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生來就注定無法與男子享有平等的待遇,也沒有自主的權利。女子晚婚了,就會被議論紛紛;結婚後,不能與丈夫、兒子同桌進餐,丈夫還可隨時找借口休妻;女子除了順受外,還必須遵守三從四德——所謂的三從就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工。現代社會女權意識抬頭,女性已不再像以往終生隻能扮演被支配的角色, 因此過去“大男子主義”已變為“新好男人主義”了。
現代婚姻講究男女平等,男女雙方必須互尊互敬、互忍互容,因此胡適把過去女人的三從四德,改成現代男士應該做到“三從四得”——三從是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要盲從,四得是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責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舍得。
其實,胡適的“三從四得”是提醒已經結婚的男女,應該要相互體貼遷就、彼此信任,如此才能維持一個美滿的婚姻。
婚姻中的男女不能有要改變對方的念頭,而是相互適應對方、尊重對方,彼此給對方空間。現在有人為了彼此擠牙膏、脫襪子的方法不同而離婚,就是太將婚姻當兒戲;也因為彼此不懂得溝通,不願順服對方所致。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個凶悍、嘮叨的老婆,經常讓蘇格拉底在眾人麵前困窘尷尬。有人問蘇格拉底結婚的下場是什麼,他說:“娶一位好老婆的男人,會變得快樂;娶一位壞老婆的男人,會變成哲學家。”
婚姻中的男女必須付出忍耐,還要學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容忍對方的缺點。婚姻中的男女必須學習傾聽,不能事事追根究底,要能時時原諒對方的過失。
怨婦
怨婦的辛苦值得同情,解決之道,必須從自身改善起,在做家務之餘,可以投身公益團體,參加正當的婦女會,學習社交禮儀,開闊自己的生活圈,增長自己的知識、見聞等,自然就不會成為家庭怨婦了。
古代的中國,有所謂“深宮怨婦”。一個長期居住在深宮裏的女人,沒有獲得皇帝的寵愛,也沒有親人朋友,周遭隻有一群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的女人和自己生活在一起,難免產生怨懟。然而現代社會開放,婦女已經和男人一樣走上社會,但是仔細調查女人的生活,社會上仍有很多家庭怨婦,星雲大師作如下解釋:(1)怪丈夫沒有發財的怨婦。一般婦女大都負責家裏的“開門七件事”,有時家用捉襟見肘,度日艱難,因此總希望有個會賺錢的丈夫,能有足夠的錢供給家用,免得生活缺柴少米的難以度日,甚至沒有足夠的錢可以捐獻公益,在社區裏無法取得較高的地位,自然就會怨怪丈夫無能,不能賺大錢,發大財。
(2)怪子女不能成器的怨婦。一個家庭主婦,她的生活裏除了丈夫就是子女,如果子女聰明能幹,還能稍解她為家庭付出的辛勞;萬一子女不成才,在學校裏成績不好,下課以後還在外麵惹是生非,不但增加掛念,也覺得沒有麵子。於是難免就會怨怪當初不應輕易結婚,更不該生養這許多孩子,整天長籲短歎,怨天尤人,這不就是家庭怨婦嗎?
(3)怪年華逐漸老去的怨婦。身為家庭主婦,每天與鍋碗瓢盆為伴,和掃帚抹布為伍,天長地久,日複一日,日日如是,慢慢地,青春歲月隨著時光逝去,自己的皮膚愈來愈粗糙,雙手也慢慢長繭,於是感歎風華不再,感覺人生索然無味。如果夫妻感情恩愛,還聊可告慰;如果丈夫流連在外,偶爾回家還大男人氣勢,怪東怪西。一句安慰也無,則女主人滿腹辛酸向誰訴說?也難怪有很多女人喜歡串門子,因為她沒有正當的交際,生活得不到調劑,隻好張家長、李家短地成為長舌婦,甚至到處訴苦抱怨,如此怎能不成為怨婦呢?
(4)怪親友不夠義氣的怨婦。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的家庭主婦遇到經濟上的困難,求助親友,但是有時候親友的生活並不寬裕,自顧無暇,哪有餘力濟助他人呢?所以當得不到親友濟助時,就會怪親友無情無義,難免不生出滿腹怨言。
綜上所說,怨婦的辛苦值得同情,但是解決之道,必須從自身改善起,例如幫助丈夫從事家庭副業,增加經濟來源。另外,在家務之餘,可以投身公益團體,參加正當的婦女會,學習社交禮儀,開闊自己的生活圈,增長自己的知識、見聞;或是到自己所信仰的宗教道場,發心當義工,借此廣結善緣,結交一些善知識。如此縱使偶爾生活上遇到不如意的事,或是有了不滿的情緒,一經善友開導、宣泄,自然就不會成為家庭怨婦了。
婆媳與母女
婆媳之間要常常抱著“對不起,我錯了”的心態,謙卑自躬,好處讓別人享受,壞處自己承當,從讓步吃虧之中來陶冶自己的心性,擴大自己的心量。
端午節到了,婆婆叫媳婦包粽子。媳婦不大會包粽子,從__________清晨包到下午,好不容易包好了。煮粽子的時候,媳婦聽到婆婆打電話給出嫁的女兒,叫她趕快回來吃粽子。媳婦非常生氣,心裏不住嘀咕:我忙得汗流浹背,你都沒有關心我的辛苦,卻叫你的女兒回來吃粽子!因為心裏不平,越想越氣,她把圍裙一摔,換件衣服就想跑回娘家。正要出門的時候,電話鈴響了,原來是娘家的媽媽,說:“女兒呀!媽媽今天叫你嫂嫂包了粽子,你趕快回來吃粽子!”媳婦聽了一愣:原來天下的母女都是一樣的!
在家庭中,母女之間的問題比較少,婆媳之間的問題比較多。
母女有母女的感情,婆媳有婆媳的關係,你能認清母女與婆媳之間的微妙情誼,一切當就釋然了!
母女的關係,女兒是媽媽身上的一塊肉;媳婦終究是從別姓人家娶過來的,何況自己最親愛的兒子完全被她占有,婆媳的關係就已埋下了危機。母女也好,婆媳也好,總要把這種相互關係透徹地認清,彼此才好相處。
世間也有母女關係不和諧的,也有婆媳彼此親愛勝於母女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一個碗不會有聲音,兩個碗才會丁當響。趙麗雲博士有一次談到她和婆婆的相處時,道出了一個秘密:婆媳在一個家庭中生活,要跳探戈,你進我就退。
過去有兩戶人家緊鄰而居,張家的人和樂相融,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而李家的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雞犬不寧,無法過日子。
有一天,李家的人跑來問張家的人說:“你們一家人為什麼不吵架而能夠和睦相處呢?”
“因為我們一家人都認為自己是做錯了事的“壞人”,所以能夠相互忍耐,相安無事。你們一家人都自以為自己是“好人”,因此爭論不休,大打出手。”
“這是什麼道理呢?”
“譬如這裏放著一個茶杯,有人不小心把它打破了。打破杯子的人不肯認錯,還理直氣壯地大罵:‘是誰把茶杯擺在這裏的?’擺杯子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反駁:‘是我擺的,你為什麼不小心把它打破了?’兩個人彼此不肯退讓,自以為是好人,僵持不下,當然吵架了。反過來,打破杯子的人如果能夠道歉:‘對不起,是我疏忽,打壞了杯子。’對方一聽也馬上回答:‘__________這不應該怪你,是我不該把茶杯放那裏的。’彼此肯坦承自己的過失,互相禮讓,怎麼會吵架呢?”
所以,星雲大師奉勸婆媳之間要常常抱著“對不起,我錯了”的心態,把自己當做壞人,學習水的就下,謙卑自躬,好處讓別人享受,壞處自己承當,從讓步吃虧之中來陶冶自己的心性,擴大自己的心量。
其實,人我相處,不隻是婆媳之間要跳探戈,母女之間也要跳探戈,夫妻之間也要跳探戈,朋友之間也要跳探戈。世上任何人際關係都要學會跳探戈,你進我退,我進你退。如果兩個人的腳步同時前進,就會踩到對方,如果兩個人同時後退,這支舞也就跳不下去了。
婆媳之間的這支探戈舞,如何才能跳得和諧、曼妙呢?那就要看彼此之間的默契了。我們的人生,向前的隻是半個世界,而大家拚命往前麵擠插,而不知道轉身還有更寬廣的半個世界。我們應該學習不比較、不計較,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尋找人生。
夫妻幸福的秘訣
夫妻和合同心才能共同麵對挑戰,共同成長,建立幸福的家庭。
夫妻之間的相處,要有溫和與耐心,才能營造和樂的家庭。要用寬容的態度來代替執拗不化,用忠誠的心來對待猜忌不信,用諒解的方法來處理錯誤傷害,以不求回報的感情關心對方,必能水乳交融、親密無間。
夫妻之間究竟如何相處?星雲大師給婚姻中的夫妻送來福音。
(1)要溝通,以表達彼此的感受。夫妻相處最重要的是溝通,有溝通才能了解彼此的感受,說出存在的問題,才能有改進成長的機會。所謂“微小轉廣大”,一件小事情悶在心裏,悶久了,彼此不說話、不關心,形成冷戰,隔閡就會愈來愈深,往往不可挽回。做丈夫的要怕老婆。這裏的“怕”是敬畏的意思。一個敬畏老婆的男人能夠尊重女性。一個敬畏老婆的男人,在家中不計較權力的大小,一切以太太為大、自己為小,將治家的權力交給太太負責。若能夠如此,則這個家庭必定井然有序、和樂融融。相反,如果把大男子主義抬得高高的,和太太計較權力,那麼這個家庭必定烏煙瘴氣,難以安寧。胡適先生曾經極力提倡“怕老婆運動”,主張組織“怕老婆俱樂部”,以提高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
(2)要協調,以縮短彼此的距離。夫妻相處,彼此的意見看法、理想目標,為人做事、交際往來難免有所不同,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要多協調,要能彼此退讓,從異中求同,次數多了,雙方思考模式以及做事方法的距離就會縮短,逐漸培養出默契。
(3)要適應,以培養共同的興趣。有些夫妻婚後才發現兩人的嗜好完全不同,經常為了要對方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鬧得彼此不愉快。
如果夫妻倆能培養出相同的興趣,就能互相提攜、進行討論,才有共同的語言。
(4)要體諒,多讚美對方的辛勞。有些丈夫回到家裏隻會埋怨自己上班太辛苦,而不願意協助太太一點家事;太太看丈夫回家不幫忙做家事,就怨歎自己每天裏外都忙,太勞累,如此一來,口角和不滿就會發生了。夫妻之間應該多體諒對方的辛勞,不吝惜口頭的讚美,肯定對方的付出。
中國諺語“家和萬事興”、“夫婦和而後家道昌”,都是說夫妻相處要以和為貴;西方的莎士比亞也說“家內之不和,是貧乏神之巢穴”,這貧乏不隻是金錢上的不足,包括精神、心理的困乏。畢竟夫妻和合同心才能共同麵對挑戰,共同成長,建立幸福的家庭。
未來男女
現在男女的新觀念,由於過分依賴父母,到了應該獨立之齡而不獨立,應該結婚成家也不結婚,應該生兒育女也不生育。
在曆史的長河裏,男女兩性有時男多於女,有時女多於男。男多於女的社會,男人找對象成家立業困難;女多於男的社會,例如一場戰爭,死亡的男人太多,新寡的女人也會不知如何是好。
一個正常的社會,應該要男婚女嫁,各得其所,但是照現在的時代發展看來,未來的男女之間不免有一些令人憂心的地方,星雲大師舉例說明:
(1)過去一般家庭,大都希望生養男孩,不喜歡養育女兒。重男輕女的結果,社會必定“男多於女”。長此以往,未來社會將有很多男人找不到結婚對象。如果再遇到一個好戰的國家民族,把男人征召從軍,馬革裹屍於疆場,則如同“楊門女將”,一家男人都為國效忠,戰死沙場,留下一些女眷又將如何是好呢?
(2)過去的婚姻法是“男女”二人結婚,現在一些國家立法通過,同性戀一樣可以合法結婚,於是社會上正常的家庭,男婚女配,秦晉之好,所謂乾坤陰陽,都已經不合法則了,這個社會家庭的標準不知道建立在哪裏?再加之現在的男人怕辛苦,不肯成家;女人怕生小孩,不肯嫁人,社會上太多的曠男怨女,一個不平衡的社會家庭,有心人能不掛念嗎?
(3)依照現在的社會風氣繼續發展下去,我們也可以看出,過去的男人三妻四妾,認為是風流之舉;現在的女權高漲,一些走出家庭的女性,一樣可以在外麵搞個三夫四情人,以示跟男人抗衡。中國自近代開始,建立“一夫一妻”的製度,就是現代歐美國家,仍保有這種優良的傳統,無論男女,如果有了婚外情,都是法律所不容,社會也不許。但看我們現在的社會秩序,我們的道德標準,都已經不能成為規範,所以現在的青年男女、夫妻,都像脫韁的野馬,任意馳騁,隨興而為。一個新社會、新道德、新標準急需重建。
(4)過去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內,現在也有了嚴重的變化。現在一些能幹的婦女放棄了家庭職責,走到社會上工作,於是很多年輕婦女,精於行政、會計、電腦等,具有許多的職業專長,但就是不擅長家務。
傳聞現在某些大城市的女孩,如果男人不會煮飯、做家務,就不可能列為結婚的考慮對象。對此我們不禁憂心,未來到底是仍由女性回到家庭,走進廚房裏呢?還是幹脆換成“男主內”,由男人來主掌家務呢?
除了上述所提,現在男女的新觀念,由於過分依賴父母,到了應該獨立之齡而不獨立,應該結婚成家也不結婚,應該生兒育女也不生育,這種男女“二三不主義”,真不知未來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總之,男女問題其實也是社會的問題,雖然“女男平等、男女平等”吵吵鬧鬧了好些年,現在已經露出曙光,可是男女兩性之間還是有許多未能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