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名來自美國的商人班·沃特斯受命前來上海拓展其家族的石化事業。沒事的時候,他常常到礦井、碼頭、巷弄、農舍裏轉悠。他發現,在中國下井勞作的礦工們,在工廠打工的勞工們,甚至在壟間勞作的農民們,都習慣穿一種設計簡單、印有“工”字樣的廉價而耐磨的膠質鞋。這種鞋通常被裝在灰色紙袋裏出售。
沃特斯弄清楚了這種鞋叫做“解放鞋”,它最初穿在中國部隊的首長和士兵們的腳上,後來在百姓中得到普及。許多年來,中國仍有一大部分群體隻要做苦活、髒活、累活都不忘換上它。它似乎成了中國勞動者腳上的流行色。
沃特斯想,既然穿上它有利於勞動,為什麼不能讓勞動者穿得更舒服些呢?他們才是令人敬佩的把事情搞定的人呀!
沃特斯從關心勞動者,很快想到了市場。於是沃特斯買下了一雙“解放鞋”回家研究。他發現在中國生產這種解放鞋的廠家很多,他買下的那雙鞋正好是河南焦作市某鞋廠製造的。他的大腦裏忽然冒出了一個主意——“我要生產用來外銷的解放鞋,沒準能讓新解放鞋也成為歐美民眾消費的時尚。”
沃特斯立即通過當地的合作夥伴找到了河南焦作的這家鞋廠,表達自己合作投資的意願。為此,沃特斯特地聘請了一位資深的鞋業設計師,為解放鞋設計出了舒適的鞋墊,並對鞋子的製作原料、外觀乃至外包裝都進行了改良。改良後的“解放鞋”一落地,便帶著尚未褪盡的泥土的氣息漂洋過海,成為大洋彼岸人們腳上的“新寵”。
改良後的“解放鞋”於是有了張英文名片——“O S P O P”,它是“OneSmallPointof Pride”的縮寫,意為“一點兒的驕傲”。
沃特斯成為OSPOP公司的創辦人,現在,許多營銷精英都在推廣沃特斯的“一丁點的驕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一丁點的驕傲”賣過了75000雙。
那麼,在中國,一雙解放鞋市場價能賣到多少錢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2美元!
在擺在貨價上的名優商品賣不動的今天,在品牌商品紛紛打折、降價賤賣的今天,在商家高喊著“生存是頭等大事”的今天,一名普遍外國人讓一雙解放鞋來了個華麗的轉身,成就了它32.5倍的價值飛躍,逆轉了它的前世今生。
當我們抬高視線,當我們拔開頭頂的雲霧,我們不難發現,走出困境,創造更大的財富,其實並不需要什麼大智慧、大發現、大投資。相反,往往隻要發現並創造“一丁點驕傲”就夠了。
人們對這種貌似不可思議的現象解釋也很簡單——在現金為王,一些名牌商家沒有更多研發資金投入、產品沒有新突破的時候,翻舊就是一種創新。
心靈慧語
走出困境,創造更大的財富,其實並不需要什麼大智慧、大發現、大投資。相反,往往隻要發現並創造“一丁點驕傲”
就夠了。
放輕鬆,浮上來 ◎ 王者歸來
會遊泳的人都懂得這樣一個常識:一旦溺水了,最好的自救方法不是拚命掙紮,也不是大聲呼救,而是盡量心無雜念,什麼都不要想,全身放鬆。隻要放輕鬆,就能浮上水麵。
從某種角度來說,人們並不是死於溺水,而是死於自己過於強烈的求生欲望。越是在困境中,焦躁而強烈的欲望就越會成為你的負擔,它會拉著你一步步向深水走去。
幾米是最近幾年大受歡迎的漫畫家,他的漫畫詼諧有趣、意境深遠、耐人尋味。而就是同一個人,十年前的畫風卻和現在大相徑庭。那時,幾米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人物,雖然奮鬥了若幹年,卻始終找不到成功的機會,隻能靠給雜誌畫些插圖來維持生活。
貧窮的生活、卑微的身份、窘迫的經濟環境,這一切都深深刺痛著幾米。為了擺脫貧困交加的生活,幾米開始沒日沒夜地拚命工作,他心裏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靠自己手中的畫筆來徹底改變不盡如人意的生活。
他太想成功了,太想得到豐厚的財富、體麵的生活了,就像溺水的人太想脫離險境,太想得到生命一樣。然而,老天跟他開了個玩笑。過度勞累的幾米還沒有看見自己的成功就先病倒了,一場大病幾乎要了他的命。
生命似乎在一夜之間,就成了秋風裏最後一片掛在枝頭的落葉,隨風搖擺,飄忽不定。
經曆了生死的考驗,體驗到人世無常的幾米突然醒悟了。出院之後他仍舊畫漫畫,給雜誌畫插圖,然而他的漫畫風格卻有了巨大的改變。這一次,他不是為金錢、榮譽、地位去創作,他卸下了肩上沉甸甸的擔子,用平和的心境去畫自己,畫身邊的生活,畫他眼中的世界。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生命發自內心的摯愛,純淨美好的思緒從幾米的畫筆中緩緩流出。
幾米是個聰明人,他沒有被自己沉甸甸的求生欲望拉進水底,而是盡量忘記眼前的困境,身心放鬆,順其自然。隻要放輕鬆,就能浮上來,幾米浮上來了。
生活就是這樣,太在乎贏了,往往輸得很慘;太在乎得了,往往失去很多;太期望財富了,往往離貧窮越來越近;太想求生了,反而容易被死神召喚。命運是一個“勢利”的女神,她對向她頂禮膜拜的人不屑一顧,反而對那些毫不在乎她的人格外垂青。
金錢、榮譽、地位、權勢,以及健康的身體、成功的事業、幸福的家庭,哪一樣不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成功對我們太重要了,可看得越重要,心就越累,靈魂就越沉重,整個生命便在不知不覺中墮落。要想擺脫困境得到成功,不妨排除雜念,隻要放輕鬆,就能浮上來。
心靈慧語
生活就是這樣,太在乎贏了,往往輸得很慘;太在乎得了,往往失去很多;太期望財富了,往往離貧窮越來越近;太想求生了,反而容易被死神召喚。命運是一個“勢利”的女神,她對向她頂禮膜拜的人不屑一顧,反而對那些毫不在乎她的人格外垂青。
別人感冒,自己吃藥 ◎ 孟波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暴。
1963年洛倫茲提出的這個著名的“蝴蝶效應理論”,至今流行。以最近的華爾街金融危機為例,華爾街已經掀起一場風暴,真不知全球經濟最後將做何反應。
“別人感冒,自己吃藥”,最典型的例子當數日本人。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上萬間教學樓倒塌,數千名學生遇難,中國人悲痛欲絕。2008年5月16日,日本內閣舉行會議,會議決定,由中央財政安排主要資金,爭取在5年內完成全國4.5萬棟公立中小學校校舍的“補強計劃”。
這叫做中國吃一塹,日本長一智;中國亡羊,日本補牢;中國一場風暴,日本未雨綢繆。
反過來,他人的風暴我們是如何反映應對的呢?你會看到,遠方的一場風暴,來到我們這裏,往往是蝴蝶扇動了幾下翅膀而已,而且是得意地扇動翅膀。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份報紙刊登了一則新聞,標題叫《西燒烤東泡湯克林頓暈菜》,講的是克林頓主政時期,美國西部發生森林大火,東部地區遭遇洪災;還有美國新奧爾良颶風,看看中國媒體的標題:《颶風扯下美國的遮羞布》、《颶風撕破美國的臉》……其實,麵對颶風,中國還有更重要的和更正確的事情要做。全球最大的土地和環境規劃設計公司之一美國易道公司全球總裁喬·布朗說,導致新奧爾良悲劇的不是颶風,而是該市失敗的市政工程以及災後軟弱無力的領導決策。中國東部和東南沿海是台風肆虐之地,中國應從中汲取教訓,為此他提出很多建議。
危機往往由人類製造,需要人類共同反省。如果說新奧爾良人的悲劇就是中國人的悲劇,汶川之殤就是日本之殤,你或許會覺得矯情。但是,如果說新奧爾良悲劇是人類的悲劇,汶川之殤是人類之殤,你應當沒理由反對。很顯然,沒有足夠的警醒,中國一樣會遭遇新奧爾良悲劇,日本人一樣會承受汶川之殤。
從他人的危機中學習經驗,往往很難,但代價相對較小。從自己的災難中汲取教訓,往往容易,但是代價實在太大。顯然,如果從一次次嬰兒奶粉事件中積累食品安全經驗,從一次次地震中學習校舍安全建設經驗,代價太大了,也太不人道了。
人類就像一根蘆葦,在風暴麵前非常脆弱。人類也很強大,因為他會思考如何應對風暴。薩特說,他者是地獄。其實,他者不是一間地獄,而是一麵鏡子,隻需要你稍微調整一下思考的心態。
心靈慧語
他者不是一間地獄,而是一麵鏡子,隻需要你稍微調整一下思考的心態。
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 ◎ 感動
在智利北部有一個叫丘恩貢果的小村子,這裏西臨太平洋,北靠阿塔卡瑪沙漠。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太平洋冷濕氣流與沙漠上的高溫氣流終年交融,形成了多霧的氣候,可濃霧絲毫無益於這片幹涸的土地,因為白天強烈的日曬會使濃霧很快蒸發殆盡。
一直以來,在這片被幹旱統治的土地上,看不到綠色,沒有一點生機。
加拿大一位名叫羅伯特的物理學家在進行環球考察經過這片荒涼之地時,住進了村子。不久,他發現一種奇異現象,這裏除了蜘蛛沒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四處繁衍,處處蛛網密布,生活得很好。為什麼隻有蜘蛛能在如此幹旱的環境裏生存下來呢?這引起了羅伯特極大的興趣。借助電子顯微鏡,他發現這些蜘蛛絲具有很強的親水性,極易吸收霧氣中的水分。
而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這裏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智利政府的支持下,羅伯特研製出一種人造纖維網,選擇當地霧氣最濃的地段排成網陣。這樣,穿行其間的霧氣被反複攔截,形成大量水滴,這些水滴滴到網下的流槽裏,經過過濾、淨化,就成了新的水源。
如今,羅伯特的人造蜘蛛網平均每天可截水10580升,而在濃霧季節,每天可截水131000升,不僅滿足了當地居民生活用水,而且可以灌溉土地,讓這片昔日滿目荒涼、塵土飛揚的荒漠長出了鮮花和青綠的蔬菜。
心靈慧語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有的隻是絕望的思維,隻要心靈不曾幹涸,再荒涼的土地,也會變成生機勃勃的綠洲。
別為你是鷹而羞愧 ◎ 曹穎
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一座偏遠的水電站工作。這裏離最近的一個小鎮有二十多公裏,電站內部有食堂、小賣部、幼兒園,自成一個小社會,連員工帶家屬共有五六百人。在這個偏遠而封閉的小社會中,人們熱衷於打麻將和講一些飛短流長的閑話,讓他覺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喜歡看書,聽外國音樂,看歐洲影片,每次進城都會買些新書和碟片回來。這讓他的同事們感到不可思議。他們說,每天打麻將的時間都不夠,還有時間看書?電視裏電視劇多的是,還花錢買碟,真是有錢燒的!
如果分歧僅隻這些還好,問題是常年生活在山裏的人異乎尋常地熱情,他們常常在他寢室門口喊他去同樂。可打麻將、吃狗肉、喝酒都不是他喜歡的。他更不喜歡的是在幹這些事情時,人們叼著煙卷、光著膀子、烏煙瘴氣地講葷笑話,後來就漸漸找理由不去了。這就變成了“不合群、脫離群眾、瞧不起人”。人們漸漸對他懷有敵意。在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中,隨時麵對別人的刁難和苛責,讓他覺得生活沒有任何趣味,挫折感極其強烈。
他絕望得要發瘋。他給上大學時的老師寫了封信,講述自己的苦惱。
他說他感到很無奈,不知該怎麼辦。是委屈自己,向自己並不認同的周邊環境看齊,還是堅持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我行我素、旁若無人地走下去?
很快,老師回信了,信上是一個故事——從前,有一隻鷹蛋不小心落到雞窩裏,被當成雞孵了出來。從出生那天起,它就與雞窩裏的兄弟姐妹們不一樣。它沒有五彩斑斕的羽毛,不會用泥灰為自己洗澡,不會三喙兩嘴地從土裏刨出一隻小蟲來,矮小的雞窩總是碰它的頭,而雞們總是笑它笨。
它失望極了,跑到一處懸崖,想跳下去,結束自己的生命。它縱身躍下的時候,本能地展開翅膀,飛上雲天,這才發現,自己原本是一隻鷹,雞窩和蟲子不屬於它。它為自己曾因不是一隻雞而痛苦的往事感到羞愧……你不要因為自己是一隻鷹而感到羞愧!老師在信末說。
他看了這封信,不再因為周圍人的不認同而痛苦甚至扭曲自己。他繼續讀書,兩年後順利考上研究生,後來成為一家外企經理。
信末的那句話,成為他一生的座右銘。
心靈慧語
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堅定的人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