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因時而製,因變而變
世界總是在不斷變化,如果你始終用一成不變的老方法去處理新問題,總有一天會碰壁。學會改變,就是讓我們以與時俯仰的胸懷,永不停滯的步履,當機立斷的魄力,適時調整自己的視角、心態、性格、行動以及目標,多角度、多方位、多側麵地捕捉稍縱即逝的人生機遇,從而跟上生活的步伐,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抵達人生目標。
既能適應,又能改變的人生,其心態必然健康而平和,其精神必然充盈而靈動,其腳步必然從容而灑脫,其內涵必然豐厚而凝重。從此,我們對人生的期許自然就會無往而不利了。
惟一不變的就是“變”
古時候有一個人,在家裏熬一鍋菜湯。熬得差不多了,他想試試鹹淡是否合適,就用一把木勺舀了一勺湯出來嚐。這人喝了一口,覺得很淡,就隨手把裝著剩湯的木勺放到一邊,抓了一把鹽撒到鍋裏。這時,鍋裏的湯已經加上鹽了,而木勺裏的湯還是原來的湯,他也不重新舀上一勺,又拿起原來的那勺湯來嚐。嚐過以後,他奇怪地摸了摸腦袋,又皺了皺眉頭,自言自語地說:“咦,明明加過鹽了,這鍋湯為什麼還是這麼淡呢?”於是這個人又抓了一把鹽放進鍋裏,仍舊還是去嚐勺裏的湯。勺裏的湯自然還是淡的,他就以為鹽還是不夠,於是又往鍋裏拚命加鹽。就這樣,木勺裏的湯始終沒有更換過,他也重複著嚐一口湯、往鍋裏加一把鹽的過程。一罐鹽經他這麼一折騰,已經見了底了,可他還撓著頭皮,百思不得其解地想:今天真是活見鬼了,為什麼鹽都快要加完了,鍋裏的湯卻還是鹹不起來呢?
事物在不斷發展,如果你始終用一成不變的老方法去處理新問題,總有一天會碰壁。有些人總是很自負,認為凡是自己預見的就都是正確的,不顧已經變化了的外部環境,就是不肯改變已固有的計劃,依然按自己的預測一股腦兒地走下去,結果必定是一塌糊塗。而成功者不僅善於預測事物的發展方向,而且更善於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及時更改已有的預見,在大多數人還處在按原有預見操作的時候,他已經先人一步,跳出了可能掉入陷阱的危險圈。
有個年輕人,想法總是和別人不一樣,在別人熱衷於做某種生意的時候,他偏偏選做其他的生意,結果賺的卻比誰都多。
當村裏的人開山賣石頭的時候,這個年輕人卻專挑奇形怪狀的石頭。賣給城裏那些搞園藝或養鳥的商人。
三年後,他在村裏第一個蓋起了水泥樓房。
後來,此地不準開山,隻許種樹,於是這裏成了一片梨園。秋天,漫山遍野的雪梨、鴨梨引來四麵八方的客商光臨,因為這裏的土質好,出產的梨果汁濃、果肉脆甜,味道純正無比,頗受人們的喜愛。
正當當地人因種鴨梨、雪梨帶來滾滾財源時,年輕人卻將梨樹賣掉,開始種柳。因為他發現,這裏種梨的多,來這裏做生意的客商不愁買不到好的梨,隻愁買不到裝梨的筐子。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做對了,他種柳比種梨花的時間少,而且更賺錢。幾年後他成了當地第一個在城市裏買房的農民。
後來,一條鐵路從他所在的村子貫穿南北,這裏的交通變得極為方便。於是,當地果農由過去單一的種梨賣果,進而發展為建果品加工廠及批、零市場,變成以種梨為基礎的多元化生意。
就在大家忙於集資辦廠、辦公司時,這個年輕人卻在他的地頭上砌了一麵3米高、100多米長的牆。
這麵牆麵朝鐵路,背靠他的翠柳,兩旁及周圍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梨園,坐火車的人,春天可以欣賞到盛開的梨花,夏秋可欣賞到漫山遍野的梨子,同時也會突然看到:“可口可樂”四個大字,就憑這麵牆的廣告,他每年又比別人多收入4萬元。
過了幾年,年輕人在城裏開了一家西裝門市,但門可羅雀,生意出奇地差。原來就在他家對麵也有一家西裝門市,相同牌子的西裝,對方要比他這裏便宜幾十元錢。因此,兩家經常發生口角,經常引得路人圍觀。就是這樣,年輕人每年還是要賺不少錢,為什麼呢?因為對門那家西裝店也是他開的。
這個故事可能大家在各種報刊雜誌上都讀到過,老故事之所以還要重提,那是因為它太經典了。
1929年,在世界範圍內發生了一場經濟危機,海上運輸業也在劫難逃。當時,加拿大國營鐵路拍賣產業,其中6艘貨船10年前價值200萬美元,現僅以每艘2萬元的價格拍賣。希臘船王奧納西斯本來決定把資金投入到礦業開發上,因為他和他的同事相信工業革命後對礦原料的需求將會劇增。但獲此信息後,奧納西斯像鷹發現獵物一樣,立即趕往加拿大談這筆生意。他這一反常態的舉動,令同行們瞠目結舌,不可思議。
在這裏,奧納西斯就是及時更改了預見而獲得成功的典範。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在海上運輸業空前蕭條的情況下,奧納西斯也預見海運業將很難複蘇,而礦業開發會隨著工業革命對礦原料的需求,呈現劇增勢頭,這時他要按預見投資於礦業開發。但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原有的預見也會與變化的情況相背離。海上運輸業的新形勢就說明了這一點。麵對蕭條,貨輪價格下跌到了慘不忍睹的程度,海上運輸業也已沉入穀底。凡事物極必反。這正是投資中千載難逢的機遇。奧納西斯看到了這一點,足見其超人的智慧。這正是改變預見帶來的成功。
形勢的發展也驗證了這一點。不出奧納西斯所料,經濟危機過後,海運業的回升和振興居各行業前列。奧納西斯從加拿大買下的那些船隻,一夜之間身價大增,他的資產也成百倍地激增,使他一舉成為海上霸主。
對市場變化反應迅速,把生意做在別人前麵。當別人還未得到市場變化信息,我已看準行情,商品大量傾銷市場,或者已囤積居奇了。
決策的正確與失誤往往決定實現目標的成敗。因此,決策一定要慎重、要科學。而科學決策的基礎是調查研究。有時候,我們的預見是準確的。也有時候,我們的預見是滯後的,我們可能隻看到了事物的一麵,而未看到另一麵。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進行全麵調查分析的同時,及時更改預見,使之符合客觀實際。
經商做買賣如此,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如果已經發現了不利於自己已經製定計劃的實現條件或者優於已製定的計劃的條件時,就要善於改變想法和方案,這才是我們最優的處理事物的方法,也是我們經常創造奇跡的手段。
換一個角度思考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做事能找到一個好的角度下手,從而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但是這種好的角度,從何而來呢?當然是從思維而來。按照成功學的原理,不同的思維決定不同的出路,講的就是一個人在做事之前,一定要善於變換角度看問題,這樣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
有兩個基督教徒一起去問牧師在祈禱時能否吸煙。其中一個教徒先上前問:“在祈禱時能否吸煙?”牧師生氣地回答:“不可以!”這個教徒悶悶不樂地走了。另一個教徒上前問到:“在吸煙時能否做祈禱?”牧師愉快地回答:“當然可以!”
有時就是這樣,對於一個本質相同的問題,用兩種不同的問法,會得到截然相反的答案。
所以,當我們說話時,不妨選擇一個好的角度。有一個好的角度,就有了成功的一半,但若選擇了一個壞的角度,你就得到了失敗的全部。
還有一個老太婆的故事:老太婆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有人好心地問她是什麼原因,老太婆說,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賣草帽的。晴天的時候,小女兒的草帽生意好,可大女兒的雨傘就賣不出去了,她為大女兒愁;下雨天吧,大女兒的雨傘生意好,但小女兒的草帽又賣不出去了,她又為小女兒發愁。所以她是晴天也愁,雨天也愁。好心人聽後,勸老太婆說:“你應該換一種想法,晴天的時候你應該想:今天我小女兒的草帽生意會很好;雨天的時候,你應該想,今天我大女兒的雨傘會賣出去很多。這樣,你晴天會替小女兒高興,雨天也會替大女兒高興。”老太婆一聽此話,果然有理。從此以後,老太婆是晴天也樂,雨天也樂。
《大富翁》遊戲中有一句話,是人在失意時常用來安慰自己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是的,令人煩躁的事情每個人都會遇到,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不愉快呢?
就是改變態度。
你不用強迫自己在一年之內要做出什麼樣的業績,在公司排名第一,也不要強迫自己在35歲之前掙到多少數目的錢,因為你可能聽說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這是一個高人之外有高人、人才輩出的時代。你不一定要做到最好,隻要努力了就好。
生活當中還有更多有價值的東西,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如果有個檸檬,就做檸檬水。”這是一位聰明的教育家的做法,而傻子的做法正好相反。如果他發現生命給他的隻是個檸檬,他就會沮喪,自暴自棄地說:“我完了,我的命運真悲慘,連一點發達的機會也沒有,命中注定隻有個檸檬。”然後,他就開始詛咒這個世界,一輩子讓自己沉浸在自悲自憐當中,毫無作為。
但是,當聰明的人拿到一個檸檬的時候,他就會說:“從這件不幸的事情中,我可以學到什麼呢?我怎樣才能改變我的命運,把這個檸檬做成一杯檸檬水?”
住在美國加州的一位快樂的農夫叫皮特,當他買下一片農場的時候,他覺得非常沮喪,因為那塊地壞得使他既不能種水果,也不能養豬,能在那片地上生長的隻有白楊樹和響尾蛇。後來,他想了一個好主意,他要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一種資產,他要利用那些響尾蛇。皮特的想法使每一個人都很吃驚,因為他開始做響尾蛇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