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居安要思危(1 / 1)

15.居安要思危

【原文】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譯文】

身居富貴榮華之位,要了解貧賤之家的疾苦;正當身強力壯之時,要想到年老體衰的悲痛。

【解讀】

《老子·第九章》有言:“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很多古人說過的話都充滿了辯證的思想方法,如“晴帶雨傘,飽帶饑糧”等等,都是告誡人們在高處要為低處著想,在方便時要考慮到為難的境況。人有貧窮的時候,也總會有發達的時候,人有順境,也避免不了逆境,苦時多思甜,以便有奮鬥的動力,甜時多思苦,以防忘掉自己的根本。同時,也應該借著年輕的時候,要多創造,多積蓄,為以後老年的生活打下基礎。

很多人沒有吸取先賢的這些教誨,信服“有錢能使鬼推磨”,他們隻知道一味地掙錢,發了財後,就避免不了炫耀一番,上演了一幕幕誇富、鬥富的鬧劇,這都是毫無意義。

就像一個腰纏萬貫的個體戶住進了總統套房,一夜間花掉了千萬美金的房費。“找樂子”的款爺們走進了娛樂場所,一次消費就是數十萬巨款。有的女歌星閑來無事,信手將一張張百元大鈔當作蠟燭來點。暴發戶過年放大鞭炮,然後給馬路都鋪上了厚厚的“紅地毯”還沒有過癮。“大款”們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們的富,就會揮霍無度、痛快享受,想借這些來換取別人的敬仰。曆史長河這種誇豪鬥富的故事一直沒有結束過。就像西晉的石崇就是貪財誇富,因此丟命的人。

有一次,石崇和一位皇親國戚王愷鬥富。王愷用糖和飯來擦鍋,石崇就去用蠟燭當柴燒。王愷用紫絲做成40裏的屏障,石崇不服氣就用絲錦做了50裏的屏障。王愷用赤石塗屋,石崇用椒料糊牆。王愷是晉武帝的舅父,武帝曾賜給一枝珊瑚樹,高二尺,幹粗枝密,世上罕見。王愷把珊瑚樹拿出來炫耀,誰知石崇拿起一根鐵棍,隨手就將它擊得粉碎。王愷以為他在嫉妒自己的珍寶,急得大聲吼叫。石崇毫不在乎地說:“有什麼了不起,賠你一枝就是了。”接著命令家奴拿出六七枝珊瑚出來,每枝高三四尺,顏色更加光彩奪目。王愷見後,無地自容,隻得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