,我們回到起點,再來說幾句吧。傳遞信息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過程。任何觀念、計劃或者目標,都可以通過無數次意念活動深植在你的心底。所以,我讓你寫出主要目的或者主要的目標,這樣你就能反反複複不斷地重複它,直到這些聲音的震波到達你的潛意識。

通過自我暗示,任何人都可能會登上意想不到的成就的頂峰。下麵的一首詩充分體現了這個原理:

如果你認為會打敗,那麼你已經被打敗,

如果你認為不敗,那麼你肯定躑躅不前。

如果你想獲勝,卻認為無能為力

那麼幾乎可以斷定,你將會和勝利無緣。

如果你認定會輸,那麼你已經輸了,

放眼看看這個世界吧,我們會發現,

有誌者事竟成——

一切都和心態密切相關。

如果你認為出類拔萃,那麼你就是如此,

你心高誌遠,你相信自己,

勝利一定會來到你的左右。

人生的賽場上並非總是呼喚

更快、更強

最後的勝利

隻屬於那個相信自己能行的你!

下定決心吧,拋棄過去所有不快對你帶來的影響,重新建構你的人生。借助自我暗示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礙,找回信心。

如何培養你的信心

所有感性的(被賦予感覺的)意念,如果和信心相結合,將會立即轉化為與之相等的物質報酬的對等物。

實踐出真知。在這裏我列一下自信法秘訣,按照這樣的思路去做,你會找到你的信心,致富的希望也離你不遠了。

第一,我明白,我擁有足夠的能力來實現我自己人生中的明確目標;因此,我一定要自己堅持到底,堅持就是勝利。我發誓:要把心中的欲望變成實際的行動。

第二,我明白,心中的欲望是一定要通過外在的,實際的行動表現出來的,然後才能轉化為實際的現實。因此,我應該每天花上30分鍾來思考我的欲望,想象自己未來的樣子,從而在心中形成清晰的圖像。

第三,我明白,通過“自我暗示”原則,我向往已久的願望,一定能夠通過某一種實現方式實現。因此,我不能放棄,反之,我要每天花上10分鍾,要求自己培養起足夠的自信心。

第四,我已經明白地寫下了一生中確定的主要目標,我一定會不斷努力,直到我擁有足夠的自信來實現我所有的願望。

第五,我知道,地位和財富隻有建立在真理和正義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持久;因此,我不能做損人利己的事,我應該憑借自己的能力,盡可能的和他人合作,最後光明正大地走向成功。我喜歡為別人服務,我相信別人也會喜歡為我服務。我會忘記所有的仇恨、嫉妒、自私和譏諷,我要為茫茫人海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因為我明白,消極地對待他人,我將永遠等不到成功的一天。我會努力地去信任別人、信任自己,從而得到別人的信任。我要在這份自信秘訣上簽名,並且把這個秘訣記在心上,我要每天背誦一次。我相信它將逐漸影響我的思想和行為,使我成為一個自信和成功的人。

這個秘訣的背後,是一條人類尚無法解釋的自然法則。如果能很好地運用它,你就能輕鬆地摘取成功的桂冠,相反,若隻是破壞性地運用它,它就會造成毀滅。

信心是一劑永恒的萬靈藥,它賦予意誌以生命、力量和行動。

價值10萬美元的精彩演說

這則大交易的故事,是個絕佳的例證,它展示了將欲望變為實際等價物的方法。施瓦布的構想,加上他把這個構想告訴摩根以後使他所產生的信心,贏得了大約6億美元的利潤!這可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小數目!

1900年12月12日晚上,美國第五大道的大學俱樂部宴會廳裏,聚集了大約80位金融界顯貴,他們正在歡迎一位來自遙遠的西部的年輕人。但是當時卻很少有人意識到,他們即將麵臨的是美國工業史上一段最有意義的插曲。

J·愛德華·西蒙斯和查爾斯·斯圖亞特·史密斯去匹茲堡訪問的時候,受到了查爾斯·施瓦布的熱情款待。因此,為感謝施瓦布,他們特意為他安排了這樣一次隆重的晚宴,向東部的銀行界介紹這位年僅38歲的鋼鐵業人士。可是他們非常的小心,私下裏曾警告過施瓦布,這群自命清高的紐約人不喜歡聽演說,最好隻說15到20分鍾的客套話就趕緊結束,否則會惹得斯蒂爾曼、哈裏曼和比爾特這些人厭煩,更甚者會嚇跑了與會人士。

即使當時坐在施瓦布右邊向施瓦布表示尊重的約翰·皮爾龐特,原來也隻是想稍微待會,為宴會助助興而已。在媒體和大眾看來,這件事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因此,到了第二天,也沒有關於此事的報道。

雖然施瓦布的事業在莫諾加和拉河沿岸已經有了蓬勃的發展,但是在東部地區卻沒有多少人了解這位年輕的鋼鐵業人士。席間,很少有人交談,隻是像往常一樣用完了七八道菜。

正當晚宴即將結束,包括摩根在內的賓客們即將離去的時候,施瓦布說了一席話,也許這是曆史的不幸,沒有把這段精彩的話記下來,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這段話一定交織著雋語和機智,也有可能是一些家常話,也有可能有些語句會不合語法(施瓦布向來就不費心修飾辭藻)。但是這席話對於那些有著50萬美元身價的賓客們,卻有著巨大的效果的。他的發言結束後,在場的所有人都沉迷在他的發言的魔力之下。雖然,施瓦布已經談了整整90分鍾,但是摩根又引他到窗下,兩人坐在並不舒服的高腳椅上,又談了一個小時。

一個身價10億美元的新生兒,美國鋼鐵巨人,正呼之欲出。

施瓦布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自己的個人魅力,但更加重要、而且影響更加深遠的是,他為美國鋼鐵公司製定的完整、清晰的計劃。曾經有很多人想吸引摩根繼餅幹、電纜、糖、橡膠、威士忌、石油或口香糖等領域的合並後,快速合並一個鋼鐵托拉斯。投機商約翰·蓋茨曾極力慫恿,但摩根不信任他。芝加哥的股票經紀人莫爾兄弟、比爾和吉姆,曾合並過一家火柴托拉斯和一家餅幹公司,但在這件事上也遭到了失敗。虛偽的鄉村律師艾伯特·加裏,也想促成這件事,但他的分量還不足夠引人注意。最終,是施瓦布的雄辯征服了摩根,讓他看到了最具風險的金融事業的堅實基礎。這項計劃被人們視為金錢狂想者的狂妄夢想。

早在上一代人的時候,吸引數千家小型或者經營不善的公司,合並為大型且具有壓倒性競爭力公司的計劃,就已經通過那位商業大盜——約翰·蓋茨的詭計,開始在鋼鐵業發揮作用。蓋茨已經將一連串小公司合並為美國鋼鐵與電纜公司。他還與摩根共同創建了聯邦鋼鐵公司,但是和安德魯·卡耐基為首,由53位合夥人擁有、經營的龐大垂直托拉斯相比,其他那些合並的公司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那些小公司可以盡情合並,但即使是如此,它們也絲毫不能削弱卡耐基的勢力,摩根對此非常清楚。

那位古怪的老蘇格蘭人也知道這一點。他站在壯觀的施基伯古堡高處,看著摩根的小公司躍躍欲試地想侵入自己的事業版圖,最初感到很有趣,後來變成了憎恨。當摩根的企圖變得膽大包天時,卡耐基的內心變成了憤怒和報複情緒。他決定複製擁有的每一家工廠。此前,他從未對電線、管道、電纜或板材有過任何興趣。他隻滿足於把生鋼賣給那些公司,讓它們將原料製成自己想要的成品。

正是通過查爾斯·施瓦布的談話,摩根才找到了合並問題的答案。一位作家說,一個沒有卡耐基的托拉斯,就不稱其托拉斯,就像幹果布丁缺少了幹果一樣。

施瓦布在1900年12月12日晚上的談話,毫無疑問傳達了一個保證,至少也是一個建議,亦即龐大的卡耐基企業可以納入摩根旗下。他談到全世界未來對鋼鐵的需求,談到效率的重組,談到專業化,談到削減不景氣的工廠和集中發展蓬勃產業,談到礦砂運輸的成本節約,談到管理和行政部門費用的節約,還談到掌握海外市場。

除此之外,他還指出了在座的人當中一些商業掠奪行為的錯誤所在。施瓦布推斷,他們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形成壟斷、哄抬價格,利用特權為自己賺取豐厚的利潤。施瓦布強烈譴責了這種做法。他告訴聽眾,這種政策的缺點在於,在一個開拓的時代,它反而限製了市場的發展。施瓦布認為,通過降低鋼鐵成本,可以創造一個不斷擴充的市場;同時還應開發鋼鐵的多種用途,從而在世界貿易領域占據優勢地位。事實上,雖然施瓦布還沒有意識到,但他主張的正是現代的大規模生產。

大學俱樂部的晚宴就這樣結束了。摩根回到家,思考著施瓦布提出的美好建議。施瓦布回到匹茲堡,為“卡耐基”經營鋼鐵業,加裏和其他人則回去繼續守著他們的證券報價機,等待著下一個行動。

這段時間沒有等太久。摩根大約花了一個星期品味咀嚼施瓦布擺在他麵前的理由。當他確信結果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時,他派人去請施瓦布來——結果發現那個年輕人非常靦腆。施瓦布表示,卡耐基先生如果發現他最信任的公司總裁曾和摩根有什麼來往,可能不高興。因為卡耐基曾經下決心,永不踏上華爾街一步。然後,中間人約翰·蓋茨提議,如果施瓦布“碰巧”在百樂威飯店的話,摩根可能也會“碰巧”在那裏。

現在,有些經濟史學家宣稱,他們認為,這出戲從頭至尾,就是安德魯·卡耐基一手導演的——從邀請施瓦布的晚宴上著名的談話,到周日夜晚施瓦布和金融大王的會談,都是這位狡猾的蘇格蘭人安排的劇情。然而事實正好相反。當施瓦布被請去完成這項交易時,他甚至不知道“小老板”(他對安德魯的稱呼)是否肯聽拋售的提議,尤其是賣給安德魯認為天生不夠高尚的人。但施瓦布去商談時,的確帶著他親筆寫下的一些數字,那些數字代表著在他心目中,每個鋼鐵公司的實際價值及獲利潛能。他把這些公司視為新金屬業星空中善良的明星。

四個人整夜研究這些數字。為首的當然是摩根,他對金錢的神聖權利堅信不疑。陪同他的是他的貴族夥伴,羅伯特·培根,他是位學者,也是個紳士。第三位是約翰·蓋茨,摩根諷刺他為投機商。第四位就是施瓦布。他比當時任何人都了解鋼鐵製造及其銷售。整個會議從始至終,都沒有人懷疑過匹茲堡的數字。假設施瓦布說一家公司值多少錢,那麼它就隻能值多少錢。而且他堅持隻並購自己指定的公司。按照他的構想合並,不會重複設置,即使是自己的朋友,想讓摩根實力雄厚的雙肩扛下他們的公司,他也不會同意的。

清晨的時候,摩根站起來,挺直了背。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了。

“你覺得你可以說服安德魯·卡耐基賣掉他的公司嗎?”摩根問道。

“至少我能夠去試試。”施瓦布說。

“如果你能夠說服他,那麼我就肯定會來做這件事。”摩根說。

事情還是比較順利的。但是卡耐基願意賣掉他的公司嗎?需要多少價格(施瓦布認為大約要3.2億美元)?他會願意接受哪種付款方式呢?普通股?優先股?債券?現金?但是沒有人能籌募到3億多現金。

1月,施瓦布和安德魯·卡耐基在西切斯特的聖安德魯高爾夫球場霜凍的石南荒地上打了一場高爾夫球。安德魯全身裹著毛衣禦寒,施瓦布卻和往常一樣,滔滔不絕地講話,以振作精神。但對於生意的事,卻誰也沒有提一句。最後兩個人來到附近的卡耐基農莊,坐在了溫暖舒適的房間裏。施瓦布拿出那次令大學俱樂部八十位百萬富翁傾倒的說服力,把他的美好承諾和盤托出,包括舒適的退休生活和數不清的財富,以滿足老人的社交構想。卡耐基投降了。他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一個數字,交給施瓦布說:“好,這就是我們要賣的價錢。”

這個數字大約是4億美元,是以施瓦布提出的3.2億美元為基礎,又加上未來兩年內可能增值的8000萬美元確定的。

後來,這位蘇格蘭老人在一條橫渡大西洋的客輪上懊悔地對摩根說:“早知道應該向你多要1億美元的。”

“如果你開口,你現在早就得到那一億美元了。”摩根愉快地回答。

當然,他這一說,立刻引來了一陣哄笑。一位英國記者報道說,外國的鋼鐵業被這個大規模並購“震驚了”。耶魯大學的校長哈德利宣稱,如果不立即規範托拉斯行為,在“未來25年內,華盛頓將會誕生一個皇帝”。但是,精明的股市操縱者基恩將新股強勁地推向了大眾,以致所有虛值——有人估計約為6億美元——一眨眼間便被吸納了。這樣,卡耐基得到了他的數百萬美元資金,摩根財團在“混亂”中獲得了6200萬美元的利益,而所有的“兄弟們”,從蓋茨到加裏,也都得到數百萬的回報。

38歲的施瓦布也得到了他的那一份。他被任命為新公司的總裁,掌握著公司大權,直到1930年。

你剛讀完的這則大交易的故事,是個絕佳的例證,它展示了將欲望變為實際等價物的方法。

一個龐大的組織在一個人的心裏誕生。這個組織合並了其他鋼鐵廠,帶來了財務穩定。這個計劃同樣誕生在這個人的心裏。他的信心、欲望、想象力、毅力,是成就美國鋼鐵公司的真正要素。在公司合法成立後,它所獲得的鋼鐵廠和機械設備,雖說是附帶的,但是經過仔細分析後,就能夠發現一個事實:隻將各廠合並而置於統一管理之下的這項措施,就使公司收購的各廠的財產價值增長了約6億美元。就是說,施瓦布的構想,加上他把這個構想告訴摩根以後使他所產生的信心,贏得了大約6億美元的利潤!這可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小數目!

美國鋼鐵公司從此走向興旺發達,成為了美國最富有、最強大的公司之一。它擁有了數千的員工。

事實毋庸置疑地證明了這一點,財富始於意念,隻要將心中的意念轉化為行動,那麼你的財富的夢想就即將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