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是花園:心態決定命運(2 / 3)

“將這個暫時的、朽壞的塵世深深地、忍耐地、充滿激情地刻印在心中,以使其精髓無形地複活”。詩人的心是轉化器,能把苦難的花粉釀成芬芳的蜂蜜。我們在生活裏,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發出聲音永遠是有用的 ◎ 畢淑敏有一年,我應邀到一所中學演講。中國北方的農村,露天操場,圍坐著幾千名學生,他們穿著翠藍色校服,臉蛋呈現出一種深紫的玫瑰紅色。

我從不曾在這樣冷的地方講過這麼多的話。吸進冷風,呼出熱氣,在臘月的嚴寒中麵對著一群眼巴巴的農村少年談人生和理想,我口中吐冒一團團的白煙,像老式的蒸汽火車頭。

演講完了,我說,誰有什麼問題,可以寫個紙條。這是演講的慣例,我有什麼地方說得不妥當,請大家指正。孩子們掏出紙筆,往手心哈一口熱氣,紛紛寫起來。老師們很負責地在操場上穿行,收集字條。

我打開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我很生氣,這個世界是不平等的。比如,我為什麼是一個女孩呢?我的爸爸為什麼是一個農民,而我同桌的爸爸卻是縣長?為什麼我上學要走那麼遠的路,我的同桌卻坐著小汽車?為什麼我隻有一支筆,他卻有那麼大的一個鉛筆盒?

我看著那一排鉤子一樣的問號。心想這是一個充滿了憤怒的女孩,如果她張嘴說話,一定會衝出一股乙炔,空氣都會燃起藍白的火苗。

我大聲地把她的條子念了出來。那一瞬,操場上很靜很靜,聽得見遙遠的天邊,有一隻小鳥在嘹亮地歌唱。我從台子上望下去,一雙雙烏溜溜的眼珠,在玫瑰紅色的臉蛋上瞪得溜圓。還有人東張西望,估計他們在猜測紙條的主人。

據說孩子們在媽媽的肚子裏,就能體會到母親的感情。很多女孩子從那個時候,就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不平等,因為你不是一個男孩,你不符合大家的期望。

這有什麼辦法嗎?沒有。起碼在現階段,沒有辦法改變你的性別。你隻有認命。我在這裏說的“命”,不是虛無縹緲的命運,而是指你與生俱來的一些不能改變的東西。比如你的性別,比如你的相貌,比如你的父母,比如你降生的時間地點……總之,在你出生以前就已經具備的這些東西,都不是你所能左右的。你隻能安然接受。

不要相信這個世界是平等的之類的話,在現階段,這隻是一廂情願。

不過,你不必悲觀喪氣,其實,世界已經漸漸在向平等的燈塔航行。比如100年前,你能到學堂裏來讀書嗎?你很可能裹著小腳,在屋裏低眉順眼地學做女紅。縣長的兒子,在那個時候,要叫做縣太爺的公子了,你怎麼可能和他成為同桌?在爭取平等的路上,我們已經出發了。記住,沒有什麼人能夠承諾和擔保你一生下來,就享有陽光燦爛的平等。你去看看動物界,就知道平等是多麼罕見了。平等是人們智慧的產物,是維持最大多數人安寧的策略。你明白了這件事情,就會少很多憤怒,多很多感恩。你已經享受了很多人奮鬥的成果,你的回報,就是繼續努力,而不是抱怨。

身為女子,你不要對這樣的不平等安之若素。你可以發出聲音。說了和沒有說,在暫時的結果上可能是一樣的,但長遠的感受和影響是不一樣的,對你性格的發展是不一樣的。而且,隻要你不斷地說下去,事情也許就會有變化。記住,發出聲音永遠是有用的,因為它們可能會被聽到並引發改變。

說實話,讓一個受到忽視的女孩子,很小就發出對於自己不公平待遇的呐喊,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我思索再三,還是決定保留這個期望。因為今天的女孩,也可能變成明天的母親。如若她們因循守舊,照樣端起了不平等的衣缽,如若她們的女兒發出呼聲,也許能觸動她們內在的記憶,事情就有可能發生變化。當然了,如果女孩子長大了,走入了社會,這一條就更要記住並擇機實施了。記住,呐喊是必須的,就算這一輩子無人聽見,回聲也將激蕩久遠。

心靈慧語

呐喊是必須的,就算這一輩子無人聽見,回聲也將激蕩久遠。

行走在路上的姑娘 ◎ 菊開那夜

世上是有這種姑娘的。

5年前,我在雲南認識了香香,我們約好一起去中緬邊境的瑞麗小城撿玉。一路上她給我上了許多課,把我從一個穿高跟鞋提旅行包的“小資女”改造成了吃苦耐勞的“驢子”,麻利地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我從她那裏明白了,那些怎樣在路邊搭滿麵塵灰的大卡車、怎樣在各大景區千方百計逃票的專業“老驢”生存術,不全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證明自己可以遊離於社會規則之外。

每到一個地方,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翻找全城最廉價的旅館,我尾隨在她身後時心懷幽怨,在心裏“碎碎念”——老娘有錢,沒必要非得找10元旅店。從前我是個如假包換的“小資”,沒事就在西餐館點個比薩、喝個玉米濃湯,跟著香香旅行後,我變成了有啥吃啥不吃也可以的好姑娘。

我們去騰衝旅行,為了逃票,曾經翻山越嶺差點跑斷一雙美腿,以至於我從此養成了一種很大膽的觀念,認為旅遊景點的門票都是針對旅遊團的,而不是為我們這種有拚搏精神的“驢子”而設——逃掉它,天經地義。

蓮子是我在西寧青年旅館遇到的,她曾在玉樹支教一年。當天晚上,我們還沒來得及互訴衷腸,她突然決定搭車重返玉樹。為了表示對這種“神龍不見首尾”行徑的敬意,我送了一條藍色披肩給她。

接下來,我在西藏遇到了無數單身旅行的女人,首先是在阿裏遇到的聖美,她幹練清秀,一個人飄飄蕩蕩,搭了輛車去東嘎看壁畫,然後回劄達,遂與我邂逅。我們一起去古格王朝看廢墟,由於聖美出色的組織能力,我們順利地租到了一輛“皮卡”,並且臨時拚出了一支9個人的“聯合國”小分隊,包括法國人、泰國人、澳大利亞人,等等。

重點要說的是童童——童童就是我想成為的那種姑娘,獨立、堅強、聰明、低調,走在追尋信仰的漂泊旅途上。誠實地說,我距離這些形容詞也不遠,但我知道童童做得比我更漂亮。

她在東南亞漂了一年,兜兜轉轉三進印度。她說印度是她最喜歡的地方。無論去哪裏總是想轉身回印度。她在特沙麗修女的仁愛會做義工,照顧殘疾兒童。遇見童童時,她一身印度姑娘的裝扮。她帶我去不起眼的小店買酸奶喝。去藥店買腸蟲清。而且貨比三家。買到了全城最便宜的藥。

她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了把物質欲望幾乎歸零的節儉習性。這絕對是優質“驢子”的坦蕩風範。她總是能夠搭到免費車。這本事讓我佩服不已。試過從格爾木搭車到拉薩。結果到了拉薩還是受不了“拿人手短”的自責。

強行把車費給了司機。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不是優質的“驢子”,我太在意“受人恩惠”這件事。也就是說,我不能貫徹執行“出門靠朋友”這個觀念。

我喜歡這些行走在路上獨來獨往的姑娘。她們熱愛大自然,懂得欣賞山水之美,真誠地聽從內心世界的呐喊,麵對世界吃得起苦,經得起風雨。她們不是溫室的花朵。在荒郊野外,她們表現出來的生存能力強過多數朝九晚五的男人。她們都曾經在路上陷入舉目無親的困境,甚至與死神打過照麵。而正是這些經曆,讓她們無論將來處於何種人生境地,都能淡定從容,無所畏懼。

心靈慧語

困境是一種財富,它會把你鍛煉得更加勇敢,將來無論你處於何種境地,都能淡定從容,無所畏懼。

沒有釣住的魚 ◎ 托馬斯·沃特曼韋蒂尼對自己首次釣魚的情景,至今依然曆曆在目,仿佛剛剛發生在昨天一般。

記得那是初秋時節的一天,溫煦的陽光靜靜地照耀著樹林,特洛爾帶韋蒂尼去釣魚。多年的垂釣經曆使特洛爾深知何處小魚最多,他特意將韋蒂尼安排在最有利的位置上。

韋蒂尼模仿別人釣魚的樣子,甩出釣魚線,眼巴巴地等候魚兒前來吃食。好一陣子什麼動靜也沒有,韋蒂尼不免有些失望。

“再試試看。”特洛爾鼓勵他道。忽然誘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回好啦,”韋蒂尼暗忖,“總算來了一條魚!”韋蒂尼趕緊猛地一拉魚竿,豈料扯出的卻是一團水草……韋蒂尼一次又一次地揮動發酸的手臂,把釣線拋扔出去,但提出水麵時卻總是空空如也。韋蒂尼望著特洛爾,臉上露出懇求的神色。“再試一遍,”特洛爾若無其事地說,“釣魚人得有耐心才行。”

突然間,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拽韋蒂尼的釣線,一下子將它拖入了深水之中。韋蒂尼連忙往上一拉魚竿,立刻看到一條惹人喜愛的小魚在陽光下活蹦亂跳。“特洛爾!”韋蒂尼掉轉頭,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釣住了一條!”

“還沒有哩!”特洛爾慢條斯理地說。他的話音未落,隻見那條驚恐萬狀的小魚鱗光一閃,便箭一般地射向了河心。釣線上的魚不見了。韋蒂尼功虧一簣,眼看快到手的捕獲物又失去了。

韋蒂尼感到分外傷心,滿臉沮喪地一屁股坐在草灘上。特洛爾重新替韋蒂尼安上誘餌,又把魚竿塞到韋蒂尼手裏,叫他再碰一碰運氣。

“記住,小家夥,”他微笑著,意味深長地說,“在魚兒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萬別吹噓你釣住了魚。我不止一次看見大人們在很多場合下都像你這樣,結果幹了蠢事。事情未辦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點用也沒有;縱然辦成了也毋須自誇,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打這之後,每當韋蒂尼聽到人們為一件尚未辦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噓時,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小河邊垂釣的那一幕,回憶起特洛爾那一句格言警語般的忠告:“在魚兒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萬別吹噓你釣住了魚。”

有許多事毀於即將成功的一瞬間,那是因為我們沒能持之以恒,讓虛榮心占據了我們的大腦。很多時候,我們功敗垂成,所以越臨近成功時越馬虎不得。生活中有太多諸如此類的事,努力把事情幹到收尾的時候,不要因自己一時的疏忽而毀掉全局。

心靈慧語

努力把事情幹到收尾的時候,不要因自己一時的疏忽而毀掉全局。

人生的兩個機會 ◎ 李智紅

美國加州有位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依法被征,即將到最艱苦也是最危險的海軍陸戰隊去服役。

這位年輕人在獲悉自己被海軍陸戰隊選中的消息後,便顯得憂心忡忡。在加州大學任教的祖父見到孫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便開導他說:“孩子啊,這沒什麼好擔心的。到了海軍陸戰隊,你將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留在內勤部門,一個是分配到外勤部門。如果你分配到了內勤部門,就完全用不著去擔驚受怕了。”

年輕人問爺爺:“那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門呢?”

爺爺說:“那同樣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留在美國本土,另一個是分配到國外的軍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在美國本土,那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年輕人問:“那麼,若是被分配到了國外的基地呢?”

爺爺說:“那也還有兩個機會,一個是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國家,另一個是被分配到維和地區。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國家,那也是件值得慶幸的好事。”

年輕人問:“爺爺,那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維和地區呢?”

爺爺說:“那同樣還有兩個機會,一個是安全歸來,另一個是不幸負傷。如果你能夠安全歸來,那擔心豈不多餘。”

年輕人問:“那要是不幸負傷了呢?”

爺爺說:“你同樣擁有兩個機會,一個是依然能夠保全性命,另一個是完全救治無效。如果尚能保全性命,還擔心它幹什麼呢。”

年輕人再問:“那要是完全救治無效怎麼辦?”

爺爺說:“還是有兩個機會,一個是作為敢於衝鋒陷陣的國家英雄而死,一個是唯唯諾諾躲在後麵卻不幸遇難。你當然會選擇前者,既然會成為英雄,有什麼好擔心的。”

是啊,無論人生遇到什麼樣的際遇,都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好機會,一個是壞機會。好機會中,藏匿著壞機會,而壞機會中,又隱含著好機會。

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眼光、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視角去對待它。

心靈慧語

如果用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心態去看待,那麼壞機會也會成為好機會。如果用消極頹廢、悲觀沮喪的心態去對待,那麼,好機會也會被看成是壞機會。人生的際遇中,始終存在著兩個機會。對那些樂觀曠達、心態積極的人而言,兩個都是好機會。對那些悲觀沮喪、心態消極的人而言,則兩個都是壞機會。

“一點兒的驕傲” ◎ 朱慧彬

在經濟危機席卷全球的灰色日子裏,歐美市場成了“紅海”,曾經雄霸天下,作為“廉價”商品代名詞的中國商品似乎漸次失去了往日的鋒芒。然而就在這風口浪尖上,一種標價75美元名為“OSPOP”的運動鞋卻成為西方人競相追逐的時尚新寵。許多人不知道,它最初的“出生地”就在中國,許多人更不知道,這種鞋原本還有個“中文名”——解放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