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造成功的氣場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次兩次可能很難完成,如果這時你放棄了就會想那個挖井人一樣以失敗告終。如果你堅持下一秒你的氣場就會爆發。這則漫畫給人們的啟示就是做事必須具有堅持、再堅持的精神,隻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事物由量變達到質變的飛躍。
可見,堅持力是成功者必備的重要品質。
法國啟蒙思想家布封曾說過:“天才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也曾說:“治學問,做研究工作,必須持之以恒……”的確,無論我們幹什麼事,要取得成功,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古希臘某小學對學生說:“今天咱們隻學一件非常簡單,也是非常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
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
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
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隻剩下八成。
一年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堅持了?”
這時,整個教室裏,隻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著名哲學家的柏拉圖。
在蘇格拉底的遊戲中,柏拉圖成功了。影響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具備堅持力,具有求索的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基本要素。很多時候,你堅持的時間的長度決定著你研究的深度,隻有一步步走下去,你才會獲得成功。
韓國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說過,“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隻需要對你所感興趣的事業長久地堅持下去,即使是失敗也不放棄,那麼,你就會成功。”所以我們不管做什麼事,不管做什麼工作,我們必須要有一顆渴望成功的心,擁有了這顆心,要堅持,要不懈,成功就會離我們一步之遙,觸手可及,我們就會,享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
達爾文二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生物學,無論在風急浪高的遠洋考察船上,還是在條件簡陋的實驗室裏,他始終堅持不懈,最終發現了生物進化的規律;愛迪生嚐試了幾千種材料後,他並不能確定手中握著的或是下一個就是自己要尋找的材料,但他依舊堅持著,於是他找到了鎢絲,發明了電燈,給人類送來了光明;貝多芬失聰後依然堅持不懈,最終創作出了偉大的《命運交響曲》;沒有達·芬奇對著雞蛋臨摹千百遍的堅持,哪來《蒙娜麗莎》的美麗與生動?沒有李時珍四方品嚐百草的堅持,哪來《本草綱目》的詳細與準確?沒有司馬遷忍辱負重40年傾心打磨《史記》,哪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可見,堅持力對於獲得成功是多麼的重要。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更是如此。班固曾說過:“一日一線,千日千線;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做事要堅持,如果沒有堅持的精神,那麼成功很可能與我們失之交臂。當困難絆住你成功腳步的時候,當失敗挫傷你進取雄心的時候,當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隻有堅持不懈,才能通向成功。
要明白,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隻需要再堅持那麼一步!所以,想要改變自己的氣場的朋友,告訴你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那就是堅持,用堅持力去改變你的氣場,提升你的氣場,直到成功。
用積累打造氣場
魯迅曾經說過: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這裏說的奇跡其實就是成功。成功是每個人心中向往的目標,人人都希望成功,可為何結果卻千差萬別呢?
每個人都渴望踏上成功的紅地毯,憧憬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並為之孜孜以求,希望能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捷徑,可是,成功之途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它上麵撒滿了奮鬥者的血雨,浸透了拚搏者的汗水。成功無捷徑!成功的氣場,是靠積累而獲得的。
有位成功者說過:“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實實在在的付出,不顧一切的忘我工作,認真學習、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情,並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就像蓋樓房,從一磚一瓦開始,一層一層地建造。其實這一過程,就是磨煉性格、通往卓越和成功的過程。”
成功的人生是一個不斷提升氣場,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不斷地吸取真諦,拋出不足的劣跡!人無完人,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學習自我完善。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任何人不會隨隨便便成功。在浮躁以及價值觀扭曲的當代社會,幾乎每一個人都在不斷追求所謂事業上的成功。追求功成名就、出人頭地或者取得遠高於同齡人士的職位與薪水,太多的人想一步登天。看到別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煩意亂,或疲於奔命,或孤注一擲,如此種種,皆謂之“浮躁”。浮躁心態,是成功的大敵。
有人說得好,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大學》中也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在欲望與誘惑麵前沉著淡定,在困難與挫折麵前矢誌不渝,才能不斷邁向新的成功。
成功沒有捷徑,不但對生活是這樣,對工作也是這樣,成功需要用積累去打造成功的氣場。資源的獲取、經驗的獲得、人脈的擴大、對行業的理解與把握、管理經驗的提升等等都需要時間積累的,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的。這種積累來不得半點虛假與不踏實,否則就會為最後結果的達成埋下失敗的基因。成功不隻是結果,更多的是過程。天地無常太多的因素會影響最終的結果。有個目標在此,不浪費時間,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有個小進步,哪怕最後沒有結果,那也是成功的人生。
東漢恒帝在位的時候,有個有錢人想謀個一官半職,一來是為了威風威風,二來也好借權力多弄些錢財。於是他狠了狠心,拿出一大筆錢來打通關係,果然如願以償,得到了一個在太守衙門裏的職位。他一身官服,趾高氣揚地走來走去,心裏非常得意。
這個有錢人得意了沒幾天,就遇到難題了:有一篇奏事的呈文必須由他寫,他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沒想過要去學習,什麼都不會,這回要叫他寫呈文,可使他為難了。這個人著急地在家裏踱來踱去,整天都吃不下飯、喝不下水,隻有皺眉歎息。他妻子見他這樣,就給他出主意說:“鄰居張三念過幾年書,認識不少字,你去求他幫你寫一篇,不就行了?”這人一拍腦袋:“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
於是他到張三家懇求道:“老兄啊,這回你可真要幫幫我呀!你也知道我沒認真讀過書,哪裏會寫什麼呈文,要是太守怪罪下來,那就不得了了!”張三聽了搔搔後腦勺說:“不是我不幫忙,我實在也不會寫這種文章。這樣吧,我聽說很多年前有個叫葛龔的人,他的奏事呈文寫得很好,你就去照他寫的抄一篇吧,用不著再費腦筋了。”
這個人很高興,趕緊回去把古書翻了一個遍,總算找到了葛龔寫的文章。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抄將起來,連一個字都不改,原封不動地照抄下來。到最後,他抄順了手,竟然忘了改呈奏者的名字。第二天,他把呈文交給太守,太守看了,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馬上就把他給罷免了。
這個愚蠢的人雖然一時如願,但是沒有知識積累的他還是露出了破綻,他以為你可以不用任何努力就能如願以償,結果呢?其實,世界上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也沒有點石成金的法術,唯有靠腳踏實地的努力,得來的成功才是你自己的,別人永遠都拿不走。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但是,成功的人都知道這百分之一的靈感最重要。有的人隻流汗而得不到靈感所以最後隻能是事倍功半。而隻有靈感但不願流汗,到最後可能是一事無成。要取得成功也離不開平時的刻苦積累,在成功這條路上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伴隨成功的隻有認真、刻苦、奮鬥、拚搏……別無他法。用積累去打造氣場,用成功的氣場激勵你前進。
有句俗話,欲速則不達,要想有好的結果,需要大家每天踏踏實實的工作,需要將每一塊短板補起來。生活中的成功總是通過不斷累積才獲得的。
在某個城市裏,小李和小趙都在求職。一天他們同時得到了一家公司的聘請,讓他們去做基層員工。小李覺得做基層員工太大材小用了,於是他沒有接受而想去找更好的工作。但小趙接受了那份工作,並且踏踏實實地做好了這份工作。
十年過去了,小李仍然沒有找到心中向往的工作,因為他太好高騖遠了。而小趙已經是那家公司的總經理了。
小趙的成功就是他體會到了一步一個腳印的重要性。從零開始,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工作。“上帝像個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份天才,就搭配幾倍於天才的苦難。”這句話確實有道理。上天終於沒有辜負腳踏實地的小趙,最終他成功了。而小李呢,隻想著要一步登天,不勞而獲,最終離成功越來越遠。
成功隻會眷顧那些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的人。一個人也隻有從小事做起,從平凡的事做起,不去想路途多麼遙遠,隻要著眼於最初的一小步,就行了。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直到抵達自己所要到達的地方。隻有這樣,成功才會屬於你。隻想走捷徑的人往往會一無所獲,碌碌終生。
想要打造一個成功的氣場,必須經曆一個艱難困苦的過程,沒有什麼事是不勞而獲的。成功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卻步,隻有意誌堅強和腳踏實地的人例外。他們往往是最終的成功者。
每個成功者的氣場,都是慢慢形成的,都是一步一步積累而成的。成功不是一步登天,不是一夜暴富、不是一舉成名;成功是無法一次完成的長久過程,是長途跋涉之後的彼岸,是狂風暴雨後的彩虹,是厚積而發的美麗,是默默經營好每一天。
提升氣場,改變人生,獲得成功,是我們不變的追求,但是,請記住成功永遠沒有捷徑,牽引著我們走向成功的,是人一生不息的腳步,風霜雪雨,一路頑強趕去。隻有走過泥濘的道路,才能摘到芬芳豔麗的成功之花。
用器量提升氣場
古人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成大事者要有大度的氣場,懂得包容,有了器量才會提升我們氣場。
器量是坦然麵對生活的困難,在困境裏不停止自己追求的腳步。器量不是從小生來的,而是經曆生活慢慢培養出來的浩然之氣,是一個人對社會、對生活所持有態度的一種意識,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大氣是一個人的氣質或氣度,是內心世界的一種外觀表現,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對外散發的一種無形的氣場。
《尚書》說:“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職場中人,尤其是領導者,隻有隨時提醒自己做到內心的“容”與“忍”,才可能在管理或與人交往中遊刃有餘。做人要大氣,大氣說白了就是從自身做起,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處理好自己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不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許多時候需要你做出讓步,這是成功者的智慧
古時候,有一對夫妻,丈夫厭煩了妻子,於是在外麵納妾。
有天晚上,丈夫照例去小妾那裏過夜,妻子笑著送他出門。丈夫覺得奇怪,莫不是她紅杏出牆?於是偷偷地轉回來,爬在牆上看。隻見妻子在院裏徘徊,輕聲吟誦“急風吹,波濤凶,夜半山路君獨行……”大意是外麵大風急作,半夜的山路不安全,我的丈夫怎麼能獨自行走呢……是一首擔心丈夫的詩。
丈夫聽後羞愧萬分,從此一直珍愛自己的妻子。
生活和工作中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想法,之間的分歧與隔閡是在所難免的,學會為人處世首先要增進彼此間的合作態度,其重點就在於能否相互的尊重與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器量。
後漢時期有一位以寬厚著稱的仁者叫劉寬,年輕時,有一天他趕著牛回家,一位鄉親說,自己家的牛丟了,並把劉寬的牛認成自己的牛。劉寬沒有表示任何異議,就讓鄉人把牛領走了。
後來那位鄉人的牛找到了,他就來到劉寬家還牛謝罪。劉寬隻是說:物有相類,事容脫誤,幸勞見歸,何為謝之。
老子認為,大氣做人,要受得委曲,經得冤枉。他說:受得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經得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糾正。被人誤解而不爭辯,讓清者自清,劉寬的容人氣度之大讓人感歎。進入社會,慢慢地發現自己每天會見很多人,會遇到很多事。寬容,往往能夠為事情的解決帶來最佳結果。
器量就是談吐大方得體,處世自然和諧,生活態度平和,不急躁,不懈怠。器量是種境界。海到天邊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站得高看得遠,器量是能站在智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讓人感覺厚重,像一本好書,內容讓人蕩氣回腸,不輕不浮,無論從何種角度去看,都不會感覺索然無味。一旦讀起來隻能讓人愛不釋手,從中受益匪淺。
總之,器量大小決定著氣場的強弱。器量大的人,氣場更強,更能贏得周圍人的好感,因此,也會得到更多的助力,更容易成功。
用遠大的目標激發氣場
激發氣場,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很多人迷迷糊糊的過日子,不知道為什麼而活,盲目的追求自己一時之間感興趣的新奇事物,到最後才發現自己一事無成!他們總是聽天由命,過一天是一天,從沒想過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我這輩子該去做些什麼,該取得哪些成就,如何計劃自己的人生等等……他們是些沒有人生目標的人,渾渾噩噩,不思進取,最後也終將被生活淘汰。
有遠大目標的人,生活永遠是積極的,你的目標會讓你有動力,而這個堅定的目標會激發你的氣場。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就是你終生所追求的美好願景,你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圍繞著它而存在。大部分人都是隻要求工作,並獲得報酬就足夠了。他們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以及內在的彷徨迷茫,三心二意,在人生的競技場上不斷轉換跑道,到最後才發現自己浪費了不少時間!所以說,目標很重要,有了目標你才不會低著頭跑,而是望著你的終點,在自己跑道上跑!目標越高,跑的路就會越直、越快,也就越能發掘自己潛在的氣場。
一個人的目標若能實現,這個人一定是個能夠吃苦、勤奮的人。而這樣的人,氣場自然會很強大。這個世上沒有懶惰的人,隻有缺乏目標的人,因為缺乏目標所以才會懶惰。一個人無論有多大的年齡,他真正的人生是從設定目標開始的,以前隻不過是在繞圈子而已。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每一天都是二十四個小時,每個人的所有時間都是一生;同時上天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給每一個人的時間不都是二十四個小時,給每一個人的所有時間不都是一生。這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有無遠大目標。
遠大目標是照亮人生航程的燈塔。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追求,就會成就什麼樣的事業,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心中有個大目標,泰山壓頂不動搖;心中沒有大目標,一根稻草壓彎腰。空洞的大道理講得再多也沒有用,理想、目標、信念必須同自己的現實生活緊密聯係起來。有了遠大的目標,明確的目標,也就會樹立堅定的信念。隻有樹立了遠大的目標,激發出自己的氣場,才能獲得成功。
高爾基曾經講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人生終極目標是什麼?有人說,目標是對未來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也有人說,目標是對美好未來的設想。我們心中的目標,是形成自己氣場的動力。
但是,即使這樣,仍然有人不知道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才有意義?那些迷茫的人在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之前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場合對自己重複上麵的這些或類似的問題。其實,人生確立一個什麼樣的生涯目標,要根據主客觀條件來加以設計。每個人的條件不同,目標也不可能相同,但確定目標的方法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