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級能包容朋友
當包容進一步升級時,我們又會試著去包容我們身邊的朋友。我們把這種包容的級別稱之為第三級。
你說你與朋友鬧了別扭,怎麼辦?答案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會讓隔閡成為過去,寬容會讓友情有個新的起點。
古時候,人們想殺一頭熊,就會在一碗蜂蜜的上方吊上一根沉重的木頭。熊想吃蜂蜜時,必須先推開木頭,而木頭又會蕩回來撞擊熊。熊生氣地更用力推開木頭,而木頭也更猛烈地撞擊它。就這樣不斷重複,直到木頭撞死那頭熊為止。
當人們以怨報怨時,便是在做同樣的事。人難道不能比熊聰明些嗎?
要以仁慈對待別人的惡毒相向,這樣就能破壞惡人做壞事所獲得的樂趣。
對於世上一些不明事理、甚至是非不辨的人,我們隻能替他們感到惋惜,不應該去取笑他們,或是責備他們。如果你真的有心去幫助他們的話,我們應該多去關懷他們,當然,如果可能的話,也可以通過與他們麵對麵的交談,為他們引出一個正確的思考方法來:;這樣才是正確的做法,絕對不可以故意去取笑或責備對方。
人都是按照各自的想法去行動的,而且每個人也希望每一件事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實施。但是,如果認為每一件事都非得照著自己的想法去進行不可的話,這樣的人就不僅是一個性情固執的人,而且也可以稱之為傲慢的人。
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是最正確的,但是,到底誰才是最正確的,這個問題不能單由自己之觀點來評判。所以,如果因為和自己想法不同,就認為對方是傻瓜;因為和自己的追求不同,就認為對方是一個不可救藥之人,甚至加以迫害,這樣的做法實在教人不敢苟同。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權按照自己的思考去行動,每個人都應該懷著自己的追求,這是無可指責的,這也是一個正常社會的標準。
一位宗教家曾經寫過這麼一段話:“很少人會以衡量自己的天平,來衡量別人。”我們自己的過失和別人的過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麼。當我們做了一件令自己覺得羞愧的事,使自我感到一文不值時,我們總會找到一個替罪羊——我們責備自己的良心。我們會說:“我的良心在折磨我。”然後我們很快就寬恕了自己。
但當別人犯了錯誤或表示憤恨時,我們是多麼快地把他貶得一文不值。更可笑的是,我們抓住了別人的十次謊言,而忘了自己曾經說過無數次的謊言。
兩個大兵在森林裏麵被敵人包圍了,他們逃向森林的深處,幾天幾夜一直沒有實物,甲士兵看見一個鹿,舉槍就打,發現沒有子彈了,就喊乙士兵,乙士兵槍裏麵還有兩發子彈,一聲槍響後,一頭鹿被打倒,他們靠這頭鹿的肉堅持了三天。
到了第四天,隻留下一塊肉了,森林還是看不到盡頭,甲和乙都沒有吃這快肉。就一直僵持到天黑。
甲晚上輪到放哨,突然肩膀上挨了一發子彈,鮮血噴湧,乙狂奔過來幫甲包紮,顯得非常的緊張。接著乙背著甲走出了森林,居然找到了部隊,得救了。
五十年過去了,甲有一天快死了,他讓人把乙叫過來,說:其實我知道,那一槍是你在背後打我的,你想要吃掉那塊肉,你的槍裏麵還有一顆子彈……
乙什麼都沒有說,默默的看者他,直到甲說完後從此閉上眼睛。
現場所有的人都痛斥乙的無恥和罪行,在大家的罵聲中,乙走出了大門,出門的時候,他靜靜的把一個信封放在門口的垃圾桶裏麵。
後來清潔工發現,裏麵是一顆生鏽的子彈。
要想具備做人的資格,必須記住每一個人都會犯錯,我們是善良與邪惡、成功與失敗、信心與失望、友情與孤獨、勇氣與恐懼的混合體。人之所以相同,在於他們一生中有偉大的時候,電有渺小的時候,因時而異;唯有通過寬恕,我們才能發現,在我們一生當中,偉大的一麵占了絕大部分的時光。
當你被疑慮與缺乏自信所征服,被侵略與恐懼所征服,你就受到了壓力。你要抨擊他人時,不妨先自問:“要是我在他的處境之下,我會怎麼做?”如果必要的話,為你自己的權益而戰,但是不要為仇恨、報複而戰。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迫切地需要友情,而友情發射的第一道光和熱,是在你失去理性時,猶能自問:“要是我在他的處境,我會怎麼做?”
最重要的是,你對自己也一定要退一步設身處地的想,不要因為一個錯誤而苛責自己,不要因此而成為一個流離失所者。在這種時刻,對著鏡子捫心自問:“我會對自己最好的朋友這樣做嗎?”
我們隻有學會了寬恕,才能夠成功地生活。
4、第四級能包容同事
當我們走上工作崗位時,我們又會試著去包容我們身邊的同事、領導和手下。我們把這種包容的級別稱之為第四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