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再起
自衛隊名義下的
日本航母之路
日本,曾擁有世界上第一艘完全新建的航空母艦,曾在“二戰”時期的海軍強國榜上名列第三,瘋狂的野心讓昔日的日本帝國海軍折戟太平洋。多年之後,在“和平憲法”的限製下,日本海上自衛隊為何始終纏繞著一個揮之不去的夢?
“二戰”結束之後,“和平憲法”規定隻能擁有“自衛隊”的日本為什麼總是不斷冒出建造航母的念頭?
為什麼有人說: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八八艦隊”,就是除去了航母和核潛艇的美軍航母戰鬥群?
日本為什麼要建造具有全通甲板的“大型登陸艦”?“大隅”級“準航母”到底是不是輕型航母?
作為未來“八八艦隊”的核心,日本為什麼要建造排水量將近20 000噸的“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從16DDH到22DDH,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直升機驅逐艦”之路究竟要走向何方?
未來,擁有了多艘“直升機驅逐艦”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僅僅是—支海上的“自衛隊”嗎?
永不滅的航母夢
在世界航空母艦發展史上,日本一度有過非常顯赫的地位。作為一個海島國家,日本幾乎完全依靠外國資源來維持本國經濟發展,海上供給線可以說是它賴以生存的生命線,為此日本在發展海上軍力方麵不遺餘力。
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就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海軍。
1894年,在野心的驅使下,日本憑借強大的海軍力量悍然發動甲午戰爭入侵中國,一躍成為亞洲霸主。此後,它越發致力於發展本國的海軍工業,並在世界海軍發展史上書寫了多個第一。
日本海軍是最早使用無線電通信的,1906年下水的“薩摩”號戰列艦是當時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在艦艇的武器配備上,日本海軍更是膽識過人,1913年,他們率先在“金剛”號戰列艦上使用了356毫米的大口徑主炮;之後的“長門”號戰列艦是世界上第一艘擁有406毫米主炮的戰艦;到了“大和”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超過了70 000噸,甚至裝配了460毫米的主炮,這在世界海軍史上可謂空前絕後。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造航母的國家,比英國晚開工兩年多的日本急起直追。1919年日本開工建造的“鳳翔”號是世界上第一艘下水的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開始時,日本海軍已擁有10艘航空母艦,組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航母艦隊。“二戰”期間,日本瘋狂地建造了20多艘航母和各種巨型戰艦,其軍艦總噸位居世界第三, 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
日本對航母的執著,源自“二戰”時偷襲美國珍珠港取得的輝煌戰果。1941年11月26日,在日本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一支航空母艦特混艦隊離開了日本,向東駛去。一路上,它們始終保持無線電靜默。
12月7日早晨,日軍的航母艦隊突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距瓦胡島海岸354公裏的地方。6點15分,350架艦載機騰空而起。100分鍾後,它們飛臨美軍基地珍珠港上空,對機場和海上艦船發動了猛烈攻擊,美軍措手不及。不到兩個半小時,空襲結束,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幾十艘戰艦被擊沉或嚴重受損,180多架飛機被毀,2 400多名士兵陣亡。在此前的300多年裏,各國海軍一直奉行以大炮巨艦製勝的近戰模式,由航空母艦發起的這次突襲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海戰模式。
“二戰”後,戰敗的日本因“和平憲法”的限製不能建造大型戰艦,但重新擁有航空母艦,再現昔日稱霸海洋的輝煌一直是其揮之不去的情結。眾所周知,昔日日本聯合艦隊的一代航空母艦全部葬身在太平洋戰爭的戰火之中。最後殘存的幾艘,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也都被解體了。然而事實上,從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到1952年短短7年間,日本就曾兩度考慮要建造航空母艦。
20世紀50年代,東北亞成了世界上火藥味最濃的地方,在先後經曆了朝鮮戰爭和金門炮戰之後,美國與中蘇朝之間的“冷戰”氣氛愈加凝重。為了遏製社會主義陣營,美國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就改變了對日本的態度,不但沒有徹底清算軍國主義分子,反而公開招募大量舊軍人和官僚進入日本政府機構,以鞏固美國對日本的控製,為其在朝鮮進行的侵略戰爭服務。隨著這些帶著濃厚軍國主義色彩的人重新出山,一股軍國主義的暗流開始在日本政壇軍界湧動,他們妄圖利用美國的支持與縱容,恢複日本軍事強國的地位,並開始秘密籌建航空母艦。
1952年,在“二戰”時出任日本海軍軍務局長的山本善雄海軍少將的主持下,日本製定了一份《新日本海軍再建案》,其中赤裸裸地提出要裝備4艘8 000噸級的航空母艦,但是這個方案由於美國的堅決反對而夭折。因為根據日本的新憲法,日本無權擁有軍隊,隻能成立警衛性的自衛隊,而航空母艦卻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進攻性武器之一。雖然遭受了失敗,但日本海上幕僚監部的一部分人,特別是一些舊海軍出身的官員並沒有死心。
1959年,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恢複,這些人的野心再度膨脹起來。他們利用製訂《第二次防衛力整備計劃》(簡稱《二次防》)的機會,秘密策劃了一項研究計劃,直接目的就是建造直升機航空母艦!為了及時將建造航母的計劃納入《二次防》,日本有關方麵特地委托技術研究所匆匆完成了航母的設計方案。根據後來解密的圖紙和有關資料推算,這種航母全長166.5米,最大排水量14 000噸,可搭載18架直升機。從其設計的武器裝備配置來看,如果建造成功,它將是具有相當攻擊力的航空母艦。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設計直升機航空母艦還是一種比較超前的概念,即使美國等先進國家也望塵莫及。
為了讓航母方案順利通過,航母計劃的策劃者們可謂煞費苦心。他們一方麵盡量淡化這種航母的攻擊力,同時又極力辯稱其主要用途在於“護航”,試圖用“打擦邊球”的伎倆蒙蔽輿論。然而,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下,這一大膽的計劃實在太過敏感,方案一經提出,就立刻招致各方強烈反對。當時日本國內一些人士就曾質問:既然日本海上自衛隊剛剛成立,國家的整體防務主要依賴於美國,在這種情形下設計如此超前的軍艦有什麼必要?因為這種精心設計的航空母艦必然會和美國在遠東的海洋戰略相抵觸。
批評者還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計劃反映出了一部分日本人懷念往日海上霸主風光的心態。另外,日本戰後的新憲法也明確禁止類似的軍事計劃,再加上當時日本國內的輿論主流力主珍惜和平、致力於國家的經濟建設。最終,經過日本政府內部的激烈討論,絕大多數人認為“目前保有(航空母艦)的時機依然尚早”,這使得該計劃在公開亮相以前就被否決了。
經曆了1952年最初的體驗,經曆了1959年第二次提案,人們可以看到,日本作為“二戰”之前,以及“二戰”時期的航母大國,盡管戰後不允許它擁有軍隊,“和平憲法”不允許它擁有航空母艦和核潛艇,但是擁有航空母艦的念頭始終在某些日本人的腦中揮之不去,他們執拗地想要重現軍事大國的輝煌。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成立了一支名義上叫作“自衛隊”的海軍,打著各種旗號一步一步地走出自己的另類航母發展之路。
海上自衛隊之路
日本海上自衛隊成立於1954年,其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領海,目前兵力約為44 000人,擁有各式艦艇160多艘,它的核心是4支“八八艦隊”。
所謂“八八艦隊”就是由8艘主力艦和8架直升機組成的艦隊,之所以這樣配置是因為日本在長期的反潛作戰訓練中總結出,當接到其他傳感器平台提供的潛艇情報後,如果隻派1—2艘驅逐艦前去執行反潛任務,擊沉該潛艇的概率幾乎等於零;派3艘以上驅逐艦前去,擊沉概率會大大提高。而擊沉概率並非與艦艇數量成正比,超過8艘,概率幾乎不會再上升。配備8架直升機也是依據運籌學計算結果確定的。
日本海上自衛隊曾論證過“八六艦隊”和“八八艦隊”。通過計算得知,前者難以對付裝備潛艦導彈的核潛艇,後者則大大提升了這種能力。最後經過反複計算,認為8架飛機是最佳選擇,並且替換了HSS-2A(DDH搭載)和HSS-F(DD搭載)反潛直升機,全部采用HSS-2B。這樣可在艦隊配備的直升機母艦上對全編隊的直升機進行維修保養,還可節約各種費用。
目前日本有4支這樣的“八八艦隊”,未來可能會發展成“九九艦隊”,或者“十九艦隊”,也就是10艦9機。盡管“二戰”後製定的《日本國憲法》規定,日本海上自衛隊不能配備戰列艦、航空母艦以及核潛艇等攻擊型武器。然而,無論是“八八艦隊”還是“十九艦隊”,有人說它就是一支縮微版的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編隊。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可以從現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所謂的“八八艦隊”或者說“十九艦隊”的作戰能力入手,進行分析。日本最初構建“八八艦隊”的時候,它主要的作戰使命是針對蘇聯巨大的潛艇威脅,在戰時封鎖日本列島的島鏈,封堵蘇聯海軍的潛艇通過日本列島的島鏈進入西太平洋的戰略通道。所以它的首要作戰使命就是反潛。8艘驅逐艦中,有5艘都是反潛驅逐艦,8架艦載直升機全部是用於反潛的直升機。所以,8艦8機的“八八艦隊”,最初就是為反潛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