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打造屬於自己的獨有氣場(1 / 3)

《史記》reference_book_ids\":[6959122730671164446,7071200596837010446,6833642850618444808,7085661452316445733,726709023916268242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66,\"start_container_index\":6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59},\"quote_content\":\"《命運交響曲》reference_book_ids\":[720614281375331431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24,\"start_container_index\":6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18},\"quote_content\":\"《本草綱目》reference_book_ids\":[7274904031732960311]}],\"9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9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start_container_index\":9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好習慣帶來強氣場

好習慣是人一生非常重要的籌碼,倘若因為壞習慣的存在而使自己的信用破產,就等於典當了自己的人格、敗壞了自己的氣場。

一個人的習慣會影響到他的品格,並影響其日後的發展。有些人原來品格優良,但後來因為沾染了某種惡習,使自己的氣場發生了改變,結果便再也沒有出頭之日。這些人一開始並不注意自己的習慣,覺得那隻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久而久之,這樣的人便會因為一些惡習而被他人所排擠。

這個時候,他很可能會懊悔起來,但是,再懊悔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一個人能憑著自己的良好品性,讓他人從心裏暗自佩服他、認同他、信任他,那麼這個人就等於擁有了成功的優勢。

但是,真正懂得如何獲取別人信任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的人都在無意之中為自己邁向成功的路上設置了一些阻礙,比如有些人態度不好,有些人缺乏機智,有些人則不善待人接物,這些不良的習慣常常使一些有意和他深交的人感到失望。

一個有誌成功的人,為了自己的前途,無論如何都不會為那些不足為奇的小毛病而誘惑,他們在任何誘惑麵前都會以堅定的決心守住自己。他能自我克製:不飲酒、不參與賭博、不弄虛作假。

一個人要想贏得他人的信任,一定要下極大的決心,花費大量的時間,不斷努力改掉不好的習慣。如果仔細分析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就可知道大多數人都會存在著種種不良習慣。

要獲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正直誠實的品格外,還要有正確的做事習慣。要做到隨時糾正自己的缺點,做到忠實可靠,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與人交往時要誠實無欺。即使是一個資本雄厚的人,如果做事優柔寡斷,頭腦不清醒,缺乏敏捷的手腕和果斷的決策能力,那麼他的信用也仍然維持不住。

大家都知道,在許多銀行貸款時,銀行信貸員在每貸出一筆款項之前,都會對申請人的信用狀況做一番深入地調查:對方公司的營運狀況是否穩定,企業法人的個性是沉穩內斂還是好大喜功,這些都認定是確實可靠,他們才會貸出款項。而有些人,品行不好、不值得人信任,銀行是絕不會貸給他一分錢的。

任何人都應該懂得:“人格就是一生最重要的資本。”一個想成就大事的人,需要守住這種最寶貴的資本——良好的習慣。習慣所體現出來的人格中自覺的、穩定的行為方式和特征,就是組成人格特質的重要基礎。所以,習慣就是人格特質的重要表征之一。

人格與習慣緊密相關,這是自古以來很多學者的觀點,明代被稱為“前七子”之一的王廷相就認為“凡人之性成於習”,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王夫之也提出“習成而性與成”。因此,很多學者在研究人格時,都會直接使用習慣作為基礎概念對人格的內涵進行界定。

“人格”是一個很學術的名詞,而實際上,人格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感受到的現象。就像一個人給人的印象是樂觀自信,不怕失敗,活躍而有創造力,人們就會說他:“這個人具有健康的人格。”相反,如果一個人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是常常主動攻擊他人,人們就會說他:“這個人很可能有人格障礙。”

什麼是人格?簡單地說,就是每個人在行為或心理方麵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特征,這些特征的總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美國神經病學家E.H.埃裏克就指出:“人在生長過程中,都會有一種注意外界的需要,並與外界相互作用,而個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習慣就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漸養成的,所以習慣一旦養成就不容易改變,就極容易變為自覺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說習慣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一種行為方式,是一個人人格的外現。

譬如,一個人在吃飯之前有洗手的習慣,這就是生活方麵基本衛生習慣的外現;一個人敬老愛幼、遵守交通規則,這就是遵守社會公德性習慣的外現;還有的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是要在房間內來回地走動才會有思路,而有的人則喜歡一個人閉上眼睛默默地思考,覺得這樣才更有效,這些都是每個人所特有的一些習慣外現。

習慣總是表現在一個人的行為中,而且是比較穩定和自覺的。所以,從一個人的習慣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因為這個人所持有的人格表現都已經體現在他的習慣之中了。

習慣與氣場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習慣會影響氣場,氣場也會影響習慣。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越是細小的事情,越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個人想要獲得他人的信任,就必須實實在在地做出業績,證明自己的確是判斷敏銳、才學過人、富於實幹的人。必須注意自我的修養,善於自我克製,努力做到誠懇認真,建立起良好的信譽。

用思考力培養氣場

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曾經把學習力譽為主宰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學習力是思考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知識作基礎,就談不上思考的深度和廣度。思考是學習力的繼續,是對實踐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探索其本質和規律的重要認識環節,是學習後的覺悟的過程。思考更是學習的升華,光學習不思考等於沒學,因為你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運用到生活中去。英國作家波爾克說過:“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沒有消化。”所以,思考力在氣場的提升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人問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呢?生物學家給出的答案是:人可以自由使用手,可以直立行走。但最根本的區別是人類擁有語言能力並且會思考,人是有思想的動物。勤於思考,越多地挖掘人類的潛質,就會越接近人類的本質。

生活,真的需要思考,很多時候,人算不如天算。當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得求助別人,在求助別人的時候首先要作一番思考,作一番衡量。通過整理自己的思想,我們能夠更好地維護自我主體性,更好地培養自己的氣場。

有這樣一個故事很值得人思考:

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老木匠,他的技術高超,遠近聞名。不過,這位老木匠一生隻收了兩個徒弟。

這一天,老木匠把心愛的小徒弟叫到跟前,笑著說:“徒兒,你可以出師了,你不但學到了我全部的技術,而且還在很多方麵都超過了我。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小徒弟聽完師傅的話,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師傅。

老木匠的大徒弟很不服氣。大徒弟找到老木匠質問道:“師傅師弟可以出師,為什麼我不能出師呢?我比師弟早來半年呀!”

“可你的技術卻比你師弟差遠了。”老木匠平靜地說。

“為什麼?”大徒弟不解地問。

“你跟我學手藝,隻是一直在模仿我,從來沒有任何創新。而你師弟呢,則是用腦,做善於思考創新,這樣才是一名真正的好木匠。”老木匠解釋說。

大徒弟還是氣不過,便趁著夜黑,偷偷走了。

幾年以後,小徒弟成為一名出色的木匠。而大徒弟呢,再沒有人聽到過關於他的消息。

小徒弟的成功不僅是因為認真學習,更重要的是他善於思考,具備很好的思考力。書本給我們提供學習的工具,如何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運用到現實工作中去,靠的就是思考。會不會學習,愛不愛學習,絕不僅僅取決於讀了多少書,做了多少筆記,更取決於能否從書本中跳出來,不讀死書,不死讀書。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說過同樣道理的話:“學而不思則罔”,意思是說隻學習而不進行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收獲,學習是件難事,難就難在要開動大腦這台機器,多思考、多質疑、多聯想,沒有思考的能力,沒有思考的學習,就不是學習,也就不能用思考力培養氣場。

今天的世界是個分分秒秒都在變化的世界,在新的形勢和環境下,我們往往會遇到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思考力則是一種能力的直接體現,善於思考,則事半功倍,不善於思考,則事倍功半,甚至走向學習的反麵。

擁有了卓越的思考力,方能引爆無限潛能。有些沒成功的人不可謂讀得不多,但缺乏思考力,不善於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解決不了新形勢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不勤於思考、思想懶惰的人,既不刻苦學習和鑽研理論,又不深入掌握和分析實際情況,對工作敷衍了事,混一天算一天。真要遇到一點新情況、新問題,很難有什麼獨立見解,生搬硬套地弄出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來應付,要麼就是一推六二五,不聞不問,久而久之,氣場就會逐漸削弱,因此,一個人必須具備思考的能力,要用思考力去培養自己的氣場,這樣才能提升氣場。

教育家徐特立說過:“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創造,要前進就不能坐著等待,就要去創造。”而創造的前提也是思考,因為靈感是不會自己跑進你的腦子的。你必須抓住很細微的,哪怕是一瞬間的想法,然後慢慢推敲,逐漸使之充實。而其中推敲的過程就叫思考。在掌握具體思考方法的時候,萬萬不要忘記最有價值的思考方式,即獨立性思考、創造性思考。

事情成功與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思考力。真正思考過的失敗其實也是一種前進。

美國實業家羅蘭·布歇內爾在就讀大學時,在暑假期間在馬戲團門口擺攤叫賣彈子球、口香糖等小玩意兒。穿著花裏胡哨的T恤衫,細腿牛仔褲,長發蓬亂,一臉大胡子。他喜歡玩電子遊戲“太空爭霸戰”,這種遊戲讓人上癮。他明白,如果在計算機上開了裝硬幣的槽,那他很快便可成為百萬富翁。

發財的夢想一直在他的腦海中盤旋,他始終沒有放棄思考如何成為百萬富翁。1971年,25歲的他耳聞目睹了惠普、英特爾的創業故事。而且集成電路的大幅降價,使他感到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這位擺攤的人又想自己創業了。

1971年一個淩晨,他完成了第一個電子遊戲機——“計算機宇宙”。雖然第一個電子遊戲機超過了當時人們的接受範圍,銷售並不理想,但失敗沒有嚇倒他,反而讓他相信自己並沒有走錯路。

1979年的一天,他邊看電視邊想:光看電視實在是沒有意思了,把電視接收器作為試驗對象,看看它會產生什麼反應。經過他努力的探索與思考,終於發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電子遊戲,從此開始了電子遊戲機的革命。

布歇內爾正是因為善於思考,結合實際,研究總結符合當前形勢和現實發展需要的特殊規律,在麵對困難和問題的時候,多問幾個為什麼和怎麼辦,堅持到底,最終獲得了成功。

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他一生創造了1300多項發明,而他隻在正規學校讀過三個月的書,他曾說:“不下決心培養獨立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樂趣——創造。”可以說,他的創新智能全仗在自學中的獨立性思考、創造性思考。

同樣,許多科學家的發明創造,也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仔細觀察,勤於思考得來的。如魯班因茅草劃破手發明了鐵鋸;牛頓看到蘋果落地而發現了萬有引力;達·芬奇通過觀察鳥和蝙蝠的飛行而設計了撲翼機……這些都說明了要善於思考生活中碰到的問題,才能有新的發現。

善於思考,要創造性地思考,獨立地思考,不要完全指望別人指望書本。要知道,聰明人的氣場就是要能在需要的時候,能把最先進的,最管用的知識歸納出來,指導我們的工作。

思考不僅是能力,也是科學家智慧的體現。我們不但要鑽研書本知識,而且對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也要積極思考,要具備思考的能力,因為生活和科學往往是聯係在一起的。

學會思考並不難,關鍵在於“勤”,要多思考,常思考,養成勤思考的習慣。著名作家姚雪垠曾說過:“光讀書不思考,結果就會變成書的奴隸;光思考不讀書,結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識,得不到真的認識。所以治學問之道,既要善於讀書,也要善於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適從。”

在讀書中思考,在思考中讀書,不斷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有了思考力,知識才能被真正掌握,而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又是不那麼容易養成和提高的。思考得越多,思考問題也就越容易;思考的水平越高,思考力也就越大,你的氣場就會跟著有所提升。

思考力,可以培養氣場,可以讓你的氣場慢慢改變。在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需要思考。不思考的生活是一種隨意的生活,而這種隨意會影響到氣場的提升,也會影響到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氣場較弱的朋友,可以試著去思考,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你會發現,你周圍的人多了起來,認同你的人多了起來,因為思考力培養了你的氣場,讓你更能引人注目。

用堅持力改變氣場

堅持力是成功者必備的重要品質之一。每一個人都有夢想,不管這個夢想是偉大還是平凡,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夢想奮鬥,可成功的人卻始終是少數,究其原因,是因為有些人沒有堅持,不具備堅持力,沒有堅持力的人就沒有堅持的氣場,因此也就不會成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成功者因為具備了堅持力,他的氣場很強大,強大到在一切困難麵前,都勇於嚐試,敢於麵對,從而依靠堅持力改變了氣場,提升了氣場。

而失敗者的氣場,在困難麵前則顯得有點弱小,失敗的人抱怨:“我盡力了,天不助我!”“運氣不好,我也無能為力。”“艱難險阻太多,人類無法克服!”其實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具備堅持力。這些抱怨,隻能削弱了氣場。

成功的道路有著許多的挫折、困難、失敗,隻要你戰勝它們,你就離成功不遠了。想要改變自己的弱氣場嗎?想要用強大的氣場獲得成功嗎?那麼,請記住下麵這句話。強大的氣場,有一個很關鍵的支撐因素:堅持力。

如果沒有堅持力,即使做得再多,也會像下麵故事中的人,一無所獲。有這樣一幅漫畫,畫的是一個人在挖井求水。井已經挖得很深了但仍不見水,於是他換一個地方繼續挖,又挖了很深,可還是不見水出來。這個滿頭大汗的人又換地方再挖,不過挖的井一次不如一次深,最終沒有成功挖到水。其實,在他挖的每一次挖的地點的下麵都有水,有一兩次與水隻有一鋤之隔,但挖井的人沒有堅持再挖下去,哪怕隻是一鋤,命運就不會一樣,結果他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