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校園、學習禮儀(1)(3 / 3)

從小養成愛護公物的好習慣

禮儀小故事

春天來了,校園裏也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學校的花園裏開滿了鮮豔的花朵。在課餘時間,小朋友們紛紛走出了各自的教室。他們有的在校園中追逐著蝴蝶,有的在嬉戲打鬧,有的在做遊戲…,他們玩的好愉快啊!

在這些小朋友當中,小美同學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是一個十分愛美的小朋友。下課後,她顯然被小花園中的各種美麗的花朵吸引住了,她徑直向花園走了過去,根本就沒有留意腳下的草坪,以及上麵豎立的寫有“請勿親吻我”的小牌子。她進入花園後,看到周圍並沒有人注意她,於是就摘了一朵自己最喜歡的花,隨後就匆忙回到了教室裏。

你來評對錯

小朋友們,要是你遇到了上麵的情況你會怎麼認為呢?其實,作為一個優秀的小學生,我們都知道小美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她不知道去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物。

禮儀小常識

愛護公共財物是校園禮儀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個優秀小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大家都去愛護公物,有助於建立美好的和諧社會,要建立美好的社會,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它需要人人都具有良好的行為和習慣。

你該怎麼做?

1、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處處留心愛護公共財物,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如果你發現公物被損壞了,為了美觀和便利,我們可以主動地去采取一些行動。比如當你看到潔白的牆壁、平整的桌麵被亂塗亂畫時,我們可以拿起抹布把它們擦洗幹淨;如果桌椅上的螺絲鬆動了,我們可以拿工具擰一擰;校園的花草被踐踏了,我們可以扶一扶;教室裏的門窗有損壞的,我們可以想辦法修一修。

2、在現實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會做出有損公物的行為,我們可以適時地幫助和提醒這些人,來共同維護美好的家園。不但自己要保護公共財物,還要勸導自己的好朋友和同學愛護公物,這樣大家都提高認識,行為也就文明了。

正因為這樣,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愛護公共財物,還要去勸說他人,並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帶動其他人,讓他們都學會去自覺地愛護公物。

從小養成不炫耀、不攀比的好習慣

禮儀小故事

星期一,在周末完了兩天後,小朋友們又開始回到學校上課了。在上課前,小朋友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談論前兩天自己的經曆。他們有的去了動物園,有的去了遊樂場,有的去了博物館,也有愛學習的同學去了書店。

過了一會,小朋友們紛紛圍在了小蓧的身邊,原來她的爸爸為她買了一個“李寧”牌的新書包,非常漂亮,這時她正在那裏洋洋得意地向小朋友們炫耀呢。她的同學小淩看了她的新書包後,再對比一下自己的那個破舊書包,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暗自傷心。

回到家後,小淩就鬧著向父母要新書包。她的家庭本來就不寬裕,她媽媽還是下崗工人,聽到她還想要新書包,媽媽隻得無奈地歎了口氣。

你來評對錯

小朋友,從這個小故事當中,你發現了哪些不符合禮儀之處呢?我們知道,在這個小故事中,小蓧不應該在同學麵前炫耀自己的書包,因為那是父母給她買的,並不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另外,小淩也不應該不顧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去盲目地和別人進行攀比。

禮儀小常識

同學之間朝夕相處,暗中比較是難以避免的。但是,作為小學生,從小就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知道先天的條件不是自己所能夠改變的,因此不要去盲目地與人攀比。比如自己家庭的條件很好,總是把一些新奇的物品拿來向同學們展示,這些行為雖然滿足了自身的虛榮心,卻是卻會傷害到其他同學的自尊心。

同學之間可以比較的應該是自己努力所得來的成果,比如學習成績、創造能力、思維能力,這些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而得來的,是每個人自身不斷努力的見證和結果。這種比較不僅可以彼此激勵,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有一首著名的《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這充分說明,學生的成績應該靠自己的不斷努力,值得自己驕傲的資本應該是個人的成績。

你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