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古印度種姓製度之謎(2)(1 / 2)

瓦爾那與種姓製度種姓製度的變化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對印度一種複雜的等級製度(包括瓦爾那製度和後來從中衍生出的闍提製度)的泛稱,玄奘又曾將它譯稱族姓製度,西方通常把印度的這種製度稱為喀斯特製度。它萌芽於早期吠陀時代,正式產生在後期吠陀時代。最初,雅利安人自稱為“雅利安瓦爾那”(雅利安含有“高貴”之意,瓦爾那含有“顏色”、“品質”的意思),而稱當地居民為“達薩瓦爾那”(含有“雄者”、“男人”之意)。這樣就有了自以為高貴的雅利安人和把當地居民當作敵對集團的區別。隨著雅利安人內部的分化,在早期吠陀時代末期,逐漸發生了平民與氏族貴族的區別,。平民稱為“吠舍”(是氏族成員的意思),而貴族稱為“羅闍尼亞”(是“灼熱發光”的意思,引申為顯貴的首領的意思)。從事祭掃的氏族貴族則稱為“婆羅門”(意思是梵天所生)。從雅利安人與當地居民的一分為二,到雅利安人部落中平民與氏族貴族的一分為二和貴族內部的軍事貴族與祭司貴族的一分為二,這樣就形成了四個瓦爾那的胚胎。

四瓦爾那製度正式形成到後期吠陀時代,四瓦爾那製度正式形成,婆羅門教的典籍規定了各個瓦爾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爾那的成員的不同權利和義務。

第一個瓦爾那是婆羅門。婆羅門主要掌管宗教祭把,充任不同層級的祭司。其中一些人也參與政治,享有很大政治權力。

第二個瓦爾那是刹帝利(是“力”、“權力”的意思)。它是從“羅闍尼亞”發展而來的。刹帝利的基本職業是充當武士。國王一般仍屬於刹帝利瓦爾那,但是刹帝利瓦爾那並不限於王和王族。刹帝利是掌握軍事和政治大權的等級。

第三個瓦爾那是吠舍。吠舍主要從事農業、牧業和商業,其中也有人富有起來,成為高利貸者。吠舍是平民,沒有政治上的特權,必須以布施(捐贈)和納稅的形式供養完全不從事生產勞動的婆羅門和刹帝利。不過吠舍還是雅利安人氏族部落公社的成員,他們可以參加公社的宗教儀禮,因而和婆羅門、刹帝利同樣屬於“再生族”。

第四個瓦爾那是首陀羅(Sudra)。首陀羅瓦爾那的前身是達薩瓦爾那,首陀羅不在雅利安人公社以內。首陀羅的大部也是非雅利安人其中也有失去公社成員身份的雅利安人。由於沒有公社成員身份,不能參加宗教禮儀,不能得到第二次生命(宗教生命),首陀羅是非再生族。就失去了在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麵受保護的權利。首陀羅從事農、牧、漁、獵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各職業,其中有人失去生產資料,淪為雇工,甚至淪為奴隸。首陀羅作為瓦爾那來說,不是奴隸或達薩。首陀羅是地位低下而受苦的人。

而達利特(Dalit)的低位比首陀羅還要低達利特,印度語翻譯為:“被壓迫的人”。

印度是到現在還遺留又種姓製度,其中最底層的人被傳統的上等種姓叫做“不可接觸者”,即賤民,他們自己自稱為“被壓迫的人”,即達利特。今天,在某些依舊保守的印度農村,你會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著人,因為他們不能讓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帶著掃帚,邊走邊掃掉自己的腳印。他們為這個村子的人工作,卻不允許住在村子裏;他們不能到村子的井裏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學也必須上專門的學校。令印度教種姓製度臭名昭著的是它的種姓隔離,而最嚴苛的隔離正是施加在被稱為達利特(Dalit)的人身上。傳統上,達利特被認為是肮髒的,並且這種肮髒還可以借由接觸傳染給別人,因此他們要躲大家遠遠的。盡管聖雄甘地稱他們為“神之子”,但傳統的上等種姓卻叫他們“不可接觸者”,即賤民,而他們自稱為“被壓迫的人”,即達利特。這是印度曆史留下的最黑暗的一道陰影,但是當世人的目光被每年6%以上的經濟增長和成千上萬的IT精英所吸引時,往往會忘了它的存在。印度總理曼莫汗辛格是個坦率的人,最近他坦承:“盡管60年來印度已經製定憲法和法律禁止種姓製度和種姓隔離,政府也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印度許多地方,達利特依然麵臨著社會歧視。”根據人口普查數據,印度目前有1.67億達利特人,占總人口的16.2%。

雖然瓦爾那提供一套穩固的解釋框架,然而實際上的種姓製度常常與其架構差距甚遠。以1901年的人口普查結果為例,馬德拉斯省沒有任何種姓中屬於刹帝利,屬吠舍者亦十分罕見。大多數的種姓集中在首陀羅的類別下,共占當地總人口的一半以上,換言之,當地社會主要由婆羅門、首陀羅與賤民所組成;,戰士與統治者為拉其普特擔任,然而該種姓並非真正的刹帝利〈Risley1901〉。事實上,在印度的曆史中,各地的統治者未必皆由刹帝利擔任,而且真正的刹帝利常被認為已經不存在於世上,雖然該瓦爾那在階級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