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拒絕平庸:可以平凡,不能平庸(3 / 3)

因為朋友越來越少,他索性玩起了籃球。他有什麼快樂和憂愁的事,都會在運球的時候大聲說出來,在他看來,那是很正常的事,但別人暗地裏都罵他瘋子。

7歲那年,他進了深圳一個比較好的中學讀書,他拜學校最有名的體育老師學習籃球。他不信自己不能闖出一番成就,他信誓旦旦地對母親說,“你們看著吧,不出十年,我將成為中國籃球史上最有價值的球員。”

10歲時,他身高已有一米八。他牢記當年的誓言,和幾個同樣愛好籃球的夥伴組建了一支籃球隊,取名叫“夢之隊”。父親看在眼裏,是又喜又憂,喜的是他從兒子身上看到了當年那個頑強而又靈氣逼人的自己,憂的是他擔心頑皮的兒子會把上課的時間也拿來練球。

他12歲生日那天,父親帶他去遊樂園玩。走到門口,父親突然問他要不要到山上去,因為那裏的體育館正在舉行一場少年職業比賽。但是等觀光車的人太多,等了很久還沒輪到他們,父親突然提出抄近路走,這樣時間能快一點。

他感到很驚訝,這裏他來過幾次,並沒有發現父親所說的近路。父親笑了,拐了一個彎後指著一處陡坡說,就從這裏上。

他愣住了。父親沒有理會他,借助旁邊的一棵小樹,幾下就翻上去了。幾分鍾後,他們走到了體育館的前麵。父親指著來的那條路,意味深長地說,“孩子,成功其實就像我們爭先恐後趕到的山頂,如果都去坐觀光車,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就算坐上了,也已經被別人遠遠甩在後麵了。既然都隻是一個過程,為什麼我們不選擇其他的方式呢?比如走路,雖然前麵有荊棘和陡坡,你也許需要跌倒很多次,但隻要堅持下去,你總能比別人先到,也隻有那樣,你才能形成自己的優勢。”

父親的這番話,讓他銘記在心。

回到家後不久,深圳體校教練戴憶新找到了他,他慶幸自己遇到了伯樂。由於有了專門而係統的訓練,他的身高與球技直線上升。

2001年,身高達2.02米的他被選入中國國家青年隊,2005年到2006年的CBA聯賽中,他以優異的表現成為了CBA史上最年輕的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他就是中國籃壇的熱門人物,被稱為新一代人氣王的易建聯。

他常對人說的一句話是:“荊棘和挫折,在一個人的理想下根本不算什麼,鄙視它,爬上去,山頂上的你才是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上帝。”

心靈慧語

在站到巔峰之前,所有的荊棘都隻是在為最後的呐喊增添光彩。

你看到危機,我看到機會 ◎ 夏正梅2008年年末,美國的次貸危機暴發,波及全球,無數跨國公司破產,無數人傾家蕩產。然而有一個人,卻逆流而上,賺了個盆滿缽滿。這個人叫李慶。

李慶出生在山東臨沂的一個小鎮。2000年9月他來到北京,在一家餐館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做事踏實,大廚對他印象好,收了他做徒弟。兩年後,他就成了這家餐館的廚師。

2004年12月,餐館老飯要在美國開一家中式餐館,要帶一批人過去。李慶被選中。到了美國,李慶更加勤奮,菜做得越來越好,老板也給他加了工資。

可是好景不長,特別是到了2007年,餐館的生意越來越難做,李慶從客人的交談中知道了美國正麵臨著金融危機,以前消費大方的美國人也變得吝嗇起來,不願意到商店、餐館消費。餐館裏有時候一天隻有一兩桌客人,老板也透露出在美國停業的意向。

“難道就這樣算了?”李慶開始尋找機會。

他乘餐館休息的時候,一個人來到街上,在一家商店發現許多人正搶購一種商品。這讓他感到很奇怪。經濟蕭條時期,美國人都不願意賣東西,怎麼會搶購商品呢?他走近一看。發現他們正在搶購保險箱。很快,商場的保險箱就賣完了。這東西有什麼好搶的?經過詢問才知道,次貨危饑已經讓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不相信銀行了,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買保險箱存放錢。

知道了這些,李慶眼睛一亮,他在北京打工的時候,經常看到有人在銀行推銷保險箱,可是很少有人問津。現在美國正在興起一股買保險箱的熱潮,而且很多商場正斷貨,如果把國內無人問津的保險箱運到這兒來賣,不是很有前途嘛!

2008年春節,李慶回國了,開始邁出他計劃的第一步。在北京,很快他就看到了寧波一家專業的保險箱生產企業招聘業務員的廣告。為了讓這家企業相信,他還讓在美國的同事找到幾個要保險箱的美國人的電話。李慶直接找到這家企業的老板,說明了來意,開始這家老板也不相信,說美國正在遭遇次貨危機,經濟不景氣,這種情況下,保險箱怎麼會容易銷售呢?

麵對老板的質疑,李慶拿出了號碼,把電話打過去。當對方得知李慶有保險箱時,表現出了強烈的購買欲望。老板高興得從椅子上跳起來,緊抓著李慶的手說:“我現在就決定聘請你為我們公司的銷售代表,負責我們在美國的業務。”

2008年1月,李慶又來到美國,辭去了餐館的工作,開始了推銷保險箱的工作。每到一個地方,隻要他一說是推銷保險箱的,總會圍上不少人,一天下來可推銷近百個。半個月下來,他已經推銷1000多個了,可是李慶並不滿足這些成績。他又開始尋找擴大成果的方法,他看到了連鎖店,突然想到,連鎖店在美國很多,遍布全國,如果把保險箱打進連鎖店,不就能銷售更多的保險箱嗎?

於是他找到了一家連鎖店總部,他對總部負責采購的人說:“我這有許多保險箱,願意和你們合作。”可是這名負責人開始很冷淡。李慶知道他害怕中國保險箱的質量不可靠。

於是他急忙又補充說道:“我們公司生產的保險箱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還獲得了你們美國的UL認證。”說完,他就把美國的UL認證的複印件給了采購負責人看。

負責人看到這裏,放心了,終於同意合作。很快,這家采購部就采購了1萬台保險箱,後來又追加了4萬台。

現在,李慶的收入突破了百萬。危機同時又伴隨著機遇,對尋找商機的人來說,隻要我們善於尋找機會,其實任何危機都能轉化成難得的機遇。

心靈慧語

我們在什麼處境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發現前進的方向。

沒有退路的人生 ◎ 葛閃

9歲那年,當火車的呼嘯聲傳來時,一場變故便將幼小的他打進了痛苦的深淵。從此,痛苦便如巨蟒一般在他的心中滋生、蔓延。那天,他在媽媽的攙扶下,去小街上修鞋。修鞋的是個滿臉皺紋但卻刻著堅毅的殘疾老人,在寒冷天氣裏,老人獨自打理著自己的生意。他嫩芽般的心靈突然被這個身有殘疾卻能笑對生活磨難的老人震撼了。

回家的路上,他告訴媽媽,從今以後要獨立自強,絕不向命運低頭。

自那時起,他練書法、學畫畫、學唱歌……他的童年,一如常人,是一個充滿了童話色彩的斑斕世界。

高中畢業,正趕上省裏選拔跳高運動員,一向愛好體育的他頓時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但他的這一選擇,卻遭到了眾人的質疑:身有殘疾的他,又怎能成為合格的運動員呢?甚至,有很多人向他拋來嘲諷的目光。

那時,隻有父母是他忠實的支持者,給他的心頭送去大把大把的陽光。

他去報到那天,將自己身體上的殘疾進行了巧妙的偽裝,並且在選拔現場以高挑的身材、驚人的彈跳力引起了教練的注意。答應錄用的喜訊傳來,他不得不將身體上的殘障告訴了教練,教練吃驚之餘,感動至極,毅然錄用了他。

那天,他緊緊抱住父母,哽咽地說:“爸爸媽媽,兒子一定行!”

以後的訓練裏,除了艱苦地鍛煉爆發力、耐力外,他還要練好助跑的節奏,掌握好起跳的時機。在教練的指點下,他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動作要領,付出了比常人多10倍的精力。白天,他在橫竿前、塑料泡沫墊上不知翻躍摔打了多少回;晚上,他揉著摔痛的部位,暗暗給自己打氣。此外,他還要做大量力量方麵的器械訓練,如杠鈴抓舉、杠鈴臥推、肌肉拉伸訓練等。長時間的鍛煉,讓他的腰部一次又一次受傷,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付出終有回報!在一些低級別的比賽中,他先後幾次獲了獎。初戰告捷,他信心倍增,竟又產生了衝刺國家級比賽項目的想法,甚至,他還放出話來,說終有一日,自己要站在奧運會的領獎台上。

有了夢想就去做!他一遍又一遍練,一天比一天努力!但他慢慢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成績卻始終與預期的目標差了一大截。無奈,擺在他的麵前;痛苦,蔓延在他的心裏。教練這時指出了他訓練中的不足,說他每次跳高,都以常人“背躍式”的姿勢越過橫竿,這本無可厚非,但因為他身體殘障的緣故,這種姿勢,始終不能發揮出他自身的優勢。

“那怎麼辦?”他瞧著教練。“魚躍式!”“魚躍式?”一語驚醒夢中人,他立即在迷霧中看到了方向。

然而,魚躍式的姿勢對他來說,訓練起來更是要付出精力,要吃比常人更多的苦。這一切,他都堅持住了。他始終相信,努力奮鬥,命運終究會被改變。

1994年,他以1米86的成績取得第六屆遠南運動會跳高冠軍。1996年,他又以1米92的驚人成績摘取亞特蘭大殘奧會跳高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這個紀錄,比他的身高整整高出12厘米。更令人讚為奇跡的是,接下來的2000年悉尼殘奧會、2004雅典殘奧會,他接連打破自己創造的世界紀錄,成為蟬聯三屆的殘奧會跳高冠軍。

他主演了勵誌片《人見人愛》,並深受好評;他還拍過廣告、唱過歌、畫過畫……他與命運鬥爭的精神,吸引了世界各國媒體的目光。他就是侯斌——三屆殘奧會跳高世界冠軍、三屆德國全明星跳高世界冠軍、全球首位殘奧會形象大使的中國人、北京殘奧會點燃聖火的運動員。

“上帝管兩頭,我來管中間。”侯斌,這個9歲時就失去了一條腿的單腿跳高冠軍,用堅強、自信、樂觀將上帝拋到了一邊,用強大的精神意誌編織出了一曲笑對磨難的英雄樂章。

後來,也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侯斌當初選擇了跳高,難道就一定能預料到未來會成功嗎?再則,難道侯斌就沒為自己留些其他的後路?

多年以後,侯斌在一次電視訪談上解答了這個問題:“從我選擇跳高開始,我就從沒想過要為自己留些後路。後路都沒了,我除了在跳高上努力,還能有其他的想法嗎?”

人常說,凡事要為自己留條後路。但這句俗語,此時卻被侯斌打破了。原來,沒有後路的人生,絕境之中才能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心靈慧語

絕境之中才能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偷安是心靈末路 ◎ 楊翠雲

在小興安嶺深處的一個小城,我工作了好幾年。我在這裏的前景並不樂觀,可想到出去後又是奔波不定,前路未卜,而這裏至少可以維持溫飽,於是猶豫不決。瞻前顧後了很長一段時間,實在煩悶,便請了幾天假去散心。

我去了一個遠房表叔家,他家住在離小城不遠的深山裏。一天之後,表叔問我吃過麅子肉沒有,我搖搖頭,他一拍我肩膀說:“走,帶你出去打麅子,讓你嚐嚐鮮。”表叔隻帶著一支高壓氣槍,我頗有疑慮地問他:“用氣槍能打到麅子嗎?”表叔笑著說:“打麅子用氣槍就夠了!”在山林中轉了半日,我們終於發現了一隻麅子,表叔偷偷地瞄準,一槍打在它背上,它似乎並沒有受傷,飛快地逃竄。表叔疾步追去,我也緊緊相隨。越過一座山頭,我們都已累得不行,而那隻麅子也累得跑不動了。表叔一屁股坐在地上,我也坐了下來,一邊喘息一邊監視那隻麅子。表叔說:“不用看,它也在歇著呢。”果然,麅子也在不遠處伏在地上喘氣。休息約半個小時,表叔偷偷地又一槍打去,正中麅子腹部,但由於距離遠,麅子受傷很輕,於是,它跳起來又跑,我們緊追不舍。就這樣追一陣歇一陣,那隻麅子始終與我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休息它也休息,直到中槍它才開始跑。

天色暗下來,表叔說:“走,回家去。”我說:“追了這麼久,現在放棄太可惜了。”表叔笑道:“放心,明天還上這兒來找它!你不追,它是不會走的。”我半信半疑地和表叔回了家。第二天上午,我們來到那個山穀,遠遠地看見那隻麅子果然還在!於是,我們又重複起昨天的追逐。到了下午,麅子終因體力不支,倒在地上再也不跑了。扛著麅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表叔說:“我們山裏人叫它傻麅子,傻就傻在它有機會逃命卻懶得跑。”我心頭一震,其實,這隻麅子是死於偷安,這與我眼下的處境是何其相似!我看到有危機潛伏,正如那隻麅子看得見我們在它不遠處潛伏一樣,為貪圖一時的安穩,卻不知當危機突然爆發時,再倉促逃竄已經來不及了。更可悲的是,不能從中吸取教訓,當危機暫時過去後,又對不真實的安穩留戀不舍。

我頓時出了一身的冷汗。不久,我便離開了那個小城,到外麵尋找更廣闊的天地去了。

心靈慧語

少數人生於憂患,多數人死於安樂。

勇於優秀 ◎ 楊瀾

2007年9月,我應邀在母校哥倫比亞大學主持世界女性領袖峰會。近50位與會者是來自不同國家的現任或前任的政界領導人。

這些女性領袖們與我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她們都那麼自信,眼神中流露出沉著、智慧和溫和的銳利;她們都穿著得體,無論是套裝還是民族服裝,都選用了安靜的顏色,但是別針、耳環、紗巾等飾物都相當精致,有一種不張揚的優美;她們說起話來,嗓門不高、條理清晰、用詞精準,同時又充滿感性和熱情,更重要的是她們都是很好的傾聽者。

有一點出乎我的意料,她們對任何簡單化的有關兩性之間的行為差別持懷疑態度:誰說女性領導人會比男性領導人更具和平傾向?誰說女性比較不容易被腐化?誰說女性更適合做福利衛生方麵的工作而非國防和財經?對於女性的偏見和偏愛,她們都抱著“再想一想”的態度,拒絕醜化也不需要美化。她們說:“讓世界上有更多的女性領導人的首要原因是,作為地球人口的一半,女性的意見沒有充分地被代表,而不是因為我們的意見就更高明。”

為了這個追求,智利女總統致信說,她已要求內閣中一半的部長是女性;洪都拉斯的婦女事務部長說,她通過推動立法已成功地讓國會中女性的人數從6%增加到25%。當卡斯米出任阿聯酋經濟和計劃部長時,阿拉伯世界的女性說:你提高了所有人對女性的期待,包括女人自己。

“我們是麻煩製造者。”她們自嘲。打破常規,一定會有“麻煩”。出生於尼日利亞,長期在世界銀行工作,直至升為副行長的伊韋阿拉就被冠以這一稱號。她把丈夫和4個孩子留在華盛頓,隻身回到祖國,隻為證明:“我不能呆在幾千英裏之外指手畫腳。”她所麵對的是層層腐敗和高達幾百億美元的外債。她以剛正不阿的性格和高超的談判手腕,外加一周7天、每天15小時的工作,打贏了這場戰爭。在她的任期內,尼日利亞的外債被削減了60%以上。

作為政治家,她們並沒有因為是女性就被免於非議,甚至也承受咒罵和憎恨。不過,“若受不了蒸汽,就別進廚房。”這是她們自己的選擇。與男性政治家不同的是,她們大多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或是律師、經濟學家,或是科學家。我總覺得這種專家的身份給了她們自信和尊嚴。她們的力量不是來自於手中的權力,而是來自她們的意誌與智慧。

有一句話我認為很有趣:給予女人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一位有力量的女人站在她們麵前。

其實,她們與我們很多人的差異是:勇於優秀。我必須承認,在那個秋日陽光特別溫暖的下午,作為一個女人,我感到了力量的增長。

心靈慧語

給予女人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一位有力量的女人站在她們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