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紐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優衣庫。如果是在日本,有著前期口碑營銷的積累效應,人們會因為優衣庫開新店而進來看看有沒有自己需要的衣服。但紐約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其一,這裏的人們根本就不缺新鮮款式的衣服穿;其二,優衣庫想要在這裏開店,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沒有任何口碑基礎的優衣庫就這樣冒冒失失地闖進了美國領土。開店後,顧客稀少是可想而知的事情。服裝賣不出去,就需要對積壓的庫存進行處理。工作人員找來找去,最後在紐約的SOHO區尋到一個240平方米的店麵,店裏沒有任何裝修,完全是一個毛坯房。這裏就作為優衣庫3家店麵積存商品的中轉地被租了下來。
在調查的過程中,柳井正忽然意識到了SOHO地區的特殊性,想必在這裏開店也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紐約城市規劃的59個街區中,SOHO並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街區,而是隸屬於曼哈頓第二區。居住在這裏的總人口雖然隻有紐約人口總數的1%,且有一半人是年齡在25~45歲的單身住戶。正因為如此,這裏的居民平均消費水平才會高於其他街區。
而且,這裏還是一片藝術發源地,在逐漸商業化的今天,在紐約已經很難尋覓到商業和藝術結合得如此緊密的街區了。源於這樣的背景,柳井正看到了打開紐約市場的另一扇大門。在紐約經營零售業,雖然是純商業活動,但也要給自己披上一層藝術的外衣,才能贏得人們的關注。這是柳井正總結出來的製勝法則。
想要挑戰美國的服裝市場,優衣庫就必須對流行時尚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佐藤可士和的幫助下,優衣庫以“超合理主義”的設想轟開了紐約的大門。
優衣庫雖然被日本人譽為國民品牌,但在國際市場上其隻能算是一年級新生。真正讓世界人民開始認識優衣庫的起點,源自2006年紐約旗艦店的盛大開業。
2006年11月10日,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優衣庫在紐約SOHO街區開設了迄今為止最大的賣場。開業當天,柳井正麵對媒體,大聲發表講話:“現在優衣庫所能實現最高水平的商品、店內陳設和服務,全部都集結在這家代表著優衣庫全球化的旗艦店。”也就是說,這家店鋪等同於是柳井正重啟國際化夢想的第一站。
一場新的征程正在等著他。
既然是首戰,就必須要首戰告捷。在店麵設計上,佐藤可士和提供了大量的好點子。同時,柳井正還為佐藤可士和請到了大量在當時非常知名的一流設計師來組成一個團隊。他希望這個團隊能夠幫助自己完美地實現國際化的野心。柳井正親自擔任團隊的指導工作,佐藤可士和負責藝術指導,在其他幾位設計師的全力協助下,SOHO店的任務是要完完全全把“超合理主義”的概念具象出來。
集合了這麼多優秀的人才,柳井正不希望新店麵像其他幾家店鋪一樣成為啞炮,否則這將會是最大的笑柄。
佐藤可士和堅持的是極簡主義。在最初裝修時,有人提議說要把天花板高高吊起來,這樣會使消費者在視覺上有更充足的空間。但如此一來,優衣庫便和普通大賣場沒有區別了。柳井正說,不要在店麵如何裝修才能更豪華上下工夫,優衣庫真正要做的是商品。隻有把商品放在了優先考慮的位置上,才能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優衣庫。
基於佐藤可士和的設計思維,柳井正要求在店鋪裝修上越簡約越好,但時刻要注意,簡約不等同於簡單。能夠把簡約做到極致,也是一種美學。簡約不是沒有設計,而是讓消費者在走進店鋪後,第一眼就能看到真正打動內心的東西,而不是取而代之的各種煩瑣裝飾。
於是,在之後的設計中,大大加重了櫥窗和展示櫃的比重,甚至很多商品的價目牌也被放在了展示櫃中,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能感受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而設計的根本在於消費者在店鋪中能夠產生舒適的購物體驗。既然要避免讓消費者產生和其他賣場雷同的感覺,同時還必須讓消費者覺得來到優衣庫後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首要的一點是,要在第一時間吸引住消費者的注意力,並且通過合理的設計來展示給消費者不同的意外和驚喜。
柳井正最後與大家討論出來的結果是,在店鋪的入口處設置發光的展示櫥櫃,櫥櫃中利用旋轉的假模特來全方位展示優衣庫的主打服裝。從優衣庫店麵前走過的人群可以對自己心儀的服裝進行綜合對比,甚至根本就不需要進店、更不需要在自己身上換來換去就能得出自己想要的搭配效果。
這種開放性的設計,讓美國人體驗到了來自東亞的熱情。優衣庫的人氣在一夜之間飆升了,紐約旗艦店的成功徹底開啟了優衣庫走向國際市場的新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SOHO旗艦店的火暴盛況順便也帶活了其他幾家原本經營得並不是很好的店麵,優衣庫的良好口碑終於在紐約傳播開來。
紐約旗艦店麵世時,優衣庫的新LOGO(標誌)也第一次展現給全世界的消費者。佐藤可士和在柳井正的授意下,對原有的標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新標誌的字體隻是保留了骨架,底色完全變成了純紅。有媒體指出,當看到這個標誌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想到了日本的國旗。也有人批評說,這樣的標誌沒有很好地融入到當地的文化氛圍中,而隻是在片麵強調優衣庫的日本文化。柳井正卻非常支持佐藤可士和,他不擔心外國人看不懂,隻要設計能夠體現出優衣庫的本質,就一定能夠在海外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優衣庫需要的是前所未有的張揚,柳井正說他就是要告訴所有美國人,優衣庫來自日本,優衣庫一樣可以做站在時尚休閑頂尖潮流上的佼佼者。
紐約的成功不應該隻是特例。
優衣庫在進軍巴黎和上海的道路上,隨處都可見紐約旗艦店的身影。柳井正正在把紐約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全世界,他的光輝夢想也正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生根發芽。
廣告新戰略
2007年秋冬之交,一則優衣庫的新廣告出現在了電視上。廣告的題目叫《Heattech內衣——下雪的車站》,這則由演員鬆田龍平主演的廣告,在這一年的冬天掀起了一場Heattech服飾熱潮。
廣告內容如下:
由鬆田龍平扮演的站長正要出門上班,此時太太貼心地對丈夫說:“今天天氣冷,一定要把這個穿上。”最初,站長拒絕了太太的建議。他說:“穿這個沒什麼用的,還是不要穿了。”
但太太還是親手替丈夫把Heattech內衣套在了身上之後,才允許他出門去上班。
鏡頭切換。
站長站在站台上,搓著稍稍有些凍僵的雙手自言自語說:“穿上了這件內衣,還真的是管用啊!”
整個廣告片中沒有出現一句宣傳語,但人們已經從演員的精湛表演中意識到Heattech服飾的保暖作用。在英俊演員的誘惑下,不少粉絲紛紛衝進優衣庫要購買Heattech內衣。廣告準確地傳達出了穿上Heattech內衣後不但不怕冷而且還會感覺到非常舒適的穿衣體驗,這讓更多的人通過電視了解到此款服裝的妙處。
而消費者在褪去了低價的激情後發現,在寒冷的冬天,穿上一件Heattech內衣後,外麵隻要套上一件修身的羽絨服就非常暖和了。優衣庫的高品質再一次成功地占據了消費者的心。
這一年出售的Heattech服飾,在11月中旬就已經賣斷了貨。12月剛到,真正的寒冬甚至還沒有來臨,優衣庫就已經完成了全年的Heattech服飾銷售計劃。
自此,柳井正意識到,優衣庫迎來了廣告戰略的巔峰期。
廣告宣傳是很燒錢的事情。廣告做好了,一本萬利;廣告做不好,連成本都有可能收不回來。尤其是讓明星做代言時,這看似最保險的一招,但也往往是最不保險的一招。保險點在於,明星的眾多粉絲最起碼能夠撐起基本的銷量;不保險點在於,如果商品質量跟不上的話,一切廣告都是在扯淡。
優衣庫在推出牛仔褲係列時,曾經請來因 《死亡筆記》 係列而走紅的佐藤江梨子與號稱變色龍演員的鬆山健一一起合作。優衣庫為此推出了一款長達4分鍾的廣告片,此廣告的劇情一點不比電視劇差。當這則廣告在網絡上播出特別版後,兩位明星的千萬粉絲更是把點擊率推上了製高點。
在明星廣告效應下,優衣庫的牛仔褲很自然地實現了暢銷的目的。然而,能夠保持住暢銷度,靠的絕不是換幾張不同的明星臉這麼簡單。除了依舊要保持出色的廣告戰略外,更要有過硬的質量做保證。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優衣庫一直強調的是產品的低價格,由此也引發了優衣庫服裝不夠時尚的低評價。這對柳井正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盡管他並不想承認,可當時優衣庫所有的廣告中都充斥著廉價促銷的字眼,這樣的味道一嗅就能聞出來。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依舊是從廣告上著手。2008年優衣庫在推出主打品牌美腿褲的時候,柳井正請到了日本性感女神藤原紀香來做代言。因為明星本身就代表著“時尚”“流行”和“品位”等概念,美腳褲在藤原紀香的帶動下,很自然地就讓觀眾清晰了它的定位。更難得的是,廣告中的藤原紀香穿著優衣庫的美腿褲快活地走在街頭,鏡頭一直在著重表現藤原紀香穿上這條褲子之後的舒適性,而不著重去表現價格等老套的因素,一樣能夠實現產品的熱銷。
這一廣告思路,細究起來還是要追蹤到約翰·傑伊的身上。正是這個美國人,給優衣庫的廣告帶來一片新天地。
美腿褲的廣告因為有藤原紀香的正麵形象做攻城之矛,這一次優衣庫沒有受到任何的負麵評價。這在優衣庫的整個經營曆史上都是少見的。美腿褲同時還創造了更大的奇跡。一年的時間,美腿褲整整賣出去了100萬條。
更難得的是,這則廣告更加鞏固了優衣庫作為潮流符號的位置,同時還開創了優衣庫和當紅明星互借優勢的一個好時代。
柳井正從沒有把明星作為單純的宣傳工具,認為他們是在替優衣庫向所有的消費者作介紹,明星帶火了優衣庫的服裝,優衣庫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這張明星臉。這是一種雙贏的模式。
優衣庫的廣告為什麼能夠這麼成功?創意總監田中則之有著自己的看法,優衣庫力圖在廣告中突破人們的想象,不論是最初的低價策略還是當下的明星軟宣傳,都是在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變革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要突破人們對現有廣告的想象和認知。
在優衣庫的廣告中,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既能把本企業的全新形象展示出來,又能很好地展示出服裝的特性且兼具流行性,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田中則之盡管身為廣告總監一職,但他發現柳井正有著很多獨特想法,他在不幹涉廣告設計人員的創意思維下,總會巧妙地把自己的想法滲透給大家聽。
柳井正也對廣告部人強調,廣告拍出來首先是給自己看的,如果連自己都無法因廣告而產生購買衝動的話,那又怎麼能夠讓消費者進店購物呢?
在廣告設計這件事情上,柳井正終歸是個外行人,以外行人的身份來指導內行人,畢竟是行不通的。給廣告人和創意人最大的發揮空間,是百分之百尊重創意人和消費者的表現。因而,他選擇了隻做指導意見,盡最大努力不去幹預廣告創作中的事情。
鑒於日本國內廣告行業現存的難以突破的行業規則,優衣庫更願意把廣告交給更加熟悉自身經營理念的自己人進行創作。畢竟,在彼此都深入了解對方的前提下工作,遠比要花大力氣去和外人進行溝通要省心得多。
優衣庫自身的廣告部門隻需要保證一點就可以,那就是不論廣告以何種形式出現,永遠都不能夠喪失優衣庫的本真——質量,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舍棄的關鍵點。
超國界傳播
在早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的今天,沒有哪一家公司會再去抗拒網絡帶來的便利性。但僅僅被動接受是遠遠不夠的,隻有能夠主動把網絡利用起來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新的王者。
直到有一天,柳井正突然間發現,散發傳單和做電視廣告,已經變成非常老土的事情了。他這時才真正明白,網絡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優衣庫不得不隨之做出新的調整。
2007年8月,據優衣庫的一份內部報告顯示,這一年優衣庫在電視廣告和網絡廣告上的花費不相上下。網絡正在逐漸變成越來越大的宣傳陣地,且還有著日漸加大比重的趨勢。
柳井正猛然發現,網絡的真正特性,在於它的雙向性。尤其是在不同的網絡終端前,任何一個人和陌生人都可以實現互動。廣告效果如何,再不是僅僅靠著市場調查和銷量來檢驗了,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隻有網絡才能把及時性體現得如此淋漓盡致。一則廣告的效果如何,在廣告剛剛上線的一瞬間就能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反饋。
柳井正把網絡看做成就全球化夢想的延伸,正是因為有了網絡才讓優衣庫的觸角伸展到在現實中永遠都無法觸及的地方。因為網絡的特殊性,柳井正提出了一個極具謀略的新想法,他想通過網絡把優衣庫的特性告訴給全世界,讓全世界的消費者直接和優衣庫的員工對話,從而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其他地區消費者的想法。這就等於省去了市場調研的工作。讓消費者和自己一起努力,共同創造出一個不一樣的全新優衣庫。
在柳井正眼中,網絡的確已經成為未來世界的利刃。不論是不同等級的員工之間,還是在員工和消費者之間,各自隻要有一個注冊賬號,就能夠實現完全無障礙地溝通。網絡,的確應該成為優衣庫宣傳自身理念的最好工具。
於是,在2008年11月,柳井正把優衣庫內部的傳單製作、公關和宣傳3個部門合並為全球溝通部,他要借助於網絡的力量,真正達到布局全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