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的成功一日便可舍棄,真正具有挑戰的是如何做好當下,從而決定是否能擁有未來。這就是柳井正的主張。
歐洲理想不死
算起來,距離優衣庫的倫敦計劃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了。這麼長的時間過去後,優衣庫也已然從當初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但柳井正從來沒有因為倫敦的失敗而放棄過進軍歐洲的夢想。現在,優衣庫已經有了在紐約成功開店的經驗,在中國的旗艦店也收到了不錯的成績,是時候再次撿起當年的夢想了。
2007年11月,在被譽為是世界上第一購物街區的英國倫敦牛津街上,優衣庫同時開設兩家旗艦店,一家的賣場麵積為1200平方米,另一家卻達到了驚人的2100平方米。
這一次,他信心滿滿地說,這兩家優衣庫店鋪一定會成為牛津街上最亮麗的風景線。在入口處,消費者一進來就能看到有四台兩層樓高的圓筒形衣架箱,裏麵旋轉展示的是當季優衣庫的主打品牌。柳井正還把火暴全日本的UT風潮也引進了倫敦,以“未來的T恤便利店”為理念,罐裝UT風潮第一次登陸海外市場就受到了極大歡迎。
上一次的失敗在於,倫敦的優衣庫店太刻意去複製日本國內的成功模式。但柳井正似乎並不願意吸取上次的“教訓”,這一次他不但把紐約旗艦店的成功模式照搬了過來,甚至把日本國內的許多優秀創意也原模原樣地複製到了倫敦店鋪身上。
隻不過,此時的優衣庫已經和數年前的優衣庫完全不同了。當時的優衣庫,在國際市場上還是個孩子,還有許多的東西需要學習。現在,有著厚實的成功經驗的優衣庫早已懂得如何去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倫敦旗艦店不再是照搬其他地方的成功模式,而是有選擇地借鑒了成功的經驗,最終雜糅成自己的風格。
在由24台等離子顯示器組成的顯示牆上播放著與優衣庫全球網站同步更新的內容,這是作為“麵向世界的櫥窗”的全球性旗艦店的隆重登場。
另一家同時開張的店鋪則采用了多窗設計,采光非常好,店內還設置了方形的模特兒展台,而展台上設有滾動顯示屏。這裏展示出的寬大舒適的寬鬆牛仔褲也是首次在倫敦亮相。
英國人一向是挑剔的,但這一次,優衣庫得到了一致好評。開業當天,倫敦的許多報紙不約而同地對柳井正本人和優衣庫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在大肆的褒獎下,柳井正則顯得平靜許多。似乎這樣的成功早就是他預料之中的事情,又或者這些褒獎對他來說整整遲到了六七年的時間,現在隻是倫敦人在對柳井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補償而已。
至此,在將多年前倫敦失敗的陰影一揮而散後,柳井正終於開啟了攻占巴黎的計劃。
2009年10月1日,優衣庫的巴黎旗艦店開張了。開業當天,優衣庫成功地吸引了多達600人前來排隊等候。這樣的場麵對優衣庫來說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在巴黎能夠出現如此盛況,著實出乎柳井正的意料。
為了能夠在巴黎一舉成功,柳井正幾乎調動了優衣庫內所有的工作人員來作各種應急準備。
最初,柳井正選擇了較為保守的進攻模式。他先是和當地的知名精品店colettle進行了強強聯合,這讓優衣庫在巴黎民眾心中打下了些許基礎。因為當時優衣庫在colettle店鋪內屬於限量銷售,且每個月都會舉行特賣會,這使得優衣庫在還沒有開張前就已經名聲在外了。
為了在更大程度上讓巴黎民眾了解優衣庫,柳井正在廣告宣傳上也沒少下工夫。當時,優衣庫把巴黎市內地鐵站的所有廣告牌都包了下來,甚至在地鐵站附近的一麵大型廣告牆上張貼了15張大型宣傳海報。以巴黎的傳統來看,能夠把廣告做到這種黃金地段的商家,都有著十足的背景。相比之下,優衣庫的背景要顯得薄弱許多,但柳井正並不害怕同商界的元老們對壘,並且柳井正也有信心自己一定能贏。
這一措施使得巴黎的上班族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優衣庫的廣告。佐藤可士和認為巴黎是潮流重地,優衣庫還是應該秉持極簡主義的風格,因而他設計的海報上隻有紅白兩種主打色。如果這些海報成功得到了巴黎人的認可,這又將是佐藤可士和為優衣庫做出的一記豐功偉績。
不但如此,柳井正還在巴黎的早餐上打起了主意。巴黎人每天都喜歡吃麵包。柳井正提議把優衣庫的標誌印到麵包包裝紙上,這樣一來買麵包的人邊走就邊把優衣庫給宣傳出去了。
於是,人們第二天上街的時候忽然發現,所有人手中都拿著印有優衣庫標誌的包裝袋在啃麵包吃。優衣庫到底是個什麼公司,一下子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此時,距離優衣庫的巴黎旗艦店開業還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所有的巴黎市民都因此產生了一種緊張感,因為“優衣庫這個日本品牌馬上就要來巴黎了”。
其實,優衣庫在巴黎的1號店鋪早在5年前就開設了,隻是因為其規模小,人氣也遠遠不足以打出品牌。柳井正並沒有選擇冒進,倫敦的失敗讓他明白冒進不是一個好方法。相反,他用了5年的時間去隱忍、去搜集情報、去研究巴黎人的消費習慣,通過這5年的積累,終於為旗艦店的開張奠定了成功的基調。
開業後,柳井正又打出了一張非常理牌。他撤掉了巴黎街頭巷尾的所有廣告牌,這讓業內人士也看得糊塗起來,柳井正則認為在巴黎,優衣庫更應通過質量來吸引消費者,而不是廣告宣傳。前期的廣告已經成功地把消費者拉進了店內,至於能不能夠讓這些消費者變成回頭客,柳井正對優衣庫的服裝充滿了信心。
畢竟,在巴黎,任何宣傳都隻是浮光掠影,隻有質量和款式才是帶動流行的王道。
優衣庫的歐洲理想不能壞死在自己手裏,這是柳井正一生都銘記的警戒。
吉爾·桑達潮流
2009年3月17日,柳井正向全世界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他向全世界宣布:為了提高優衣庫的服裝質量和設計感,優衣庫已經和世界知名服裝設計師吉爾·桑達簽訂了合約。吉爾·桑達將作為優衣庫的設計總監,將為全世界的優衣庫迷們設計出更多具有先鋒品位的優衣庫服裝。
這則聲明剛一發表,在全球服裝業引起一陣騷動。尤其是歐美國家,對此事的反響異常強烈。在這之前,沒有人會相信吉爾·桑達會和一個服裝零售商展開合作。在震驚之餘,他們同樣也在期待吉爾·桑達和優衣庫究竟會產生何種化學反應。
在吉爾·桑達加入優衣庫的當天,迅銷公司的股價上升了將近700日元。柳井正欣喜,認為這就是吉爾·桑達給優衣庫帶來的吉兆。
要說起優衣庫和吉爾·桑達之間的淵源,還真有一段值得娓娓道來的故事。
柳井正一直希望優衣庫的衣服是能夠領先設計潮流的,但可惜自己是個設計門外漢,單純以喜歡和不喜歡的方式來對設計師的作品做評斷,未免顯得很不專業。尤其是在柳井正看到了吉爾·桑達的作品後就非常希望她能夠加入到優衣庫中來。但從吉爾·桑達的履曆來看,她一直都是在為高端品位的服裝商設計服裝,其是否會屈尊來到優衣庫為平民設計衣服,柳井正對此一點把握都沒有。
因為不懂設計,他找不到和吉爾·桑達的共同話題。而且,據說吉爾·桑達是一位很難接觸的人。縱然她有著過人的才華,但想要說服吉爾·桑達卻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然而,在經過長達一年的努力後,吉爾·桑達終於答應了優衣庫的請求。
吉爾·桑達最後答應與優衣庫合作的原因很簡單,優衣庫的服裝追求的理念是簡約、新穎、美感,同時又不失動感,這恰恰和吉爾·桑達本人的設計理念相吻合。柳井正覺得,隻有吉爾·桑達才能把優衣庫的理念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吉爾·桑達本人也覺得在優衣庫自己可以有更自由的設計天地。在經過一年的拉鋸戰後,吉爾·桑達終於把工作室搬進了優衣庫。
吉爾·桑達出生於德國,她在年僅24歲時就設計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世界知名服裝品牌。和優衣庫合作的時候,她已經年近70,但這位老人身上依舊展現出了令人信服的魅力。
隻是在進入21世紀後,吉爾·桑達的事業一度陷入低穀期。
當時,世界知名品牌普拉達買下了吉爾·桑達品牌的75%的股份,吉爾·桑達也就變成了普拉達的禦用設計師。隻是這樣的合作僅僅持續了半年,吉爾·桑達就完全放棄了自己在普拉達中的職務。在2003年,兩者又重歸於好,彼此簽訂了長達6年的合作合同。可這份合同最終隻維持了一年半的時間就再次宣告終結。
此後,吉爾·桑達和自己親手創建的品牌之間再無任何關聯。
吉爾·桑達之所以離開,是因為她根本就看不慣那些大財團對時尚界肆無忌憚的掌控。在離開了普拉達後,盡管有無數大牌公司曾經找上門來尋求合作,但吉爾·桑達從來都是閉門謝客,過起了隱居生活。
吉爾·桑達選擇優衣庫是因為她看重的是優衣庫打破傳統設計理念的那份勇氣,因而即便優衣庫不是高端的服裝,但她依舊願意在平價時裝品牌上進行一番嚐試。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柳井正完全不會幹預她的設計理念,這是最令這位老人心動的一點。
這樣的緣分就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樣,吉爾·桑達和優衣庫成了相互救命的稻草,甚至連她自己也承認說:“公司就是我的家,就像念寄宿學校一樣,你從來不會感到孤單。”在重整旗鼓後,吉爾·桑達表示自己已經充滿了活力,很精神且還很孩子氣,她當下的唯一願望就是設計出好作品,以回報優衣庫和柳井正。
吉爾·桑達並沒有因為優衣庫的服裝定位而簡化掉自己的設計工作。她依舊和之前一樣對每一個針腳都有著嚴格的要求。2009年9月,吉爾·桑達帶來的新款設計作品“+J”秋季係列麵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