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可以多賺一美元,隻要有這種機會,我就絕對不放棄。
——猶太格言
老子曾說過:“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這句話的意思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漸積累的。積累財富也如用土築台一樣,需要許許多多的小錢作鋪墊,方能成為大富翁。猶太人向來就是這麼做的。
有這麼一個故事:
兩個年輕人一同尋找工作,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猶太人。有一枚硬幣躺在地上,英國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過去,猶太青年卻激動地將它撿起來。英國青年對猶太青年的舉動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幣也撿,真沒出息!猶太青年望著遠去的英國青年心生感慨:讓錢白白地從身邊溜走,真沒出息!兩個人同時走進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資也低,英國青年不屑一顧地走了,而猶太青年卻高興地留了下來。
兩年後,兩人在街上相遇。猶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國青年還在尋找工作。英國青年對此迷惑不解,說:“你這麼沒出息的人怎麼能這麼快就發了?”
猶太青年說:“因為我沒有像你那樣紳士般地從一枚硬幣上邁過去。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怎麼會發大財呢?”
也許這個英國青年並非不要錢,可他眼睛盯著的是大錢而不是小錢,所以他的錢總在明天。但是,沒有小錢就不會有大錢,你不懂得從小錢積累起,那麼財富就永遠不會降臨到你的頭上。⊙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中國聖賢的明訓。雖然《塔木德》的故事是流傳於國外的經典之作,但其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的哲理和中國的聖賢明訓是息息相通的。上例中兩個人在麵對一枚硬幣的取舍時,英國人以他的紳士作風選擇了藐視,最終一無所獲;而精明的猶太人不放過任何一個積累財富的機會,終於成為了大富翁。猶太人告訴我們:金錢也跟人一樣,你尊重它們,它們就不會虧待你;你忽略它們,它們就會從你的身邊溜走。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忽視任何一次機會,也不要輕視任何一分錢。說不定哪一天正是那一次機會、那一分錢使你步入了輝煌。
現金是唯一抓得住的財富
擁有很多的現金,憂愁的事可能相對增加;但完全沒有現金的人,憂愁更多。
——《財箴》
猶太人認為世界變化太快,沒有誰能預測明天會怎樣。一切都在變,隻有現金不變,隻有現金才可以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保障,才可以對付難以預料的天災人禍。在他們看來,擁有很多的現金,憂愁的事可能相對增加;但完全沒有現金的人,憂愁更多。
有一位猶太人,臨終之際,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叫到了床前,對他們囑托後事,說道:“請將我的財產全部換成現金,用這些錢去買一床最高檔的毛毯和一張最昂貴的床,然後把餘下的錢放在我的枕頭底下。等我死了,再把這些錢放進我的墳墓,我要帶著這些錢到那個世界去。”
親友們按照他的安排,買來了毛毯和床。這位富翁躺在豪華的床上,蓋著柔和的毛毯,摸著枕邊的現金,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遵照富翁的遺囑,死者留下的那一筆現金和他的遺體一塊,被放進了棺材。
這時,死者的一位老朋友前來向他的遺體告別。當他聽說死者的財產都換成了現金並已隨死者的遺體一塊被放入了棺材時,立即從衣袋裏掏出了支票和筆,飛快地簽上金額,撕下支票,放入棺材,同時,又從棺材中取出現金,並輕輕地拍著死者的腦門,說道:“老朋友,金額與現金相同,你會滿意的。”
這則笑話說明了猶太人對現金的偏愛。徹底采取現金主義,是猶太人的商法之一。這在日常生活及交往中表現得特別明顯。與他國商人打交道時,他們心中想的是:“那個人今天究竟帶了多少現款?”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對公司的評價:“今天那個公司,換成現款,究竟值多少?”總的來說,他們關心的是現金,腦子中除了現金,沒有其他的貨幣形式。他們力求把一切東西都“現金化”。
猶太人這一“保守”的觀念,決定了他們的商品交易力求現金交易。縱然交易的對方在一年後確能變成億萬富翁,也難保證他明天不發生意外。人、社會及自然,每天都在變,隻有現金是不變的。這是猶太人的信念,也是猶太教的“神意”。
女人是賺錢的“第一商品”
掙錢的是男人,用男人的錢養家的是女人。
——《財箴》
猶太商法認為:要想賺錢,就必須瞄準女人。因為,男人賺錢,女人花錢——男人的興趣根本不放在保管與使用金錢上,而是放在賺錢上;保管與使用金錢都是女人的事。現實生活確實如此,不光是采購鑽石、珠寶、金銀、服裝等飾品是女性的事,就是家庭食品、用品也大多由女性操持。因此,“女人”的生意是“第一商品”,這成為猶太人的一大公理。如果是卓越的生意人,瞄準“女人”生意,一定會財源滾滾。反之,如果經商者瞄準“男人”生意,一般不容易成功。
關於做女人的生意,猶太人中流傳著許多諺語:
“從男人身上賺錢,其難度要比以女人為對象大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