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打造屬於自己的獨有氣場(3 / 3)

那麼,如何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才是正確的呢?目標需要建立在你的優勢上、最大興趣上、最佳特長上。一個人在他追求既定的目標,追求朝思暮想的、能夠帶來幸福的時候,會覺得生活中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

我國當代最傑出的橋梁專家茅以升,11歲那年看到文德橋壓塌的悲慘情景,就立下了大誌,要為人們造一條結實的橋。為了實現願望,他無論走到哪裏,都認真觀察橋;讀書讀到橋,就把內容摘抄下來,看到報刊上橋的照片,他就搜集起來。

15歲他就考入了專門學習造橋的學校,繼而走上了橋梁建築的道路。後來他實現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錢塘江大橋。

遠大的美好目標能吸引人努力為實現理想而奮鬥不止,同時遠大的目標也能激發一個的氣場。可以說遠大的目標是一個人氣場的動力源泉。遠大的目標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為前進、奮鬥增添無盡的力量。

每當你懈怠、懶惰的時候,目標會猶如清晨的鬧鍾,將你從睡夢中叫醒;每當你感到疲憊、步履沉重的時候,目標就似沙漠之中的生命綠洲,讓你看到希望。

有了目標,我們才知道要往哪裏去,去追求些什麼。沒有目標,生活就會失去方向,而人也成了行屍走肉。目標可以讓我們把心思緊係在追求歡愉上,而缺乏目標則會讓我們專注於避免痛苦。每當你遇到挫折、心情沮喪的時候,目標又猶如破曉的朝日,驅散滿天的陰霾。因此,要樹立遠大的目標,激發出我們的氣場,去實現自己的宏偉藍圖。

操之在我,主動的氣場

我們常說,人是命運的主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主宰自己的靈魂。你有什麼樣的行為,做什麼,怎麼做,其決定權,不是操縱在別人手中,而是操縱在自己手中。

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屬於自己的人生,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快樂,有人悲傷;有人積極,有人消極。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大不相同,取勝的關鍵在於你是否具備足以避免受製於人的主動。換句話說,就是我們選擇了主動的氣場,我們就會有精彩的人生。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態是不同的,而氣場則會因為心態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心態是可以隨時隨地轉化的,有時變好,有時變壞,氣場也會隨之變化。同樣一件事,如果你往好處想,心情就變好,氣場就會傳遞出積極的信息;如果你往壞處想,心情馬上就變壞,你的氣場也會隨之低落。

掌握人生的主動權,可以幫助我們戰勝困難,走出逆境,可以幫助我們挑戰命運,重新點燃生命之燈。精明的人會自己掌控這盞希望之燈,受製於人者心情的好壞總建立在別人的行為上,衰減了自己的氣場,所以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製於人,無形中把人生的主動權交給了別人,這樣一來也就與成功無緣了。

從前,在某個村莊,住著一個農夫,農夫有一頭毛驢,有一天,他和兒子把土豆裝在驢背上去集市上賣。做完買賣,他們高高興興地牽著驢回家,還哼著曲呢。路上碰見一個人,那人說:“哎呀!真笨,有驢不騎,偏要費勁地走路。”父子倆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便騎上毛驢趕路,果然很舒服。

不久,他們又碰見一個人,那人說:“真不像話,毛驢每天為你們辛苦勞累。你們竟然還要騎著它,讓它得不到休息。”父子倆一拍腦袋說:“是呀,這麼做真沒道理。”他們跳下驢來,卻不知怎麼辦好,騎也不對,不騎也不對,怎麼辦呀?他們隻好抬著毛驢回家了。路上的人都笑道:“瞧,那兩個大傻瓜。”

像農夫父子這樣把自己的權利交給別人的人,想法做法都受周圍的控製,他們的人生不但是慘淡的,而且是悲哀的。難怪會成為路人的笑柄。

人生隻有一條路,生是起點,死是終點,中間怎麼走,這完全靠自己。“主動爭取”是“成功”的敲門磚,是精明者的不二選擇。美國有一位管理學專家對某個公司數百位工作表現突出和工作表現平庸的員工進行測驗,發現兩者在智商、能力等方麵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其最大區別主要在於是否有“操之在我”的工作態度,差距著重表現在工作主動性上。

一個人越是主動地去做事,就越容易發現問題的突破口,從而解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有助於提升個體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激發他更大的主動性去實現願望。機會就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悄然而來的。自信有了,氣場自然就形成了,就更有勇氣主動掌握自己的人生。

主動的人會把握住命運的航線,不會讓別人的語言阻礙自己成長,不會把自己的人生讓別人主宰。雖然,有時候我們無法改變我們遭遇的苦難或挫折,但是,我們可以在遭遇苦難或挫折的時候選擇被動或者主動,當我們無奈地選擇被動的時候,我們看到的結果往往是消極的、沮喪的甚至是痛苦的。而當我們願意選擇主動的時候,我們得到的結果往往是積極的、美好的。

小區的門口,經常會停很多的出租車,鄰居老張下崗後,也去開出租。一開始,家裏人覺得,小區門口已經有那麼多車了,還能掙錢嗎?可是,老張隻會開車,隻有硬著頭皮開工了。

不久後,人們發現,很多人喜歡坐老張的車。回家、辦事、逛風景,閑人雅士、俊男靚女都很喜歡乘坐他的車。

老張原先的同事大國下崗後,一直待業在家,看到老張生意不錯,也跟著開起了出租車。大國的車比老張的車更漂亮,還做了裝飾,而且無論刮風下雨,大國都準時準點出車,有點小病小痛,也堅持工作不舍得歇息一天。穿大街、走小巷、過鬧市、到商城,可是為什麼大國的生意就遠遠不如老張好呢?

問題出在兩人的經營理念不同,老張的生意經是:“我要比別人多一分主動。”每每遇到過往的人,老張總會熱情地主動搭腔:“請問您需要用車嗎?”倘若看到手提大包小包剛出商城的購物者,老張還會主動走過去詢問:“需要我送您回家嗎?”老張的主動爭取給他帶來了更多的顧客。而大國則是“等”客上車。他把主動權交給了別人,自己的機會自然就少了。相比之下老張顯然是個精明的人,懂得多一分主動,就會多一分收獲!

生活中任何人都渴望成功,當遇見一件很困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許多人都會產生逃避的心理。當人們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或開創一番新的事業時,由於不了解、不熟悉而明顯被動,容易受製於人,往往就會想逃避,這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就看你以何種心態麵對被動的局麵,任何人都存在著消極心理,如果你不斷地認為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就已經失敗了。如果你選擇積極主動,做個氣場強勢的人,那結果就大不相同。主動的行動會激發了潛在的創造力和影響力,接下來才會帶動狀態和氛圍,有了狀態和氛圍就會產生強烈的氣場,結果當然會如願以償。

有一個年輕人向他的好朋友抱怨說,他的老板不相信他的能力,在公司快一年了也沒有被重用過,他決定要辭職。朋友聽了後說:“是哦,你的老板是有點過分,我在公司也一樣遇到了問題,可是我仍然在嚐試著找其他的解決方法。”

“算了,我就是這樣一種人。”年輕人歎一口氣說。他的朋友接著又對年輕人說道:“對於你的說法,我一點都不讚同。老板不重用你一定有老板的道理,你要是就這麼走了,根本就不明不白,你不妨在工作中積極主動一些,多學點東西,然後再說。”

年輕人想了想,是啊,說得有道理,我要讓老板知道因為不重視而流失我這樣的一個人才是企業的損失。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這位年輕人立刻比以前狀態好多了,他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和學習。

這樣,過了一年,在一次聚會聊天時,他的朋友問“怎麼樣,你現在還想辭職嗎?”年輕人滿臉的微笑和自豪,“我現在不想辭職了。”原來,這一年來的勤奮努力,使他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在工作上取得了令老板和同事刮目相看的成績,已經得到了老板的重用和賞識。

這就是成功的過程,在這個成功的過程中,最令人喜悅也是最讓人鼓舞的就是由被動到主動,最有成功特質的人就是那種很快由被動變主動的人。主動出擊能夠引發我們積極上進的內部動力,是我們不斷成長追求成功的最大優勢,是成功者或者正在追求成功的人應該具備的非常重要的氣場。

歌德說過:“誰不能主宰自己,就永遠是一個奴隸。”一個習慣被動的人,“舒適圈”很小,總是怕被拒絕,因此總是不願主動走出去與人交往,更甭提拓展人脈了。有問題出現時,總是坐以待斃,實際上就是把自己命運的主導權交給了他人,從而使自己的人生經常被他人操控。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不要為別人的成功找理由,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事實上,遇到問題時不要逃避,麵對壓力時不要懼怕,遭遇挫折時更不要沮喪。主動心態和進取精神會讓你的氣場強大起來,讓氣場為你提供戰勝困難的足夠助力。積極地看待問題,主動地解決問題,相信成功會在前方等著你。人生如戲,你要自編、自導、自演,一切結果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請告訴自己: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一切操之在我。

控製情緒,穩重的氣場

人們常說,“衝動是魔鬼”。有些人做事情往往是沒有準備、沒有計劃,浮躁不堪,完全憑借一時的興致或者出於一時的衝動,許多人都會在情緒衝動時做出令自己後悔不已的事情來。“自古成大事者,遇事首先要沉得住氣。”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卻並非易事。很少有人生來就能控製情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學著去適應。

在現實生活中,到處充滿著矛盾糾紛,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風順,不可能每個人都對我們笑臉相迎,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姿態。因此,把什麼都“看開了”,控製住自己衝動的情緒,是最好的自我調節方法,也就提升了自己穩重的氣場。

沉得住氣,既是一種生理狀態,又是一種心理素質。學會有效管理和調控自己的情緒,可以讓自己氣場變得穩重,穩重的氣場對我們有非常大的幫助,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也是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礎。成功者擁有穩定的氣場,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失敗者被自己的情緒所控製。所謂成功的人,就是心理障礙突破最多的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心理障礙。學會控製情緒,讓自己的氣場穩定可靠,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成功的人在管理情緒上,表現為善於控製和支配自己的情緒,穩重的氣場讓他可以保持樂觀開朗、振奮豁達的心境,情緒穩定而平衡,與人相處時能給人帶來歡樂的笑聲,令人精神舒暢。

意大利著名的皮衣商安東尼·迪比奧談到自己成功的經驗時,不無感慨地說:“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天生的成功者,許多人都比我更聰明,更有才華;我唯一比他們強的隻不過是我更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罷了。”

失敗的人由於沉不住氣,輕率行事,給自己帶來遺憾的事情不在少數。生活中是這樣,職場中也是這樣。現如今,職場如戰場,競爭激烈,一不小心就會使自己失去機會,或者使之前所做的努力付之東流。所以衝動是職場的大忌。一個人真的想有所成就的話,就要有調控情緒的能力。

曾經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座富麗堂皇的花園,裏麵所有景觀都被耀眼的寶石裝點著,這就是被世人向往著的“成功園”,隻是這座人人向往的花園有一道不太顯眼的“困難門檻”。有一天三個人同時趕往成功園,他們分別是一個體魄強壯的健康人,一個坐在輪椅上雙腿癱瘓的殘疾人和一個盲人。

當他們終於接近成功園時,健康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飛快地向成功園狂奔而去。“嘭”的一聲,他摔倒在成功園的門檻邊上,被門檻邊雪亮的利錐刺傷。殘疾人來到門檻邊停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垂頭喪氣地轉身離去,他認為自己的輪椅根本越不過那道門檻。盲人來到門前,他沒有看到門檻和利錐,但他每一步都非常小心。最後他成了唯一一位跨過困難門檻進入成功園的人。

真正成功的人都懂得冷靜思考的意義,所以他們無畏困難,行事穩重,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漂泊的浮萍,他們擁有穩重的氣場,在沉思過後能夠爆發出更大的力量。相反,一個急於求成而忽視困難,或畏首畏尾控製不住自己的人往往會被困難所絆倒而被成功拒之門外。結局永遠隻能是不可原諒的悲劇。

潮起潮落,冬去春來,日出日落,自然界萬物都在循環往複的變化中,人的情緒也不例外,總會時好時壞。情緒是指人們對環境中客觀事物的特種感觸所持的身心體驗,是一種對人生成功活動具有顯著影響的非智力潛能素質。如何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形成穩重的氣場,首先是控製住消極情緒,這關係到一個人在未來成功的路上能走多遠。

看問題的消極方麵,就會產生悲觀的情緒,可是相當多的人不由自主地會選擇悲觀,所以必須學會控製自己的注意力以調控自己的情緒。美國有位科學家發現,原本心情舒暢、性格開朗的人,如果整天與一個心情沮喪、愁眉苦臉、唉聲歎氣的人相處,不久也會變得抑鬱起來。

在人生的整個航程中,思維消極者一路上都暈船,無論眼前的境況如何,他們總是對將來感到失望。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因為一些問題而使情緒發生變化,也會因此認為,個人的情緒表現是由某些不順心的事所引起的,其實並不是如此,由於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許多固定的思維模式,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我們就會認為那是不好的事情,這是消極情緒在作祟,它是我們成功最大的敵人。

如果有意讓生活變得積極,從而不讓它在我們的情緒中引起不良反應,或盡可能減小它所引起的不良反應,或利用它來產生一個有益的、積極的反應。無論做任何事情,隻要帶著振奮與熱情,就會變得多姿多彩,情緒就會跟著開朗起來。一個人做事要有熱情,講話要有力,看事情要長遠,以無比的決心去追求所期望的目標,而不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要在工作中學會自我控製情緒,隻有控製了情緒、具有穩重的氣場,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工作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經常喜怒無常,在意外事變麵前驚慌失措、坐臥不安;有的人因為意見不同,和上司、同事發生激烈的爭執,甚至引發人際關係的衝突;也有的人一旦遇到一點點的不如意,就會怒氣衝衝,隨時準備“討個說法”。在遇到較強的處界刺激時,當被別人諷刺、嘲笑時,如果立刻生氣,反唇相譏,則很可能引起雙方爭執。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裏,非常生氣地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

“可以狠狠地羞辱他一頓。”林肯說。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言語犀利的信,然後拿給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寫得真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幹什麼?”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人活著總會有向現實妥協的時候,需要控製自己的情緒,這不是懦夫的表現,實則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做事原則,是一個人成熟穩重的表現。客觀存在的隻是一種外界刺激,而刺激和煩惱是兩回事,煩惱是人的主觀情緒對刺激所做的一種反應。凡是允許其情緒控製其行為的人,都是弱者,真正的強者會迫使自己的行為控製其情緒。誠然,能否很好地控製自己不滿情緒,取決於一個人的氣度,涵養,胸懷,毅力。曆史上和現實中氣度恢宏、心胸博大的人都能做到有事斷然、無事超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正如一位詩人所說:憂傷來了又去了,而我內心的平靜常在。

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要保持一種穩重的生活態度和處世態度。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就是要穩定情緒,絕對不要讓不好的情緒擴散出去,從而影響自己的學習、工作及生活,限製自己氣場的發揮。很多人並不缺乏機會和才華,但缺少控製自我情緒的意識和能力,不夠穩重,沒有穩重的氣場,結果往往與成功失之交臂。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成功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任何人任何物可以使我們畏懼、沮喪、煩惱,因此,我們要不斷地培養自己良好的情緒控製能力,形成自己穩重的氣場,隻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