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於他們勇於冒險,善於利用機會,因此才取得了事業上的輝煌。他們總是從不畏懼艱難挫折的挑戰,而是將磨難看作是對生存智慧的一種檢閱。他們通過冒險展現出自己的不凡身手和超乎常人的膽略,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把它視作是人生中有價值的組成部分:成功了,即是取得了部分收獲,進而繼續搏擊不止;失敗了,即將其作為是給成功所做的台階。
第六節 猶太人的創新智慧
開鎖不能總用鑰匙
開鎖不能總用鑰匙,解決問題不能總靠常規的方法。
——猶太格言
《塔木德》上有一句著名的話是:“開鎖不能總用鑰匙;解決問題不能總靠常規的方法。”
有一個猶太富翁,他有兩個兒子。兒子漸漸大了,他開始苦苦思考讓哪個兒子繼承遺產的問題。
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時代,富翁忽然靈機一動,找到了考驗他們的好辦法。
他鎖上宅門,把兩個兒子帶到一百裏外的一座城市裏,然後給他們出了個難題,誰答得好,就讓誰繼承遺產。
他交給他們一人一串鑰匙、一匹快馬,看他們誰先回到家,並把宅門打開。
兄弟兩個幾乎同時回到家,但麵對緊鎖的大門,兩個人都犯了難。
哥哥左試右試,苦於無法從那一大串鑰匙中找到最合適的那把;弟弟呢,則苦於沒有鑰匙,因為他剛才光顧了趕路,鑰匙不知什麼時候掉在了路上。
兩個人急得滿頭大汗。
突然,弟弟靈光一閃,他找來一塊石頭,幾下子就把鎖砸了,他順利地進去了。
最後,繼承權自然落在了弟弟手裏。
在猶太人看來,人生的大門往往是沒有鑰匙的,在命運的關鍵時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規的鑰匙,而是一塊砸碎障礙的石頭!
這就是猶太人的智慧。他們懂得打破常規思維,而不是固守傳統。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人們最大的限製常常是思想的貧瘠與思維的僵化。循規守舊、一成不變是人們的惰性。固守塵封會讓人在既定的框架和模式中毫無作為。
因循觀望的人常常驚歎他人的創意,而無限的創意其實不過是智慧的推陳出新。人們腦海中的智慧如同燧石,隻有不停地敲打它,它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把思維向外擴展一下,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就能拓寬視野,向成功的縱深處挺進,也更容易得到財富。隻有不走尋常路,才有路可走。有勇氣、有智慧的人們通常會選擇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因為另辟蹊徑者才會擁有廣闊的空間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不要跟隨被踩爛的成功之路
我討厭模仿。如果你要成功,你應該朝著新的道路前進,不要跟隨被踩爛的成功之路。
——猶太石油大亨約翰·D.洛克菲勒
商人要具備經營頭腦,不隻是需要一股勁,猛幹蠻幹還不成,還得動動心思,運用巧妙的戰略,這樣才能奪取勝利,要不然,你就難脫穎而出,隻能眼睜睜看著財富從眼前溜走。
出生在貝爾謝巴的修德曼,是商界中的知名人士,他的父親就是世界著名的修德曼公司的老板。修德曼頭腦伶俐,聰明好學,很有創意,受到公司老板的青睞。在他26歲時,父親去世,於是,他辭去了工作,繼任了修德曼公司的董事長一職,繼承了父親的產業。
修德曼一貫執著,精力旺盛,一上任就顯露出了卓越的能力。他做的第一筆生意,是與日本的一家大公司合資辦企業,但未能被當地的政府批準,大有落空之勢。但修德曼義無反顧,因為他的父親曾與日本人十分敬重的國務部長木鬆有交情,他巧妙地利用父親的這個交情,用先借後銷的手段得到木鬆的信任。不久,他便在木鬆的幫助下取得了當地政府的支持,這個項目使他獲得了上百億日元的資助。這招不錯,旗開得勝,讓就要奄奄一息的生意又恢複了生機。
他的聰明還不止這些。他還善於根據形勢的變化來安排自己的工作,能夠別出心裁,靈活地采用行銷手段,使得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實現的事情在他的手中實現。隨後,休德曼與美國人做生意,一年成交額達千萬美元,這也是一個奇跡。
別出心裁,讓修德曼公司出了名,修德曼的經營特色就是別出心裁,運用巧妙的招數,使客戶的滿意度直線上升,利潤是隻高不下。
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按照自己的常規思路,經曆了千萬次的試驗,還是沒有取得成功。但有時候隻要作出某些改變,取得成功卻是輕而易舉的,這些改變就往往包含著意想不到的創造性。當你處於“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境況時,不妨勇於打破常規,突破現狀,這樣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垃圾裏麵有黃金
世界上沒有廢物,隻是放錯了地方。
——《財箴》
猶太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無用的東西,任何東西都是可以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