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航空母艦上搭載的這些發生了很大變化的艦載機,由於其優異的航空能力和作戰能力,始終維持了極高的出勤率。據說,參戰的美軍航母“中途島”號,由於飛機出動過於頻繁,甲板上的防滑漆都被全部磨光了。這種高效率的戰鬥,使得美國海軍超越美國空軍成為日常空襲作戰的支柱。
為什麼美國海軍會成為空襲作戰的主力呢?因為空軍的依托是陸地上的機場,在這種高強度的作戰中,它始終會受到對方的威脅。而且地麵進攻受到對方威脅還隻是一個方麵,另一個方麵的威脅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飛毛腿”導彈。沙特最重要的空軍基地就曾被“飛毛腿”導彈命中,空軍持續作戰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威脅。一旦空軍基地出了問題,就無法保證空襲作戰的穩定性,這個時候隻能依靠在海上浮動的機場——部署在波斯灣的3艘航空母艦,部署在紅海的3艘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是什麼?航空母艦就是把機場放到海上,而且這個機場是可以活動的,隻要有海水,而且水深超過10米,航空母艦活動的機場就可以開到那裏去。海上機場的機動性,是依靠航母的機動性來實現的。
換言之,在38天的空襲中,正是美國海軍的6個航母戰鬥群,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空襲作戰的穩定性和軍隊持續作戰的能力。
經過38天的空中打擊和100個小時的地麵作戰,海灣戰爭以伊拉克宣布撤出科威特而結束。戰後,美國軍界一致認為,核動力航母戰鬥群所擁有的超強機動力、戰場控製能力和打擊力,使它成為了美軍新時期全球戰略的核心力量。
更為先進的“福特”級航母
進入21世紀之後,隨著美國戰略利益的多元化,美國海軍又開始謀求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2007年,美國海軍宣布,開始建造新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以逐步取代“尼米茲”級航母。
“尼米茲”級航母最後一艘艦在當時已經非常先進了,但是“福特”級航空母艦比它更先進,有了很多顯著的變化。
從設計理念來講,“福特”級航空母艦與“尼米茲”級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福特”級CVN-78“福特”號和CVN-79“肯尼迪”號,表麵上看它們的變化並不大,但是實際上它們和“尼米茲”級相比有很大的變化。比如美國軍方考慮讓這兩艘10萬噸級的航母都具有一定的隱形能力。一般而言,“隱形能力”這個詞首先屬於飛機,從比較小的飛機,到大的戰略轟炸機,再到海軍一些小噸位的導彈體、輕型艦艇,此前誰都沒想過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的隱形問題。但是“福特”級航空母艦的很多構想圖,無一不在關注它的“隱形”效果。主要的上層建築——艦橋,這是雷達反射麵積最大的一塊,因此它在外形設計上就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把各種雷達天線包裹起來,外麵采取塗刷隱形的塗料等一係列手段,甚至未來可能采用等離子技術,雖然這並不能讓整個10萬噸級的“福特”級航空母艦具有完全的隱形能力,但這是一個很大的特點。
根據目前公開的技術資料顯示,“福特”級航母與“尼米茲”級航母相比,在堅持使用核動力的基礎上,采用了更多先進的技術。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福特”級航母開始,不再使用蒸汽彈射器彈射飛機,轉而使用更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
和蒸汽彈射器相比,電磁彈射器最大的優勢是靈活。蒸汽彈射器靠蒸汽彈飛機,號稱半分鍾可以彈出一架飛機,但彈出飛機後,再往缸裏充蒸汽則要花費不止幾十秒鍾的時間。彈一次飛機要用幾噸蒸汽,而蒸汽需要把淡水煮沸方能產生轉化,這對於航母而言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而電磁彈射器不存在這個問題。
電磁彈射器的電子彈射器彈射飛機的時間間隔隻取決於把下一架飛機放到彈射器上的速度。另外,蒸汽彈射器能夠彈射飛機的噸位數是固定的,要彈射20噸的飛機,就設定好了隻能彈射20噸的飛機;要彈射30噸的飛機,就設定好了隻能彈射30噸的飛機。換言之,它的彈射能力在戰時通常是固定的,當然,它不是絕對不可調的,隻是調整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這對於電磁彈射器而言不是問題,在上麵做一個很簡單的修整,就可以馬上彈走幾噸的小無人機、十幾噸的無人機、20噸級的戰鬥機、30噸級以上的預警機。
除此之外,新一代航母搭載的艦載機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軍研製的F-35C聯合攻擊戰鬥機,即第四代隱形戰鬥機,或將成為“福特”級上的主力飛機。同時,大量的無人機也會出現在航空母艦上,承擔起電子偵察、電子對抗任務;航母上還出現了新型無人艦載戰鬥機和無人艦載轟炸機。
隱形戰鬥機和無人艦載戰鬥機的組合打擊模式是航母的稱雄之本,艦載機換代了,即便航母本身不換代,它的作戰能力也升級換代了。更何況航母本身的變化也非常大,它的電磁彈射器、隱形的外形,甚至它的動力技術等,都得到了有效利用。所以,下水服役的“福特”級航空母艦作為美國海軍戰後發展的第三代核動力航空母艦,與“尼米茲”級存在的巨大技術差異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縱觀美國航空母艦發展的整個過程,從“二戰”之後的第三代常規動力航母,到“企業”級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再到“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噸位越來越大,所使用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造價也越來越高。以美國強大的軍事工業體係作為後盾,大型核動力航母必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支撐美國全球戰略的最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