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佛教和儒學的衝突(2)(1 / 1)

劉潔這個人不是什麼正人君子,相反他自從掌握了權力之後,就在朝廷之中作威作福,奉承他的人升官發財,招惹他的人都遭到陷害和報複。就連鮮卑的貴族們對他也是爭相歸附。為了拍馬屁,他們搜刮來的錢財都要和劉潔平分。劉潔幾乎成了北魏帝國最有錢的人。

這些年的順風順水讓劉潔被豬油懵了心,一心想要追逐更大的權利。在這條路上崔浩成了絆腳石,而崔浩的後台正是拓跋燾。崔浩所推行的儒學以及門閥製度嚴重傷害到了劉潔的利益,所以他打算除掉拓跋燾。

不過,太武帝拓跋燾可不是這麼容易就被除掉的,他不但能騎善射有一身好武功,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班底,他還是統一北方的大功臣。鮮卑貴族好多把他奉若神明,不大願意放棄他。

基於這個原因劉潔先是積極地聯絡了朝廷裏的一批鮮卑武將,做了很多說服工作,達成共識之後,他就準備行動。現在他們缺少的隻是一個機會。而不久之後,這個機會就來了。

鮮卑人的大敵柔然部落經過了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力量有所恢複,北魏帝國西征涼州的時候,柔然人的鐵騎甚至一度攻打到魏國的都城平城。

在這種情況下,一向鐵血的拓跋燾決定親征再進行一次北伐,徹底毀滅柔然人。劉潔覺得自己的機會來到了。當時他對自己的同謀們說:“這次出征皇上很可能會有危險,一旦皇上出了事兒咱們應該另立新君,我覺得樂平王拓跋丕不錯,他是皇上的親弟弟,而且非常賢明,應該讓他來當這個皇帝。”

其實劉潔的陰謀絕對還不隻這些,在出征之前他聽說尚書右丞張嵩家裏藏有圖讖,就屁顛屁顛地跑到人家家裏去問:“聽說圖讖上記錄,北魏帝國滅亡之後應該是姓劉的當皇帝,上麵有沒有記錄我的姓名。”

麵對這麼直白的問話,身為北魏尚書右丞的張嵩有些張口結舌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想了半天才說:“隻有姓氏而沒有名字!”

這就夠了,最起碼給了劉潔一部分的信心,認為自己還是有可能坐上皇帝寶座的。劉潔之所以會這樣想,原因很簡單:漢朝以後,改朝換代就像走馬燈一樣快,無論多麼龐大的帝國,都可以頃刻倒塌!如今的拓跋燾文治武功未必就趕得上苻堅,既然苻堅可以滅亡,那麼自己為什麼不能成第二個姚萇呢!

得到張嵩的指點之後,劉潔開始準備下一步的計劃。當時拓跋燾指定的是分進合擊的戰略,出塞到達漠南之後,以輕騎組成快速行動部隊打擊柔然。他的騎兵正麵抗衡柔然的騎兵。這在中原對抗草原的作戰史上不多見,但鮮卑人本來就出身草原,而且一向都以“匈奴的征服者”自居,騎馬打仗自然毫不費力。

公元443年秋季,拓跋燾終於率領主力大軍到達了漠南。當時樂安王拓跋範、建寧王拓跋崇各自率領十五個將領從東路進擊,樂平王和另一將領各自率領十五位將領從西路進擊,拓跋燾親自率領中路軍進擊,中山王拓跋辰率領十五位將領當後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