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方土司,馬千乘以三千石柱兵從征,跟隨明朝四川總督李化龍討伐叛軍。秦良玉為解國難,又統精卒五百人,自備軍糧馬匹,與副將周國柱一起在鄧坎(今貴州鳳崗)扼守險地,持弓援劍殺賊。為此,明朝總督李化龍大為歎異,命人打造一麵銀牌贈與時年26歲的秦姑娘,上鐫“女中丈夫”四個大字,以示表彰。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初二,明軍由於連連克捷,上下鬆懈,置酒高會,慶祝新春佳節。洞曉古今兵法的秦良玉多智,她預料賊軍會乘夜偷營,誡囑丈夫馬千乘命令“白杆軍”嚴禁飲酒,持矛裹甲,連夜分守險隘。半夜時分,明軍官兵大部分醉醺醺的沉入夢鄉,賊軍果然突然發動襲擊。醉夢中的官軍一時間四一奔逃。所幸的是,早有準備的秦良玉夫婦所領“白杆兵”發起反突襲,叛軍先勝後敗,惶駭間被長矛捅倒無數,皆轉身奔逃。
秦良玉夫婦緊追不舍,追入賊境,連破金築寨、明月關寨等七寨,直抵楊應龍叛軍老巢的天險桑木關下。
明軍諸軍喘息後集結,齊攻桑木關。由於山險關峻,甲胄衰身的明朝官兵一時束手無策。“白杆兵”此時頓顯神威,這些士兵的攀援能力本來就高超,又有特別矛鉤擁搭連,使得他們在短時間內演雜技一樣互相搭持攀掛,與酋陽土司等地方兵配合,一舉蕩破險關。關口拿下,明朝官軍奪門而入。
於是,眾人合兵,直搗海龍囤,殺得賊兵血流成河。賊首楊應龍駭然無奈,慌亂中自縊身死,插州之亂平息。
此次平亂,秦良玉、馬千乘夫婦“為南川路戰功第一”,為諸司之先,並又獲朝廷銀牌及色緞等物作為獎勵。
大功如此,秦良玉並未沾沾自喜,從不言功,夫婦二人仍回石柱本份過活。
十多年後,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秦良玉丈夫馬千乘死於政府獄中。《明史》記載說,石柱部民狀告馬千乘,明廷把他逮入雲陽獄,不久馬千乘病死其中。但他真正的死因,其實是北京萬曆帝派來的監稅太監丘乘雲向石柱索取賄賂,馬千乘自恃於朝廷有功,不予。這下可羞惱了丘公公,他指使手下捏造罪名,把馬土司逮捕入獄,活活折磨而死,時年僅四十一歲。
一下子變成孤兒寡母,秦良玉含淚忍痛。她大義為重,殯斂丈夫後,未有生出任何反叛不臣之心,反而代替丈夫任石柱土司,忠於職守。《明史》中這樣讚詡秦良玉:“(其)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酋長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建立“大金(後金)”,開始連連發動對明朝的進攻。兩年後,薩爾滸一役(戰場在今遼寧撫順以東),明軍慘敗,諸營皆潰。自此之後,駐遼明軍幾乎是聞警即逃。
東北告急,在此大背景下,明廷在全國範圍內征精兵援遼。秦良玉聞調,立派其兄秦邦屏與其弟秦民屏率數千精兵先行,她自己籌馬集糧,保障後勤供應。為此,明廷授秦良玉三品官服。
沈陽之戰中,秦氏兄弟率“白杆兵”率先渡過渾河,血戰滿洲兵,大戰中殺辮子兵數千人,終於讓一直戰無不勝的八旗軍知曉明軍中還有這樣勇悍的士兵,並長久為之膽寒。由於眾寡懸殊,秦邦屏力戰死於陣中,秦民屏浴血突圍而出,兩千多白杆兵戰死。但也正是由此開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聞天下。
得知兄長犧牲消息後,秦良玉製一千多件冬衣,配送給遠在遼地的石柱兵。然後,她自統三千精兵,直抵榆關布防(今山海關),控扼滿州兵入關咽喉。明廷兵部尚書張鶴鳴為此專門上奏天啟帝,追贈死難的秦邦屏都督僉事,立祠祭祀。不久,明廷又詔加秦良玉二品官服,封誥褒獎。
由於“白杆兵”戰鬥力強,明廷再下令征兵兩千。秦良玉聞詔即行,與弟弟秦民屏馳還石柱,征調士兵準備援遼。
抵家僅一日,重慶內亂。永寧土司奢崇明借奉詔援遼的名義,率數萬人馬與其女婿樊龍裏應外合占據了重慶,並發兵圍攻成都,大有關門做皇帝的意思。由於同為“土司”鄉親,奢崇明派人攜大筆珍寶來石柱與秦良玉“通好”。秦良玉二話不說,立斬賊使。她派遣秦邦屏及其二子溯流西上,度渝城後,忽然抵至重慶南坪關,扼製賊兵歸路。趁天黑敵軍無備,“白杆兵”突襲賊軍駐於長江和嘉陵江上的水軍,盡焚其舟。同時,秦良玉分兵守忠州,馳報夔州官軍密防瞿塘天險,阻遇叛軍沿江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