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型性格的人,大都表現得穩健務實,凡事都以實用與否為準則。具有運動或機械天分,喜歡操作實際物品、機械,喜歡植物或動物,樂於戶外工作。
性格特征
實際型性格的人,可以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這句諺語來形容,但他們絕不是那種沒有責任心、得過且過的一類人,而恰恰相反,他們是責任心很強的一類人,以他們的性子來說,既然當著和尚,既然和尚的任務就是撞鍾,那麼,這個鍾就一定要撞的,不撞不行。這是實際型性格的顯著特征,因為他們通常非常看重實際的效果,對自己有一個起碼的要求,並且以此為榮。在他們生活中的每一天,他們都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和追求。他們非常在意手頭上的工作,並且設定切實可行的高標準,然後努力達到這一標準——這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內容。
典型人物
我國曆史上的霍去病就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
霍去病是漢武帝時的一位名將,他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母親是漢武帝皇後衛子夫的姐姐。由於有皇族關係,霍去病在18歲時就很得皇帝寵信,入宮做了侍中。主要以抗擊匈奴而建功,後來因戰功赫赫,和舅舅不相上下,最後甚至超過了舅舅。
霍去病用兵有一套自己的辦法,不願按照古人兵法作戰,他非常注重實際。漢武帝想教他學習孫子、吳起兵法,他卻說用兵要看具體謀略,根據情況來製定作戰方案,不能隻學兵法。他擅長騎射,在公元前123年,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北擊匈奴時,他率領八百精銳騎兵離開大部隊幾百裏去追擊匈奴,最後殲敵兩千零二十八人,其中有相國和單於的祖父,活捉了單於叔叔羅姑比。戰後,他被封為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升任驃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出隴西,越過了焉支山(今中國西部甘肅山丹東南)達千餘裏,斬殺折蘭王,俘獲渾邪王的兒子,殲敵八千。同一年的夏天,霍去病再次出隴西、北地兩千多裏,越過居延澤,進擊祁連山,俘虜了酋塗王,捕斬三萬餘人,受降二千五百人,自己損失不到十分之三。這次殲滅戰沉重地打擊了匈奴右部。
同年的秋天,匈奴單於對於渾邪王屢次戰敗、損失慘重非常不滿,盛怒之下有了殺掉渾邪王的打算。渾邪王和休屠王商議投降漢朝。武帝擔心他們詐降,於是派霍去病領兵迎接。霍去病渡過黃河,接近渾邪王的部隊,但渾邪的一些部下看到漢軍後改變了主意,紛紛潰逃。霍去病趕到渾邪王大營和他商議,最後斬殺不想投降的部下八千人,最後,渾邪王率部四萬多人歸順漢朝。渾邪王等人被武帝封為侯。霍去病這次處理受降的成功,最終使河西地區得以長期安定,漢朝也從此打通了到西域的道路。漢朝根據當地習俗分設五屬國,後來又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加強了對該地的控製。
公元前117年,漢武帝利用匈奴輕視漢朝不敢深入作戰的心理,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五萬,加上預備馬匹四萬和步兵、輜重兵共幾十萬人,分別出擊匈奴。霍去病從代郡出發,俘獲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殲敵七萬餘人。霍去病因此加封五千八百戶,拜大司馬驃騎將軍,地位和舅舅衛青相同,但權勢卻超過了衛青,結果很多衛青的人投靠到霍去病門下。同年,霍去病因病而死,因為當時還不到三十歲,武帝悲痛異常,武帝給他修的陵墓外形很像祁連山,還追封為景桓侯。
霍去病之所以取得抗擊匈奴的成功,以及在日後被人們所銘記,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他講究實際的性格。他不會單單地聽從漢武帝的話,去一味地學習兵法,他懂得理論聯係實際的道理。正是這種講究實際的性格,讓他在戰場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成為民族曆史上的英雄。
性格與命運
實際型性格的人做事都很實在,能腳踏實地地做事,是個實幹家。但他們也有缺點,就是時常隻顧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的目標和計劃。這些不足的地方是需要及時糾正的。