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孩子中,有一部分人一直耐心等著大哥哥回來,有一部分孩子則比較衝動,大哥哥一走開,馬上就拿走了糖果。十幾年之後,這些孩子都成長為青少年時,那些在幼兒園就能抵抗誘惑的孩子長大後明顯比較適應社會,而且自信心強,人際關係也好,能很好地麵對挫折;反之,那些沉不住氣的孩子則大部分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常常衝動易怒,跟他們也處理不好關係。
瓦爾特·米歇爾的這項實驗告訴我們:自我控製能力對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製住自己的情緒,那麼,他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哈佛教授都不允許學生對自己過於寬容。在我身邊,凡是那些能夠取得出眾成就的人,就越對自己狠得下心來,能夠逼迫自己去做那些難以做到的事。
我記得,當初在學校的時候。我的老師也常常跟我說:“凡是幹大事的人,都特別能忍耐,能分清大事小事,始終保持著冷靜,絕對不會因為情緒而衝動做出瘋狂的事情。”
擁有很多不良情緒的人,長期處於緊張、壓抑中,會產生精神消沉和疲勞,同時也會降低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各種憂慮和煩心,失去控製的感情和脾氣,現代生活的高壓力和快節奏,憤恨、苦悶、恐懼等負麵情緒,就像有毒化物質,毒害著我們的身心。因此要定期清理自己的心智,拋棄煩惱和怨恨,才能保持心理健康。
◎哈佛成功指南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每一個人生氣都有他的理由,可是那些理由卻很難讓人信服。”如今的青少年麵對繁重的學習及生活壓力,經常會麵對各種各樣的煩惱事,有的讓你感到喜悅開心,有的卻讓你感到沮喪憤怒。所以,當憤怒
的情緒向你襲來的時候,不妨讓自己安靜下來,讓憤怒的情緒漸漸平息,當然你可以嚐試著給自己留下一些冷靜的時間,因為一個人的憤怒時間通常隻能維持12秒,隻要在感到自己即將發怒的時候做幾次深呼吸,給自己留下冷靜的時間,就能安全度過憤怒期了。此外,還應該學會管理、控製、調節自己的情緒,在感到憤怒的時候,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的自我控製力強嗎?
現在你的麵前擺放著各種零食,你覺得自己最先選擇什麼?
A.雪糕 B.蘋果、橘子等天然水果
C.烤餡餅 D.卷心餅
E.餅幹或蛋糕 F.巧克力
結果分析
選擇A:大多喜歡生活上有刺激性的事物,但當計劃受挫時,情緒就有大波動。
選擇B:能自我控製,了解生活中需要什麼,具有創造性,有大發明家的潛質。
選擇C:喜歡耗體力的活動,特別是以球隊形式比賽的活動,喜歡周圍有人旁觀,常是社交生活的佼佼者。
選擇D:是能幹又有上進心的人,能把事情迅速做完,追求目標時能克服任何障礙。
選擇E:具有社交能力,給人東西超過接受別人的東西。他們愛聽別人講話,也善於與他人溝通。
選擇F:處理問題時富邏輯性、組織性和係統性,對新事物的或新思想的出現常持謹慎的態度。
現在開始實施“平常心養成計劃”
鬥爭是掌握本領的學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橋梁。
——歌德
◎讀一讀,想一想
青少年的成長過程總會經曆風風雨雨,所以要自始至終保持一顆平常的心,隨時準備接受成敗、苦樂與榮辱的洗禮。如果沒有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人或事,你隻會失去平穩的步伐,讓自己不斷跌倒、不斷失敗。
要磨煉自己的平常心,首先要學會控製自己的負麵情緒。情緒往往隻從維護情感主體的自尊和利益出發,不對事物做複雜、深遠和智謀的考慮,這樣的結果是,常使自己處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為他人所利用。本來,情感離智謀就已經很遠了,情緒更是情感的最表麵部分、最浮躁部分,以情緒做事,焉有理智?不理智,能有勝算嗎?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時刻讓自己冷靜,凡事多想想,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我們一定能做自己的主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少年朋友會經曆越來越多的事情,有許多事會讓你
感到興奮、喜悅,也會有許多事令你感到沮喪,甚至憤怒。這時你需要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千萬要記住表達情緒一定要分清場合。在參加一個朋友的葬禮前,你得到一個關於自己的好消息,但是你就不能在參加葬禮的時候表現出來,否則就會招來死者親友的反感,認為你對死者不恭;同樣你在參加一個朋友婚禮的時候,即使有悲痛的事情,你也不能在婚禮上號啕大哭。“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曆來被看作是自我情緒控製的至高境界。
而我們所說的平常心,通常表現在你碰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沮喪是除了憤怒之外最難徹底擺脫的情緒之一,有時候沮喪的情緒甚至會給我們的內心留下負能量後遺症,這對我們建立堅定的信念和長期堅忍不拔的精神都是有害無利的。
那麼,究竟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平常心呢?
首先,可以難過。難過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有些人要麵子,在失敗的時候壓抑自己的情緒,讓大家以為他們很好,很堅強,實際上這種負麵情緒憋在心裏,會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慢慢你就會發現自己很害怕做某些事情,比如,有一個女生800米的跑步一次不及格,她雖然笑著說不當回事兒,可是之後每次800米測驗她都會身體不舒服,這就是她將負麵情緒壓抑在了內心,無法釋放造成的。因此,允許自己在合理範圍內難過,失望,發現負麵情緒,對於進步和成長也是沒有壞處的。
然後,可以自嘲。哈佛大學心理調查顯示自尊心很強的人,往往更不善於自嘲,因為他們內心深處害怕別人的目光,自卑,不想讓別人看出他們的脆弱,所以這類人往往比較容易被激怒,在麵對不平等和誤會的時候容易激動崩潰,這些情緒都屬於極端的負麵情緒。比如說,有些同學不願意別人說自己“特別用功”,好像這樣就是在說自己不夠聰明一樣,實際上這是他們內心的不自信在作怪。有時候,適當地嘲笑一下自己,把自己的缺點拿到太陽下麵,反而更有利於自己進步。
最後,可以回頭。沒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一條道走到黑,對的事情什麼時候做都不晚。哈佛大學在麵對大批作弊事件的時候,也並沒有一次性地開除所
有相關學生,而是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認識自己的錯誤,並且改正。對於很多人來說,做錯了事情很正常,改掉就可以了。雖然人生沒有草稿,但是我們做的事情並非是不可撤銷的。因此,不論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走錯了路,不要害怕,不要顧慮,掉頭重走,這不是浪費生命,這是在糾正自己的人生軌跡。
◎哈佛成功指南
想要擁有一顆平常心,就應該明白,有的人之所以會一生快樂,並不是因為他們的人生都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隻是他們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能夠從失望中尋找希望,能夠在挫折中尋找力量,能夠在失敗後尋找再次出發的勇氣。如果你能夠調整好心態,就能夠擁有一顆平常心,也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快樂。另外,如果快樂隻是建立在一種東西之上,那麼快樂的基礎就不會穩固了,也難以用平常心去麵對問題。所以你應該培養自己的廣泛興趣,讓自己擁有更多獲得快樂的選擇。這樣的你,自然能夠以平常心去麵對生活中的一切得失了。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擁有平常心嗎?
陽光明媚的一天,十分適合外出遊玩。如果你在一片森林中,發現了一間神秘的屋子,你覺得那會什麼樣的屋子呢?
A.小木屋 B.宮殿
C.城堡 D.平房
結果分析
選擇A:你是一個擁有平常心的孩子,能忍別人所不能忍,寬大的心胸,對任何的事物都抱著以和為貴的態度,基本上你就是一個完美的人。
選擇B:你是一個思路極細的人,對於身邊的事物都能有良好的安排,凡事都在你的掌握之中,雖然說不上城府極深,但對於複雜的人際關係卻能處理得很好,如魚得水。
選擇C:你可說是本世紀最厲害的人際高手,你比選宮殿的人對事物的觀察更敏銳,更能看透人心,在這方麵別人總是望塵莫及,而你也一直以此特性自豪,樂此不疲。
選擇D:你是一個胸無大誌的人,也沒有什麼企圖心,雖然對周圍的感應能力並不差,但你凡事僅抱著一顆平常心罷了,這種人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平凡,沒有煩惱壓力。
浮躁如同霧霾,會令人迷失方向
如果你坐下來靜靜觀察,你會發現自己的心靈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靜下來,那情況隻會更糟,但是時間久了之後總會平靜下來,心裏就會有空間讓你聆聽更加微妙的東西。
——史蒂夫·保羅·喬布斯
◎讀一讀,想一想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波拉克指出:偶爾的浮躁並不是件壞事。因為生活中不可避免地總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如果長期壓抑自己,不將積鬱的憤怒爆發出來,對自己的身心會有很大的傷害,可能會使自己的自尊受到打擊,甚至傷害自己的身體,引起高血壓和心髒病。
浮躁的情緒是負麵情緒裏衝擊力很大的一種,學會管理情緒重要的一點就是克服自己的憤怒。因為每個人都不想讓自己的憤怒“開鍋”,總在試圖通過各種努力來控製和消除自己的憤怒。憤怒本身不過是情緒的冰山一角,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被害怕、怨恨或不安等情緒所引發。如果憤怒不可避免,那麼
我們要做的就不是壓抑憤怒,而是找到引發憤怒的情緒根源,在達到憤怒之前消除這些煩躁的情緒,就會去掉憤怒帶來的消極影響。
心理學家將人的煩躁情緒比喻成心靈的霧霾。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地消除內心的浮躁,它就會像霧霾一樣讓你迷失方向。下麵,就讓我們來看看控製煩躁的六條妙計:
第一計:學會接受生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