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大國航母·第二部(增訂版)》(4)(1 / 3)

海空霸主

核動力時代的

美國超級航母

核動力讓航空母艦獲得了空前的發展,超級巨艦“企業”號64天的環球航行改變了美國的海上戰略。美軍不惜耗費巨資也要建造超級航母,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竟然要讓它具有一定的隱形能力。

危機突然爆發,戰場形勢一日數變,美國6大航母戰鬥群齊集海灣,500餘架飛機日夜穿梭,大型航母的“集體亮相”,到底發揮了何等重要作用?麵對新世紀的挑戰,美國大型航空母艦又將有怎樣的發展?

核動力時代:在常規動力航母方麵已經“獨步天下”的美國海軍,為什麼還要耗費巨資建造核動力航母?

“企業”號環球航行:美國海軍為什麼要組成一支核動力航母編隊,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

核動力二代:幾經反複之後,美國海軍開始大批量建造的“尼米茲”級,為什麼被稱為“超級核動力航母”?

艦載機二代:進入核動力時代後的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其種類和數量有哪些變化,打擊力有哪些提升?

海灣戰爭“沙漠盾牌”:麵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突發事件,美軍的6個航母戰鬥群如何向海灣地區進行規模空前的兵力集結?

海灣戰爭“沙漠風暴”:在對伊拉克長達38天的空襲作戰中,美軍的航母戰鬥群起到了哪些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核動力三代:21世紀美國海軍的新型核動力航母“福特”級,與上一代“尼米茲”級相比,有哪些革命性的顯著變化?

走向核動力的“企業”號航母

1964年8月,一艘海上城堡般的巨型航空母艦駛入地中海。在它寬闊的飛行甲板上,興高采烈的艦員們用身體擺出了著名的質能轉換方程式:E\\u003dmc2。這個簡單的公式幫助人類進入了核能時代,而這艘巨艦則標誌著美國海軍進入了核動力艦艇時代。

這艘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當年5月,它在另外兩艘核動力艦艇——“長灘”號和“班布裏奇”號的伴隨下,從地中海起航,用64天的時間,在不停靠任何港口、不進行任何補給的情況下,環繞地球一周,航程30 000餘海裏,進行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全核艦隊環球遠航。在這次航行的背後,是美國海軍大力發展核動力艦艇的決心。

美國大動幹戈地環球航行是出於什麼目的呢?其實,這次環球遠航不僅是一次試驗,也是一次展示。它是美國海軍有意組織的一次全核動力編隊的環球航行。“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是編隊主力,配合它進行全球航行的是美國海軍當時兩艘比較先進的核動力艦艇“長灘”號和“班布裏奇”號。換言之,這是一支由3艘核動力艦艇組成的核動力編隊。它的經濟航速是20節,續航力是40萬海裏,30 000海裏可以圍著地球轉一圈,40萬海裏就可以圍著地球轉十幾圈,即便開到35節的最高航速,它的續航力仍然有14萬海裏,也可以圍著地球轉好幾圈,這是以前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根本無法做到的。

從這一個數據就可以看出,對於美國這種全球用兵爭霸全球的遠洋海軍來講,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優勢是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無法比擬的。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就一直致力於發展大型航空母艦。在“企業”號下水之前,美國海軍已經裝備了“福萊斯特”級和“小鷹”級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已經達到了80 000噸級。而“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第一次采用了核反應堆作為動力源。這個變化使得“企業”號航空母艦的戰鬥力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在建造航空母艦的過程中,始終困擾人們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艦麵布局。航母需要寬廣的飛行甲板,可是在采用常規動力時,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個巨大的煙囪。為了不幹擾飛機起降,這個巨大的煙囪隻能跟航空母艦的艦島擠在一起,而艦島上安裝的大量雷達、通信天線和精密設備,就必須忍受煙霧所帶來的腐蝕和幹擾。而使用核動力之後,航母就可以擺脫煙囪的幹擾,這對於寸土寸金的航母甲板而言,可謂一大進步。

航空母艦采用核動力後還有很多優點。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的續航力都是幾千海裏,最多也就10 000海裏。而核動力航空母艦的續航能力都是幾十萬海裏,環繞地球十幾圈都不需要添加燃料。一旦哪兒有事,航母就可以以30節的航速開過去。

由於航空母艦采用的是核動力,它不受燃料的限製,也不受發動機的限製,所以航母的可利用空間就增大了,可以多搭載飛機和燃油、彈藥,以及和飛機配套的航材。

所以航空母艦由常規動力跨越到核動力,從根本上造成了整個航空母艦,包括它的戰鬥群和作戰模式在內的變化,核心就是作戰持續力、自給力得到了提高。這就是美國人當時為什麼耗費巨資也堅決要在航空母艦的發展上由常規動力向核動力邁出一步的最主要原因。

和常規動力航母相比,由於核動力航母具備這麼多優點,美國海軍自然希望大力發展核動力航母。但是好事多磨,在“企業”號、“長灘”號和“班布裏奇”號核動力艦艇的伴隨下取得環球大航行成功之前,美國海軍與美國國會在是否建造核動力航母的問題上爭論不休。其結果是,“企業”號的建造計劃險些中斷。

雖然核動力具有很多優點,但問題是建造核動力航母必然會耗費巨資。在常規動力航母方麵美國已經獨步全球了,還有必要發展這種核動力航母嗎?從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發展曆程中,可以看出美國這種走一步,退兩步,再進一步,再退兩步的猶豫。美國海軍在建造了“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之後,還繼續建造了兩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原本“小鷹”號、“美國”號、“肯尼迪”號全部準備建成核動力航空母艦,但是最後隻建造了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由此可見爭論的激烈。

“企業”號的建設資金超過之前最大的常規動力航母“福萊斯特”級一倍,高達4.5億美元,還不包括艦上眾多的設備及艦載機的費用。1990年,美國國防部曾對“企業”號進行過一次改裝,耗資高達14億美元。這樣大量的資金消耗,是美國政府在發展核動力航母方麵猶豫不決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