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發展篇(2)(3 / 3)

洛克菲勒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就在於他具有能夠穿透迷霧的遠見,也具有比一般大亨更強的冒險精神。

其實,猶太大亨們個個都經曆過各種各樣的風險,他們在風險的驚濤駭浪中自由地活動。因為他們知道,商業從來不是平靜的港口,那些不敢冒險、不善於冒險的人,就是上天給了他們成為富翁的機會,他們也不敢接受,這也是他們不能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冒險與成功往往結伴而行

當機會來臨時,不敢冒險的人永遠是平庸之輩。

——《塔木德》

如果你想發財,就必須有勇氣,不怕失敗。所謂勇氣,是一種冒險的心理特質,是一種不屈不撓對抗危險、恐懼或困難的精神。許多人無法成功,是因為他們心中存有許多障礙。事實上,成功創富隻不過是一種心智遊戲。

有一次,摩根旅行來到新奧爾良,在人聲嘈雜的碼頭,突然有一個陌生人從後麵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問:“先生,想買咖啡嗎?”

陌生人自我介紹說,他是一艘咖啡貨船的船長,前不久從巴西運回了一船咖啡,準備交給美國的買主。誰知美國的買主卻破了產,不得已,隻好自己推銷。他看出摩根穿戴考究,一副有錢人的派頭,於是決定和他談這筆生意。為了早日脫手,這位船長說,他願意以半價出售這批咖啡。

摩根看了貨,經過仔細考慮,他決定買下這批咖啡。當他帶著咖啡樣品到新奧爾良的客戶那裏進行推銷的時候,大家都勸他要謹慎行事,因為價格雖說低得令人心動,但船裏的咖啡是否與樣品一致卻還很難說。但摩根覺得這位船長是個可信的人,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力,願意為此而冒一回險,便毅然將咖啡全部買下。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船裏裝的全都是好咖啡。摩根贏了。

在他買下這批貨不久,巴西遭受寒流襲擊,咖啡因減產而價格猛漲了2-3倍。摩根因此而大賺了一筆。

美國隻有少數人是富豪,因為隻有18%的家庭中有自己開公司的老板或專業人士。美國是自由經濟的中心,為什麼隻有這麼少的人敢自行創業?許多努力工作的中層經理,他們都很聰明,也接受過很好的教育,但他們為什麼不自行創業,為什麼不去找一個根據工作業績發薪水的工作呢?這是因為他們害怕風險。

由貧窮走向富裕需要的是把握機會,而機會是平等地鋪在人們麵前的一條通道。具有過度安穩心理的人常常會失掉一次次發財的機會。機會稍縱即逝,過度的謹慎就會失去它。

當然,冒風險也並非鋌而走險,敢冒風險的勇氣和膽略是建立在對客觀現實的科學分析基礎之上的。順應客觀規律,加上主觀努力,力爭從風險中獲得效益,是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膽識結合。

一旦看準機會就大膽行動

隻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必須馬上付諸行動,絕不可優柔寡斷。

——《財箴》

猶太人告訴我們,想擁有巨額財富,就必須有強烈的進取心;敢冒風險,機遇才會降臨到你的頭上。猶太人哈德斯就是敢於冒別人不敢冒的險才獲得了一份財富。

哈德斯在波士頓剛建鐵路的時候就來到這裏,那時候,波士頓還是一個小鎮,自從建造了鐵路,從四麵八方聚集來的人越來越多。剛來的時候,他的身上隻有500美元,他想在這裏做一番大事業。

那時候,適逢土地價格升值,地價瘋長,哈德斯覺得做土地買賣一定能賺大錢,但苦於沒有資金。他想到了租地的辦法,幾經尋找,他終於找到了一家即將棄用的工廠。哈德斯提出租地60年,每年費用為10萬美元,這樣下來,整個租期廠家共收入600萬美元,廠長一聽很是高興,覺得這要比賣地還要賺錢,於是欣然同意了。

雖說600萬美元對哈德斯來說是一筆龐大的數字,但他並不擔心,他又找來了一個投資商夥伴,成功地說服了他在這個黃金地帶建造一座大廈。大廈落成以後,哈德斯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宣傳,招徠了不少來波士頓投資的商人入住他的大廈。一年下來,大廈給他帶來的租金居然有300多萬,他隻需兩年時間就可以把所有的租地的費用付清了。

而此時,那個把土地租給哈德斯的工廠隻有後悔的份兒了。

大凡成功人士,無不獨具慧眼,他們在機會中能看到風險,更在風險中逮住機遇。

機遇常與風險並肩同來,一些人看見風險便退避三舍,再好的機遇在他們的眼中都失去了魅力。這種人往往在機會來臨之時躊躇不前、瞻前顧後,最終什麼事也做不成。我們雖然不讚成賭徒式的冒險,但任何機會都有一定的風險性,如果因為怕風險就連機會也不要了,無異於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