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懵懂青春期(2 / 3)

從此以後,柳井正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人生。一直到1984年的6月,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優衣庫店麵誕生了,這才標誌著柳井正終於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對柳井等來說,他從學徒工到自己在建築行業的如魚得水,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經商方向也花去了數年的時間。顯然,柳井正對父親留下的事業並沒有太多激情,他一方麵是迫不得已上任的,另一方麵卻還在極力地去尋求自己的興趣點,以探索出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雖然父子兩個人之間存在著重重隔閡,但心靈的溝通勝過了一切言語的表達。

和很多在被父親打罵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樣,柳井正在走向自我人生之時,才真切地體會到父親那份近乎苛刻的成長要求背後,蘊藏了多少的父愛。他內心對父親是充滿感激之情的,雖然他從來沒有明著表達過自己的感情。日本男人內斂的性格讓他不善於用言辭來說出自己的感受,甚至是在父親與世長辭之際,柳井正都沒有把憋在肚子裏的話說出來。

在柳井正接手了西裝店並經過數年努力,讓轉變後的優衣庫成功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後,他把這一喜悅的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了父親。此時,柳井正半帶著炫耀的心情,他要證明給父親看,雖然兩個人走的道路不同,但自己卻依舊獲得了成功。也許隻有打敗父親,才能證明兒子真正意義上的長大吧。

老父親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隻在人世間逗留了5天,便與世長辭了。

柳井正再沒辦法知道父親是不是已經把兒子當成了驕傲。逝者已去,留給柳井正的隻有一片欷歔的父子之情。父親在人世間走過了79個春秋,柳井正卻僅僅讓他為自己高興了5天,這成為了柳井正最大的心結。

回想自己的青春年少,正處在叛逆期的柳井正,把父親推行的所有管教完全視作牢籠般的束縛。柳井正渴望著自己能夠得到多一些的自由,但越是渴望的東西,就越不容易到手。這也讓這個小正太在此後長達數年的時間裏度過了一段漫長的煩惱期。

正太也有煩惱

在日本的家庭教育上,男孩子和女孩子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

柳井正是家裏唯一的男孩子。他有一個姐姐和兩個妹妹,因而家族的產業必定要落到柳井正的肩膀上來得以傳承。即便父親從沒有明著說過這件事情,可這早就成了不爭的事實。在對待4個孩子的態度上,父親也呈現出了極大的偏向。3個女孩子可以自由去做的事情,柳井正卻很多都不能做。今天,身處窗明幾淨的辦公大樓,已為人夫為人父的柳井正回想起父親當初對自己的教育時,不免對當初父親於己的那般苛刻的深意,有了另一番理解。

小時候的柳井正,學習成績並不好,考試不及格是常有的事情,因此而受到父親的打罵也是常有的事情。父親嚴厲地對他說:“要做第一名,不管是什麼方麵,隻要給我拿回第一名就行!”

正是這句話,讓柳井正記了一輩子,也為此拚搏了一生。

在還是個孩子的柳井正心中,父親不是朋友,反而更像是一個敵人。把父親看成自己最大的敵人,隻因為他每天回家都要受到父親的責罵。不服氣的柳井正信誓旦旦地說,自己一定要做出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來,讓父親對自己刮目相看。在他看來,父親是因為不喜歡自己才會用如此苛刻的要求來對待自己的。

有這樣的雄心當然是好事情,柳井等從內心裏也感到高興。隻是柳井正依舊不爭氣,他期望中父親的表揚一直沒有到來。直到他在高中和大學的考試成績終於過了及格線,父親才破天荒地對他說過一個“好”字。盡管這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表揚,但對柳井正來說,這一個“好”字就抵得過千言萬語。他得到了父親的承認,這成為少年柳井正敢於直麵生存、麵對一切的最大動力。

既然從小就和父親的理念不合,柳井正自然也從來沒想過要繼承父親的這一份家業。在小柳井正心中,父親永遠都是一座巍峨的大山,從來不曾想過這座大山也會有轟然倒塌的那一刻。父親是孩子們心中最後的依靠,柳井等的倔強從沒有讓兒子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在給他掙家業。也因此,多年以後,柳井正常常嘟囔那句:“父親,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競爭者!”

這句話,包含著多少複雜的感情啊!在柳井正看來,父親已經不單單是父親了,他更是自己的競爭敵人,同時也是效仿的對象。柳井正之所以會如此努力奮鬥,為的就是能夠得到父親的承認。柳井等在臨終前聽到了兒子報給自己的喜訊,相信他在天堂,也必定會一臉微笑。

柳井正抹去了眼中的淚水。他知道,在父親對男孩的定義中從來沒有“軟弱”這個詞。既然父親已經不在了,他就更需要變得堅強,讓天上的靈魂看到自己今後更大的成功。

少年的柳井正,在父親的身上看到的隻有艱辛,卻沒有他渴望的成功。因為柳井等嚴厲的教育模式,讓柳井正總是產生抵觸情緒。雖然這種情緒他不敢在父親麵前表現出來,可由此形成的叛逆性格卻影響了柳井正的一生。

在眾人看來,隻要有柳井等在場,兒子柳井正總是會溫順得像一隻綿羊。人人都誇柳井等生了一個好兒子,但隻有柳井等自己知道,這個兒子究竟有多麼讓人操心;同時也隻有柳井正自己知道,他究竟有多麼討厭這個父親。如果父親不在場的話,他甚至不會在這麼多人麵前裝模作樣地表現出一個優秀兒子的風度。

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柳井正並不會,也不敢做出什麼出軌的事情來。同樣的道理,他想要獲得區別於常人的成功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柳井正有著和所有的孩子一樣的夢想,玩具是他們這個年紀的孩子們共同的愛好。如今,回憶起童年往事,柳井正依然記得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是希望能夠開一家很大的玩具店,這樣一來,自己在玩玩具的時候就不會受到父親的幹涉了。

雖然兒時的夢想破滅了,但柳井正很快就找到了另一個用來消磨時光的好方法。

父親的西裝店開在臨近車站的商業街上。這麼好的地理位置,當然少不了好玩的地方。雖說是為了節省出更多的開店空間,全家人都不得不擠在二層的小閣樓裏,柳井正自己的臥室也僅剩下一個狹小的空間,但他們總是能夠苦中作樂。越是艱苦的環境,就越容易有發現美的眼睛。

柳井正在這百無聊賴的日子中,意外地發現了在他們家店鋪旁邊原來還有許多玩具店、書店存在著。自己雖然已經對玩具失去了興趣,但上帝在為你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必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柳井正開始整天泡在書店裏,一是為了躲避父親的眼光,二是這裏確實有許多吸引他的地方。

時間一長,柳井正和書店的老板也熟了起來。

老板是一個略微有些禿頂的男人。因為和柳井等的西裝店鋪是鄰裏關係,老板對柳井正就顯得格外寬容。柳井正喜歡看漫畫書,每次書店有新的漫畫書上市,老板總是不忘叫柳井正來先過把眼癮。並且老板還陸陸續續地把一些過期了的書刊送給他,這讓柳井正激動不已。在這個書店老板的身上,柳井正感受到的不是鄰裏之間的和氣,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期望中的父親的影子,他應該是和藹的,對孩子們也總是充滿了笑容。可這一切也隻能是自己的幻想,當他拿著這些書刊回到自己臥室時,心中隻能徒然增添幾分惆悵。

雖說是中規中矩的經營模式,但柳井等的西裝店的生意依舊不錯。柳井正並沒有抱怨父親什麼,隻是在他逐漸成長的青春期中,對父親的嚴加管教產生了更深層次的反感。他覺得,父親管得越嚴,就讓他感覺自己越像是個循規蹈矩的傻子。

店鋪裏雇了幾個打雜的學徒夥計。每天的早晚飯大家都圍聚在一起吃,當時店鋪裏通行的準則是在吃飯的時候不允許說話,如果不快點把自己的飯吃完,就必定會被責罵。所以每一次吃飯,柳井正都感覺像是要逼自己上刑場一樣,過度的管製已經嚴重抑製到了他的個性發展,可惜柳井等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很快,柳井等已經不滿足於在服裝店上的小打小鬧了。他做了這輩子最大的一次冒險——涉足建築行業。後來的事情也證明了柳井等的這個決定是對的。這也給了正處於青春期的柳井正一次解放的機會。

因為建築公司在業績上有了很大的發展,柳井等的野心也膨脹了起來。他還順勢投資了茶樓和電影院,這讓年少的柳井正多少獲得了些許的自由。

這一時期,柳井等的人生和事業雙雙進入最輝煌的時期。這個家族,在當地已經成為人們羨慕的對象。柳井正也堂而皇之地步入了輝煌的行列中。

離開父母

做一位成功人士的後代,柳井正或許並沒有產生過這樣的意識,但現實已經把他推到了最前沿。這一切根本由不得他去抗拒,這在不知不覺中已然變成了現實。

人有錢了,思維似乎就會顯得大膽。下海經商這麼多年,柳井等成功的經驗確實累積了不少。但不論是西裝店還是建築業,永遠都和傳統行業分不開。此時,柳井等卻突然對時尚前衛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老爹也想在時尚界試試身手。以自己豐富的經驗和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柳井等大膽地開了一家時尚物品店。

這種做法不但冒險,更是冒進。可對柳井等來說,這件事情的意義卻完全不一樣了。他拋卻了所有的經商理念,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下,柳井等已經積累起足夠的資本來讓自己瘋玩一把。他隻是在玩,賠了賺了都不用放在心上,自己高興才是硬道理。

做父親的高興了,當然也沒有忘記寶貝兒子。

一向被嚴厲管教的柳井正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迎來這麼歡快的一天。他被父親當成了免費的試衣模特,隻要有新服裝進貨,柳井正一定是第一個穿上街的人。正處於花樣年華的柳井正,這一次著著實實在同學們麵前風光了一把。時尚前衛的襯衫搭配最新潮的運動鞋,這款酷到可以引領潮流的裝扮讓柳井正都不敢相信是父親的贈與。在他印象中,每當上學的時候,父親總要板著臉看自己的校服是不是沒有穿好,哪怕衣服上有一個褶皺都會引來冷嘲熱諷。現在能夠穿著便裝去上學,尤其是從父親的手中接過來的新潮服飾,柳井正覺得這簡直像做夢一樣。

這也是父親對柳井正恩賜般的驕縱。和日本的傳統理念相符,柳井等盡管對兒子異常嚴格,他仍舊是想要讓兒子來繼承自己的這一份家業。否則,他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店鋪該給誰呢?在柳井等看來,子承父業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盡管柳井正也從沒想過要繼承父親的家業,可是這一傳統觀念也開始潛移默化地深植在他的腦海中。

在這個傳統觀念的誘導下,柳井正根本就沒有為自己的未來想過。他真正過起了浪蕩公子的生活。

此時,柳井正的大學時代也到來了。

這是他第一次離開父母的身邊,雖然平時對父親的種種管教心有不甘,但真正到了離別之時,心中那種複雜情緒化作百般哽咽溢於言表。看著父母親遠去的身影,他縱有多少離別之情,也隻得強壓在胸口裏,告訴自己要像個真正的男人,不能掉眼淚。

離家的心酸之情很快就被東京的斑斕色彩所取代。柳井正對東京的迷戀,漸漸超過了他對故鄉的留戀。東京是大城市,對柳井正來說,這裏完全是一個陌生且充滿了各種新奇的世界。年輕人對各種誘惑總是心馳神往,而東京這座城市裏麵充滿的不隻是誘惑。這個時期的東京,早就已經擺脫了戰時的灰色,完全蛻變成國際大都市的她,已張開了母性的懷抱接納了柳井正這樣的頑皮孩子。他就像是個迷離的孩子般,在東京街頭的霓虹燈下四處張望,想要從母親的臉上找到久違的慈愛。

然而,最初的狂熱過後,柳井正也深深地意識到,東京不是她表麵上看起來的這般華麗。想要在東京站穩腳跟,沒有幾分能耐是不行的。人人都想來這裏,他們把這裏當成夢想中的天堂。全國各地的年輕人擁來又散去,給這座城市不斷注入新鮮的活力,使得這位慈母永葆著青春的容顏。可是,這些追夢的年輕人的結局呢?最後真正留在東京的還剩下幾個人,沒有人去詳細統計過這一數字。柳井正就是這些年輕人中的一員,他如同朝聖一般地趕來,目的隻是想要一睹東京這座城市的風采。萬般風采閱盡之後呢?柳井正終於要麵臨如何抉擇的問題了。

雖是進了大學,但這一時期東京城中的各所大學正在興起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這段日子,誰去上課,才真正是讓人覺得稀罕的事情,有的大學甚至被人為地封閉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柳井正突然間覺得,在東京繁華的表象下麵湧動的,是根本就和自己格格不入的暗流。他來這裏雖不是立誌要學出個名堂,但也絕對不是把年少青春耗費在毫無意義的學生運動上的。更何況,儒雅的柳井正,又怎麼適應得了這些猛烈的暴力運動呢?

如火如荼的學生運動越發激烈,這讓柳井正感到無所適從,他四處為自己所謂的大學生活尋找一種排遣方式。4年的大學生涯,便在電影、彈弓和麻將交替登場的日子中渾渾噩噩地度過了。

沒有課上,柳井正還曾經自己一個人做了回背包客。他去了一趟美國,在大洋彼岸的國家感受到了更為新鮮且自由的空氣。日後優衣庫的誕生,便和這次的美國之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他時間,柳井正的身影多出現在早稻田大學和高田馬場附近的爵士樂茶樓上。既然沒有了學習任務,他可以把大把的時間積攢起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在這些事情中,唯獨沒有把研討會考慮進去。

4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雖沒有課上,可柳井正終歸還是要畢業的。等到自己要離開大學校園的時候,柳井正這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用了整整4年的時間,卻並沒有想明白畢業後究竟應該去做什麼這個問題。

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了。

混沌的日子

懶散慣了的人,總是不願意再次受到束縛。當時的柳井正就是一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