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隱逸傳》:“黃晞字景微,建安人。少通經,聚書數千卷。自號聱隅子,著《欷歔瑣微論》十卷,以為聱隅者,卉物之名;欷歔者,歎聲;瑣微,述辭也。”
《涑水紀聞》:“黃晞好讀書,客遊京師,數十年不歸。家貧,謁索以為生,衣不蔽體,得錢輒買書,所費殆數百緡。自號聱隅子。石守道為直講,聞其名,使諸生如古禮,執羔雁束帛,就裏中聘之,以補學職,晞固辭不就。故歐陽永叔《哭徂徠先生》詩雲‘羔羊聘黃晞,晞驚走鄰家’是也。著書甚多,至和中卒。一子,甚愚魯,所聚及自著書皆散無存。”
十九、周啟明昭回 高頔子奇
古人得本皆親寫,至與貧兒暴富同。
雕印流傳千百部,置書雖易馬牛風。
《宋史隱逸傳》:“周啟明字昭回,其先金陵人,占籍處州。景德中,舉賢良方正科。仁宗即位,試助教,遷秘書省秘書郎,改太常丞,卒。藏書數千卷,多手自傳寫,而能口誦之。”又《文苑傳》:“高頔字子奇,開封雍丘人。後唐清泰中舉進士。力學強記,手寫書千餘卷,雍熙二年卒,年八十四。”
《紫桃軒雜綴》:“東坡自鈔兩《漢書》,既成,誇以為貧兒暴富。唯手寫校勘,經幾番注意,自然融貫記憶,無鹵莽之失。今人買印成書,連屋充棟,多亦不讀,讀亦不精。書日多而學問日虛疏,子弟日愚,可歎也!”
二十、杜鼎異大峰 程賁季長
莫言炳燭僅餘光,耳目聰明筋力強。
揮灑自如無點竄,欲從君乞玉泉方。
《茅亭客話》:“杜鼎昇字大峰,形氣清秀,雅有古人之風。鬻書自給。夫婦皆八十餘,每遇芳時好景,先勝偕行,人皆羨其高年逸樂。進士張及贈之詩曰:‘家本樊川老蜀都,世家冠劍豈寒儒。筆耕尚可儲三載,酒戰猶能敵百夫。僻愛舜琴湘水弄,每懸孫畫醉仙圖。孟光語笑長相逐,喚作梁鴻得也無。’嚐手寫孫思邈《千金方》鬻之。凡借本校勘,有縫拆蠹損之處,必粘背而歸之;或彼此有錯誤之處,則書劄改正而歸之。且曰:‘使人臣知方則忠,使人子知方則孝。’自於《千金方》中得服玉泉之泉,行之,筋體強壯,耳目聰鑒。每寫文字,無點竄之誤,至卒方始閣筆。”又“程先生名賁,字季長,自號邱園子,江陽人也。世習儒,少孤力學,立身介潔,跬步一言,必循禮則。喜藏書,自經史子集之外,凡奇訣要錄,未嚐聞於人者畢珍收之,亦多手寫焉。其間複混以名畫、古琴,瑰異雅逸之玩,無所不有。雖年齒已暮,而誌好益堅,日遊簡編,未少暫息。每謂所知曰:‘餘五十年簡冊鉛槧未嚐離手。’其勤至也如此。嚐撰《太玄經義訓》,功未就,寢疾而卒,年七十有四。”昌熾案:《茅亭客話》,黃休複撰。其所紀述,自宋開寶訖於大中祥符而止。兩人在休複前,當為宋初人,且亦隱逸之流也。故次於黃晞、周啟明之後。
二一、李淑獻臣
圖書充牣邯鄲誌,猶向恒河算聚沙。
惟有宛陵真本子,相傳不異碧雲騢。
《宋史》:“李若穀字子淵,徐州豐人。子淑,字獻臣,年十二,真宗幸亳,命賦詩,賜童子出身。乾興初,遷大理評事,以龍圖閣學士知河中府。卒,贈尚書左丞。”
《郡齋讀書誌》:“《邯鄲圖書誌》十卷,李淑獻臣撰。淑,若穀之子也。載其家所藏圖書五十七類。經、史、子、集,通計一千八百三十六部,二萬三千一百八十六卷。其外又有《藝術誌》、《道書誌》、《書畫誌》,通為八目。”
《直齋書錄解題》:“《邯鄲書目》十卷,學士河南李淑撰,號‘圖書十誌’。皇祐己醜,自作序,以示子孫曰朋、圭、芻者,其子壽朋、複圭、德芻也。”
《遂初堂書目》“目錄類”,有《李邯鄲書目》、《邯鄲圖書誌》。
《邵氏聞見後錄》:“李邯鄲孫亨仲言:‘吾家有《梅聖俞詩》善本,世所傳多為歐陽公去其尤者,忌能名之壓己也。’予謂歐陽公在諫路頗詆邯鄲,亨仲之言恐不實。”
陸遊《跋京本家語》:“李邯鄲所蓄三萬卷,靖康之變,金人犯闕,散亡皆盡。”
《揮麈後錄》:“李邯鄲命諸子名,世人難曉。後見孫長文雲:邯鄲之長子壽朋,取三壽作朋之義;次子複圭,本三複白圭;幼子德芻,以三德苾芻。其指如此,宜乎人所不解也。”
二二、富文忠弼
昨夜驚聞瓠子開,鬻書時有市人來。
簡韋殘囗(獻齒)因公重,韓範同時淪將才。
《宋史富弼傳》:“弼字彥國,河南人。範仲淹見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晏殊,殊妻以女。仁宗複製科,舉茂才異等。元豐六年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