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這種考慮,李嘉誠不動聲色,買下約2000萬股散戶持有的九龍倉股。當時,這個數目,無論對李嘉誠還是對怡和,都是一個敏感而關鍵的界線。

李嘉誠從不打無準備之仗,他通過智囊了解到,一貫被稱為怡和兩翼的九龍倉,與姐妹公司置地在控股結構上並非平等關係。怡和控置地,置地擁有九龍倉不到20%的股權。而現在李嘉誠吸納的九龍倉股,約占九龍倉總股數的20%。這意味著,九龍倉的最大股東將不是怡和的凱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誠。因而,這為李嘉誠進而購得九龍倉,與怡和在股市公開較量鋪平了道路。

後來的事實證明,李嘉誠的判斷是正確的。雖然,由於種種原因,最後由包玉剛收購了九龍倉,但作為包玉剛同盟者的李嘉誠卻因為這種判斷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今天商業社會的進步,不僅要靠個人勇氣、勤奮和堅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誠實、慷慨,從而創造出一個更公平、更公正的社會……獻給年輕奮鬥者的人生勵智書

從商的人,應更積極、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會,才可以為穩定、自由的原則賦予真正的意義。

塑膠業生死存亡,李嘉誠掛帥救業

人生就像一支鑄就成功的金筆,隻有誠信的人才能更好地運用這支金筆,在人生的光輝業績上添上絢麗的一筆!

李嘉誠先生在汕頭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道:“今天商業社會的進步,不僅要靠個人勇氣、勤奮和堅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誠實、慷慨,從而創造出一個更公平、更公正的社會……從商的人,應更積極、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會,才可以為穩定、自由的原則賦予真正的意義。雖然沒有人要求我們,我們自己要願意發揮我們的智慧和勇氣,為自己、企業和社會創造財富和機會,大家可以各適其適。”

陳荊淮先生在《香港潮商經濟發展述略》中談道:“20世紀50年代初塑膠熱潮來到的時候,潮商在這個行業中處於明顯的落後地位。50年代後期這種狀況開始改變,從事塑膠業的潮商越來越多,據估計,潮商塑膠廠已占該行業總廠數的40%左右……1959年正是香港經濟完成曆史轉變、全麵起飛的時候。1969年,全港塑膠出口金額14.4257億港元,比1959年1.6214億元上升9倍多;而這個出口額中潮商約占55%。”

在潮商的塑膠熱中,李嘉誠起了很好的榜樣作用,激勵潮商加入這一行業。李嘉誠在傾心發展自己事業的同時,也給予了潮商同業一定的幫助。

李嘉誠一直認為,他比較熱衷、也比較擅長經商,而對擔任政府和社團公職不感興趣。這應該是事實。不過,他在任潮聯塑膠業商會主席期間,仍不虛此任,不負眾望,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1973年,因中東戰爭引發的石油危機席卷全球,全球經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香港的塑膠原料全部依賴進口,價格由年初的每磅6角5分到秋後竟暴漲到每磅4~5元。塑膠製造業一片恐慌,如臨末日。不少廠家因未儲備原料,被迫停產,瀕臨倒閉。

香港的塑膠原料,全部為進口商壟斷。其實,價格暴漲的根本原因,還不是石油危機,國外塑膠原料的出口離岸價隻是略有上漲。主要是香港的進口商利用業界因石油危機產生的恐慌心理,壟斷價格,一致提價。又由於炒家的介入,把價格炒到廠家難以接受的高位。

在這場關係到香港塑膠業生死存亡的危機中,身為潮聯塑膠業商會主席的李嘉誠,挺身而出,掛帥救業。此時,李嘉誠的經營重點已轉移到地產,收益頗豐,塑膠原料危機,對長江集團的整個事業影響並不大。李嘉誠這樣做,主要是出於公心和義務。

在李嘉誠的倡導和牽頭下,數百家塑膠廠家入股組建了聯合塑膠原料公司,其中還有非潮籍塑膠商。原先單個塑膠廠家無法直接由國外進口塑膠原料,是因為購貨量太小,對方不予理睬。現在由聯合塑膠原料公司出麵,很快達成交易,所購進的原料,按實價分配給股東廠家。在這種形勢下,其他原料進口商不得不降價。籠罩全香港塑膠業兩年之久的原料危機,從此煙消雲散。

李嘉誠在救業大行動中,還有驚人之舉。他從長江公司的庫存原料中,勻出12.43萬磅,以低於市價一半的價格救援停工待料的會員廠家。直接購入國外出口商的原料後,他又把長江本身的配額——20萬磅硬膠原膠,以原價轉讓給需量大的廠家。在危難之中,受李嘉誠幫助的廠家達幾百家之多。

我是一個很進取的人,從我從事行業之多便可看得到。不過,我注重的是在進取中不忘穩健。獻給年輕奮鬥者的人生勵智書

在商海中,逆“主流”而動,才會最終成為經濟浪潮中掌舵的老手。

進取中不忘穩健,穩健中不忘進取

“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李嘉誠做事深思熟慮,以誠經商,不好大喜功,也不急功近利,所以他的事業沒有大起大落,這與他做事低調的作風有關,也與他深謀遠慮、穩中求進的管理理念有關,這是他成功的商道寶典。

李嘉誠說:“我是一個很進取的人,從我從事行業之多便可看得到。不過,我注重的是在進取中不忘穩健。”

李嘉誠一生堅守這樣的經營理念——進取中不忘穩健,穩健中不忘進取。

李嘉誠初入地產業時,香港地產業還不冷不熱。當時,賣樓花大行其道。李嘉誠卻“逆”此“主流”而動——謹慎入市、穩健發展:不賣樓花、不向銀行抵押貸款、物業隻租不售。當擠兌風潮來臨,靠銀行輸血的地產業一落千丈。地價、房價暴跌,地產商、建築商紛紛破產。銀行界亦是一片淒風慘雨,多家銀行轟然倒閉,就連實力雄厚的恒生銀行,也不得不靠出賣股權給彙豐銀行,才僥幸逃過破產厄運。但李嘉誠損失甚微。

李嘉誠實力大增之時,仍未拋棄“穩健發展”:“聰明而謹慎的商人既然知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那麼在經濟過熱、炒風過勁時,就應該認真研究整個市場趨勢,要居安思危,該出貨時,要毫不猶豫地出貨。”

“要股票,不要鈔票!”20世紀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香港人的炒股狂熱由此可見一斑。新股上市的熱浪一陣高過一陣,許多人紛紛賣掉首飾、家產、店鋪、土地,甚至有的地產公司將建造樓宇的資金也投入股市。恒生指數也升至1170點的曆史新高。被稱為“股市浪潮中掌舵的老手”的李嘉誠,在1972年10月趁股市處於高位之機,將長江實業掛牌上市,吸納資金,並將其投放到大量物業的低價收購上。三年後,李嘉誠再發行新股,募集資金。這兩次行動,集得資金1.8億港幣。他並未將這些資金入市投機,而是在香港地產處於低潮的時候,大批購買樓宇和地盤,為長江公司的發展積聚了擴張的實力,奠定了雄厚的基礎。香港經濟在石油危機衝擊下走低,股票立現熊市,股市暴跌,市值跌去高峰時70%以上。而此時的李嘉誠卻收獲頗豐,平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