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腳踏實地的學習秘訣:知識是最安全的財富(3 / 3)

同你會選擇委曲求全。對你來說人際關係很重要,你甚至會害怕一旦一次偶然的拒絕會使你和周圍的人關係惡化,這樣就會得不償失!

選擇C:其實在你的內心早已懂得人情世故,但是你不甘於屈服,所以你的行為會理性起來又有點叛逆。你覺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建立在互相體諒、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不存在誰為了遷就對方而委屈自己這一說法,所以你會選擇拒絕,而且會用比較令人容易接受的方式。

選擇D:你是一個實事求是、踏實果斷的人,不可否認你有很強的交際能力。你很少會向人解釋自己的做法,因為在你看來,不了解的人說再多也無濟於事,所以你就幹脆答應下來,讓別人認為你真夠義氣,就算以後有什麼意外幫不了忙也不會怪在你頭上。

學習知識要全麵,“半桶水”滋養不出成功的果實

在一個全麵發展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身上,體現出力量、能力、熱情和需要的完滿與和諧。教育者在這種和諧裏,應看到這樣一些方麵,諸如道德的、思想的、公民的、智力的、創造的、勞動的、審美的、情感的、身體等的完善。

——瓦西裏·亞力山德羅維奇·蘇霍姆林斯基

◎讀一讀,想一想

馬克思曾經說過:“任何時候也不會滿足,越是讀書,就越是深刻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的知識貧乏。科學是奧妙無窮的。”

我想給大家出個謎語:“在一個桶裏裝多少水,搖晃起來的聲音最大?”謎底就是裝半桶水。這也反映出求學的特點:假如一個人認為自己沒有一點學識,那麼他們在求學的時候表現得最虛心;如果求學的人已經滿腹經綸,那麼他們會做到大智若愚,表現出應有的謙虛;隻有肚裏裝了半桶水的人,他們自以為掌握了淵博的知識,表現出驕傲自大的樣子,就像裝了半桶水的木桶一

樣,搖晃起來能夠發出巨大的聲音。

自以為是的人往往就是最可悲的人,他們肚子裏雖然裝進了半桶水,但是這半桶水沒有讓他們解決實際的問題,卻讓他們變得目中無人、狂妄自大,比起那些沒有水的人,他們顯得更可悲。

那些肚裏沒水的人或許是一種謙虛態度,或許是真的一無所有,但他們擁有自知之明,會不斷地為自己添水,慢慢地,他們肯定會注滿水,而他們的謙遜會讓他們裝下更多的水,早晚會超過那些裝了半桶水的人。

我們都知道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因為我們不能學盡所有的知識。所以這裏所說的“全麵”也是有一個限度的。然而越是熱愛學習的人越會癡迷學習,就像馬克思說的那句話一樣,不停地學習,不斷地發現自己的“無知”,然後投入更多精力去學習。

哈佛已經不知培養出了多少優秀精英,他們都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並且善於運用自己聰明的頭腦,他們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並且讓人類共同享受了這些果實。但是,哈佛之所以會擁有耀眼的光環,並不是因為它的傳統和存在的年限,而是一代又一代哈佛人努力拚搏的結果。

◎哈佛成功指南

一個人的精力十分有限,所以不能掌握全部知識,隻能從眾多知識中尋求專一的知識去深入研究。“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沒有人能成為所有領域的精英,而優秀的專家和學者也隻是擅長某一領域和幾個領域而已。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某一方麵的知識,做到身懷一技。利用一技之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奮鬥目標。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博采眾長”,因為隻有“博聞多學”才能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為寬廣,才能讓我們的頭腦變得更加靈活。學習的知識越多,我們掌握的社會經驗越豐富,能夠解決的問題也越多。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的學習方法好嗎?

下麵是10個問題,你實際上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就怎麼回答。每個問題有三個可供選擇的答案:是、不一定、否。請把相應的答案寫在題目後麵。

1.學習除了書本還是書本嗎?

2.你對書本的觀點、內容從來不加懷疑和批評嗎?

3.除了小說等一些有趣的書外,你對其他理論書根本不看嗎?

4,你讀書從來不做任何筆記嗎?

5.除了學會運用公式定理外,你還知道它們是如何推導的嗎?

6.你認為課堂上的基礎知識沒啥好學,隻有看高深的大部頭著作才過癮嗎?

7.你能夠經常使用各種工具書嗎?

8.上課或自學你都能聚精會神嗎?

9.你能夠見縫插針,利用點滴時間學習嗎?

10.你常找同學爭論學習上的問題嗎?

結果分析

第1、2、3、4、6題回答“否”表示正確,其他問題回答“是”表示正確。正確的給10分,錯誤的不給分。回答“不一定”的題目都給5分。最後計算總分。

85分以上,學習方法很好。

65~80分,學習方法好。

45~60分,學習方法一般。

40分以下,學習方法較差。

要像狗一樣學習,像紳士一樣玩耍

大腦應得到休息,這樣你才能進入更好的思維狀態。

——約翰·拉斯金

◎讀一讀,想一想

“狗一樣學習,紳士一樣玩。”這是哈佛十分有名的一句話。這句話告訴學生們無論是學習還是玩耍,都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做任何事隻有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才能快速高效完成任務。當該做的事情都完成時,也應該學會放鬆一下疲憊的身心,給自己一段時間去休息,做些能讓自己放鬆的事,這樣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能讓自己處在愉悅之中。

能夠進入到哈佛大學讀書,並不意味著進入了“天堂”,卻像是一下子跌入了“地獄”。在哈佛學習的學生,都麵臨著非常巨大的壓力,學業間的競爭幾乎可以用“殘酷”來形容,那是對自身極限力的一種挑戰,成績斐然的哈佛商學院更是體現了這一點。

哈佛商學院采用的學製是兩年製,在第一學年,學生的課程安排非常緊湊,主修課程達到了11門,而學校規定一年級的學生成績中,最少有10個“良”,如果成績單中出現的“及格”或“不及格”超過了8個,那麼這些學生就“觸網”了,他們能否直接進入到二年級學習,需要學生向成績委員會遞交請求,成績委員會會根據學生的請求、“觸網”的原因以及教授的評價來決定。請求通過的學生可以繼續升學,沒有通過的學生就要被迫退學,但是這些退學的學生還有權利再次申請到哈佛大學讀書。

事實上每年“觸網”的人數非常少,一般都低於5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不會因“觸網”而離開學校,相反就算隻有5個人會被淘汰,那麼這種威脅還是巨大的。因為評分不是以整個年級來劃分範圍,而是在班上按照百分比進行分配的,我們都知道即使是一群智者同行,也會有落後的一名。所以學生們麵臨的挑戰是無時無刻都存在的。為了不致在殘酷的競爭中淘汰出局,許多學生每天學習的時間都超過了13個小時,最多的達到18個小時,他們在淩晨一兩點鍾睡去,還要在第二天的8點半趕去上課,可以說每天大腦都很疲憊。

哈佛商學院采用的學習機製就是不斷地給學生們施加壓力。學院在評定學生的成績時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方麵是看學生在課上的發言情況,另一方麵則是期末的考試成績,學生通常沒有書麵作業。學生為了獲得優秀的成績,在上課前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進行預習和準備,而他們在課堂上發言都會十分積極。

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學生把預習都看得非常重要,因為預習的好壞決定了在第二天或者下一節的課上能否進行有質量的發言。因此課前他們會鑽進圖書館努力地搜集和整理資料,在第二天的早上,學生們就要帶著自己努力思考得出的方案去上課。

每一次教授在講課前都會環視一下教室,他是在尋找第一個發言的人。此時教室似乎籠罩著恐怖氣氛,每個人都將心提到了嗓子眼,假如被教授提名的

學生因為預習不充分選擇了“pass”,那麼他就會麵臨巨大的威脅。

商學院的記分規則是在課室發言中選擇一次“pass”的話,就意味著你的成績要被拉下一檔;選擇兩次“pass”後,就有拿不到學分的可能性;當“pass”的次數超過3次,不僅會失掉學分,校方還會對該生做出“行為不良”的警告,如果情況嚴重,那麼該生還有可能被勒令退學。

我們可以看出哈佛大學是多麼殘酷的“地獄”。這裏的競爭無時無刻都在,永遠讓人處在極度的緊張和疲憊當中。然而在學習強度如此大的哈佛大學,學生們雖然承受了巨大的學習壓力,但學校並不提倡讓學生用學習去占據所有的時間。學校認為學生在學習時要竭盡全力,但是也不能忽視“玩”的重要性。哈佛的學生也認為哈佛大學安排的課餘生活似乎勝過了對課程的學習。因為學校知道適當安排一些課外活動並沒有和教育使命相違背,而且這些活動正是對教育使命提供的一種支持。所以哈佛大學也提倡學生“要像紳士一樣玩”。

在哈佛,學生們不僅在學習中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在學習之餘,還會積極參與到學校組織的藝術活動當中,例如音樂會、戲劇表演、舞蹈演出以及其他藝術展覽等,不僅如此,哈佛每年都會舉辦藝術節,這極大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外生活。學生在這些充滿藝術氣息的活動中得到了藝術的熏陶和教育,同時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哈佛成功指南

哈佛大學的理念就是希望學生在日後能夠學會勞逸結合,當完成一段緊張的學習後,可以暫時將它們拋在九霄雲外,之後就像學習那樣拚命一樣,全身心投入到玩耍中,讓身心都得到全麵的放鬆。事實也正是如此,當我們放鬆下來,盡情休息一段時間後,我們的精力和體力才會快速恢複,這無疑為我們增添了參加新一輪“戰鬥”的力量和動力。因此,我們在前進時,不僅要努力學習,一絲不苟,還要學會適當地放鬆自己,做到勞逸結合。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是不是一個懂得學習之道的人?

心理測試:假期時,麵對一堆作業,你通常會:

1.利用一段時間,做完所有作業,之後痛痛快快地玩。

2.放假了,先好好玩一段時間,等假期要結束時,再抓緊時間做作業。

3.製訂好計劃,每天完成一定的作業,學習之餘好好放鬆一下。

結果分析

選擇1:前期給自己施加了太多壓力,後期又進入毫無壓力的狀態,長此以往,不利於身心健康。

選擇2:前期過於享受生活,後期會陷入緊張忙碌之中。

選擇3:懂得勞逸結合,每天既能完成一定的任務,又不會陷於疲憊之中。懂得真正的生活和學習之道。

Harvard

half past four

在哈佛,分數並不是代表成功的唯一標準。想要進入哈佛,並不是像傳統高考一樣,考一個高分,學校就可以無條件錄取你。哈佛與學生之間的選擇是雙向的,校方不會隻給予學生進入哈佛的機會,還要考慮學生能為哈佛貢獻什麼。想要進入哈佛,要經過一係列的程序,而哈佛最看重的就是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