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建康之城,一鼓敗虜(2)(3 / 3)

潁昌大捷戰果輝煌,嶽家軍殺敵五千多人,俘敵二幹多人,馬三千多匹、金、鼓、旗、槍、器甲之類更是多得不計其數。完顏兀術的女婿、統軍使、金吾衛上將軍夏姓萬夫長當陣被殺。副統軍粘罕索孛堇身受重傷,抬到開封府後死去。嶽家軍還殺死金軍千夫長五人,活捉渤海、漢兒都提點、千夫長王鬆壽,女真、漢兒都提點、千夫長張來孫,千夫長阿黎不,左班祗候承製田瓘等七十八名敵將。

七月十八日,即張憲從臨潁殺向開封之時,第一道班師詔送達。嶽飛鑒於當時完勝的戰局,寫了一封奏章反對班師:“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

隔了兩三日,朱仙鎮已克,完顏宗弼已逃出開封之時,嶽飛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宋高宗發十二道金牌的時間,大約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即他得到七月二日克複西京河南府捷報不久。嶽飛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憤惋泣下,“十年之功,廢於一旦。”然而友軍已經撤退,嶽家軍孤軍難支,不得不下令班師,百姓聞訊攔阻在嶽飛的馬前,哭訴說擔心金兵反攻倒算:“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嶽飛無奈,含淚取詔書出示眾人,說:“吾不得擅留。”於是哭聲震野。嶽飛決定留軍五日,以便當地百姓南遷,“從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漢上六郡閑田處之。

嶽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找到“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麵質問秦檜,秦檜回答“其事體莫須有”(莫須有的意思至今仍有爭議,一說為“難道沒有嗎”,另一說為“也許有”)。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日之夜,嶽飛在杭州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其長子嶽雲及其部下張憲斬於臨安鬧市。嶽飛被害前,在獄中寫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嶽飛被害後,獄卒隗順冒了生命危險,將嶽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死前,又將此事告訴其兒,並說:嶽帥精忠報國,今後必有給他昭雪冤案的一天!嶽飛沉冤21年後,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準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嶽飛,諡武穆,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嶽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誌傳記。

除了自己儉樸淡泊,刻苦勵誌外,嶽飛對子女教育很嚴。要求他們每天做完功課後,必須下地勞作。除非節日,不得飲酒。宋時有“任子恩例”,官員品級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階越高,次數越多。嶽飛勉勵兒子們“自立勳勞”,僅用了一次“恩例”,還是為張所之子張宗本而用。而嶽雲屢立殊勳,嶽飛卻多次隱瞞不報。為此張浚說:“嶽侯避寵榮一至此,廉則廉也,然未得為公也!”嶽飛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責以近功?”又說:“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無功之賞,則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虔城百姓暴亂時曾驚擾孟太後車駕,被嶽飛平定後,高宗密旨屠城,嶽飛冒險屢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