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2)(2 / 2)

在開封及附近的州縣,宋、金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戰鬥。盡管宗澤的東京留守司軍四麵受敵,但宗澤坐鎮留守司從容地調動軍隊部署戰鬥,使金軍無力攻下開封。正月裏,開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時張燈結彩。嶽飛從正月開始,參加了的開封北麵門戶滑州一帶的戰事,接連在胙城縣(今河南延津縣東北)、衛州汲縣西的黑龍潭等地獲勝。

建炎二年四月(1128年5月)以後,天氣開始炎熱,金軍撤退,宗澤準備北伐。王彥的八字軍奉宗澤之命移屯滑州。五馬山的首領馬擴,也攜帶信王趙榛的信前來東京留守司。宗澤和王彥、馬擴等人共同製訂了北伐的計劃,但很不幸的是,宗澤於建炎二年七月初(1128年8月)病逝,其副手杜充接任東京留守。

嶽飛按照宗澤生前的部署,率領畢進等部將,隨同宗澤助手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閭勍,於建炎二年七月十五日進駐西京河南府,負責保護那裏的北宋皇陵。八月(1128年9月),閭勍命嶽飛再去汜水關禦敵。嶽飛又大勝來犯金軍,以功轉“從七品武功郎”,升至諸司副使的最高一階。建炎二年歲末,嶽飛奉東京留守司的命令離開閭勍返回開封。

嶽飛返回開封後,杜充立即命令嶽飛去消滅張用等部。張用是嶽飛的湯陰同鄉,曾當過湯陰的“弓手”(類似今之巡警),並和曹成、李宏、馬友紹等是拜把兄弟,有幾萬兵力,王善部也從一旁保護。嶽飛不願自相殘殺,以“兵寡不敵”為理由,婉言推辭,但杜充以軍法問斬相威脅,勒令嶽飛出兵。

嶽飛有以往擅自脫離王彥的教訓,無法抗命,隻能出戰,以不到千人的部眾擊退張用、王善部,解了杜充之圍,以功升“正七品諸司正使武經大夫”。接著,嶽飛又奉命解救盜匪杜叔五、孫海包圍的東明縣(今河南蘭考縣北),活捉了兩個匪首,升“轉武略大夫”、借英州刺史。王善、張用退兵後,轉攻淮寧府(治宛丘,今河南淮陽縣)久攻不下,便引軍離去。嶽飛再去救援淮寧府,與王善軍戰於清河,俘虜孫勝、孫清等,因功雙轉升“轉武德大夫”,真授英州刺史。嶽飛於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下旬剛回到開封,就接到杜充的命令要撤往建康府。嶽飛苦勸:“中原地尺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複取之,非數十萬眾不可。”但無用,又由於脫離王彥的教訓不能違抗上級,隻能隨杜充南下。金國由元帥左監軍完顏昌領軍進攻淮南,而由完顏宗弼領軍直接進攻江南。完顏宗弼兵分兩路,西路由完顏拔離速、完顏豰英、耶律馬五率領,十月由黃州渡江屠洪州,劫掠長江中遊的湖北、江西一帶;東路則由完顏宗弼親自率領,直搗趙構所在的臨安。

十一月,杜充的水軍進攻割據一方的李成,金軍支援李成擄獲宋軍大量船艦。完顏宗弼在攻打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的采石渡和慈湖不果後,轉道建康西南的馬家渡渡過長江進入江南。

杜充自己深居簡出不做準備,嶽飛泣諫:“勍虜大敵,近在淮南,睥睨長江,包藏不淺。臥薪之勢,莫甚於此時,而相公乃終日宴居,不省兵事。萬一敵人窺吾之怠,而舉兵乘之,相公既不躬其事,能保諸將之用命乎?諸將既不用命,金陵失守,相公能複高枕於此乎?雖飛以孤軍效命,亦無補於國家矣!”但也無濟於事。

聽到金軍渡江的消息後,杜充隻派都統製陳淬率嶽飛、戚方等將官統兵二萬奔赴馬家渡,又派王伯龍的一萬三千人策應。十一月二十日(1130年1月1日),陳淬率軍力戰,嶽飛率右軍和金國漢軍萬夫長對陣,但陳淬戰死,諸將皆潰,隻有嶽飛力戰,整軍退屯建康東北的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