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每一張諜網都觸動神經(1 / 3)

光環下麵的都是見不得人的東西,對被諜網網住的人來說,不僅需要有絕頂的毅力,更需要有一顆冷漠的心,那個世界是狼與狼的世界。

二戰“無間道”

在前蘇聯衛國戰爭期間,被德軍占領的前蘇聯白俄羅斯地區有一所德國人開辦的名為“土星”的間諜學校。這所學校是專門為德國培養到前蘇聯去從事間諜活動的學員。誰能想到的是這所學校裏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科茲洛夫竟然是前蘇聯間諜。更為離奇的是,他還在這所學校裏為前蘇聯培養間諜。

前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科茲洛夫所在的部隊被德軍包圍。突圍後,這支部隊被派到敵人後方,與當地的遊擊隊混編。科茲洛夫當時被任命為其中一個混編隊的營長。此間他曾獲得過功勳獎章和“紅星”遊擊隊獎章。在後來的一次遭遇戰中,他身負重傷,和妻子一起被德國俘虜。

此時的德國間諜機關急於發展力量到前蘇聯從事間諜活動,便從蘇軍俘虜中挑選一些軍人當間諜。科茲洛夫很快便成為德國人選中的培養對象。原因就是科茲洛夫的妻子當時正懷著身孕,而且很快就要生產了。德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籌碼,把這樣一個人放在特工機關,會比較可靠,而且容易對其實施控製。

鑒於當時的情況,科茲洛夫覺得再無更好的辦法來應對當前的局麵。於是,便決定表麵上同意與德國間諜機關合作,以後再伺機行事。

當科茲洛夫從“土星”間諜學校畢業後,便接受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到莫斯科郊外的馬拉霍夫斯克去,把50萬盧布、電台用具、各種文件表格等交給德國秘密安插在那裏的特務機關,然後返回。德國人對科茲洛夫保證,如果他完成任務並返回德占區,他們就將授予他德國軍官軍銜,並給予獎勵,還可留在間諜學校裏當教官。於是科茲洛夫在他孩子出生的前4天,被德國人秘密投送到前蘇聯馬拉霍夫斯克地區。科茲洛夫一降落到地麵,馬上利用從“土星”學來的技能,找到了蘇軍的反間諜機關,把他所知道的當時前蘇聯所急需的情報和盤托出。

而此時的前蘇聯情報機構也急於在德國間諜機構內部安插自己的耳目,科茲洛夫自然成了最好不過的人選。於是在前蘇聯情報部門的幫助下,科茲洛夫曆盡“坎坷”,“突破”了蘇軍的層層防線,圓滿地“完成”了德國情報機關交給他的任務,然後返回德國,繼續扮演德國間諜的角色。

德國間諜機關對科茲洛夫圓滿地完成任務並返回德占區感到高興的同時,並沒有放鬆必要的警惕,對他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和調查。而科茲洛夫充分展示了他在“土星”學校裏學來的過硬的反間諜本領,解開了德國反間諜機關設下的一道道難題。最終德國人確信科茲洛夫是可靠的,便派他到“土星”間諜學校當教官。

為了培養學員在前蘇聯的適應能力,“土星”間諜學校裏的一切都是按照前蘇聯的模式設計建造的,學員都穿著蘇軍的軍服,學習紅軍的條令,連飲食習慣都完全同前蘇聯人一樣。因此,科茲洛夫在那裏工作得得心應手,很快就由於工作出色被提拔為主管教學的副校長。

隨著職務的升遷,科茲洛夫有機會深入接觸學員,從而掌握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資料。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德國間諜部門的重要情報轉交給蘇軍的情報機關。

科茲洛夫來了個腦筋急轉彎:既然德國能用前蘇聯人為其培養間諜,自己何不也來個“借雞下蛋”,用德國的學校為前蘇聯培養間諜呢。很快,科茲洛夫就在學校裏發展了一些忠於前蘇聯的人。他把這些人員分批分期地摻雜在各期的畢業學員中,一方麵將他們所掌握的情況源源不斷地送達前蘇聯情報機構手中;一方麵利用他們對其他同學在前蘇聯的間諜活動進行監控,從而為前蘇聯情報機構做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

後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結束,德國“土星”學校裏的人員大部分在撤退過程中做了盟軍的俘虜。由於當時科茲洛夫沒有同前蘇聯的諜報部門取得可靠的聯係,無法徹底證實自己的身份,他同“土星”的其他人員一樣,作為戰俘被關進了前蘇聯的卡累利阿集中營。逮捕令上赫然寫道:“科茲洛夫是德國‘土星’間諜學校的教學副校長,發表了一些尖刻的反蘇言論,曾對蘇軍間諜機關進行要挾。”

經多方努力,科茲洛夫最終與前蘇聯的諜報部門取得了聯係。莫斯科法庭這才恢複了他的軍事偵察員名譽,並授予他克格勃勳章。

破密機構

“厄爾特拉”是英語“ULTRA”的音譯,意即“超級機密”。

1940年4月,希特勒集結陸軍、空軍入侵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等國,所向披靡,簡直如狂風掃落葉般橫掃歐洲。英國在歐洲大陸的諜報機構立即土崩瓦解,諜報人員逃的逃,散的散,狼狽萬分。

頗有預見的英國秘密情報局局長孟席斯卻沒有驚慌失措,反而喜上眉梢。因為他已擁有一個秘密武器……布萊切利莊園的破譯中心。而在1940年4月,布萊切利莊園破譯中心已破解了德國“恩尼格瑪”密碼係統,獲取了德軍的所有機密。

“恩尼格瑪”密碼電文成了整個“二戰”期間英國情報機構最為重要的高級情報來源。由於它的價值無可比擬,英國情報機構替這一超級情報取了個代號“厄爾特拉”。它代表一種新的秘密等級,比英國現行的“最秘密”、美國的“絕密”等級都要高。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嚴峻的迫在眉睫的問題:如何保衛“厄爾特拉”?

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厄爾特拉”的價值不但無可比擬,也是沒什麼東西可替代的。甚至可以說它將決定著戰爭的勝負。僅僅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厄爾特拉”的重要性。

1940年7月2日,希特勒發布入侵英國的命令,代號“海獅”的作戰計劃開始實施。

不列顛戰役開始了。

在英倫三島人民生死存亡之際,丘吉爾憂心忡忡地說:“一切都取決於打贏這場戰爭了……”

1940年9月15日,戈林宣布這一天為“鷹日”,德國空軍將發動一次旨在摧毀英國皇家空軍的強大的瘋狂的襲擊。

“厄爾特拉”及時告知丘吉爾:希特勒決定,“鷹日”如成功就入侵英倫三島,如失敗就停止侵略。

布萊切利莊園破譯這份“恩尼格瑪”密碼電報所獲得的“厄爾特拉”,對於英國人來說,簡直是生死攸關。

英國政府研究後給皇家空軍下了嚴厲的命令:隻準勝利,不準失敗。

布萊切利莊園破譯中心進入緊急狀態,一份又一份“厄爾特拉”送到丘吉爾首相和空軍參謀部,包括德國空軍的大部分,有時甚至是全部計劃、目標和戰術。皇家空軍完全知己知彼了。

1940年9月15日,英國人悄悄地做好了一場殊死的空戰準備,德國空軍卻還被蒙在鼓裏,以為他們的行動將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會把英國人打個措手不及。

德國空軍出動1000架次轟炸機和700架次戰鬥機對倫敦進行襲擊。英格蘭東南方上空被戰火燒得通紅。

英國的高射炮陣地等防禦設施拚命攔截敵機,任何一座大廈頂層都布置有機關槍陣地參與防禦的戰鬥。

英國殘餘的空軍中隊占據了最佳位置迎擊來犯之敵。他們再沒有回旋的餘地了。丘吉爾首相下了決心,哪怕從此以後再沒有空軍、再沒有戰機,也要把最後一架飛機投入戰鬥,務必打敗來犯之敵。

英國人拚命地抵抗、抵抗、再抵抗。

下午5點左右,德國空軍失望地退卻了,功虧一簣。

丘吉爾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這“鷹日”之戰的影響結果傳來。

兩天後,“厄爾特拉”傳來了希特勒下令拆除荷蘭機場上裝運傘兵設施的信息。換句話說,希特勒放棄了入侵英國本土計劃。至少,在1940年時不會實行入侵了。

丘吉爾首相望了望作戰室裏緊張的同僚們,按熄了燒了一大截的大雪茄,幽默地說:“哦!我想,我們應該出去呼吸點新鮮空氣了吧!畢竟,不是誰都喜歡抽煙的。”

同僚們頓時輕鬆地笑起來,歡笑著走出了煙霧彌漫的作戰室。

假如德國一旦知道“厄爾特拉”的秘密,那麼英國的損失將是無法彌補的。

當希特勒法西斯德國進攻法國時,英國想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住“厄爾特拉”的安全。在巴黎,有幫助英國複製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波蘭人萊溫斯基,所以英國派出專機把萊溫斯基一家和凡是涉及此項秘密的在法國的有關人員以及所有設備和文件一起撤到英國。英國人甚至覺得萊溫斯基在英國還不夠安全,結果把他送到一個遠離戰場的國家去了。有人說送到加拿大了,也有人說送到澳大利亞去了,而且還給足了他一家人的生活費用,叮囑他在戰爭結束前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深知“厄爾特拉”重要性的孟席斯,更是采取了一係列嚴厲措施來保衛“厄爾特拉”。

首先,要排除破譯人員落入敵人手中的危險,以免他們會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出賣機密。因此,布萊切利莊園不但警衛森嚴,而且凡是進入莊園工作的工作人員都被鄭重告知,一旦進來就非到戰爭結束了才能出去。

其次,“厄爾特拉”被偽裝成從其他來源獲得的情報,比如情報文件開頭寫成“從字紙簍中獲得下列內容……”或者“據可靠內線來源……”。此外,還嚴格限製它的散發和使用。為此,情報局設立一個特種聯絡組來管理“厄爾特拉”。特種聯絡組的負責人是秘密情報局前空軍處處長溫特伯特姆空軍中校。經過分析綜合後的情報資料每天都要送給丘吉爾,他依靠這些報告指導戰爭。

“厄爾特拉”的分發範圍也有嚴格控製,僅限於秘密情報局局長,海軍情報處處長,空軍情報局局長和空軍參謀部情報處處長。它從來不直接下發到集團軍司令部以下的單位,除非是以作戰命令形式加以偽裝之後。

最後,規定凡關於德軍艦艇和坦克活動情況的“厄爾特拉”都不得以該係統為依據單獨采取行動,以免使敵人懷疑其密碼安全出了問題。而且,在對於德軍艦艇和坦克實施轟炸前,必須事先進行務必讓德國人看得見的空中偵察,以使其誤會情報來源。

為了保衛“厄爾特拉”,英國人甚至眼睜睜地做出了令人撕心裂肺式的無法忍受的痛苦的重大犧牲。

1940年11月8日,英國皇家空軍對慕尼黑進行了空襲。其時,希特勒剛在慕尼黑勒文鮑恩啤酒館作完紀念啤酒館暴動17周年演說後離去。結果,啤酒館被炸毀,希特勒卻逃過此劫。希特勒暴怒了,瘋狂地叫嚷:“要對英國進行特別的報複!”

1940年11月12日,“厄爾特拉”告訴英國人:德國空軍將在11月14日至15日對英國城市考文垂大教堂和工業區進行毀滅性轟炸。行動代號為“月光奏鳴曲”。

考文垂,擁有25萬人口,距倫敦100多公裏,是重要的工業城市,還是英國的主要軍火庫之一。

“厄爾特拉”為英國贏得了48小時的備戰時間。

英國最高司令部為此召開了緊急會議討論保衛考文垂的措施。

人們情緒激動,對希特勒法西斯的狂妄、凶殘都無比憤怒。對希特勒,必須給予一次狠狠的教訓,這幾乎是與會者的共同心聲。

“先生們,”丘吉爾說,“我的心情和你們一樣,我的渴望也和你們一樣。”

人們熱烈地鼓起掌來。

“但是,”丘吉爾的聲音突然沉重起來,“我想到了一個為難的問題,那就是‘厄爾特拉’的安全。”

人們一下子呆住了,會議室死一般地寂靜。

“我以為,任何超出一般性的防禦措施,都會使德國人懷疑到我們已經獲得了空襲情報,難免就會懷疑到他們的密碼係統出了問題。”

丘吉爾突然提高了聲音,堅決地說:“不!不能讓敵人產生懷疑,從而更換更新型的‘恩尼格碼’的風險。希望大家都能理解。”

人們冷靜下來。他們能理解,但在感情上卻不能接受。試想一下,任由德國法西斯對考文垂狂轟濫炸,有多少人將枉死?有多少工廠會消失?人們的痛苦還在於,英國完全有保護考文垂的能力卻不去保護它。

丘吉爾像是看透了眾人的心思,冷靜而動情地說:“先生們,無疑,我們將犧牲考文垂。但是,如果我們保住了‘厄爾特拉’的秘密,那麼,我們將保護了10個、100個考文垂,直至打敗德國法西斯。相反地,我們今天保護了一個考文垂,但以後,我們將損失10個、100個考文垂,甚至丟掉我們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