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友善 ◎ 海倫·賽隆
設想你正駕車行駛在一條四線並行的高速公路上,突然一群小雞進入你的視線,它們正準備穿過馬路,它們的父母撲過來撲過去護著它們。這時你會做什麼?是將車開過去,還是停下車去幫助它們?
對此,安科漢(一位學校的秘書與兩個孩子的母親)的行為給了我們一個有益的啟示。有天清晨,安科漢正駕車行駛在高速路上,突遇一群小雞悠閑自在地漫步路中央“晨練”。她生怕驚嚇到這群“小天使”,緩緩將車停到路邊,接著攔住一輛緊隨其後的雙輪拖車,然後讓雙輪拖車的司機協助她指揮停下其他車輛。感覺沒有任何危險後,她便依次抱起馬路中央的一隻隻小雞,把它們都送到了安全地帶。
沒有對讚揚或獎勵抱有任何期待,僅是單純的善意促使安科漢做出此舉。直到今天,她仍為自己救助了那些小生命而高興。“每當我想起這件事,仍會有一種溫馨的感覺。”慷慨高雅的舉止能將陰鬱沉悶的日子變得不同尋常——它甚至能轉變一個人一生的生活道路。暢銷書《不要忽略小事情》的作者理查德·卡爾斯說:“當你為別人做好事時,你會有一種身心寧靜平和的感覺”,盡管那些全是小事情,但“善良的愛心行為會釋放類似內啡肽的情感激素,之後,感覺良好的化學成分會進入你的下意識中”。
不論善意是一句同情的問候,還是重大的表示,發自內心的善行能夠增進你的健康與快樂。經常保持這樣的善舉,其能量是驚人的。
“作為一個醫生,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愛是能夠治愈心髒病的,”心髒病學專家和精神治療醫師、《心髒停跳與心髒病》一書的作者——斯蒂芬·斯娜卓如是說。她說善意的反麵——憤怒與狂躁是與人內心的起伏相聯係的,表現為激動與不安,這兩種主要的荷爾蒙是引發心髒病的元凶;善良,伴隨著愛與溫柔的情感,會刺激副交感神經強健有力的係統,增強人的祥和與寧靜,在體內產生較少的可的鬆(皮質醇)。
埃倫·博瑞克曼,一直夢想遠離喧鬧的曼哈頓,而就讀於精英分子集中的巴納德學院。她學習刻苦,獲得高分而最終被她夢寐以求的學院錄取。但由於學費太貴,“她不得已隻能退而求其次進入坤斯學院。”她父親愧疚而無奈地表示。
“這確實是令人非常沮喪的時刻。”博瑞克曼後來回憶道。
就在那個星期過後,她父親公司的同事提到有一個地方上的基督教青年會設有一項“特殊的獎學金”。博瑞克曼提交了申請並且獲得了這筆錢,使她得以就讀於理想中的巴納德學院。她由此而獲得了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但關於那筆獎學金及那位不知名的捐助者,很多年來一直是個謎。
出於對她父親的尊重,他的同事們策劃了這麼一個保全麵子的“獎學金”。一位富商,說服了基督教青年會接受他這筆錢,並有約在先,這筆錢隻給博瑞克曼,而且隻有在他死後才能讓博瑞克曼知道她的讚助人的名字與他慷慨善舉的故事。“這完全改變了我的生活,”她充滿感激地說,“這是有人為我所做的最難以忘懷的一件事。”
希拉·凱茵飽受纖維肌肉瘤之苦。超常的體重,使她的行動嚴重受阻。但她根本沒想到幾位好心的陌生人讓她第一次發現了自己的個人魅力並重新找回了信心。
凱茵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專為婦女減肥的網站。一個大約由15個成員組成的小組幾個月來一直與凱茵保持密切聯係,細致耐心地教給她減肥的有效方法,並交流各種心得,這使凱茵一下減了45公斤多。當此網站計劃在芝加哥主持一個大會的消息傳來時,此時的凱茵身體已強壯得足以成行,但卻受限於她的財力狀況而隻好放棄。
幾位凱茵的網友,她們以教母自稱而不願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慷慨而悄無聲息地為凱茵捐助了她此行所需要的一切費用。凱茵從來不知道她們的姓名,但她心裏明白是她們讚助了她並承認她所取得的成果。
“我簡直不能相信,”凱茵回憶道,“這簡直就像個童話故事。”
減肥小組的主要發起人覺得幫助凱茵有更深遠的意義:“我所受的教育不多,但我總是夢想長大以後,能夠成為一個對別人如仙女般溫柔的有所助益的教母。”
耕耘善意並不需要誇張或是策略性的計劃,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是容易做到的。做一件不經意的小善事,然後你會發現,你會感覺多麼快樂!
心靈慧語
你可能不會很大程度地改變世界,但不以善小而不為,你能夠通過自己點滴的努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第三種選擇叫仁愛 ◎ 薛峰
阿利爾是生活在美國北部的一名礦工,他自幼失去雙親,靠自己的努力讀完大學,但因家庭背景不好,所以沒能找到好工作。不過,他並不以做礦工為恥,他相信經過艱苦奮鬥,一定能創造幸福。
令阿利爾最為痛苦的是,最近妻子的身體老是不舒服,虛弱得很,到醫院一檢查,竟然是肺癌。家中本來就一貧如洗,現在又雪上加霜,阿利爾欲哭無淚。他要留住妻子,他不能讓她死。於是,阿利爾帶她去了一家聲譽不錯的醫院,可醫生開出的藥單讓他不知所措。那是一種名貴的化療藥物,300多元1支,每日1次,靜注3支。也就是說,妻子每天的醫療費用高達千元。
阿利爾很難過,他隨著取藥的人來到藥房,看著人家一個個進去拿藥,隻有他呆呆地站在門口。那種藥他看得非常清楚,就擺在屋中靠窗的位置,把藥取出來給妻子注射進去,就可能治愈妻子的病痛,至少可以延長生命。可是,他沒有錢,他拿不到藥。回到病房,看到妻子躺在床上痛苦的樣子,他難過極了。
由於沒錢治療,阿利爾把妻子接回了家。那段時間他特別忙,既要消耗巨大的體力下井挖煤,加班加點多掙些錢,又要照顧妻子和女兒,每天都忙得馬不停蹄。因為沒有藥物治療,妻子的病情迅速惡化,眼看就要離開他們父女了。
“不,不能這樣!”阿利爾在心裏呼喊。
可是,能怎樣呢?他沒有錢,不能買那種昂貴的藥來維持妻子的生命。
最後,心力交瘁的阿利爾決定鋌而走險,他要去醫院偷藥。
沒錯,他打算把存放在醫院藥房裏靠窗位置的藥偷出來。當然,他沒告訴妻子,他隻對她說去買藥,他掙到足夠的錢了。
那是一個黑夜,阿利爾開始行動了。他帶著鉗子錘子,很順利地就打開了藥房的大門,然後把藥裝進事先準備的包裏。盡管很緊張,但阿利爾心裏還是感到很慶幸,他背著包悄悄地溜出來。可是,在門口,阿利爾被保安抓住了。
就在保安準備打電話報警時,阿利爾“撲通”一聲跪了下去。他向保安哭訴了自己的不幸,懇求保安不要報警。如果報警的話,阿利爾肯定會被關進監獄的,那樣他的妻女就完了。
那是一個好心的保安,他很同情阿利爾。可是,他也無能為力,因為他的職責是保護醫院,如果有藥品丟失,他一定會被醫院解雇,甚至被告上法庭。
怎麼辦呢?擺在保安麵前有兩條路,一是放了阿利爾,那樣他就成全了阿利爾,但他失職了;二是報警,可阿利爾就慘了。
怎麼辦合適呢?
保安最後想出了第三條路:放掉阿利爾,讓他把藥品拿回去給妻子治病,然後阿利爾再回來,接受處罰。這是一個很可行的辦法,既能保住阿利爾妻子的生命,又能使保安不失職。
就這樣,阿利爾對保安千恩萬謝,帶著藥品回家了。真是藥到病除,經過注射,妻子的病果然好了許多。而阿利爾也是一個誠信之人,他主動投案了。
後來,這件事被當地的一名記者知道了,他寫了一篇報道發了出來,在社會上引起十分強烈的反響。人們不禁發問:我們自詡是發達、文明國家,為什麼還有人為了給親人治病而鋌而走險?政府在哪裏?
隨後,州長發表電視講話,首先道歉,然後他向那名保安致敬,稱他是一個偉大的保安。州長向全州人民承諾,政府將會盡最大努力為阿利爾妻子治病,並普查全州,看是否還有類似的人群,一旦發現,要無條件地幫助他們……可以想象,阿利爾是多麼高興和欣慰,而那名保安,被人們譽為“最溫情的保安”。麵對罪犯,他不是冷酷地報警,而是選擇了第三條路,用智慧和仁愛為生命開辟了綠色通道。
心靈慧語
一個人,不論尊卑、貧富、強弱,隻要懷有一顆仁愛之心、博愛之心,就遠離了低級與冷漠,就靠近了偉大與高尚。很多時候,在抉擇麵前,讓仁愛領先,就一定能找到第三種出路。
門內門外看見遼闊 ◎ 羅西
一對夫婦,請電視台編導幫忙找回出走的兒子。之前,他們反對兒子戀愛,兒子不告而別。
記者聯係到委托人失蹤的兒子,兒子帶回一個秘密:他到父母老家,獲知父母是從鄉村私奔到城市的。兒子質問父母:“你們更應該理解兒子啊?”問得父母有些汗顏。
生活裏,我們常忘記過去;或者,兒子造老子的反,孫子造兒子的反。到什麼位置說什麼理,而忘記自己曾經的苦痛、立場,沒有感同身受的同情心。
猶如一輛公共汽車來了,門裏乘客理直氣壯地埋怨,已經很擠了,不要再上人了;門外人則大叫:“快開門!還有人!”擠上去的人又換一張麵孔催司機:“怎麼還不關門,都這麼擠了!”
人生旅途,我們在這樣的上上下下中有過不同的訴求與不滿,又很容易忘記,更不會用心去照顧後人的感受。哪怕是自己曾經經曆過的痛苦,仍可以心安理得地讓後來者再一次經曆。更可恨的是,有人還變本加厲讓他人重溫自己曾受的欺淩。有句殘酷的話:奴才一旦成為主子,往往會比主子更狠。
在一個選秀節目裏,導演馮小剛談到成才的“關門”怪圈時認為,有些人越過“龍門”就把門關死……“我們最不能犯的錯誤就是關門。”他說,“那些擺脫了貧困的腕兒們,盡管有了跟班,骨子裏卻找不到優雅感覺,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強者所擁有的從容謙讓的悅納胸懷。”
心靈慧語
躺著的時候,想想那些弓身站著的人;富裕的時候,想想那些無助乞討的眼神……這樣,我們就不會一葉障目,起身給為我們擦鞋的老人小費的時候,會更由衷地說一聲“謝謝”。也許風水可以輪流轉,而那顆同情心,應是不落的星星,它指引我們看見自私、看見他人,也看見遼闊與美好。
一生的禮物 ◎ 蒙蒂·霍爾
每當我欣賞自己的功成名就時,我總是希望別人能了解我今天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現在,為了慈善事業,我每年都有50多次在媒體露麵,還為我值得出力的事業捐助了5億美元。
我已經認識到,如果一個人胸懷大海,他將得到百倍的回報。因為這裏麵有一個值得我特別講述的故事,直到現在仍能感動得我淚流滿麵。
1942年春季裏的一天,春暖乍寒。加拿大溫尼伯市生產襯衣的大力公司老板馬克斯·弗雷德胳膊下夾著一摞整理得很整齊的定單回到他的工廠。弗雷德的生意興隆,雖然剛滿30歲,他卻已成為一位成功的商人。
他往辦公室走的時候,注意到了街對麵雙膝跪在地上、兩手正在擦洗邱吉爾服飾商店前台階的年輕人。這個男孩看上去很麵熟。弗雷德走過去,問年輕人,“你在這幹什麼?”
20歲的年輕人回答說:“我給邱吉爾服飾店幹活。老板要我擦洗這些台階。”
“你叫什麼名字?”弗雷德問。年輕人告訴了他。
“你父親是我的屠夫嗎?”弗雷德又問。他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
弗雷德回到辦公室立刻就給屠夫打了電話。“剛才我看見你兒子在我公司對麵街上的一家商店前擦台階。他看上去是位很有才智的年輕人,難道這就是他選擇要幹的工作嗎?”
“我兒子想回大學讀書,”說話輕言細語的屠夫告訴他,“但是送他上學我無能為力。”屠夫解釋說,他兒子中學畢業後已工作了兩年,攢錢上了大學。但是在馬尼托巴大學學習了1年半後,錢就花完了。因為他的生意不好,屠夫的妻子甚至幹兩份活,家庭生活仍入不敷出。這孩子每周9元的薪水都如杯水車薪般地幫助了家庭。
“要你的兒子明天來見我,”弗雷德告訴屠夫。
第二天晚上,身體瘦長、健康結實的年輕人在邱吉爾服飾商店幹完送貨和打掃衛生的活後,到弗雷德工廠的辦公室見到了他。
“想回學校嗎?”弗雷德問。
“沒有比這更想的事了。”年輕人回答。
弗雷德的眼睛直視年輕人:“我負責讓你上完大學。寫出來你需要多少錢,拿來給我看看。包括學費、書籍,所有的一切。”
男孩的臉上綻開了笑容,他不能相信眼前發生的事。這位保護天使是從哪裏來的?
第二天,年輕人給弗雷德看他所需要錢的數目。這位襯衣製造商瀏覽了一眼後說:“你自己還需要些什麼東西嗎?吃不吃午餐或者理理發?你還需要添一些新衣服。把這些都加進去。”
弗雷德把支票交給年輕人之前告訴他,“到此,我強調幾個條件。”
男孩靜靜地坐著,期盼的眼睛瞪得滾圓。
“首先,你不能告訴任何人這筆錢是哪來的。”男孩點點頭。“第二,你必須保持學習拔尖,我不是把你送到大學去當花花公子。”
“第三,這是一筆借款,當你有了能力後,必須還給我。最後一點,你必須承諾在你的一生中也為其他人做這樣的事。”
“感謝你,弗雷德先生,”20歲的年輕人說,“我絕不會讓你失望。”
他每個月都去看望弗雷德,報告他的成績。他在馬尼托巴大學才華出眾,是班級的尖子生,還被選為學生會主席。
在這3年時間裏,馬克斯·弗雷德借給屠夫的兒子990元。年輕的學生讀完大學後一找到工作就開始還借款。第一年他寄給弗雷德100元,第二年100元,畢業後的第三年還清了全部借款。
屠夫的兒子一生中從未忘記給他機會走向成功的人。他當然還記得他立下的誓言。所以從那時起,他幫助幾位年輕人完成了高等學業。
這孩子答應馬克斯·弗雷德的承諾有一件沒做到:他最終說出了他的故事,因為他認為這將鼓勵人們來幫助別人;他還認為,盡管馬克斯·弗雷德想隱姓埋名,但理應受到人們的稱讚。
我經常講這個故事。故事提醒我,生活中我們不管做了些什麼,在成功的階梯上爬了有多高,我們將始終被人記住的應該是,我們是怎樣幫助了不如自己幸運的其他人的。
我之所以喜歡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原因——我就是屠夫的兒子。
心靈慧語
生活中我們不管做了些什麼,在成功的階梯上爬了有多高,我們將始終被人記住的應該是,我們是怎樣幫助了不如自己幸運的其他人。
200萬美元買一句話 ◎ 蔣光宇
韓國某財團研究決定,向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金大鍾總統獻一份禮物。可究竟獻一份什麼樣的禮物才好呢?有句老話:贈人以良言,勝過贈人以珠寶。於是,他們最終拿定主意,為了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韓國的民主製度,不惜花重金購買美國發展和完善民主製度的經驗,並以此為厚禮,獻給金大鍾總統。英國劍橋大學的紐納姆學院,在總結曆史經驗方麵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學府,於是,韓國財團便將這一課題交給了紐納姆學院。
紐納姆學院接受了韓國財團的課題之後,在卷帙浩繁的資料中追根溯源,從美國當代的民主製度一直研究到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民主建國思想。在研究華盛頓民主建國的思想來源的時候,他們追溯到了下麵這個蘋果樹下的故事。
1764年,14歲的華盛頓在房子的後院栽了一棵蘋果樹。他父親見到後說:“你若想在將來吃到蘋果,就應該把它種在有陽光的地方,並且不斷給它澆水、施肥。”在轉身離開的時候,他父親又從樹說到了人:“如果你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一切你想要的。”盡管當時華盛頓還不太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卻將這句關愛人性的話牢牢地記在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