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立身處世要不被人打倒確實不容易,因為社會上處處充滿陷阱,處處都有嫉妒我們、陷害我們、生發障礙的黑手。想要逃過這些黑手,隻有自己小心謹慎,不做傷天害理的事。隻要船頭坐得穩,不怕四麵浪來顛,社會的風浪愈大,能幹的人愈是堅強,自然也就不會被人打倒了。
跌倒的收獲
跌倒後千萬不要氣餒,跌倒後能夠勇敢地重新站起來,成功還是會向你招手的。
人生不能沒有教訓,正如跌倒是每個嬰兒學習走路必經的。不小心跌倒了,最好能不受傷害,更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意而一蹶不振。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說:“跌倒了不必急著站起來,四周找找看有什麼可以撿的,再站起來!”此言確實不錯。人生的順境、逆境,對於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都可能從中累積成功的資本。所以,即使偶爾跌倒了,隻要自己不因此倒地不起,有時反而能有意外的收獲。星雲大師從跌倒中總結出如下道理:(1)跌倒可以累積經驗。跌倒不一定是壞事,孩子跌倒了,父母常常說:“不要緊,不要緊,跌得多,長得快。”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如學習騎腳踏車,總要跌倒好多次才能學會。所以人生跌倒了可以累積經驗。有些老年人還會自豪地說自己很會跌倒,因為他懂得跌倒時要雙手緊抱,先以臀部著地,再往安全的地方斜靠。累積了很多的跌倒經驗,就不怕跌倒;縱有跌倒,也會安全無恙。
(2)跌倒可以鍛煉意誌。事業有成的人必定有很多跌倒的經驗。世間許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多少挫折、多少次跌倒後重新站起來,所謂“打落牙齒和血吞”,再次往前衝,才能成功的。多少成名的科學家都是曆經許多次研究失敗才有所成,多少政治家革命也是經過許多次失敗才成功,多少企業家創業也是累積了許多失敗的經驗才峰回路轉。失敗為成功之母,成功屬於意誌堅強、能堅持到底的人。跌倒可以鍛煉意誌,未嚐不是未來成功之肇因。
(3)跌倒可以體會人情。跌倒的人,最大的收獲是在增長經驗外還可以檢驗人情。有的朋友見到我們跌倒了,揚長而去,此種人隻能同富貴,不能共患難;有的朋友平時往來並不密切,但他見我們跌倒了,真心安慰,熱心協助,這才是可以同甘共苦的朋友。因為跌倒,可以認識人心,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未嚐不是另一種收獲。至於跌倒後有的朋友幸災樂禍甚至冷言相譏,這時就要看我們的意誌——是被這種人情閑話所挫敗,還是化悲憤為力量,再度站起來呢?
跌倒可以獲取成功。蘇秦功名未成時,回到家中,家人不理不睬,他甚至連飯都沒得吃。後來他獲得《太公陰符》,鑽研苦讀,獲佩六國相印,當他再經過家門時兄嫂匍匐歡迎。嚴子陵與劉秀曾同時愛上陰麗華,雖然在感情與事業上都輸給了劉秀,但嚴子陵在幕後扶持劉秀為帝,自己功成不居,後世對其讚歎不亞於劉秀,嚴子陵的德光在世人眼中更加閃亮耀眼。
由此,星雲大師奉勸所有跌倒的人,跌倒後千萬不要氣餒,跌倒後能夠勇敢地重新站起來,成功還是會向你招手的。
敢於承認錯誤
錯了即刻當眾認錯,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這樣反而受人尊重,同時也會得到別人的諒解與讚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一般的凡夫俗子,大都不肯認錯,更遑論改過了。認錯好像是聖人的行為,如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曾子就肯認錯;大禹“聞過則拜”、子路“聞過則喜”,可見認錯需要有聖人的修養。
一般人其實也想認錯,隻是有的人低不下頭,有的人咽不下一口氣,有的人道歉的話講不出口,所以佛教對認錯有一個規定:要發露,才是懺悔認錯。所謂“發露”,就是要說出口,要公布出來,發露了才算懺悔。
星雲大師將認錯的好處、意義,分析如下:(1)能增加美德。小兒女犯錯的時候,爸爸媽媽要打他,當爸爸媽媽舉起棍棒,他立刻說:“爸爸,媽媽,我下次不敢了。”可能爸爸媽媽就打不下去了。所以從兒童時期,就知道認錯的好處,長大後,雖然有時難免會犯錯,但犯錯隻要肯認錯,就是最大的美德。
(2)能獲得人緣。不認錯的人,縱使是對的,人家也不會給予尊重,反而認錯能獲得人緣。例如,常常把“對不起”掛在嘴邊——“對不起,昨日的會議不該早退。”“對不起,前天跟你講話,不該打擾你那麼多時間。”“真過意不去,我上午竟然那樣冒犯你。”如此肯認錯,所謂“一笑泯恩仇”,一認錯,心中的疙瘩消除,自能增加彼此的善緣。
(3)能改進惡習。人的執著、貪欲、嗔恚等惡習很多,如果不肯認錯,更是惡劣的習慣,假如肯認錯,就是良好的習性。人生經過一個轉折點,罪惡變為善美,黑暗變為光明,惡習也會變為善的行為。
(4)能變化氣質。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氣質的變化。為什麼要讀書,為了變化氣質;為什麼要做善事,為了變化氣質,增加慈悲。一個人有沒有學問、有沒有權勢不重要,有沒有氣質很重要。我們的談吐有氣質,我們的行事有氣質,我們和人來往很有氣質,做人處世,和人交往,就能增光很多。
(5)能培養勇氣。認錯不是懦夫的行為,認錯也不是弱者的表現,認錯是勇者,認錯能培養自己的氣度。認錯需要勇氣,認錯需要智慧,隻要你有理由,即使官員也會向你認錯。
(6)能受人讚美。認錯不會遭人歧視,不會被人批評,反而令人欣賞、諒解、佩服、讚美。我見過許多年輕人,死不肯認錯,別人對他的錯誤就會耿耿於懷,不能原諒。但也有少數高層次的年輕人,錯了即刻當眾認錯,反而受人尊重,以後的日子受人推崇、讚美。類似的例子多不勝舉,因此不禁要問:青年人為什麼不知道反省認錯呢?
機會靠自己創造
機會不是靠別人給予,也不會有上天賜予,機會還是要靠自己創造的。你有信心,才有機會。
某國王有甲、乙二位大臣,甲大臣為國王所喜,乙大臣卻常受國王的嗬斥。乙大臣起初甚為不解,於是他仔細觀察,發現原來每當國王咳嗽吐痰後,甲大臣立刻用腳將痰擦拭幹淨,所以甚得國王歡心。
乙大臣也想如法炮製,但是每次總被甲大臣搶先一步,始終找不到機會。後來他想到一個可以捷足先登的辦法,以為必然可以搶到先機。
有一天,國王又在咳嗽,想要吐痰,乙大臣見機不可失,趕緊對準國王的嘴邊踢去,以便搶在甲大臣之前擦到痰,哪知竟然將國王的牙齒全給踢掉了。
乙大臣愚蠢地以為,隻要痰不落地,他就可以搶先甲大臣一步拭到痰。弄巧成拙,這是乙大臣不懂得如何掌握機會,甚至他並不懂得什麼叫做機會。其實,想贏得國王的歡心,不一定隻在擦痰這件事上。機會在哪裏?機會就在每個人的手中,在眼前,在腳下。機會不是找來的,必須多培養福德因緣;隻要種子播下去了,還怕不會開花結果嗎?
人都希望遇到好機會,好機會常被比喻為“千載難逢,萬劫難遇”,不是很容易遇到。所謂機會,也要有緣分。你有那個緣分,當然就有那個機會;平常少結善緣,當然就不會有很多機會了。那麼,機會在哪裏呢?星雲大師的答案是:
(1)機會在信心裏。機會不是靠別人給予,也不會有上天賜予,機會還是要靠自己創造。你有信心,才有機會。你對航空、航海有興趣,有信心,航空、航海的因緣就會向你招手;你對留學、移民有信心,留學、移民的門路就會為你開啟;你要拜師學藝,尋找善知識,你有信心,虛心請教,善知識就會微笑歡迎你;你要學文習武,學習各種技術,隻要你對其抱有信心,百行千業都將給你機會,也會成為你的好緣、助緣。
(2)機會在能力裏。機會屬於有能力的人所有。你想有機會,先要把自己的能力充實好。你會唱歌,就有唱歌的機會;你會繪畫,就有繪畫的機會;你會園藝,在園藝的行列裏就有你的一份。內政外交、國防經濟、經理會計、公文起草……你有這些能力嗎?你若有能力,可能不必你去找機會,機會自然會來找你。也許你慨歎自己沒有大才,不能大用,那麼你會掃地嗎?清潔隊裏歡迎掃地的人。你會守門嗎?很多大樓的守衛處會看重你。在這個社會,機會都是給有用、有專長的人的。隻要你有能力,到處都是機會。
(3)機會在理想裏。機會並非都操控在別人手中,隻要自己有理想也可以建立機會。你理想中有人,人就要你;你理想中有事,事就要你;你理想中有慈悲、道德,慈悲、道德的行業裏就會要你。你理想中要做一個標準的警員,警界就會需要你;你理想中要做一個會計,金融商號就會給你機會。建立理想中的目標,不計大事小事,隻想貢獻社會,機會多得是。假如你沒有服務的理想,隻想人家給你,完全沒有想到給人,那麼機會見到你也會自動後退。
(4)機會在結緣裏。有時候機會不來找你,你可以主動廣結善緣,在你的善緣裏就有機會。沒有機會,先給人家試用,試用也是機會;沒有機會,先屈就勞力的工作,勞力裏也有機會;沒有機會,主動服務,加入義工行列,機會就在義工服務裏。凡事有因才會有果,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想品嚐果實的甜美,先要栽種,才有果實可吃。
機會不一定要求之於人,先求自己吧!
哪些人不能成功
有的人本來建立了功勞,讓人崇敬,但是他居功自傲,反而因功獲罪。所以,這樣的人不能成功。
常言“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重重的樹木,互相包容依賴,才能成為叢林。世間無論什麼事,成功的背後必是眾因緣的相互依存與成就。如先人的開山、帝王的建朝,企業的開發、家園的成立,乃至一頓飯菜,無不是眾人團結合作、勤勞不懈的成果。
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業;不一定要功勳蓋世,至少能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人都希望有功於社會鄉裏,有f3可惜很多人求功好利,往往適得其反,功敗垂成。那麼,哪些人不能成功呢?星雲大師告訴我們:
(1)無功受祿的人不能成功。沒有功勞而想獲祿,這就如同緣木求魚,沒有因怎麼會有果呢?我們看到一些人成功,就該知道,他們都是經過許多的辛苦才功成名就的。人生在世,隻要能建立功勳,實至名歸,就是有人辜負你,曆史或大眾都不會虧待你;反之,無功受祿的人,如曆代的外戚,靠裙帶關係,縱然受封,別人不服氣,也無法成功。
(2)急功近利的人不能成功。建功立業是一生的事,不是一時的。
有的人沒有耐性,指望一時僥幸,所以急功近利。其實,急速成長的樹木花草價值有限。
(3)居功自傲的人不能成功。有的人本來建立了功勞,讓人崇敬,但是他居功自傲,反而因功獲罪。例如鼇拜,就因居功自傲使得康熙受不了,最後被鏟除。居功自傲的人應該以此為戒。
(4)貪功起釁的人不能成功。有些人為了貪取功名,製造是非,挑起事端,讓別人互相鬥爭,他好從中取利。這種人或能僥幸獲利,但長此以往,讓人認識了他的詭計,彼此往來謹慎,縱使一時成功,但孤家寡人一個,沒有朋友,人生又有何樂趣呢?
(5)邀功求賞的人不能成功。古今的英雄建立功勞後都希望獲獎。
韓信向漢高祖要求封代齊王,漢高祖生氣不允,後經張良暗示,靈機一動,改口說:“要封就封正式的,何必要代呢!”因此封他為齊王,但韓信因此埋下殺身之禍。
(6)前功盡棄的人不能成功。有的人立下許多功勞,但不能守成,由另外的因緣不具,讓之前所有的功勞付之東流,殊為可惜。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能夠謹守功勞也是人生重要的功課。
你也能夠成功
懂得綜合、分析判斷,重視效率,能合情、合理、合法地為己、為人、為大眾,以圓融的態度處世,這樣的人就容易成功。
星雲大師認為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一個圓滿。圓滿的人生要有許多方麵的成功才能完成,例如在情感婚姻路上祈求百年好合,在待人處世上要廣結善緣,在經濟事業上期望飛黃騰達。但是,成功有成功的條件,想成功必須先建立良好的觀念,否則可能就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成功的觀念則如“隻問耕耘,不問收獲”“隻慰他苦,不祈我樂”“隻想付出,不求回報”“隻願成就,不計辛苦”。事業成功的條件有很多,星雲大師告誡我們,有四點要特別注意:(1)誠信篤實的人會成功。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早年間開個小店,店內都會掛個告示牌說“童叟無欺”,表示做買賣重視的是誠信。做人也要講誠信,不要想去愚弄別人,想要愚弄別人的人最後反而愚弄了自己。喊“狼來了”的小孩,三次就自食惡果了。所以,做人要本分,不要投機取巧。中國人一向以忠厚待人為美德。花言巧語騙人於一時,不能永遠得逞,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誠信。
(2)結緣助人的人會成功。經常聽到一些人說“廣結善緣”“助人為樂”,不要以為這是老生常談,沒有意義,此中蘊藏著深奧的成功之道。一般的農夫都懂得春種秋收的道理,一個人平時如果能夠到處結緣助人,還怕別人不與你結緣,不幫助你嗎?你無意間在哪裏說了一句好話,做了一件善事,經過一段時間,你所播下的種子起了作用,意外地讓你獲得一些不可思議的助力,這就是幫助你成功的因緣。所以,結緣助人,別人也會助你成功。
(3)智慧圓融的人會成功。有的人認為,成功的首要條件,一定要聰明有智慧,要有高深的知識學問。但事實不盡然,有的人聰明卻執著、靈巧但不忠厚,如此智慧對前途事業也無所幫助。懂得綜合分析、判斷,重視辦事的效率,能合情、合理、合法地為己、為人、為大眾,以圓融的態度處世,這才是真正的智慧。有這樣圓融智慧的人,當然就容易成功了。
感謝你的對手
冤家仇敵,也可以成為朋友,可以誠意和他交往,以感化他,改變他的心意,所以能夠“化敵為友”,敵人一點也不可怕。
有一則笑話說,老鼠要作新嫁娘,老鼠一心想嫁的對象是太陽,太陽知道以後,急忙說:“不行,我怕烏雲,烏雲會遮蔽我,你還是嫁給烏雲吧!”烏雲一聽,說:“我也不行,我怕風,風一吹,我就無影無蹤,你還是嫁給風吧!”風也說:“我怕牆,一道牆就把我擋在牆外,你還是嫁給牆吧!”牆說:“我更不行,我最怕老鼠了,老鼠會打洞,隻要牆腳被挖了一個洞,整片牆就會倒塌!”所以最後老鼠沒有辦法,還是嫁給老鼠。
星雲大師借助這則趣談,告訴我們世間上任何事物都有天敵。例如,老鼠的天敵是貓,貓的天敵是狗;蟬的天敵是螳螂,螳螂的天敵是黃雀。另外,鷓鴣的天敵是老鷹,蟑螂的天敵是蟾蜍,螞蟻的天敵是穿山甲,等等,可以說,世間上有生命的東西,四周都埋伏了可怕的天敵,例如房屋、家具等,乃至一切物質,包括世界、人生,最大的天敵就是無常。尤其人的敵人,不要說外境,其實自己就是自己的敵人。你看,人類挑起戰爭,人命傷亡,百千萬數,包括文化的摧毀、古跡的蕩然,都是何其殘忍。
這麼說來,敵人是可怕的,世人也是可悲的!但其實也不必說得那麼恐怖,敵人也有可愛的地方,星雲大師舉例說明:(1)敵人也有值得學習效法的地方。敵人必定有比自己更大的長處,自己為了防止被他打敗,必定要學習他的長處,以便抗拒他的欺負、傷害。
(2)敵人也是互相競爭的動力。有敵人才有競爭的對手,自己才會進步。英國有兩大黨,保守黨與工黨,工黨執政了,保守黨慢慢衰微。
這時感到恐懼的,不是保守黨,而是工黨,因為它覺得沒有對手,今後必然也會慢慢走向滅亡,所以工黨會想出種種辦法,希望提高保守黨的實力。反之,保守黨上台了,工黨逐漸沒落,保守黨也怕沒有對手,造成衰微,所以也強化工黨的勢力,以便相互競爭。因此,敵人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自己要有競爭力,才是要緊。
(3)敵人也有激發潛力的功用。自然界的災害,如烈火、強風、雨雪、冰霜等,人類都有防治的本能。人類的敵人雖多,隻要自己健全,敵人又奈我何?再如,貧窮是我的敵人,我可以勤勞工作,擺脫貧窮;無知是我的敵人,我可以勤讀詩書,提高自己的質量,如此又何懼於我的敵人!因此,敵人的存在,更能幫助我們激發內在的潛能。
(4)敵人也有成為朋友的可能。有的人長年生病,最後練就“與病為友”的功夫。疾病都可以成為朋友,我的冤家仇敵,也可以成為我的朋友,我可以誠意和他交往,以感化他,改變他的心意,所以能夠“化敵為友”,敵人一點也不可怕。在一些動物的影片當中,我們看到貓兒把老鼠養大,乃至小狗照顧小老虎的畫麵,這都是“化敵為友”的實例。因此,敵人何足懼哉!
坦然麵對困境
逆境、不順是一時的,靠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自我健全,充實自己,擺脫厄運。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一個人的前途,如同海上的浪潮起起落落,時有低潮,時有高潮。遇到困境,很多人不是算命卜卦、求命改運,就是向土地公、媽祖婆祈求化解,希望前途發達順遂,卻往往慌亂無功。遇到困境時,星雲大師這樣鼓勵我們:(1)閉緊嘴巴,少說多做。有時候遇到困難,多說無益。因為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情況,也不是所有是非都能說清楚。這個時候,隻有閉緊嘴巴,多做事,少說話,隻要有精神,有力量,是對的,就一直做下去,必定會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