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舊道德楷模”胡適的六段婚外(1 / 2)

《臨江仙》reference_book_ids\":[7120504723236457472,6906739997974465544]}],\"1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8,\"start_container_index\":1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2},\"quote_content\":\"《胡適雜憶》reference_book_ids\":[712164058006867459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1999年,台島內掀起一股“吳宓熱”。據去過台灣而且有幸拜訪了毛彥文女士的沈衛威先生撰文介紹,當他重提當年吳宓對她的深情厚愛時,已是102歲高齡的毛彥文女士語氣平淡地表示:“他是單方麵的,是書呆子。”再問下去,她便連說“無聊,無聊”。

毛彥文這些話,也許是曆盡人世滄桑後的淡然,也許是對吳宓在關鍵時刻徘徊、猶豫的怨氣——要說她對吳宓始終沒有動過真情應該是不可能的。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胡適一生曾獲36個博士學位,他的學識非常淵博,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卓爾不凡的建樹。1938年胡適擔任駐美大使時,為抗戰過度操勞而患心髒病,隨後便體弱多病,1962年2月24日因心髒病發作而猝死。3月1日在台灣公祭胡適時,蔣介石送的挽聯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

胡適確實不愧是“舊道德楷模”,在五四先賢們“點把火先燒後院”,紛紛打破舊婚姻的全方位革命中。他的包辦婚姻一直很穩定,並與結發妻子——小腳女人江冬秀風雨同行,白頭偕老。這一點確實很不容易。

胡適給人的印象是思想方麵的激進者,同時又是個人情感方麵的保守名士,其實他骨子裏絕對是個多情才子。

當年胡適留學回國後,威名遠播,而且風度翩翩。他上課的時候,看到女生坐在窗邊,寒風吹進來,他會很細心地走過去替她把窗戶關上。與女孩子們在一起,他總是有說有笑,溫厚機敏,幽默風趣。許多女孩子苦苦追求他,寫來許多神魂顛倒的情書。1926年,湯爾和贈給胡適一詩:“薔花綠柳競歡迎,一例傾心仰大名。若與隨園生並世,不知多少女門生。纏頭拚擲賣書錢,偶向人間作散仙。不料飛箋成鐵證……”描寫的就是當年胡適周旋於紅袖之間的情形。

想來才子風流,在人間不足為奇。我們來盤點一下胡適一生曾經曆的六次婚外情,或許對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學者能有更全麵的了解。

1910年9月胡適考取了庚子賠款留學生,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農科。青年胡適在美國留學時,結識了青年畫家韋蓮司小姐。從此,韋蓮司小姐成為與他交往48年的紅顏知己。

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讀書時,胡適與康奈爾大學地質係教授亨利·韋蓮司毗鄰而居。1914年6月18日胡適應邀參加一個婚禮派對時,邂逅了教授的小女兒、從紐約歸家探望父母的韋蓮司。韋蓮司比胡適大六歲,是家裏最小的女兒。他們一見如故,彼此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在胡適的心目中,韋蓮司是個新女性的理想典範。他倆月下散步,湖邊談心,尺牘傳情,雙方都深深地欣賞,愛慕對方。1915年秋胡適轉入哥倫比亞大學,與韋蓮司同在紐約。他們經常約會,還經常通信,短短的兩年竟寫給韋蓮司100多封“情書”。

他們之所以未能走入婚姻的殿堂,其因由一是胡適已經與老家的江冬秀訂婚了,母命難違;二是韋蓮司的母親反對異國通婚。因為那時的美國種族歧視嚴重,在美國人眼中華人的地位十分之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