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立身篇(3)(2 / 3)

可以這麼說,是苦難促成了考夫曼的成功。

如果人們把苦難看作是一種人生挑戰,在外在的壓力之下,他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對自己的潛力有了新的發現,自身的價值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還有一些人好像就是為苦難而生的,一帆風順的時候,他也許會昏昏欲睡,而一遇逆境,他反而精神抖擻,變成了一個充滿活力和朝氣的人。

麵對苦難,能坦然麵對的當推猶太商人。每當危機來臨時,他們仍能一如既往地做生意。並且他們從苦難中學到了很多,從知識的點滴積累,到性格的磨礪鍛煉。一次次的失敗和絕境,讓他們悟出了某些書本裏學不到的真諦,所以,他們成功了。

讓希望的燈火永不熄滅

隻要不斷地保持希望的燈火,就不怕無法忍受黑暗。

——猶太格言

生命中難免會遇到阻礙,作為賺錢工具的投資自然也不例外。也許你一時財富劇增,也許不一會兒你就窮困潦倒。同一時間,有人心花怒放,有人痛哭流涕。客觀上說,這些起伏波動都是正常的,關鍵在於,當麵對這些起伏波動時,你所采取的態度是堅持還是放棄。投資大師索羅斯的成功,向我們宣布了答案。

喬治·索羅斯是一個猶太人,出生於匈牙利。他向來就是一個一旦接受了困境的挑戰,就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正是這種即使麵臨拒絕、挫折、失敗,也堅持繼續努力不懈的做法,為他日後在金融界大展拳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索羅斯的第一份工作和金融毫不相關。通過朋友的介紹,索羅斯在英國一家生產新奇產品、紀念品、人造珠寶的裝飾品廠當儲訓人員,成為儲備幹部後,擔任業務代表。

後來,索羅斯又為一位從事批發的顧客工作。他擔任巡回業務代表,負責在威爾斯海濱度假區的零售商銷售工作。雖然做得還不錯,但索羅斯明白這種工作並不是他求學的目的,也不是父母期望他做的事,於是他決定徹底脫離。

接連的不如意並沒有打倒索羅斯,他仍然堅持著,為自己尋找成功之路。

他開始寫信給倫敦每一家商業銀行的總經理,要知道,這在當時非常少見,因為沒有人會寫信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種獨特的求職方式看起來似乎並不是什麼好做法,他的信隻招來一些有趣的答複:有一位叫華特·所羅門的人打電話給他,要求和他麵談,目的隻是要指出索羅斯把他的名字拚錯了。身在這樣的環境下,索羅斯並沒有放棄,他也沒有向社會風氣妥協,他依然堅持著,同時不斷尋找突破困境的途徑。終於,辛格暨傅利蘭德公司錄用了索羅斯,原因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和索羅斯一樣是匈牙利人。雖然,索羅斯最終並沒有改變當時的社會風氣,但他的堅持為自己贏得了這個踏入金融界的機會。

索羅斯進入了金融界,他用他的堅持和努力,為自己贏得了“金融天才”的稱號。

“我的一生是一個漫長的努力過程,是一種整合我所有層麵的艱難過程。”索羅斯憑借他在挫折中的堅持精神,踏入了金融界的大門。想一想,我們有多少人因為缺少這種精神,而與成功失之交臂呢?

忍受不幸才能找到幸福

世界上真正的大業,都是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完成的;在人類一步步從過去走向未來的過程中,不可能的事,一件還沒有。

——猶太格言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女兒向父親抱怨她的生活:她不知該如何應付生活,想要放棄了。

她的父親把她帶進廚房。父親往一隻鍋裏放些胡蘿卜,第二隻鍋裏放入雞蛋,最後一隻鍋裏放入碾成粉狀的咖啡豆,他將它們浸入開水中煮。

女兒納悶父親在做什麼,不耐煩地等待著。大約20分鍾後,父親把火閉了,把胡蘿卜撈出來放入一個碗內,把雞蛋撈出來放入另一個碗中,然後又把咖啡舀到一個杯子裏。轉過身問女兒:“親愛的,你看見什麼了?”“胡蘿卜、雞蛋、咖啡。”她回答。

他讓女兒靠近並讓她用手摸摸胡蘿卜。她注意到它們變軟了。父親又讓女兒拿一隻雞蛋並打破它。將殼剝掉後,她看到的是隻煮熟的雞蛋。最後,他讓她啜飲咖啡,她品嚐到香濃的咖啡。女兒問道:“父親,這意味著什麼?”

父親解釋說,這3樣東西麵臨同樣的逆境——煮沸的開水,但其反應各不相同。胡蘿卜入鍋之前是強壯的,毫不示弱,但進入開水後,它變軟了,變弱了。雞蛋原來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殼保護著它呈液體的內髒,但是經開水一煮,它的內髒變硬了。而粉狀咖啡豆則很獨特,進入沸水後,它們倒改變了水。“哪個是你呢?”他問女兒。“當逆境找上門時,該如何反應?是選擇做胡蘿卜、雞蛋,還是咖啡豆?”

這是一則耐人尋味的小故事。麵對逆境,猶太人是如何反應的呢?許多猶太人的一生經曆了許多痛苦和磨難,在困境中他們都選擇了堅忍,選擇了在逆境中頑強奮鬥。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忍耐是成功者的信心表現。忍耐是逆商的基本體現,逆境是成功的一種回響。⊙“成功者是踏著失敗而前進的。”猶太人貝弗裏奇說:“人們最好的工作往往是在處於逆境的情況下作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人們可以把逆境當成動力,激勵自己頑強地奮鬥,去爭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