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皮特的生意做得非常大,每年去他的響尾蛇農場參觀的遊客差不多就有兩萬人,從響尾蛇身上取出來的蛇毒,運送到各大藥廠去做蛇毒的血清,響尾蛇皮以很高的價錢賣出去,做女人的皮鞋和皮包。這個村子為了紀念他,現在已改名為加州響尾蛇村。
改變要從自己開始
1930年初秋的一天,東方剛剛破曉,一個隻有1.45米的矮個子青年從位於日本東京目黑區神田橋不遠處的公園的長凳上爬了起來,他用公園裏的免費自來水洗了洗臉,然後從容地從這個“家”徒步去上班。在此之前,他因為拖欠了房東七個月的房租已經被迫在公園的長凳上睡了兩個多月了。
他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雖然每天都在勤奮地工作,但收入仍少得可憐,為了省錢,他甚至不吃午餐、不搭電車。
一天,年輕人來到一家名叫“村雲別院”的佛教寺廟:“請問方丈在嗎?”“哪一位啊?”“我是明治保險公司的推銷員。”“請進來吧!”
聽到“請”這個字,年輕人喜出望外,因為在此之前,對方一聽到敲門的是推銷保險的,十個人中有九個會讓來人吃閉門羹,有時即使有人會讓推銷員進門,態度也相當冷淡,更不要說“請”了。
年輕人被帶進廟內,與寺廟住持吉田相對而坐。寒暄之後,他見住持無拒人之意,接下來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這位老和尚介紹起投保的好處來。
老和尚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之後平靜地說:“聽完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願。”年輕人愣住了,剛才還信心十足的他仿佛膨脹的氣球突然被人紮了一針,一下子泄了氣。
老和尚接著又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麼前途可言了。小夥子,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從寺廟裏出來,年輕人一路思索著老和尚的話,若有所悟。
接下來,他組織了專門針對自己的“批評會”,每月舉行一次,每次請五個同事或投了保的客戶吃飯,為此,他甚至不惜把衣物送去典當,目的隻為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氣……”“你有些自以為是,往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這樣很容易招致大家的反感……”“你麵對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你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你的常識不夠豐富,所以必須加強進修,以便能很快街客戶尋找到共同的話題,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年輕人把這些可貴的逆耳忠言一一記錄下來。隨時反省、勉勵自己、努力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潛能。
每一次“批評會”後,他都有被剝了一層皮的感覺。通過一次次的批評會,他把自己身上的缺點一點點剝落了下來。隨著缺點的消除,他感覺到自己在逐漸進步、完善、成長、成熟。
與此同時,他總結出了自己含義不同的39種笑容、並一一列出各種笑容要表達的心情與意義,然後再對著鏡子反複練習,直到鏡中出現所需要的笑容為止。他甚至每個周日晚上都要跑到日本當時最著名的高僧伊藤道海那兒去學習坐禪。
一次次“批評”、一次次坐禪使這個年輕人開始像一條成長的蠶,隨著時光的流逝悄悄地蛻變著。到了1939年他的銷售業績榮膺全日本之最,並從1948年起,連續15年保持全日本銷量第一的好成績。1968年,他成為了美國百萬圓桌會議的終身會員。
這個人就是被日本國民譽為“練出值百萬美金笑容的小個子”、美國著名作家奧格·曼狄諾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推銷大師原一平。
“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經由改變自己而改變生命。”原一平用自己的行動印證了這句話,那就是:有些時候,迫切應該改變的,或許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
這話說的頗有道理,我們自己首先沒有改變的意識,怎麼會想到去改變身外的事物呢?
敢於打破常規
在一次體育課上,體育老師正在考核一群小學生,看有誰能躍過1.5米的橫杆。前麵所有學生幾乎都沒有成功,輪到一名11歲的小男孩了,他猶豫半天,一直在想如何才能跳過1.5米。但時間不允許了,老師再一次催促,讓他抓緊時間。
情急之中,他跑向橫杆,在到達橫杆前一刹那,他突然倒轉過身體,麵對老師背對橫杆,騰空一躍,竟鬼使神差般地跳過了1.5米的高度。他狼狽地跌落在沙坑中,垂頭喪氣地等待批評,旁觀的同學們也都在嘲笑他。
體育老師若有所思,微笑著扶他起來,沒有批評他反而表揚他有創新的精神,鼓勵他繼續嚐試他的“背越式”跳高,並幫助他進一步完善其中的一些技術問題。這位小學生不負眾望,後來他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上,采用“背越式”的特殊跳法,征服了2.24米的高度,刷新了當時奧運會的跳高紀錄,奪得奧運會跳高金牌,成為赫赫有名的體壇超級明星。
他就是美國著名跳高運動員理查德·福斯伯。
在方法上打破常規,就是利用人們習慣於常規的辦法做事的特點,以出人意料之外,而合於情理之中的辦法,摘取到成功的果實。這種辦法如運用得好的話,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成功的機會,我們一定要去把握和創造。有時候,把握機會僅僅需要的是一點打破常規的勇氣。一個好職員,不能唯唯諾諾,當工作不得出路時,應敢於打破常規,尋找新的途徑。
有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即將退休,他要物色一位才智過人的接班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物色和觀察,最後他挑出了兩位人選。
因他們皆善於騎馬,所以董事長想出了一個用賽馬的方法來選人的辦法。一天,老董事長邀請兩位候選人張先生和李先生到他的馬場。當張先生和李先生來到馬場時,老董事長牽著兩匹同樣好的馬走出來,說:“我知道你們都精於騎術,這裏有兩匹同樣的好馬,我要你們比賽一下,勝利的將會成為我的接班人。”
“張先生,我把這匹棕馬交給你;李先生,你騎這匹黑馬。”
兩個候選人接過馬後,各自打量馬的素質,查看馬鞍等用具,十分的仔細,生怕有什麼疏忽。
李先生想:“幸好我一向都持續練習,這次董事長之位非我莫屬!”想到這裏,不禁沾沾自喜。
這時,董事長宣布了他的令人大吃一驚的比賽規則:“我要你們從這裏騎馬跑到馬場那一邊,再跑回來。誰的馬‘慢’到,誰就是下一屆的董事長!”
李先生從自己的美夢中醒過來,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張先生也以為自己聽錯,呆立著不知如何是好。
兩人心裏奇怪:“騎馬比賽都是比速度,誰快誰就贏,怎麼會比慢的呢?”
董事長見兩人都張著嘴巴沒說話,以為沒聽清楚:“我再重複一次,這次比賽是比‘慢’,不是比‘快’的。下麵,請各到自己的位置上,我數三下便開始。”
“一、二、三,開始!”
三聲過後,張先生和李先生仍然站在原地,不知該怎樣做。過了好一會兒,張先生突然靈機一動,迅速跳上李先生的黑馬,然後快馬加鞭地向著另一邊跑去,把自己的馬留在後麵。
李先生看著張先生的舉動,覺得很奇怪:“張先生怎麼騎了我的馬?”
當李先生想通怎麼一回事時,已經太遲了。他自己的黑馬已經遙遙領先,張先生的棕馬還留在原點,任他怎樣追也追不上自己的馬。結果,李先生的馬最先到達終點,李先生輸了!
“恭喜!恭喜!”董事長高興地對張先生說,“你可以想出有效創新的辦法,這證明你有足夠才智繼承我的位置。”
“我現在宣布,張先生便是公司下一屆的董事長!”
這位老董事長的選人辦法很奇特,本身就帶有新意,如果張、李二位先生按慣例比賽,場麵一定很滑稽。因為誰都會裹足不前,這肯定不是老董事長所希望看到的。張先生的成功之處,在於隨機應變,又能利用法則,因為老董事長要求的是“馬”慢到,而不是“人”慢到。張先生善於應變的策略也正是所有在社會中做事,特別是在職場中做事的人,尤其是決策人所必須具備的,隻有具備這樣的思維頭腦,才能保證自己的公司或事業立於不敗之地。
拋棄舊的枷鎖
公元前233年冬天,馬其頓亞曆山大大帝進兵亞細亞。當他到達亞細亞的弗尼吉亞城時,聽說城裏有個著名的預言:
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在其牛車上係了一個複雜的繩結,並宣告誰能解開它,誰就會成為亞細亞王。自此以後,每年都有很多人來看戈迪亞斯打的結子。各國的武士和王子都來試解這個結,可總是連繩頭都找不到,他們甚至不知從何處著手。
亞曆山大對這個預言非常感興趣,命人帶他去看這個神秘之結。幸好,這個結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廟裏。
亞曆山大仔細觀察著這個結,許久許久,始終連繩頭都找不到。
這時,他突然想到:“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行動規則來打開這個繩結?”
於是,他拔出劍來,一劍把繩結劈成兩半,這個保留了數百載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輕易地被解開了。
由此可見,立刻行動、心趨向目標、不墨守成規、遵從自己的行動規則和做事的風格,注定會取得理想成績。人生不能一味地按著某種教條度過,人生需要變革,變革才是成功的源泉,創新才是生命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