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案覺醒:從新手到大神的逆襲之路(3 / 3)

如果用感性訴求來寫山葉牌鋼琴的文案,就算寫得天花亂墜、驚天地,泣鬼神,或許也很難使其在眾多名琴中脫穎而出。因為購買鋼琴的消費者大多是普通消費者,不是鋼琴師,他們很難區分不同品牌的鋼琴的差別,幾乎隻能通過“一見鍾情”的方式來選琴。

就在消費者猶豫不決,有點選擇性障礙症時,出現了一位盲人鋼琴師,他看不見任何一架鋼琴的品牌,因此不會有先入為主的偏見,不會認為名琴就一定質優。而主辦方承諾要送給他一架鋼琴,品牌任由他挑選,所以不存在幕後交易。這種完全憑耳朵、憑音質來定優劣的方式,極其科學、嚴格和理性,用不容置疑的事實巧妙地說服了消費者。

人們見盲人鋼琴師對這架鋼琴由衷讚歎,自然會理性戰勝感性,選一架具有權威性的鋼琴,而不是一架看著順眼的鋼琴。

三、觀念訴求

所謂觀念訴求,就是消費者腦海中習以為常的舊觀念需要更新或改變的訴求。廣告文案應在這種破與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商品推銷給消費者。

◎去屑,就用海飛絲!

◎怕上火,喝王老吉!

◎美的空調,一晚低至一度電!

◎今年爸媽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

◎餓了就吃士力架!

這些廣告都有非常清晰的定位,讓消費者迅速建立起觀念訴求:洗發水的品牌成千上萬,可要去屑,就應該選海飛絲;超市的飲料品牌不勝枚舉,但防上火還要選王老吉;空調的品牌也不少,但能省電到極致的隻有美的空調……

我們一旦陷入某種情境中,就會下意識地想起這些產品,每當選購商品時,這些品牌就會自動冒出來,和我們腦海中的觀念進行共鳴,這就是觀念訴求與品牌定位的神奇力量!

了解消費者的情感訴求和理性訴求後,接下來就是給產品定位,讓產品具備某種獨特的屬性,且這種屬性會在消費者腦海中自動存檔,建立某種概念。

定位理論是1969年由美國著名營銷專家傑克·特勞特提出的,是指如何讓你的品牌在潛在客戶的心中與眾不同。特勞特曾說:“任何人都能運用‘定位’在人生遊戲中領先一步。如果你不懂,或不會使用這一原理,無疑會把機會讓給你的競爭者!”

我們處在一個過度傳播和產品爆炸的時代:走進超市,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找到不下10種口香糖、20多種洗發水;走進一家購物中心,光餐飲店就有幾十家;買一件衣服,同款、仿款、山寨款層出不窮……那麼多信息,那麼多廣告,我們能記住幾個?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米勒認為,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時處理7個以上的單位。也就是說,單位時間內,消費者最多隻能記住7種產品或品牌。

但特勞特更狠,他認為,“在每個品類中,最終隻會剩下兩個品牌主導整個品類。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麥當勞和肯德基、上帝和魔鬼。”

所以,在這個廣告無孔不入的年代,誰能在用戶心中建立觀念訴求,誰就能把競爭對手擋在外麵,“爭做第一,甩開第二!”

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任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終身教授的菲利普·科特勒把大眾的消費行為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量的消費階段。這一階段商品短缺,人們通常會追求量的滿足。

第二階段,質的消費階段。這一階段商品數量猛增,人們開始在眾多產品中追求高質量的那款。

第三階段,情感的消費階段。這一階段同質化產品較多,不同品牌的商品在質量、性能等方麵已難分高下,消費者不再追求質量或數量,而是追求情感上的滿足或自我形象的展示。

因為先輩們的努力,我們這一代已不用再經曆第一階段的殘酷和痛苦,正處於從第二階段邁向第三階段的時刻,所以文案寫作者要轉變思路,將商品從單純的概念售賣,轉變為滿足消費者內心深處的訴求,比如個性化商品、私人訂製等。

在滿足消費者內心的訴求時,文案寫作者既可以從某一種訴求出發,也可以將情感訴求、理性訴求、觀念訴求三者相結合,從而創作出觸動人心的文案。

05高階篇之“好文案一句話就夠了”

狄更斯的《雙城記》的開篇,一直被奉為經典:“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用於文案寫作,也未為不可。

的確,互聯網的興起與快速發展,顛覆了很多傳統企業的生存方式,逼著習慣於傳統生活方式的我們必須做出改變,適者生存,好像很公平,卻又強勢得沒有道理。

文案作為營銷媒介與交易管道的一部分,自然也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變化。

那麼問題來了,傳統文案的寫作對互聯網還有效嗎?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世界裏,還需要文案這一工作嗎?答案毋庸置疑,互聯網時代,文案不可或缺!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顛覆了過去的傳統媒介,它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手段及傳播鏈條……然而不管互聯網的興起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性始終沒有改變。

簡單點說,就是人們的本質需求沒有改變。

人們依舊要從各種各樣的文案中找最適合自己的產品,並不會因為是互聯網上的文案而拒絕消費。所以,文案的本質並未因互聯網而改變,隻不過由於傳播媒介的變化,文案的創作手法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那麼,互聯網到底改變了文案的哪些“性情”?

一、文字更精簡

網絡時代,人們擁有更多的碎片時間,而不是大塊的連續時間,這導致我們的專注力降低。我們越來越熱衷於短閱讀、微視頻,而對篇章過於冗長的著作興趣降低。

注意這裏說的,是閱讀興趣降低,而不是消失!

因此這裏並不是說長文案毫無價值,更不表示現在的人都不閱讀了,而是說要剔除各種無用的、繁雜的細枝末節,留下幹淨利落、精簡專注的有效信息。正如日本廣告界殿堂級大師川上徹所說“好文案一句話就夠了”。比如:

◎廚邦醬油美味鮮,曬足180天——廚邦醬油

◎把1000首歌裝到口袋裏——蘋果MP3iPod

◎僅次於床上的睡眠體驗——優品睡小寶

二、呈現更快速

在紙媒體時代,文案從製作到進入消費者視線,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有時候想要蹭蹭某些熱門事件的熱點,卻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時間點,信息往往滯後。

到互聯網時代就不一樣了,它讓文案的呈現變得更快捷、更迅速。舉例如下:

某健身會所A打出一個廣告:

◎我離美人魚的距離,隻差一個人魚線。

健身會所B迅速跟著做出反應:

◎都說紅顏薄命,一次仰臥就是一次重生。

C健身會所也來湊熱鬧:

◎時間就是金錢,健身可以賺錢,每天可省去若幹P圖時間。

放在以前,如果某個品牌打出廣告,另一品牌想要跟上,至少需要隔幾個小時或幾天,但互聯網時代就隻需要幾秒鍾,在別人文案下跟帖或提出新的話題,都是分分鍾的事兒。

三、內容更具指向性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都很忙,用來購物的時間很少。同時,大家在網絡上泡了這麼久,都知道如何避開浮誇的宣傳,而選擇具有知識內容的文案。

正如耶魯大學圖書館館員盧塞·佛羅傑斯所說:“我們的信息泛濫,知識卻貧乏。”這表示你得挖空心思讓你的文案與消費者密切相關,了解消費者關心的是什麼,然後將他們的需求、渴望、期盼或擔憂表現在廣告中。 比如:

◎長得漂亮是本錢,把錢花得漂亮是本事——全聯超市

◎在世界範圍內的交流,隻有音樂和巧克力不受語言的限製——日本樂口巧克力糖

四、互聯網時代對文案人的要求更高

文案這個行業,沒有誰一開始就有豐富的經驗,也沒有誰一開始就有絕對的權威。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不僅要知道運營的程序,知道各類平台的推薦機製,還要懂別人說的UI、AI、迭代、SEO,否則隻能幹瞪眼,而在幹瞪眼的情況下,是寫不出精彩的文案的。

由此可見,文案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你可能要了解市場、了解消費者、了解曆史、了解地理、了解民俗……然後,你還得會用美妙的方式將其講述出來。如果隻是知道,卻口笨舌拙,好比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文案人。

所以,文案人除了思想和觀念要不斷發展更新,在寫作技巧上也要不斷下功夫。

06那些經典文案,是如何做到一句話說動消費者的

一個明確的主題,一篇沒有廢話的正文,是文案的“骨骼”。在文案中融入感情、洞察需求,一遍寫出來,改動N遍,這個抽絲剝繭的過程,就是優秀文案的孕育過程。

總結起來,大多數超級經典的文案,都是從以下四個句式類型演變而來的。

一、挖掘細節

◎我們隻做大自然的搬運工——農夫山泉

農夫山泉沒有強調自己的水是最好的,而是通過告訴大家“每一瓶水都是在水源地灌裝的,自己隻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樣一個細節,突出了農夫山泉的天然品質。

如果你想證明某個產品或品牌的好,那麼挖掘它的真實細節是重中之重。

◎力臻精準,源自1865——真力時

真力時手表沒有刻意誇大自己的品質,而是抓住鍾表最本質的作用,從時間的精準性入手,再聯係品牌自身悠久的曆史,突出了真力時的品質非凡。

好文案不是結論,而是事實。事實,遠勝浮誇的結論。

二、類比常識

◎透心涼,心飛揚——雪碧

雪碧的這句廣告詞,沒有用幹巴巴的語句來形容雪碧的滋味,而是將喝雪碧的體驗類比為涼水澆在身上的那種舒爽——透心涼,以此來突出其止渴解暑的賣點。

除了產品體驗可以類比常識外,產品本身也可以。

◎風馳電掣,大運摩托——大運摩托

◎德芙,縱享絲滑——德芙巧克力

很多時候,消費者在購買某一產品前並不了解此產品。這時候,產品信息常識化就顯得非常重要。運用類比的手法,用熟悉的事物去類比陌生的產品,不僅能讓消費者快速了解產品,還能讓消費者對產品或品牌產生熟悉感和認同感。

◎隻要半平米的價格,日韓新馬泰都玩了一圈。

◎一支香煙換一張麵膜,他健康她美麗,這才是郎才女貌!

◎你認為便宜的××,除了價格便宜,沒有半點好;你認為昂貴的××,除了價格貴點,沒有半點不好!

這種類比隨處可見,將A事物與B事物類比,二者的區別顯而易見,也更有助於在消費者心中樹立直觀的品牌概念。

三、以退為進

以退為進,既可以借助產品的優勢,也可以借助其缺陷。比如大眾進口汽車甲殼蟲的文案:

◎它很醜,但它能帶你到想去的地方——大眾甲殼蟲汽車

大部分文案會寫產品優勢,而甲殼蟲的文案卻反其道而行,在說出產品優勢前,先告訴消費者它的缺陷,不僅更真實,而且降低了用戶對產品優勢的懷疑,讓人更信服。

除了產品的優勢和缺陷外,還可以借助用戶的情感進行以退為進。

來看下麵這則文案:

◎我害怕閱讀的人

我害怕閱讀的人。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甚至連打敗我的意願都沒有……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而我已經是一個成年的人。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智慧的人。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能避免我要經曆的失敗。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懂得生命太短,人總是聰明得太遲。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

我害怕閱讀的人,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這是台灣奧美廣告公司早年為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5周年慶典活動創作的文案,獲得了業界著名的創意大獎。這篇長文案貌似在談“害怕”,實則在談敬佩、鼓勵,是希望更多人成為閱讀的人。同時,這篇美文也暴露了廣告業的一個秘密——與其兜售價值,不如兜售恐懼。

四、調侃式段子

在廣告人中間流傳著一句話,“不想當段子手的文案不是好廣告人”。在這個娛樂為王的時代,風趣幽默的文風更易俘獲人心。網絡上流行的段子,比如“以後的路你自己走,我打車”,稍加改動,就能變成一篇優秀的文案,不信你看。

◎以後的路你自己走,我要叫××打車!

這種調侃式的段子文案,在近幾年的使用率非常高。詼諧的語言配上熟悉的場景,下句畫風突變,總能讓人會心一笑,記住文案,並且自願傳播。

◎你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也會按時送到!(某美食外賣文案)

歌詞也躺槍,忍住,別唱!這篇文案改編自流行歌曲《小情歌》當中的一句歌詞——“我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擁抱”,瞬間讓消費者記住了產品和品牌。

好文案不一定非要高雅文藝,也不一定非要是大白話,最重要的是讓人看得懂,要與產品掛鉤,能在特定的場景將產品的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你拿捏不好文案的度,不妨參照以上四招來練習,熟能生巧,掌握了技巧之後,寫文案自然能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