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散(2 / 3)

是日晚上,史迪威夫婦在軍官俱樂部的小餐廳吃飯。這時,馬歇爾將軍的副官弗蘭克.麥卡錫上校走過來,未經邀請就坐到了史迪威的身邊,小聲地說道:

“將軍,你什麼時候離開華盛頓?”

“你是什麼意思?”史迪威問道。

“就是那個——你什麼時候離開?”

“那就是說這裏不需要我——對嗎?”

麥卡錫上校點了點頭。

“好吧,我同馬歇爾將軍談過話後就離開。”

“對不起,馬歇爾將軍今晚離開華盛頓,幾天內不會回來。”

“我知道,但我在見到他之前是不會走的。”

史迪威這時的感覺是:他完全地被拋棄了!也就是在這一刹那之間,他想起了自己的故鄉,因為隻有故鄉才不會遺棄自己養育的孩子。他有些激動地對妻子說:

“我們回家去!”

史迪威偕夫人告別了亂糟糟的華盛頓,飛回寧靜而美麗的故鄉。他們的三個女兒站在機場上迎接。當她們看到父親憔悴、疲乏、悲傷的外表時,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馬歇爾將軍對史迪威是深懷歉疚的:史迪威從戰時使命中“得到的榮譽很少,也沒有受到多少感謝。回國後他又遭到冷遇,也沒有為他舉行與他執行的使命相符的歡迎儀式”。對此,史汀生部長也不無歉意地說:“在整個戰爭中,他所承擔的使命是最艱巨的。”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為了掩人耳目,不引起記者的注意,馬歇爾和史汀生非但沒有去機場迎接史迪威,反而還要求史迪威盡快離開華盛頓,真是於情於理難容!不過,史迪威回到棕櫚灘的家裏不久,又被馬歇爾“偷偷地接到華盛頓”,“帶到與馬歇爾寓所隔街相望的梅耶堡軍營”。夜幕降臨後,馬歇爾來看他。寒暄過後,雙方都避開中國問題,專談史迪威的工作安排。馬歇爾說道:

“除了負責本土訓練的陸軍地麵部隊司令外,眼下已無其他更好的職務讓你擔任。”

“確實沒有我的工作?”

馬歇爾為難地點了點頭。

“給我一個師吧!”

“不要忘了你是四星上將。”馬歇爾笑了笑,“先休息一個月吧!”

史迪威清楚地認識到,馬歇爾要他在大選揭曉前深居簡出,保持緘默,因而歎了口氣,遂又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翌年——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三日,史迪威被任命為美國陸軍地麵部隊司令部司令,負責訓練部隊的工作。然而在海外戰爭日益激烈的時候,這個工作對他毫無吸引力。但他依然是位標準的軍人,他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下麵各兵營度過的。

就在他就任新職的第三天——一月二十五日,他獲悉雷多公路正式通車,當時內心的感受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不久,他讀到了蔣介石在雷多公路通車剪彩儀式上的這段講話:

“我們已經打破了中國的封鎖,為了紀念約瑟夫.史迪威將軍的卓越貢獻,和在他的領導下盟軍以及中國部隊在緬甸公路和這條公路的修築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我把這條公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

史迪威不太明了“打一下揉三揉”的妙用,沉吟有頃,疑惑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是誰叫他這樣做的?”

一九四五年二月十日,馬歇爾將軍和史汀生部長為了撫慰遭到冷遇的史迪威,以“他堅強的意誌和不倦的熱情”為因,報請羅斯福總統批準,授予史迪威一枚榮譽軍團勳章。讀者一定記得,這枚榮譽軍團勳章姍姍來遲了將近一年!同時授予他的還有一枚橡葉勳章,表彰他在打通中國通道中所做出的“異常艱巨的功績”。史汀生部長為表達自己內心的愧疚,將這兩枚勳章佩戴在史迪威胸前,並說:

“在我所授予的勳章中,唯有這兩枚勳章是最令我快樂的!”

但是,對史迪威來說,兩枚勳章並不能彌補他沒能參加海外戰鬥的損失。他憎恨華盛頓,在他看來,“華盛頓與重慶一樣,都是一堆大糞”。

三月八日,羅斯福總統召見了史迪威。對這次遲到的召見,史迪威僅寫下了這樣幾句話:

“會見後,羅斯福把我留下,同我談論了人力不足和進攻日本的重要性。他說他對雷多公路以我的名字命名感到很高興,他的神色很不好,但不像在雅爾塔會議上的照片那樣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