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reference_book_ids\":[7274904035243592758,6488865002991127566,725708843935754141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消滅情緒的憤怒之火
可以說,人類最糟的罪就是憤怒。小孩子會突然發脾氣而弄得一家不寧;太太發脾氣會引起頭痛病;丈夫發脾氣會失掉胃口……毫不誇張地說,憤怒是罪惡的源泉,可以使人生出怨恨,最終導致家庭不和、社會紛擾。
裏德福德·威廉姆斯和其妻子合著過《憤怒可以殺人》一書,這本書的書名對41歲英年早逝的威廉姆斯來說成了一種不幸的預言。
當年,威廉姆斯在工作中弄傷了背部,從那以後他就失去了工作並一直承受著疼痛的折磨。他是個很愛生氣的人——因為受傷他生氣,因為背傷不愈他生氣,因為老板不公平他生氣,因為家人和朋友不夠體貼他生氣……
威廉姆斯大多數時間都在家裏待著,不回朋友的電話,總是為自己的不幸生活而鬱鬱寡歡,就這樣把自己封閉起來。隻要一問和他以前生活相關的事情,如“你還和以前的同事們見麵嗎?”他就馬上顯得很生氣。
有一天,他正在街上走,突然看見了他的一個“仇人”,結果他一下子就雙手抓著胸口摔倒在地。他被急救車送到了當地的醫院,在那裏,他告訴醫生說,他一看到那個人就火冒三丈,接著就感到胸口劇烈地疼痛,醫生判斷他是心髒病發作。
之後,這種情緒仍伴隨著他。41歲的時候,他第二次心髒病發作。在醫院裏,心髒病專家、心理醫生、牧師、他的兄弟和妻子圍在他身邊,給他下了“最後通牒”:別再這麼生氣了,不然你會死的,你的心髒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刺激了。威廉姆斯的臉上又出現了那種習慣的表情,眼淚也出來了,他回答道:“不!我寧願死也不能接受這一切,我無法做到不生氣。”他的這句話同時也預告了他的死亡。
三個星期後,當威廉姆斯對著電話怒氣衝衝地大喊大叫的時候,他的心髒病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發作了。當他的妻子發現他時,他已經死了,死的時候手裏還抓著電話機。
憤怒和疲勞總是接踵而至,而且任何情感都是要耗費精力的。生氣時,身體需要能量來調動各個部位,使其擺出進攻的姿勢——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全身的肌肉收縮。憤怒時,人們會感到異常興奮,腎上腺素分泌會增加,當鬆弛下來時,就會感到疲乏不堪。
如果我們每天都要憤怒,一天就要經曆幾次這種興奮而後疲乏的惡性循環。可以想象出,人的精力會被這種不斷騷擾的憤怒耗費多少,光想一想這種狀況就讓人感覺累。
有項調查證明,在不愛生氣的人中,有67%的人每天早晨醒來時會感到精力充沛、頭腦清醒;而與此相對,那些經常生氣的人隻有33%有這樣的感覺。當被問及是否有過憤怒後疲乏不堪的感覺時,56%的不愛生氣的人回答說有,高達78%的愛生氣的人說有。
有一次,史蒂夫安靜地坐在座位上等著拿藥,而他旁邊的一位年紀較大的人卻等得焦躁不安,恨不得把藥劑師吃了。“你們這些人知道你們在幹什麼嗎?你們太沒有效率了。我不能因為你們工作沒做好就在這裏幹等!”那個人喋喋不休地說著。
史蒂夫主動對他說:“你的感覺應該不是很好,是不是感到很累?發這麼大的脾氣會把人累壞的。我很明白這種狀況,朋友,因為我以前也是這樣。可是,說真的,這麼做不值得,真不值得。”
回家後,史蒂夫開玩笑地對妻子說:“你猜我今天遇到誰了?我遇到以前那個整天生氣的我自己了!”
一般來說,人們的行動在受到限製、願望不能實現、做事遇到挫折、權利被侵犯、勞累過度等時,就會產生憤怒的情緒。但無論是什麼原因產生的憤怒,都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
由於憤怒,還會引起食欲降低、食而不化。經常這樣,消化係統的生理功能必將發生紊亂。
憤怒還可以影響人體的腺體分泌。如正在哺乳的母親,由於發怒可使乳汁分泌減少或使其成分發生改變,這對嬰兒是十分不利的;又如人在受了委屈、侮辱而發怒時,淚腺分泌增強,泣不成聲。再如,隨著憤怒的程度和時間的增加,唾液可由增加而變得枯竭。比如有的人在爭吵開始時唾沫橫飛,逐漸就會變得口幹舌燥,吵嚷聲也隨之慢慢消失了。此時,人的唾液成分會發生改變,即使是吃平時最喜歡的東西也會覺得食之無味。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憤怒從來都不會沒有原因,但沒有一個是好原因。”其實,憤怒本身不過是你情緒冰山的一角,它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被其他的情緒所引發,如害怕、怨恨或不安。所以,既然憤怒不可避免,我們要做的就不是壓抑憤怒,而是找到引發自己憤怒的情緒,在憤怒之前將其消除,從而去掉憤怒帶來的消極影響。
憤怒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傷害身體,也會給我們的實際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消滅情緒的憤怒之火,控製憤怒情緒。
冷靜,生氣隻會讓事情更糟糕
壞脾氣是一把雙刃劍,在刺傷別人的同時,也會傷了自己。生氣隻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所以古人說“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恐傷腎”。發火會產生心跳加快等一係列反應,對健康不利。所以,不要輕易發火。
芭芭拉是個非常美麗的已婚婦女,但也是個非常容易生氣的人。家長會上,老師委婉地說她兒子吉米有“多動症”的傾向,芭芭拉當時就怒火衝天,回家後不由分說地扣了吉米一個禮拜的零用錢,並責令他吃完飯後在臥室罰站兩個小時,不準看電視,不準玩遊戲。
吉米非常委屈,但看著盛怒中的母親,他隻好回到自己的臥室,開始折騰自己所能折騰的一切東西。於是,芭芭拉第二天還得收拾吉米弄亂的臥室,她又開始對著兒子大吼大叫。
由於芭芭拉總是容易發火,不分對象和場合地發脾氣,摔東西,丈夫凱瑞就開始盡量少回家。芭芭拉沒有了發火的對象,隻好以吃東西來發泄。結果,本來非常美麗苗條的芭芭拉,因為不斷地生氣吃東西,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比婚前增加了70多磅。
“我沒有辦法,因為凱瑞不回家。我竭力壓抑我的憤怒,能壓多久就壓多久,通常是三到六個月,然後我就會突然爆發,一下子把氣全撒出來。”芭芭拉說,然後,又開始新一輪的發火和吃東西,最後的結果就是:“我記不清自己曾反複增減了多少體重,但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而這都是因為生氣。”
其實,發火是人經曆挫折的一種後天性反應。人們以自己所不欣賞的方式消極地對待與自己的願望不相一致的現實。如同水受到激發,就會泛濫;火受到激發,就會蔓延;人受到激發,就會作亂。發火,可以讓溫婉可人的美女變成潑婦,也可以讓彬彬有禮的君子變成小人。
其實,當受到侮辱或攻擊時,發火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它隻能使你陷入社交的困境。由於情緒失控,頭腦不清醒,就更難達到擺脫困境的途徑。在這種情形下,唯一可取的辦法就是保持冷靜。
冷靜是一種積極的、由靜轉動的心理活動過程。冷靜能使自己客觀地從對方的攻擊中尋找出不符合事實、不近情理之處,抓住他的弱點,分析他的目的,然後采取對策,加以揭露,予以反擊,使自己從劣勢轉為優勢,轉危為安。
拿前麵所舉的事例來說,芭芭拉以發火來對待兒子的“多動症”。剛開始,吉米是有點害怕,但沒多久,他發現媽媽也隻是隻會發火的紙老虎,根本不會對他進行什麼強製性措施,因此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地胡鬧了。而丈夫凱瑞在偶遇了脾氣溫柔的清潔工艾米後,漸漸找到了男人的威嚴感。兩年後,芭芭拉收到律師發來的離婚協議書,於是她更加生氣,又開始拿起一大堆垃圾食品狂吃。她實在想不明白,凱瑞居然為了一個各方麵條件都不如自己的清潔工而甩了她。
生氣可以解決問題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情不會因為你發火而有所轉變,別人也不會因為你憤怒而對你謙讓。相反,你的憤怒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別人會更加反感你,甚至在你遭遇困境時落井下石。
心理專家曾對一大批在職員工做過一項調查,就憤怒問題及健康狀況對他們進行了提問,還問到他們是否有過曠工的經曆。心理學家先問第一個問題:在過去的三個月裏,你有沒有因為生病而不工作的情況?
有意思的是,那些有習慣性憤怒,也就是每天生氣一次或更多的問題的人比那些不愛生氣的人對這個問題給出的肯定回答要高出四倍多。同樣,那些當時感到強烈憤怒甚至是暴怒的人出現曠工的可能性比那些隻感到有些不悅的人高出兩倍。
這個發現讓心理學家相信,很多員工會由於憤怒而曠工,而身體上的病患隻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合乎規則的借口。如果特別生氣,那受傷的可能性是不生氣時的7倍。暴怒的時候,受傷的概率是不生氣時的12倍。
發火對身體不利,對工作同樣也沒什麼好處。事實證明,沒有一個老板喜歡愛發火的員工,而容易發火的人比起那些不愛動怒的人一生會更換更多的工作,被辭退或主動辭職的次數更多,事業的穩定性更差,最終,可供他們挑選的工作會越來越少,隻好找到什麼工作就幹什麼工作,而不是有步驟、有選擇地發展自己的事業。
很多脾氣不好的人會找一些能容忍他們動輒發火的工作(條件是能把活幹完)。這樣,就等於為他們自己的壞脾氣找了一個“安樂窩”。可不幸的是,大多數這樣的工作都是危險性大而報酬低的工作,於是他們就更加愛生氣,讓同事覺得不好相處,老板覺得不好管理。所以,這些人永遠無法晉級,隻能原地踏步,甚至被辭退。所以說,要想不斷地進步,獲得事業的成功,最好的辦法就是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因為,發火隻會讓你得罪很多人,隻會令自己“失道寡助”,隻會讓自己更失敗。
所以,請在發火之前深吸三口氣,告訴自己:“我要冷靜,生氣隻會讓事情更糟糕。”當你想出口傷人時,請告訴自己:“我要冷靜,發火隻會讓事情更糟糕。”記住,遠離怒火,停止抱怨,才可能受到老板的賞識,獲得同事的友誼,才可以快樂地晉級,直至成功。
遇事要冷靜,學會冷處理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可能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比如夫妻不和、鄰裏不睦、同事不諧等等。這時候,發脾氣和抱怨隻會讓矛盾更加激化,所以,我們不如學學“冷處理”的方法,把正在閃射的“火星”冷卻。
學會冷處理,就會冷靜地調整事態,麵對各種複雜的變化時就會從容不迫,處逆境而不亂,受打擊而不驚。學會冷處理,就可以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矛盾慢慢消失,化成一片祥和。
每天我們都要麵對很多事情,有時難免會有不如意,很容易就會發火。但是,發火隻會令事情更加糟糕,而冷處理則會顯出你的大度,顯出你的睿智。一個有涵養的人,是很少發火的,因為他們知道,生氣無法解決問題,冷處理才會讓一觸即發的矛盾煙消雲散。
費爾和米歇爾結婚後,由於兩個人都非常自我,所以總是爭吵不斷,互不相讓。米歇爾懷孕後脾氣更壞,費爾一氣之下,就有了外遇。等他們的女兒滿一周歲後,兩人就離了婚。
當費爾和安娜再婚時,米歇爾在婚禮上大鬧一場,說費爾是一個混蛋,不負責任,是感情騙子。說安娜是狐狸精,隻會勾引別人的丈夫,最後還是會被費爾這個花花公子拋棄,弄得大家不歡而散,朋友們也看盡了笑話。
其實,安娜並不是費爾和米歇爾的第三者,她是在他們離婚之後才和費爾相識、相愛的。米歇爾的大鬧讓她很傷心,也很委屈,但她沒有抱怨,也沒有責問費爾,而是采取了冷處理的方式來對待這件事。
米歇爾大鬧婚禮時,安娜攔住娘家的朋友,讓米歇爾盡情地發泄,絲毫不攔她。米歇爾罵罵咧咧,但因為沒人回應她,隻好憤怒又傷心地走了。
第二天,安娜獨自去看米歇爾和她的女兒,並給她們送去2萬美金,說這是費爾和她的一點心意,希望孩子可以進好一點的托兒所,還說費爾對不起米歇爾,她很抱歉,隻要她能補償的,一定會盡力,並留下了自己的電話。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將心比心是最重要的。米歇爾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她後來也知道了安娜並不是第三者,而且這個女子竟然那麼大度,任自己在她的婚禮上大吵大鬧,已經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又見人送來了費爾從來沒想過給的撫養費,就更加愧疚了。慢慢地,米歇爾也就不再去找他們的麻煩,而費爾也因為安娜的“大事化小”而更加珍惜這份婚姻。
在兩人的生活中,每次費爾發脾氣,安娜總是安靜地聽著,等費爾累了,安娜就送上一杯茶水,說:“累了吧?那就喝口茶歇會兒吧。”如果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喝過茶後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如果有一些原則性的事情,安娜就會在費爾冷靜的時候說說自己的看法。時間長了,本來脾氣很暴的費爾也不再亂發脾氣,開始心平氣和地和安娜過日子了。
如果米歇爾像安娜這樣懂得“冷處理”,也許她和費爾就不會離婚了。安娜遇事很會“冷處理”,不僅讓丈夫的前妻對自己慢慢消除了敵意,還讓丈夫對自己更加依戀和感動。
的確,夫妻和情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磨合。磨合,就是一種“冷處理”。耳鬢廝磨,花前月下,當然美好。但是,舌頭和牙齒也有碰撞的時候,何況是兩個具有獨立個性、獨立見解的人?如果是兩情相悅,就不要計較小節,出現了矛盾,千萬不要火爆地發脾氣,而要冷靜下來,多點理性分析,多想想對方的好處,適時溝通,多向對方靠攏,還有什麼隔閡不能消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