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話 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2 / 3)

舉個例子,在一家企業的市場部總共有16個員工,其中3個人是總裁,有PR副總裁、品牌副總裁、商務合作副總裁,企業還正在招一個政府高級副總裁;其中有10個人是總監,加上2位副總監,3位副總裁,剩下的就是一位市場專員。也就是說,16個人,有15個人都是官,平民百姓就隻有一個人,就是那個市場專員。這個市場專員每天被各種官們支使得團團轉,忙得連歇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而其他人卻閑著上網聊天,這樣的團隊怎麼可能擁有好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正是為了避免聚美優品陷入這種中層管理人員堆積的窘境,陳歐才決定在公司內部實施“一強扶百弱”的人才配置方案。為了挖到一個優秀人才,陳歐總是費盡心思。比如,有一天下午,他正在公司開會,會議開到一半,他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就匆忙結束了那次會議,晚上的演講也推掉了,就是因為他要見一個業務總監,說得把這人挖到公司來。還有一次,陳歐為了挖一個架構師,跑去上海兩次,把這個架構師一家三口從杭州忽悠到北京。公司的小夥伴們都十分理解陳歐的這些行為,因為對於一個公司來說,遇到真正的人才,你必須強行挖,花再多的錢都是值得的,這樣才能保證公司更快更好地發展。

正是因為陳歐在聚美優品內部實施“一強扶百弱”的人才方案,公司內部沒有中層管理人員堆積這個問題。也就是說,聚美優品各部門之間基本沒有內耗,所有高管都是以業績為導向的,高層拍桌子吵架也好把事情定下來,中層強調執行效率趕緊做。對此,有人可能會說:這樣中層的價值不是沒有得到發揮嗎?在陳歐看來,任何價值的發揮都不是個人的價值發揮,都要消耗公司大量的資源,而聚美優品還是一家正在成長中的年輕小企業,必須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或許有天聚美優品做成騰訊那種規模可能會大範圍事業部化,囤積人才自主發揮,但至少現在不可能。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曾在一次講話中說:“我過去常常認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頂2名平庸的員工,現在我認為能頂50名。”喬布斯的話一點都不誇張,一個優秀人才的創造力、帶動力以及影響力都是平庸的人無法比擬的。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們身邊有一位非常優秀的夥伴,見賢思齊,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他的積極影響。

誰努力,就給誰機會

作為公司老大,你就是要成為萬金油

生於1983年的陳歐不過是三十出頭的年紀,人們很難想象如此年輕的一個帥小夥在短短4年時間把一家瀕臨死亡的公司做到了上市,因此,記者在采訪陳歐時常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你如何管理比自己年長的VP(Vice President,副總裁)?”

這時,陳歐總會很自信地回答道:“其實聚美的很多VP都比我大十幾歲,很常見。作為公司創始人和老大,你就是要成為萬金油,每方麵都要懂一點,才能跟他們去溝通。說白了,當他們服你的時候,自然就好管理了。如果他們覺得你什麼都不懂,你可能看到的情況就是,會議上他們說,老總說得對,但私下抽煙的時候就罵你。”

在陳歐看來,企業領導者必須具備人格魅力、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你能否用一個目標去捆綁企業的VP,讓他們感覺到不是在打工,而是參與到真正長期的事業中。陳歐確信,隻要你能說服他們,讓他們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他們就會自己管理好自己。

有過一次創業的慘痛經曆,加上在斯坦福商學院接觸到眾多企業經營管理的案例,陳歐十分清楚一個公司在高速增長期時,團隊協同效應有多麼的重要。正如陳歐所說,一個企業的體量從100萬美元到1億再到10億美元,對團隊的要求完全不同。“每個階段要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我是一個多麵手。”這就意味著身為企業領頭羊的他必須先於企業一步去完成自己的成長。因此,他讓自己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吸收,通過各種渠道來充電、學習,完成他的轉變。

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陳歐的充電方法不是讀管理書籍,而是與徐小平、雷軍等企業家前輩直接交流,跟他們“偷師”各種經驗。在陳歐看來,學習前輩的經驗比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要有效果得多,正如他自己所說:“我覺得最好的充電,永遠是和一些成功企業家溝通,講一些實在的例子,討論一些實在的話題。”

在聚美優品高級副總裁劉惠璞眼裏,陳歐似乎“永遠都有十萬個為什麼”。早在當初兩人參加《非你莫屬》節目時,劉惠璞就發現了這點。記得有一次,淩晨錄完節目,BOSS團嘉賓相約一起聚餐。在旁人東拉西扯的氛圍裏,陳歐專注地向劉惠璞請教公司管理的問題,兩個人談了半天“262” 原則:一個自然團隊會形成2個優秀的人、6個一般的人和2個墊底的人。“他給我一種特別好學的感覺,問的每個問題都問在點上。”進入聚美優品後,劉惠璞發現陳歐到哪裏都是這樣,一點沒變,比如,如果陳歐在某個場合認識一個人,這個人是另外一家電商來的,他就會幾乎趴在桌子上問對方:“你們怎麼做的?”

劉惠璞無數次感歎道:“陳歐的人生裏沒有別的東西(除了工作)。”“他跑到美國去給我發短信,你看美國的絲芙蘭是怎麼做的。跑到歐洲去,歐洲的絲芙蘭怎麼做的。(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然後去香港去吃碗拉麵說,啊,你看拉麵的用戶體驗怎麼做的。”

即便是打牌,陳歐也不允許自己不精通。記得有一次,陳歐和劉惠璞以及幾個朋友一起打牌,打的是“雙升”,當然他們沒有真的賭錢,而是發了一堆假的籌碼。陳歐平時很少打牌,因此剛開始牌打得很臭,很快輸得隻剩一個子兒,這時他反而打得特別起勁,開始算牌、找規律,結果自然是——所有人看著陳歐咬著牙把籌碼一個一個贏了回來。

當有記者問到這件事時,陳歐自己的說法是:“我發現現在我贏1000一點快樂都沒有,但是輸1000我仍很不爽。我不享受豁出去一把ALL IN(牌類遊戲術語,意為全押)的快感,我隻是想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企業要想生存下來,獲得長足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優秀的一把手。可以說,一把手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和靈魂,是事業發展的關鍵。

“聯想之星”創業顧問周自強曾說:“對於科技創業企業來說,很可能一開始一窮二白,憑什麼就能召集一幫人跟著老板一起奮鬥,而且還個個滿懷激情?說白了,就是老板的人格魅力和大家對他的信任,而一把手的性格和做事風格就奠定了企業初始階段的文化基礎。”

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在總結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時說:“如果你想做團隊的老板,比較簡單,你的權力主要來自地位,這可來自上天的緣分或依靠你的努力和專業知識;如果你想做團隊的領袖,則較為複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格的魅力和號召力。”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誌在創業初始,作為聯想團隊的一把手,為了籌集資金,讓新成立的這個公司活下去,他一個搞技術的專業人才卻敢於帶領團隊成員賣電子表、旱冰鞋,組織全體職工包括科技人員和總經理在內,全部投入低檔次的技術勞務——為社會上其他公司驗收、維修計算機,培訓人員,開展技術勞務,實際上就是出賣技術勞動力。這樣苦幹了一年,他們用自己的汗水積累了70萬元人民幣,這才有了聯想走向輝煌曆史的基礎。

而聚美優品也正是因為有了陳歐這麼一個敢於學習、努力讓自己成為萬金油的一把手,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擺脫一個又一個困境,在前進的道路上飛速前進,短短4年就走到了上市這一步。

越親密的人,我越要求完美

劉惠璞曾評價陳歐說:“完美主義是種病,陳歐是重度患者。”陳歐也承認自己是一個不允許失敗的完美主義者,絕對不容許自己犯錯,他笑言:“如果自己犯錯誤,那就是精神問題了,不是腸胃問題了。”

陳歐不僅自我要求非常嚴苛,在工作上對其他人也總是苛求完美,就如他自己所說的:“一直對自己無比苛刻、自尊心極強的我甚至沒法容許自己犯任何錯誤影響公司。苛刻的我不自覺地對身邊創業的兄弟也建立極高的要求,殺熟養生,越親密的人,我越要求完美,覺得做得好理所當然,很少給予誇獎。”

在公司裏,陳歐對高層以及早期合作夥伴的要求一直都特別嚴厲,一如他對自己的苛刻。在陳歐看來,他必須要對公司管理層提出嚴厲要求,原因主要有兩點:於公,管理層被賦予了極重的責任和極大的權力,與陳歐一起承擔著責任和風險;於私,在整個公司裏麵,陳歐與他們感情最深,關係最密切,自然覺得有義務督促他們快速成長,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快速成長,不掉隊。在公司裏,陳歐經常對管理團隊說的一句話,就是“尊重是靠自己掙的,不是靠別人給的”。

在陳歐看來,一個公司要想做大做強,是絕對不能讓感情淩駕於理智之上的。盡管他十分看重大家和他一起打拚的情誼,但在跟公司有關的一切事物上,陳歐一直秉持的觀念就是“重情義,靠本事吃飯”,他絕不會為了顧及情誼而阻礙公司的發展。或許是因為年輕,人生的閱曆還不夠,陳歐為了彌補經驗欠缺的劣勢,對執行能力的要求近乎苛刻。在工作上,陳歐總是表現得很強勢,一旦下屬承諾的事情沒有做好,他就會發火,斥責下屬。他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在創業早期,我特別不能容忍錯誤。我是非常注重結果導向的。向我承諾了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做到,會受到我的嚴厲批評。”

而且,陳歐對越是高層的人、越親密的人反倒越狠,也要求他們對自己狠。在陳歐眼裏,“作為創業公司,作為高層,絕對不能容忍自己平庸,絕對不能沒有勇氣去改變自己”。因此,在陳歐這個重度完美主義患者的影響下,整個聚美優品團隊形成了一種狼性文化氛圍,這種氛圍讓每一位管理者深刻地意識到:隻有在其位謀其事,做出相應的業績,才能獲得尊重。

一旦有人對自己不夠狠,並因此掉了隊,陳歐就會毫不留情“帶頭苛責”他。當然,苛責並不是陳歐的最終目的,隻不過是激勵下屬進步的一種手段。而且,陳歐的這種“苛責”是很講方法的。他會根據每個掉隊者的不同性格,區分對待,比如,有些人需要鼓勵,陳歐就會告訴他“你做得很好”,一句話就可以讓他自我激勵,下次做得更好;有些人性格特別好強、好麵子,第一次犯錯或掉隊被提醒感覺到壓力之後,就不希望再被說第二次,會拚命追上來,陳歐就會在他掉隊的第一時間給予他適當的“苛責”,快速激發他的戰鬥力。

對於自己是重度完美主義患者這種狀態,陳歐自己多少也有點無奈:“在中國,創業者沒做好你會死得很慘,成王敗寇這個詞還是很現實的。”經曆過一次失敗的他絕對不想再經曆第二次失敗。然而,和傳統行業相比,電商行業的興衰決定於企業是否高速運轉,電商企業隻有跑得足夠快,才能避免被淘汰。就像很多業內人認為的那樣:現在電商的價格戰不是爭名次,而是看誰先倒下。陳歐十分認同這個觀點,因此他時刻都在警醒自己:“聚美是一件不進則退的事情,如果做得不好,兩三年後公司在不在都不知道,所以隻能激勵團隊不停地往前衝。”

許多時候,陳歐對於自己的苛刻也會覺得內疚,但他不敢當麵向他的兄弟們表達歉意,隻能在自己的微博上做個無比誠摯的表白:“一起打拚比誰都努力的兄弟們,雖然我嘴上永遠是要求,在我心中,你們是最棒的,一起變得更強吧。”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生命中的完美,即使是殘缺中走出的完美,即便仍帶著殘缺,也可以說是另一種完美。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就是因為我們有著這種堅忍不拔、執著和頑強的精神。我們或許不能做到完美,但我們可以追求完美,向完美更進一步。

有時候,完美是一麵鏡子,在鏡子裏我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與思想上的不足;有時候,完美是一束光,當我們的生活中出現狹隘的隧道時,它指引我們走出黑暗。更多時候,完美是一種有形卻又無形的意向,我們向它靠攏,它就會在我們心裏綻放;我們遠離了它,它就會在我們心裏頹廢。完美是墮落的死敵、煩惱的宿敵、殘缺的天敵。我們不必計較得失,隻要努力做了,我們心中就能坦然。

然而,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放棄了向完美靠近,動不動就說“做得夠好了”。事實上,一個勁地強調“做得夠好了”不僅不利於我們取得出色的成績,也不會讓我們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展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含著無限的潛能,如果我們能激勵自己不斷超越自我,那麼我們就會擺脫平庸,走向卓越。當我們每個人將“做到最好”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在全身心投入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並收獲相應的回報。

成功學家奧立森·馬登認為,一個人要實現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時候,抱著非做成不可的決心,抱著追求盡善盡美的態度。人人都想成為優秀的人,而優秀的人與普通人的分水嶺在於:優秀的人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地,絲毫不會放鬆。他們講求完美,一件事情或者是一個項目,如果自己不滿意,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推倒重來。

人生沒有“夠好”,隻有最好。不要再說“做得夠好了”,隻有抱著全力以赴的心態,秉持追求完美的理念,我們才能做出非凡的成績,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誰做出成績,誰努力,就給誰機會

在2013年的一次采訪中,記者直接拋給了陳歐這樣一個問題:您招聘員工時最看重什麼素質?

陳歐幾乎沒給自己思考的時間,語速飛快地給出了答案:“第一正能量,這是關鍵,人品一定要很好,我喜歡人品好的,簡單的,直接的,想做事的員工,簡單一句話就是我喜歡用有潛力的年輕人。因為我在他們身上能看到快樂,看到希望。有了這些,給他們時間都能培養出來的。在培養員工上,很多公司就是按部就班,但是我們這兒會給年輕人充分的舞台,你想做,敢去拚,就能得到很多支持,在我們公司,大家都是平等的,誰做出成績,誰努力,就給誰機會。”

確實,在聚美優品,因為表現出靠譜、有潛質的特征而被陳歐破格提拔的應屆畢業生並不少見。在陳歐眼裏,一個員工的潛質直接決定了他在聚美優品的美好未來,即便這個人經驗和能力不足,但是潛力巨大,陳歐就會用充分的時間去等待他的成長,或許這也是聚美優品這個團隊吸引人的地方。

在聚美優品這個團隊裏,這些充滿野心的人確實能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在聚美優品內部,從基層員工幾個月內連級跳成為中層管理者的員工可謂比比皆是,肖瑛就是其中一個。

在來聚美優品之前,肖瑛在某省會交通廣播台擔任主持人,當她看到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後,對聚美優品的企業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毅然辭去了主持人的工作,來聚美優品應聘。她本來看中的是聚美優品市場部的職位,奈何當時聚美優品所應聘的市場職位已滿,不甘心就此放棄的肖瑛轉而將目光投向了聚美優品的前台職位。

沒想到的是,肖瑛在入職第二天,因為與陳歐有過一次麵對麵的談話,就獲得了陳歐的認可,直接被調到了市場部。進入市場部沒多久,陳歐就給市場部指定了一項任務——舉辦聚美優品的首場校園招聘會。盡管當時市場部沒有一個人有過舉辦校園招聘會的經驗,但陳歐對他們充滿信心:“我相信你們的能力。”陳歐的鼓勵讓肖瑛他們的茫然無措甚至擔憂轉化成了激情和鬥誌。於是,肖瑛和同事們開始忙碌起來:從宣傳單的設計製作、發放到校園裏的海報宣傳、橫幅宣傳,再到跟學校溝通、確定場地時間,市場部就這麼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攻克下來了。校園招聘會最終的效果也很好——每一場校園招聘會的景象都堪比周一早高峰時北京一號線地鐵的壯觀,無數人拚命想要擠到簡曆台前來推銷自己。

校園招聘會後,陳歐又給了肖瑛他們更大的一個挑戰,那就是舉辦聚美優品首屆美妝風尚大典。按照常理,這樣盛大的活動一般企業都會交給專業的公關公司來做。但陳歐相信市場部的能力:“有之前幾場成功的校園招聘會的經曆,我相信你們能hold住風尚大典。我給你們犯錯的機會。加油做吧!”陳歐的話無疑給了市場部所有人極大的精神支持,每個人都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大展身手的機會,結果自然是聚美優品首屆美妝風尚大典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